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edu.people.com.cn/GB/8216/134692/8103197.html 在 2020-04-25 22:42:07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30年大事记--教育--人民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30年大事记

(1978~2008)

2008年09月25日10:54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1978
1月
为尽快改变“文化大革命”以后科研队伍严重青黄不接的状况,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决定,立即启动招收研究生的各项准备工作,成立招生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邓力群、刘仰峤、宋一平组成,邓力群任组长。
招生领导小组下设招生办公室,由王平凡、岑明负责。工作人员有袁惠芳、李欣荣、于秀珍、李彦冬。
2月27、28日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招收研究生的消息。
3月21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召开会议,讨论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等事宜。会议由邓力群主持,刘仰峤、宋一平、王仲方出席,杜干全、刘导生、王平凡、李彦、高凯、鲍正鹄、岑明、向培祖、朱佳木列席。
会议认为,有必要召开一次命题会议,命题的标准应略高于近几年毕业的工农兵大学生的水平。但是,在录取时如果专业课考得很突出,其他课程稍差一些也可以。求全才是困难的,偏才还有一批人,这些应予以考虑。关于研究生的管理问题,请宋一平考虑一个工作方案。
4月17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召开会议,胡乔木、邓力群、于光远、周扬、刘仰峤、宋一平、王仲方出席,杜干全、刘导生、赵烽、王平凡、李彦、陈道、梅关桦、岑明、邢方群列席。
会议决定:研究生录取标准一定要严格,宁缺毋滥,绝不凑数。
7月1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部副主任赵烽、王平凡到哲学所,宣布调杨友吾参加筹备研究生院工作。
7月21日~8月3日
杨友吾、岑明出席教育部召开的全国研究生工作会议。
8月3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政治部主任宋一平召集杨友吾、岑明商谈筹办研究生院问题。王平凡传达了胡乔木、邓力群关于创办研究生院的讲话。宋一平宣布,研究生院筹备工作班子由杨友吾、岑明两人组成,杨友吾负责党政工作,岑明负责教务工作。
8月8日
宋一平代表社科院党组宣布,由温济泽、杨友吾、岑明、王鸣时组成研究生院筹备小组。
8月10日
研究生院筹备小组会议决定:杨友吾负责党政工作,岑明负责教务工作,王鸣时负责后勤工作。
8月1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向中共中央宣传部并国务院递交报告,请示建立研究生院问题。报告中写道:“社会科学院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受林彪、‘四人帮’的破坏,研究工作被迫停止十年,科研队伍青黄不接的情况非常严重。为了尽快改变这一情况,今年我们经国家计委、教育部批准,招收四百多名研究生,今后计划每年也相应招收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我院和其他科研单位。关于研究生待遇,在职的研究生由原单位负担工资,不在职的研究生实行人民助学金。”
“鉴于过去培养研究生限于导师个人带的方式,已不能适应今天的形式。为了发扬集体与个人相结合的培养优越性,拟参照中国科学院的办法,建立一所容纳1200名学生的研究生院。研究生院共需教职工100人。”
研究生院的任务是:为国家的现代化培养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人才。
8月21日
叶剑英、邓小平、乌兰夫、汪东兴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审阅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成立研究生院的请示,同意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我国第一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院由此诞生。
8月23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决定,由温济泽主持召开各研究所分管研究生工作的负责人会议,讨论成立研究生院的准备工作:一是教学计划,二是教师问题,三是教材问题。
会议决定:马列主义理论课哲学部分精读《反杜林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苏联科学院编);政治经济学部分精读《资本论》第一卷;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精读《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
胡乔木建议成立政治理论教研室和外语教研室。在师资问题上,希望各研究所推荐教师。
岑明就学时的安排和学习方法问题在会上发言,提出在三年共5244学时的学习中,公共基础课占30%,其他为专业课。学习方法以自学为主,请各教学系自行掌握。
9月9日
王鸣时主持召开我院教职工第一次会议。他指出,大家都是建院的基本队伍。现在开学在即,各项工作要进一步正规起来。他说,校舍暂设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北京师范大学已给我院腾出宿舍48间,办公室14~15间。
温济泽代表老同志欢迎新同志来共同工作,并宣布:筹备小组下设办公室、政治部、教务处、行政处。要求大家在10月5日前把开学工作准备就绪。
会上,杨友吾宣布成立教职工临时党支部,支部书记为王鸣时,组织委员为张林珠,宣传委员为廖发章。同时组成临时团小组。
9月28日
温济泽主持召开系主任、系秘书工作会议,讨论开学后的教学问题。
温济泽指出,研究生院已筹备就绪,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周扬兼任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指示,研究生院机构要精干,本学期职工人数控制在50人左右。
10月5日
第一批研究生入学。原计划招收研究生150名,由于报名人数多达5433名,而且许多考生成绩优异,不少系(所)要求增招。据此,我院多次向教育部补报增招计划。后经国家计划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第一年实际录取448名研究生。其中,为北京师范大学代培40名,为国家计划委员会代培4名。
1981年,西亚非、拉美、苏东等3个研究所由中联部划归中国社会科学院后,同时转来研究生14名。这样,1978级研究生增至462名。
新生入学后,由于校舍不足,暂实行分散多处办公、学习方式:院部设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设在北京市工会干校,新闻系设在《人民日报》社,考古系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南亚系设在北京大学。
10月11日
我院成立大会暨首届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剧场举行。典礼由我院副院长温济泽主持。
院长周扬在典礼上发表了讲话。讲话的主要内容是:一、办一所什么样的研究生院,培养什么样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二、认真读书,独立思考;三、互相学习,自由辩论。
周扬还明确指出,我院的校风是:实事求是,艰苦朴素。并提出“我们在思想政治战线上要造就的不但是学者,而首先是战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邓力群、于光远、许涤新、各所负责人和我院师生员工共400多人出席。
会后,周扬等到宿舍看望了研究生。
10月14日
首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简报》印发,刊载了周扬院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及相关报道。
10月18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决定:研究生院成立临时党委,温济泽任书记,杨友吾任副书记兼党委办公室主任,岑明、王鸣时为委员。
10月20日
英国皇家学会新闻委员会前主席、伦敦大学教授玛克雷格爵士访问了我院新闻系,与该系研究生举行了学术座谈。玛克雷格爵士是访问我院的第一位外国专家。
11月11日
院临时党委召开会议,讨论院址选址问题。会议确定:在建国门外、祁家豁子、土城、市委干校、海淀五个地方选定一个。拟成立基建组,明年上半年设计,第四季度施工。(编者注:此后,我院还在木樨地、东坝、马家铺、太阳宫二队、紫竹院、沙河、北京财经学院、北京经济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部东边空地、定福庄、地质学院等处踏勘遴选院址。现院址是1984年8月15日破土动工的。)
11月16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北京市委作出“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的决定后,我院新闻系10名研究生立即赶赴《人民日报》参加采访。他们当天采访、当天发稿,受到报社领导的赞扬。

1979年
2月7日
美国纽约大学亨特学院新闻学教授阿伦森应聘来我院开始为期6个月的讲学。阿伦森教授是一位进步的新闻学专家,此次来华讲学,受到纽约新闻界的广泛关注,多家新闻媒体作了报道。
3月15日
中央组织部批准:周扬兼任我院院长,温济泽任副院长,徐达深任党委书记。
4月26日
我院首届研究生会成立,郑新立当选为研究生会主席。
4月30日
我院召开“五四运动”60周年纪念大会,温济泽作了题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130多年来,特别是五四运动60年来,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经过实践检验证明了的一条真理。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应当大大增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
5月1日
为提高我院教学质量,适应日益发展的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批准,我院聘请了首批7名兼职教授:邓力群、于光远、周扬、许涤新、宦乡、温济泽、赵复三。
5月2日
我院聘请美国华盛顿市立大学历史系教授沙洵泽及夫人、外文系教授孙凯,来我院进行为期4个月的讲学活动。
6月16日
我院工业经济系研究生杨沐、杨君昌赴比利时鲁汶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研究和学习。
7月27日
我院召开研究生导师工作会议,研究生导师、系主任、系秘书和有关人员近200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邓力群在会上发表了讲话。
8月21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准任命李镇平为我院党委第一副书记。
我院筹备创办学报,院长周扬为其命名为《学习与思考》。
9月20日
我院举行新学年开学典礼。温济泽、武光、王光美分别在典礼上讲话。这一年我院9个系45个专业共录取研究生157名。
10月6~8日
我院临时党委召开党员大会,选举党委委员。出席党员103人,团员列席了会议。
经过无记名投票,选举温济泽、徐达深、李镇平、岑明、杨友吾、杨振6位同志为党委委员,组成新党委,临时党委的工作即告结束。
10月17日
新当选的党委委员召开第一次党委会,推选徐达深为党委书记,李镇平为第一副书记,杨友吾为副书记。
10月25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邓力群来我院,给全院研究生讲授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
10月27日
我院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杨友吾在会上宣布:中央已批准徐达深任我院副院长、李镇平任党委第一副书记、杨友吾任党委副书记。
12月12日
我院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提出请示,要求除个别有条件的专业继续招生外,1980年暂停招收研究生一年。院党组批准了这一请示。
12月20日
我院学报《学习与思考》试刊号出版。版式为小16开,正文80页。

1980年
1月23日
我院召开第十九次行政会议,会议由徐达深主持。会议要求教职工集中学习邓小平讲话,总结工作。学习讨论围绕四个方面展开:一、怎样正确认识形势,完成中央提出的任务;二、安定团结与生动活泼的关系,放与收的关系;三、红与专的关系,我们怎样去努力;四、民主与纪律的关系。
5月6日
我院院部从北京师范大学分批搬迁至北京市十一学校。
5月15日
我院党委决定,将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简报》与《一周工作简报》合并,仍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简报》,每周印发一期。
5月20日
我院党委拟订《研究生院1981~1985年规划和1986~1990年设想要点》(初稿),对我院办院方向、招生分配、教职工编制、基本建设等作了总体规划。
6月17日
我院《学习与思考》编委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研究了编辑方针、任务等。编委会由丁守和、王士菁、温济泽、杨友吾、李泽厚、吴莆生、俞明仁、徐达深、谢冰岩、蒋一苇、李存光组成。
9月1日
我院新学年开学典礼在北京市十一学校礼堂举行,典礼由我院副院长温济泽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周扬、张友渔出席并讲话。这一年,我院共录取研究生40名,分别是数量经济和技术经济系3名、世界经济与政治系3名、世界历史系4名、新闻系30名。
12月10日
美国丹佛大学访华代表团来我院访问。双方商定互派学者和研究生,加强学术交流。

1981年
1月15日
我院《学习与思考》创刊号(双月刊)正式出版发行。该刊以发表我院研究生论文为主,旨在促进学习,启发思考,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新人。
我院学报从这一期开始,每逢单月15日出版发行,迄今未曾改变。每期正文为80页。
3月25日
美国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段纪宪来我院访问,就协助我院创办英语培训中心问题与我院有关部门初步交换了意见。
4月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办公会议批准了我院成立院务委员会及委员名单。我院院务委员会是全院的领导机构,负责确定办院方针、教学计划和科研计划等重大事项。
6月9日
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我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正式成立。周扬为主任委员,温济泽、徐达深为副主任委员,王士菁、王守海、江雪雯、刘思慕、刘涌泉、安志敏、岑明、李奇、李有义、芮沐、苏绍智、严中平、余绳武、杨友吾、吴莆生、张之清、罗大冈、林英、黄心川、谭立、熊德基等为委员。
从即日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实施学位条例暂行办法》正式施行。
7月
我院各教学系学位评定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名单正式公布:哲学系孙耕夫、李奇、齐一;世界宗教系任继愈、季羡林;经济系许涤新;工经系马洪;农经系詹武、王耕今;财贸系刘明夫、姜君辰;世经政系钱俊瑞;法学系孙亚明、王叔文;民族系牙含章、傅懋绩;文学系沙汀;外文系冯至;语言系吕叔湘、李荣;新闻系谭立;历史系侯外庐、尹达;近代史系刘大年、李信;世界历史系刘思慕、朱庭光;考古系夏鼐、王仲殊、裴文中;南亚系季羡林。
9月21日
我院首届研究生毕业典礼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礼堂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邓力群、梅益、张友渔,我院副院长温济泽向毕业生颁发了毕业证书。典礼由党委书记、副院长徐达深主持,邓力群、温济泽先后讲话。有关院校负责人应邀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严济慈发表了讲话。
我院首届毕业生共有455人,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256人、中央各部委129人、各省市26人。此外,44名代培生全部返回原单位工作。
10月7日
我院召开迎新会,欢迎毕业留院工作的19名新同志。他们是:王树才、赵光远、傅宗良、李崇富、沈才彬、沈骥如、许明、厉兵、高宗泽、陈德成、姜国柱、张静蓉、程鹏、杨宗兰、刘锡珍、周焕常、李尚英、谢骏、李存光。
11月3日
国务院批准我院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批准我院22个博士授权学科,批准29位专家为博士生导师。

1982年
2月25日
我院新学年开学典礼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礼堂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梅益、宦乡出席。出席典礼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部门、各教学系负责同志(冯至、任继愈、刘思慕、熊德基、王士菁、王守海、苏绍智、黄心川、孔繁、陈道、韩静、刘桂五、李经元、裴达等)、导师和教职工代表以及1979、1980、1981级全体研究生。
典礼由我院党委副书记李镇平主持。宦乡首先在会上讲话,他向全体研究生提出三点希望:第一,希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第二,希望尽量地使自己的知识广博一些,并在广博的基础上做到专。第三,希望能树立正确的、革命的、社会主义的人生观、道德观,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作出贡献。
我院副院长温济泽在讲话中向全院师生提出两点希望和要求:第一,要整顿校风。第二,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艰苦努力。
我院历史系主任熊德基也在开学典礼上讲了话。他在讲话中希望毕业生取得学位以后,不要以科学家、专家自居,这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关心社会,知道社会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去解决。另外,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学习,下工夫掌握一至几门外语。
这一年,我院共有13个系招生,共录取研究生125人。
3月31日
我院院务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举行联席会议,对1981年毕业的研究生授予硕士学位名单进行了审议、表决,并讨论通过了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补报博士学位学科、专业及指导教师名单。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我院院务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和有关所(系)负责人。此外,还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两位同志。
会议由温济泽主持。温济泽首先报告了我院关于1981届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和硕士学位评定工作。他说,我院1981届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从1981年4~9月,前后共历经了五个月。经过答辩,共有437名研究生的论文获得通过,准予毕业;由各答辩委员会建议授予硕士学位的有317名,占毕业研究生总数的725%。鉴于各答辩委员会建议授予硕士学位的人数比例差别较大,掌握标准的宽严程度不一,提议各所(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分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逐人进行复议。
后经投票表决,同意、批准了答辩委员会建议授予硕士学位的有287名,改变答辩委员会建议的有23名,其中15名被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分会不同意授予硕士学位,8人经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分会审议并取得答辩委员同意,认为已达到硕士学位要求,应授予硕士学位。
全院学位评定工作于3月上旬结束。决定授予硕士学位的共有318人,占毕业研究生总数的73%。
4月10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位委员会举行第二次会议。会议由宦乡主持。出席会议的有于光远、冯至、任继愈、杨承芳、傅懋绩、牙含章等。
会议讨论了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补报博士学位学科、专业问题及导师名单。会议决定补报学科、专业点22个,补报博士生导师60名。
6月23日
我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宣布院领导体制和领导班子的调整方案,并部署下一阶段机构改革工作。
大会由李镇平主持。温济泽作了关于研究生院机构改革问题的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命了我院负责人。院长:温济泽;副院长:董辅礽(兼)、徐敏;教务长:王正萍;副教务长:赵光远。党组书记:温济泽;党组成员:李镇平、徐敏、王正萍、赵光远、李存光。
7月17日
我院首届授予硕士学位及1982年毕业典礼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举行。中宣部部长邓力群,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周扬、梅益、钱俊瑞、刘国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叶笃正,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吴塘,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韩天石,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张腾霄,中国社会科学院各研究所领导以及我院领导、导师、研究生、工作人员共500多人出席了大会。
大会由我院院长温济泽主持。邓力群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去年,在第一期研究生毕业时,我曾经讲过,希望大家能忠实地回答三个问题:一、经过几年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多了一点还是少了一点;二、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三、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更加坚信了还是发生了动摇、怀疑。现在,我同样希望今年毕业的同志经常问问自己并回答这三个问题。
邓力群指出,我们认为,更加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就是更加坚信科学,更加坚信历史发展的规律。因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科学,它反映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我们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信,是建立在对历史发展规律和对科学的信仰的基础上的。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已检验了这个问题,将来的历史还将继续检验这个问题。
梅益在讲话中指出,研究生院办了几年,胡乔木、邓力群、周扬等领导同志一直是非常重视的,但研究生院的工作环境一直非常艰苦,对此我们觉得很是不安和难过,今天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表示歉意。研究生院目前这种条件很差的状况,在两三年内要有改变,这算是我们今天在这个会上作出的一个诺言。他强调说,研究生院是一定要办好的,希望研究生院的师生能够在一个较好的条件下工作和学习,这一点非要做到不可。
这一年,我院毕业的研究生共有152人。
8月13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决定,研究生院党组改为党委,温济泽担任临时党委书记。
9月2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同意我院成立新的院务委员会。委员会由以下32位同志组成:主任委员:温济泽;副主任委员:董辅礽、徐敏;委员:王士菁、王正萍、王守海、孔繁、刘文璞、江雪雯、安志敏、何芳、李芒、李宗一、李有义、李镇平、陈高华、吴承毅、吴建璠、苏绍智、张宣三、张椿年、胡瑞梁、高涤陈、夏甄陶、徐葵、徐达深、黄心川、董乐山、裴达、赵光远、李存光、郑海天。
9月4日
我院新学年开学典礼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小礼堂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洪、副秘书长孙尚清、吴介民,以及我院领导、院务委员会委员、导师、研究生、工作人员共350多人出席了典礼。
温济泽主持典礼并致辞。马洪作了重要讲话。他说,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把发展教育和科学作为通向21世纪宏伟目标的战略重点之一,邓小平同志和胡耀邦同志最近都一再强调,人才问题是我们国家当前一个十分突出、十分迫切、需要大力解决的问题。研究生院担负着非常光荣的任务,因此一定要把研究生院很好地办下去,真正办好,以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需要。
马洪还就我院的培养目标问题作了阐述。他指出,社会科学是要改造社会的。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就是为了培养改造社会的理论工作者而开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院培养的应当是能以共产主义思想、精神改造社会、改造世界,能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英勇奋斗的战士。
10月22日
美国政治学家、斯坦福大学荣誉教授阿尔蒙德来我院进行友好访问。徐敏、赵光远会见了阿尔蒙德,双方就培养研究生工作交流了情况和经验。
阿尔蒙德高度评价我院学位授予工作。他认为,我院对硕士学位的要求是严格的,其标准高于美国的硕士学位,略低于美国的博士学位。阿尔蒙德希望今后与我院加强友好往来。
11月18日
温济泽院长会见美国福特基金会官员皮特?盖特纳,商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与我院合办英语培训中心问题。双方商定:一、1984年9月正式与美方派来的人员开办英语培训中心;二、我院将派出2~3人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共同进行英语培训中心筹备工作。

1983年
1月8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通知:经中央批准,任命温济泽为研究生院院长,董辅礽、徐敏为副院长;免去徐达深党委书记、副院长职务;任命王正萍为教务长。
2月7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知:批准我院17个专业为博士学位授权专业,41位导师被确定为博士生导师。
2月
马洪到我院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的新课题”的报告。
3月14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召开第二届第一次会议。主任委员宦乡主持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对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进行审查,建立各学科评议组分组;制定研究生院招收博士生计划。
会议决定,由于今年是第一次招收博士生,因此,确定15个专业的16名导师招收22名博士研究生。
8月31日
我院院长温济泽、副院长徐敏、外语教研部副主任汪培基,同来访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英语系主任罗塞?坎贝尔教授就合作创建英语培训中心事宜进行了会谈。
双方初步商定: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英语培训中心拟于1985年春季开办。2每期授课约300学时。连续举办3~5年。3每期培训人员将根据美方派出的教师人数而定。每一位教师教授学员人数不超过20名。4我院配备适当数量的教师,同美方教师一道工作。待我院教师取得经验后,再独立承担教学任务。5建立英语培训中心所需的教学设备,由美方提出方案。
9月16日
我院建院五周年纪念大会暨1983年度开学典礼在首都剧场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梅益、院长马洪,各系导师及全体师生出席。来宾有严济慈、谭文瑞、廖海棱、谢韬、汪永铨等。
典礼由徐敏副院长主持,温济泽院长讲话。温济泽指出,研究生院经过五年艰苦创业,克服重重困难,六年间共招生1074人,三届毕业646人。首届获得硕士学位的318人,占全国文科首届获得学位总人数的28%。
严济慈在讲话中指出,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在西方,自然科学最早的名称就是自然哲学。哲学概括了人类所有的知识和学问。最早的科学杂志--《哲学》,就包括了文、理两方面的内容。今后,我们两院要互相帮助,携手合作。
马洪在典礼上强调指出:我们的研究生院一定要成为一个坚强的马克思主义堡垒,我们培养出来的研究生都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战士,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家。
10月20日
我院建立辅导员制度,并成立研究生辅导小组。赵光远任组长,陈德成任副组长,成员有李存光、高宗泽、沈骥如、许振中、徐建中。
10月22日
我院共青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由徐建中、王端、王诚庆、任越、王平五人组成的团委会。
10月31日
“中央国家机关和科学研究系统图书馆学会”正式吸收我院图书馆为团体会员。同时,我院入会的个人会员有6人。这对我院的藏书建设和图书馆专业队伍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2月6日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90周年,我院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召开了以“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会期5天。这次会议着重讨论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相互关系的问题及其实践的意义。
会后,会议代表到北京万安公墓瞻仰李大钊烈士陵园,并编辑出版论文集《从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该书于1985年3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984年
1月下旬
为更好地推进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我院向279位教师、系工作人员颁发了聘书。其中,导师、兼职教师209人(教授78人、副教授120人、讲师11人),系主任、副主任41人,系秘书29人。
6月12日
我院召开院务委员会第二届第四次会议。会议由温济泽主持,35位院务委员出席。
会议对1985年招生计划和招生办法改革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决定,从1985年起,对我院招生工作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一、加强各系招生的计划性,根据几年内的需要,对各学科、专业实行分期、分批的招生;二、实行定向招生和委托代培制度,为地方社科院培养研究生;三、为保证招生质量,征得教育部同意后,某学科专业,可提前半年到一年,到某些重点大学选择优秀生源;四、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专业,扩大从工作两年以上的在职人员中招生的比例;五、新闻系等系试办二年制的研究生班。
6月28日
我院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自1978年以来,我院共发展党员122人,其中研究生党员115人。
8月15日
我院校舍建设工程在朝阳区西八间房破土动工。第一期工程总面积为1071万平方米,其中,三栋研究生宿舍楼9040平方米,锅炉房、浴室670平方米,食堂1000平方米。
8月25日
英国著名科学家、我院名誉教授李约瑟博士应邀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作学术报告。哲学所、历史所、考古所研究人员和我院师生共100多人出席报告会。
9月3日
我院举行新学年开学典礼,典礼由徐敏副院长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梅益在典礼上讲话。他指出,党的十二大把科学和教育列为战略重点之一,是总结了30多年来的经验所做出的决定。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科学,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长期以来,我们犯了重理轻文的错误,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以致目前文科人才十分缺乏。现在必须把这种偏向彻底纠正过来,做到文理并重。
9月3~11日
由我院、《经济日报》、《经济学周报》、《世界经济导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十几个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在浙江杭州莫干山举行。会上,我院7名研究生提出的价格改革构想受到国务院领导的重视。
10月25日
我院院长温济泽会见来访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校长谢佛和该校中国交流处官员吴苏。双方商定,1985年9月,由该校帮助我院设立英语培训中心。该中心专门培养出国留学进修人员。
11月
经文化部批准,自1985年起,我院主办的《学习与思考》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2月16~20日
我院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联合发起的“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学术讨论会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严济慈、马洪及我院院长温济泽以及部分导师、研究生共70余人出席了讨论会。
温济泽致开幕词。
严济慈作了题为“认识、预见、行动”的重要讲话,他指出:“科学是为了预见,预见是为了行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为了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这个共同的目的。我们大家应该携起手来,努力搞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
马洪在闭幕词中指出:“我们应该首先从自己做起,努力从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研究工作,共同办好两个研究生院,培养出大批知识结构合理的、适应现代化需要的优秀人才。”
此次会议的目的,在于研究讨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以及两院今后更好地相互交流和协作。
会后由两院选出20篇论文,结集为《论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于1986年正式出版发行。
12月28日
我院办公室负责人高宗泽、英语培训中心主任沈葆青、外语教研部负责人李传家等,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英语系主任罗塞?坎贝尔教授就合办英语培训中心的有关问题进行商谈。双方在学员入学标准、入学考试方法、教学方式、教学设备和经费等若干细节方面达成了协议。
12月
我院1984年计划招收博士生54人。经过考试、审查,实际录取35人,其中,应届硕士毕业生15人,在职人员20人(含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人员13人)。

1985年
1月15日
我院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出版,正文仍为80页。
3月11日
我院和司法部联合举办的第一期全国企事业法律顾问培训班开学典礼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
司法部部长邹瑜、国家经委顾问冯纪新和我院副院长徐敏在开学典礼上讲话。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张友渔,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江文,核工业部副部长周平,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法学研究所所长王叔文,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王仲芳等出席。
参加培训的370名学员,均是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培训时间为半年。
4月12日
为了改进我院学报的经营管理和出版发行工作,并适应今后业务发展的需要,经报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部门批准,决定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编辑部”改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杂志社”。
5月9日
应我院邀请,美国新社会研究院研究生院经济系副教授安沃尔?谢克来我院讲学。谢克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此次来我院为经济专业研究生讲授“价值理论”、“当前危机与利润下跌率”、“利润潜力与技术进步”等专题。
5月30日
我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举行第二届第四次会议。17位委员与会,我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系秘书列席了会议。会议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温济泽主持。
经审议和无记名投票,决定授予121名毕业生硕士学位(包括外单位12人)。
会议还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关于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试行办法》进行了讨论,并通过了1984年新组建和调整的部分系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名单。
6月25日
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经济学分组召集人宋涛为首的经济学专家组,来我院就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质量进行检查。参加检查的经济学专家有:宋涛、滕维藻、葛家澍、刘诗白、张卓元、谷书堂、张熏华、张友仁等。
经过检查,专家们认为,我院、经济系的领导对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工作是重视的,并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要求。我院根据自己的特点建立起培养和管理研究生的一系列具体的规章制度,几年来已培养出一批合格的硕士研究生。我院和经济系在培养学位研究生的工作上是有成绩的,已具备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条件。
7月22~27日
我院由北京十一学校迁往自己的校园--西八间房131号(后改为望京中环南路1号)。由于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楼尚未竣工,各部门的办公室暂设在1号宿舍楼,图书馆暂搬到汽车库内,研究生在临时搭建的活动房内坚持上课。
7月
为加强我院研究生和其他高校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我院与中央党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院校联合召开研究生学术讨论会,共同探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交融等问题。
9月10日
我院在民族文化宫举行茶话会,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导师代表吴世昌、唐弢、王静如、陈述、董辅礽、邢贲思、赵凤岐、李学勤、田光、李宗一、戴邦及我院领导、教职工代表共140余人出席。胡绳、赵复三、李慎之、刘启林、杨润时等同志到会祝贺。
9月11日
由我院和司法部合办的第二期全国企事业法律顾问培训班开学典礼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礼堂举行。孙耕夫,徐敏以及国家经委、国家教委等15个部委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典礼。本期学员近400名。
9月15日
我院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青年教师进修班”开学典礼在北京市财贸职工疗养院举行。徐敏、赵光远、李存光、廖发章、张炯、邾王容、谢冕、刘锡诚等出席。
9月19~26日
为推动文科研究生教学、科研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促进青年学术交流,我院和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在杭州联合召开以“文学与时代”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我院文学、外文两系导师唐弢、何西来、王春元、刘世德、张恩和、李芒、叶廷芳、李存光等出席了会议。我院参加会议的有博士生3人,硕士生16人,共提交论文18篇。
10月22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英语培训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是在美国福特基金会和鲁斯基金会的资助下,由我院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共同筹建的。第一期招收学员100名,学制一年,定于11月11日正式开课。
10月30日
我院煤气工程施工全部完工。
11月3日
我院举行新学年开学典礼,这是我院自1978年创办以来,首次在自己的校园里举行开学典礼。我院师生员工300余人参加了典礼。
12月3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讨论决定,由胡绳院长兼任我院院长,孙耕夫、徐敏、宋养琰为副院长。
12月19日
我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兼我院院长胡绳、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吴介民出席。
胡绳在大会上指出,研究生院办了八年,已经毕业了五批研究生,成绩是显著的。从八年的经验来看,研究生院一定要办好,这是确定无疑的,这是我们培养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办好研究生院,完全独立地办是不可能的,必须依靠各个研究所,发挥大家的积极性。胡绳还说,今后要逐渐增加博士生的比例。
12月20日
我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举行第二届第五次会议,会议由温济泽主持。
会议主要审议了授予学位人员名单。经无记名投票表决,决定授予1人博士学位,109人硕士学位。刘迎胜是我院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1986年
1月15日
我院举行第一期“新闻专业助教进修班”结业典礼。该班是受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委的委托而举办的。副院长徐敏到会讲话,并向14名学员颁发了由国家教委统一印制的结业证书。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温济泽、中宣部新闻局洪一龙、国家教委高教一司李家斌、社科院新闻所所长商恺及谢冰岩、戴邦、钱辛波等到会祝贺。
本期进修班于1984年10月开办,学员来自全国13所高校。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共开设12门课程,总学时为1043个,学员除学习新闻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外,还学习了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等新兴学科知识。
1月28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一届学位委员会成立,胡绳任主席,汝信任副主席,王焕宇任秘书长。
3月14日
我院举行首届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会议。会议由孙耕夫主持。徐敏汇报了1983年以来培养博士生的情况,宋养琰就提交会议讨论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职责暂行规定》做了说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复三在会上讲话。
出席会议的博士生导师有:贺麟、王玖兴、杨一之、王明、陈元晖、赵凤岐、杨坚白、彭泽益、李文治、吴承明、汪敬虞、巫宝三、周叔莲、薛葆鼎、杨堃、陈述、傅懋绩、王静如、王叔文、唐弢、吴世昌、孔繁及有关教学系主任。
4月25、26日
我院举行硕士生导师、系主任会议。经过讨论,通过了《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职责暂行规定》和《试行学分制暂行规定》。会议还就如何提高招生质量问题进行了研讨。孙耕夫主持会议,徐敏、宋养琰就有关问题做了说明。
5月7~10日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副校长史温逊、语言系主任坎贝尔教授夫妇及教授成露西女士偕丈夫,应邀来我院参观访问,双方举行工作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吴介民及我院副院长孙耕夫会见了史温逊一行。
5月9日
我院英语培训中心举办“现代化与社会科学”英语演讲比赛,8名学员获奖。史温逊、申葆青等先后讲话,对获奖学员表示祝贺。
6月30日
我院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青年教师进修班”,经过一年的学习,于是日举行结业典礼。孙耕夫、徐敏、宋养琰、张炯及国家教委教师培训办公室刘励出席典礼并讲话。
本期结业学员共60名,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
7月8日
我院举行1986年毕业典礼。典礼由孙耕夫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兼我院院长胡绳、秘书长吴介民等出席。胡绳院长向毕业生提出三点希望:一、勇于探索,勇于创造。我们的国家正处在改革的时代,任何工作都不能墨守成规。大家今后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以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的精神为改革的时代作出贡献。二、养成老老实实的学风和作风,正确地估价自己。三、坚定树立为探索真理而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在任何风浪险阻中都能毫不动摇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7月13日
我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名单确定:主席胡绳,副主席孙耕夫、徐敏,秘书长李成勋,委员叶秀山、刘坚、刘文璞、朱虹、李京文、李琮、李宗一、李学勤、宋养琰、安志敏、任继愈、林森木,陈之骅、陈荣生、苏绍智、吴建璠、何倩、何建章、赵效民、周叔莲、浦山、梅文彬、董乐山、董辅礽、唐弢、照那斯图、裴达。
8月
暑假期间,我院部分博士生和硕士生分赴贵州、青海、江苏、广东、河南、安徽、四川、云南、宁夏、黑龙江、新疆、西藏、河北省唐山等地,进行社会实践和“智力支边”活动。他们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科研项目和中央国家机关所属科研机构的考察课题,围绕我国当前的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采取咨询、讲座、采访、调查、撰写报告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学习,为四化服务。
9月3日
我院举行新学年开学典礼。典礼由孙耕夫主持。
胡绳院长出席典礼并讲话,他勉励研究生,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比较深广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能够独立研究和解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具有献身精神和科学态度的高级专门人才。全院师生员工出席典礼。
这一年,我院共录取硕士研究生183人,研究生班学员62人。
9月
我院英语培训中心开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派来的五名教师陆续抵达我院,她们是史佩莉、林若珊、王佩玲、万翠翠、柯佳音。
9月30日
日本广岛大学教授小林文男来我院访问,孙耕夫、宋养琰等会见了小林文男,双方就研究生培养以及加强两校学术交流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10月5日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近藤邦康应邀来我院作了题为“中国近代与日本近代”的学术报告。徐敏等会见了近藤邦康。
10月11日
瑞典隆德大学历史系教授于斯泰德应邀来我院作了题为“美国外资政策的演变”的学术报告。李成勋会见了于斯泰德,并向他介绍了我院教学情况。
10月16日
为纪念鲁迅逝世50周年,我院在新落成的办公楼会议室召开学术座谈会。座谈会围绕鲁迅研究的当代意义、对鲁迅的整体评价、鲁迅研究的方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院内外专家学者钟敬文、王景山、孙玉石、王德厚、林非、徐敏、张恩和等60余人出席了会议。
11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院新增博士学位专业为数量经济、汉语史。新增博士生指导教师有:吴敬琏、黄范章、吴家骏、汪海波、张卓元、高涤陈、刘文璞、乌家培、叶秀山、梁存秀、徐崇温、孔繁、余敦康、杨曾文、李学勤、李宗一、陈之骅、陈毓罴、朱虹、刘坚、罗肇鸿、王怀宁。
至此,我院共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42个,博士生指导教师94名。
12月19日
胡绳院长在我院副处级以上干部会议上宣布:谢韬担任我院第一副院长。
胡绳还要求我院要民主办院,团结办院。领导班子要团结,教职员工要团结。加强教学工作、后勤工作,改进整个教学制度、规章制度,群策群力办学。
谢韬在会上表示,在社科院党组和胡绳院长的直接领导下,全院教职工会共同努力办好研究生院。
12月22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决定,任命谢韬为我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

1987年
5月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胡绳继续兼任我院院长。
8月13日
我院建立院务会议制度。院务会议成员由院长、副院长、教务长、副教务长、总务长、机关党委书记组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决定,任命张启人、汪海波为我院副院长,免去宋养琰的副院长职务。
9月1日
我院举行新学年开学典礼。胡绳、赵复三、吴介民、孙景超、王刚等领导同志及我院师生员工300余人出席。典礼由谢韬主持。
胡绳作了题为“深化改革,民主办校,反对僵化,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讲话。他在发表讲话前首先宣布:研究生院实行院长负责制。研究生院党委的任务是起保证、监督作用。他又指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的主题是深化改革,进一步实行党的改革、开放总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就必须强调两个基本点,反对两种倾向:一是思想僵化,二是资产阶级自由化。
这一年,我院共录取硕士研究生122人,研究生班学员43人。
10月17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机关党委通知,由朱佳木、吕英凡、李存光、沈大德、王文书五位同志组成研究生院临时党委,朱佳木任书记,吕英凡任副书记。
11月4日
我院临时党委召开第一次会议。会上确定了党委成员的分工:朱佳木负责全面工作,吕英凡负责纪委筹备组,李存光负责宣传,沈大德负责青年和群众工作,王文书负责组织工作。

1988年
4月2日
我国前驻苏联大使杨守正来我院作题为“关于国际经济再循环问题”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谢韬主持,部分教师和全体研究生出席。
4月4日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小宫隆太郎和《日本综合研究论坛》常任理事菅家茂,应邀来我院分别作了“战后日本经济的研究”的学术报告。副院长汪海波、教务长李成勋以及我院和财政部科研所研究生部部分研究生共5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4月4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联系,我院为英国牛津大学培训8名学员的进修班开学。副院长张启人在开学典礼上讲话。
4月12日
波兰汉学家施乐文教授应邀来我院访问,并与我院博士生进行了学术座谈。
5月4日
我院研究生会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会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联合举办“首都高校五四联欢会”。我院临时党委书记朱佳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领导、团中央领导、首都新闻单位记者及20多所高校的大学生、研究生参加了联欢会。
5月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办公会议决定:胡绳继续兼任研究生院院长,王焕宇、张启人、汪海波、朱佳木为副院长。孙耕夫、谢韬、徐敏不再担任副院长职务。
7月4日
我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王焕宇在会上提出“压缩规模,提高质量”的办学方针,并号召“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努力把我院建成开放型的、兼有教学和科研双重功能的、能够迅速吸收国外最新科学知识和科研成果的、充满活力的、在全国享有声誉的、第一流的高等学府”。
8月上旬至9月初
为庆祝建校10周年,我院完成了院史布展工作。展室设在图书馆楼408室,面积约80平方米。
9月13日
为庆祝建校10周年,我院举行了题为“中国国情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学术讨论会。汪海波副院长主持讨论会,温济泽、周叔莲、张健雄、张永惠等在会上发言。
10月4日
院长办公会议决定,聘请日本东京大学经济学部教授小宫隆太郎为我院名誉教授。小宫隆太郎先生是世界著名的现代经济学家,著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论》、《国际经济论》等论著。
10月8日
我院建校10周年庆祝大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大会由常务副院长王焕宇主持。
胡绳院长出席大会并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研究生院自1978年8月25日建立到现在,已有10年。这10年,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方针的10年。这10年是艰苦创业的10年,探索前进的10年,也是获得可喜成果的10年。
10年来,我院共招收硕士生2028人,现已毕业1735人,其中授予硕士学位的有1545人;招收博士生210人,其中有42人毕业并获得了博士学位。另外,还有74名研究生班毕业生。他们中不少人已在各条战线上表现了出色的才华。
胡绳院长在讲话中还就研究生院的办院方针、任务及如何进一步办好研究生院等问题作了论述。
我院副院长张启人、汪海波、朱佳木,原任和现任社科院及我院领导张友渔、温济泽、董辅礽、孙尚清、徐达深、谢韬、徐敏、杨润时,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化工管理干部学院等兄弟单位的代表及我院各系主任、导师、教职工、研究生、校友,共1000余人参加了大会。
我院自1978年创建以来,迄今已发展到34个教学系,100多个专业,其中,博士授予权专业51个,硕士授予权专业72个。
11月15日
我院学报杂志社与武汉《经济师》杂志社联合召开“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学术研讨会,就我国当前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经济秩序紊乱的原因、对策及深化改革的思路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张启人、张永惠及10余位博士生在会上发言。
11月17日
我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张启人为主任委员,汪海波为副主任委员,王焕宇、朱虹、张恩和、李方、李传家为委员。12月6日,上述学术委员会组成名单得到社科院批准。
12月10日
联邦德国弗莱堡大学东方研究所林柯博士来我院作了题为“德国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学术讲座。林柯著有《论13世纪的中国家庭社会史》、《矛盾中的中国--与孔子一起进入21世纪》等著作。
12月24日
我院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院临时党委和纪委筹备组两个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由朱佳木、吕英凡、李存光、陈德成、郑秉文组成的第二届党的委员会和由吕英凡、唐源昌、王清海组成的第一届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朱佳木任党委书记,吕英凡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出席党代会的正式代表54人,列席代表10人。
12月30日
我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第四届第一次会议。常务副院长王焕宇汇报了上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工作和1988年度学位工作情况。
会议还审议通过了新的教学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名单;授予58人硕士学位、17人博士学位名单。讨论并通过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关于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暂行办法》。
我院第四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由以下24人组成,主席:王焕宇。副主席:汪海波。秘书长:李成勋。委员:孔繁、叶秀山、李泽厚、李学勤、李传家、李京文、李梦白、李琮、朱虹、刘坚、苏绍智、陈吉元、陈毓罴、吴建璠、邱光欣、林森木、周叔莲、张启人、赵效民、照那斯图、廖学盛。

1989年
4月24日
受学潮影响,我院校园内出现了大字报、小字报、传单等。
5月31日
我院院长胡绳与洛桑大学校长皮埃尔?杜克莱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同意制订并实施合作教学与研究计划,决定互相交换教师、研究人员与学生。
6月26日
我院党委召开会议,决定全院近期集中学习讨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文件,号召全院党员和师生员工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而努力工作。
7月10日
我院举行1989年毕业典礼。典礼由我院常务副院长王焕宇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国光代表胡绳院长和院领导向毕业生表示祝贺。
这一年,我院毕业生共237人,其中,博士生30人、硕士生164人、研究生班43人。
7月31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国家教委关于今年我院不录取硕士生的意见,原计划录取的硕士生转入其他高校就读。
这一年,我院计划招收硕士生156人,其中委培生56人,出国预备生5人。根据国家教委和社科院意见,我院只录取委培硕士生56人,出国预备生15人,其他新生全部转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就读。
1989~1992年,我院暂停招收硕士研究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兼我院原院长周扬病逝。次日,《人民日报》刊载了周扬病逝的消息。
8月10日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试行条件》及《实施办法》,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我院首次对教职工的科研成果进行评选,评委会选出了八项科研成果。分作一、二、三等奖和纪念奖,分别是:
一等奖:论著《中国积累和消费问题研究》(汪海波)
二等奖:论文《从民族文化学角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思考》(张恩和)
学术资料书《巴金研究资料》(李存光)
三等奖:工具书《汉语实用词汇汇编》(陈荣生)
论文《一份珍贵的遗产--读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脚注》(李成勋)
译著《传说论》(连湘)
纪念奖:论文《用比较法作决策--学习〈陈云文选〉(1949~1956年)的体会》(朱佳木)
教材《研究生俄语教材》(许秋平)
9月12日
我院英语培训中心举行第5期培训班开学典礼。副院长张启人在典礼上讲话。本期学员共46名。
英语培训中心自1985年10月成立以来,已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各省市社会科学院300余名科研人员进行了英语培训。
9月22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清查和干部考察领导小组研究同意我院干部考察领导小组由以下同志组成:组长王焕宇,副组长朱佳木,成员徐敏、汪海波、俞焕灿。
9月29日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我院举办“共和国四十年与我”主题座谈会。院领导、院党委、纪委委员、教师代表及机关后勤人员代表、研究生代表共5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朱佳木主持,汪海波、李成勋、李传家、张恩和以及研究生代表发言,王焕宇作了讲话。
10月
我院制订培养日本问题研究者计划。该计划包括:为扩大和加强中日两国学术、教育方面在更高层次上的交流与合作。从1990年起,在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赞助下,我院培养研究日本问题的博士研究生。1990年和1991年我院将向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推荐在校博士研究生3~4人赴日进修一年。

1990年
4月26日
我院党员重新登记和干部考察工作全面展开。这项工作分作动员、学习文件、个人总结、民主评议、党委审批、检查验收、总结整改6个阶段进行。
5月6~13日
应我院邀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代表团一行3人对我院进行访问。双方分别就合作培养社会科学人才和英语培训中心今后的发展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5月21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决定:免去朱佳木研究生院副院长、机关党委书记、干部考察领导小组副组长职务;任命张鸿岳为研究生院副院长、代理机关党委书记、干部考察领导小组副组长。
6月21日
为继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加强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我院召开“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学术座谈会”。我院师生及院外学者共40余人与会。座谈会由汪海波主持。
8月16日
我院向中国社会科学院报送了《关于进一步办好研究生院的几个主要问题的汇报提纲》。提纲分六部分:一、坚定办研究生院的信心,以开拓进取的积极态度办好研究生院;二、关于研究生院的办学方针和目标;三、关于研究生院的主要任务和适度规模;四、发挥研究生院培养人才的多种功能;五、明确研究生院的领导体制,健全内部管理体制;六、进一步提高研究生院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
8月25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听取我院工作汇报,并就我院的领导体制、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办学规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胡绳院长指出,研究生院要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办下去;要坚持已经确定的紧缩规模、提高质量的方针;办学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政治课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原著的学习。会议原则同意我院在近两年招生规模基础上,重新启动招收硕士研究生工作。
8月31日
我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第四届第四次会议。会议通过了1990年度学位工作总结报告;决定授予40人博士学位,授予126人硕士学位。为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在校研究生建立必要的筛选制度,会议原则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关于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士学位试点工作的若干补充规定》。
9月1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办公会议决定:任命江流兼任研究生院院长,胡绳不再兼任研究生院院长职务。

1991年
1月27日
《光明日报》发布了受国家教委表彰的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留学回国人员和优秀大学毕业生名单。我院有13人受到表彰,其中,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4人:蔡昉、陈佳贵、宋祖良、赖永海;有突出贡献的硕士学位获得者7人:李松晨、史清琪、罗照、杨义、杨一凡、扎拉嘎、杨顺安;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2人:卓新平、赵一凡。
6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上述人员举行表彰大会。社科院副院长兼我院院长江流主持大会,社科院秘书长刘启林宣读《关于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的决定》。
3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迁入我院。
4月1日
我院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期出国人员集训班开学典礼。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曲维镇、外事局副局长姜汉章、我院常务副院长王焕宇、学员代表分别在典礼上讲话。
本期集训班共28人,学期一个月。
6月27日
我院举行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学术座谈会,与会者着重探讨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怎样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的反帝爱国精神等问题。院内外有关专家学者以及我院博士研究生共30人出席了座谈会。
7月1日
我院党委在食堂召开党员、教职工和研究生大会,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常务副院长王焕宇主持会议,张鸿岳代表党委讲话。
7月2日
我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第四届第五次会议,19位委员出席了会议。经过审议,授予47人博士学位、77人硕士学位。会议通过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关于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博士学位暂行办法》(修改稿)。会后,报国务院学位办,待批准后执行。
8月17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决定,我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浦山任院党委书记。
中国社会科学院决定,任命浦山为我院院长,杨润时(兼)、俞焕灿为副院长。江流不再兼任研究生院院长职务。免去王焕宇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职务。
10月20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决定:免去汪海波研究生院副院长职务,免去李成勋研究生院教务长职务。
11月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决定,研究生院新的党委由以下同志组成:党委书记浦山,党委副书记杨润时、张鸿岳,党委委员俞焕灿、李彦冬、王清海。
中国社会科学院决定:免去张鸿岳研究生院副院长职务。
11月28日
根据国家教委《关于做好检查文科部分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准备工作的通知》精神,我院党委召开会议,研究对1992年招生准备工作进行专项检查。会议由我院党委书记、院长浦山主持。
经研究决定,成立学科专业点检查领导小组,浦山任组长,杨润时、张鸿岳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李彦冬任主任,唐源昌、周均美任副主任。
会后,向院属各有关部门下发《关于对博士、硕士学位专业点进行检查的计划安排》。
12月4日
为部署学科专业检查,传达中央关于评议党员和外事工作文件,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由各所党委书记、所长、研究生院各系主任、系秘书参加的会议。社科院党委书记郁文主持会议并讲话。他要求各所党委都要成立领导小组,把学科专业检查纳入议事日程,认真做好各项工作。我院党委书记、院长浦山在会上传达了国家教委有关文件精神,并就如何进行学科专业检查提出了具体要求。
是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批复:同意我院设处级机构14个:即党委办公室、院办公室、教务处、人事处、研究生工作处、学位办公室、培训处、总务处、保卫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室、外语教研室、英语培训中心、学报编辑部、图书馆。教务处、总务处内可设科,其他处室均不设科。
12月18日
我院和厦门大学研究生院社会科学博士生学术交流会在厦门大学举行。我院党委副书记张鸿岳、厦门大学校长林祖赓、党委书记王洛林以及两院的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和其他方面的专家学者共200人参加了开幕式。张鸿岳和林祖赓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这次为期五天的学术交流会邀请了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并就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特区与沿海经济开放地区的发展、海峡两岸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和现状等问题进行深入的学术讨论。会议期间,两院博士生还参观了厦门经济特区的企业并与厦门市青年企业家举行了座谈。

1992年
3月14日
我院向国家教委报送《关于检查1992年招生准备工作的总结报告》。
该《报告》另有四个附件:1 1992年可明确继续招生的博士点名单;2 1992年可明确继续招生的硕士点名单;3 1992年缓招生的博士点和硕士点;4 各学科领域中有影响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资产阶级错误理论观点的清理情况。
4月3日
我院院长办公会议决定,为博士生各班配备班主任。聘任王清海、侯京景、王新垣、魏红为博士生班主任。
6月25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命杨圣明为我院副院长。

1993年
1月5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复:同意研究生院高教系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由以下28位同志组成:浦山、杨圣明、赵效民、冒天启、王怀宁、韩岫岚、张恩和、刘坚、杨义、杨润时、李存光、林甘泉、陈之骅、徐敏、吕英凡、赵光远、赵凤岐、郑成思、张文武、蔡声宁、唐源昌、许振中、吴仕康、吴元迈、刘天纯、罗希文、董衡巽。评委会主任浦山,副主任杨圣明。
3月25日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要求,我院完成《研究生院综合改革方案》,并报社科院办公厅。综合改革方案分三部分: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的;二、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措施;三、改善实施改革的外部条件。
11月16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决定:任命廖世伦为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免去浦山研究生院党委书记职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决定:任命廖世伦为研究生院副院长。
12月10日
根据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的要求,我院对建院15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总结共分三大部分,附有《研究生管理工作调查表》、《历年硕士生各系招生人数表》、《历年博士生各系招生人数表》、《历届毕业生分配去向表》。
12月17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下达第五批博士生指导教师名单的通知》。我院第五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和博士生指导教师名单(共51人),以及第五批学位授权审核调整学科、专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名单(共3人),已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

1994年
1月8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决定,免去杨圣明研究生院副院长职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决定,任命李茂生为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
2月25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滕藤召集我院党委和院长办公会议成员开会宣布,任命方克立为研究生院院长,免去浦山研究生院院长职务。
3月25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决定,任命李茂生为研究生院副院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决定,免去李茂生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职务。
3月31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决定,研究生院党委由以下7人组成。书记:廖世伦。副书记:张鸿岳。委员:方克立、俞焕灿、李茂生、李彦冬、王清海。
4月14~16日
为庆祝著名作家巴金90华诞和26卷本《巴金全集》的出版,我院与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人民文学出版社、云南玉溪卷烟厂联合主办“巴金与20世纪”学术研讨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与首都文学界、学术界、新闻出版界人士和来自国内17个省、市以及日本、韩国的专家学者,共250多人出席了大会。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陈早春主持了闭幕式,我院院长方克立致闭幕词。
5月27日
我院院长方克立与香港树仁学院院长钟期荣就合作招收培养社会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事宜签署协议书。双方商定,自1994年起,在香港地区联合招收培养社会学专业在职硕士学位研究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滕藤、外事局局长姜汉章、我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廖世伦、副院长李茂生等参加了签字仪式。
6月16日
经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审议,同意我院组成新一届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方克立。副主席:李茂生。委员:丁泽霁、王善忠、任式楠、孙富忱、江蓝生、刘溶沧、李传家、李培林、李静杰、张汉亚、张蕴岭、陆建德、余敦康、郑友敬、耿云志、姚介厚、徐更生、唐源昌、道布、童超、韩岫岚、韩延龙、廖世伦、樊纲。
7月1日
根据我院与香港树仁学院的协议,副院长李茂生应邀赴香港树仁学院讲学一个月。讲授的主题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问题”。
7月4日
经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审议批准,我院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由方克立、廖世伦、李茂生、何建章、徐崇温、邓绍基、陈之骅、唐源昌、李传家、赵光远、许振中、张恩和、罗希文13人组成。方克立为主任委员,李茂生为副主任委员。
7月7日
我院向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报送《研究生院的职责、方向和任务》。报告重申研究生院的职责是培养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硕士及有关高级专门人才;办学的方向和任务是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开拓进取,具有献身精神和科学态度的人文社会科学高级专门人才。以培养博士生、硕士生为主要任务,同时开展对在职人员的研究生课程教育,接受在职人员的学位申请。扩大对内对外学术交流和联合办学,承担院内外人员的外语培训和对外国人进行汉语及社会科学专门知识的培训任务。
7月18日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滕藤副院长的建议,我院决定成立六个教学研究部。教学研究部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组成。主任由社科院主管院长任命,副主任由研究生院任命,委员由各系主任任命。各教学研究部聘任秘书一人。各教学研究部的主任、副主任如下:哲学教学研究部主任徐崇温,副主任王树才;经济学教学研究部主任何建章,副主任韩岫岚;法学教学研究部主任周隆宾,副主任许振中;文学教学研究部主任邓绍基,副主任张中良;史学教学研究部主任陈之骅,副主任赵光远;国际学科教学研究部主任霍世亮,副主任陈德成。
7月18日~8月28日
根据我院与日本爱知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术交流协定,我院接待日本爱知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研究科研究生暑期访问团。我院院长方克立会见了访问团成员。
10月14日
我院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校友会筹备委员会”。筹备委员会由李茂生、张鸿岳、李彦冬、赵光远、王清海、许振中、李尚英、王新垣、侯京景、杨永生以及本届研究生会主席组成,李茂生任主任。筹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杨永生任办公室主任。
10月30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决定,任命翁杰明为我院党委副书记。免去张鸿岳党委副书记职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向各所(系)发出《关于下达自行审批博士生指导教师名单的通知》。首批自审的博士生导师共46人,调整学科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共2人。
11月3日
我院院长方克立与韩国启明大学校长申一熙就发展双方学术与文化交流签署了合作意向书。经双方同意且有可用资金的情况下,可对下列一项或多项活动或项目互相协助:1交换教授;2接受对方留学生;3合作科研项目;4共同举办学术会议;5交换学术资料和信息;6短期专项学术项目;7工作人员培养计划。
12月7日
我院拟定《关于教学人员考核的暂行规定》。规定了教学人员的考核原则、考核内容和标准、考核的方法和程序、考核的机构、考核结果的适用。同时,制定了《研究生院教师工作量化标准》。

1995年
2月22日
我院《日本研究博士丛书》出版座谈会在社科院小会议厅举行。与会代表40余名,会议由我院副院长李茂生主持,院长方克立、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事务所所长小熊旭出席并讲话。
3月1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决定:任命王清海为我院副院长。
3月2~6日
我院院长方克立应韩国启明大学校长申一熙的邀请,赴该校进行访问。访问期间,方克立院长出席了启明大学国际学大学院的开学典礼,并作了题为“21世纪与东西方文化”的讲演。
3月下旬
我院财贸系、农经系1993级的两位博士生温小郑、颜亨祥,在社科院秘书长郭永才和我院党委副书记翁杰明的带领下,前往社科院扶贫点陕西省丹凤县挂职锻炼。温小郑就任该县副县长、颜亨祥任县长助理,任期一年。这是我院研究生首次到基层单位挂职锻炼。
4月3日
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1991年9月停刊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简报》自即日起复刊,由院办公室负责编写印发。
6月7日
社科院党委书记王忍之,副书记滕藤,秘书长郭永才,以及财务基建计划局副局长齐明,就我院基建用地等问题在我院召开现场办公会。我院党委书记廖世伦,院长方克立,副书记翁杰明、副院长李茂生、王清海参加了会议。
王忍之等认真听取了我院的汇报。经讨论决定,将拟建中的综合服务楼交由我院自筹资金建设,供招收外国留学生使用。
6月14日
我院举行“金时光奖学金捐赠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我院党委副书记翁杰明主持。院长方克立、副院长李茂生、金时光电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雷沛及我院有关处室负责人、研究生代表共40余人出席。
此前,金时光电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向我院捐资50万元人民币,作为在校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奖学金。
6月26日
我院成立教材编审委员会。方克立任主任,李茂生任副主任。委员:方克立、王怀宁、王家福、邓绍基、江蓝生、许振中、李传家、李茂生、李学勤、李培林、杨圣明、杨曾文、吴元迈、陈之骅、陈东琪、张文武、唐源昌、徐崇温、耿云志、韩延龙、韩岫岚、道布、靳辉明、裘元伦、樊纲,办公室主任:许振中。
7月12日
我院1995年毕业典礼暨“金时光”奖学金、“青年社科人才”成果奖颁奖大会在社科院小报告厅召开。会议由我院党委副书记翁杰明主持。社科院副院长汝信、滕藤,我院党委书记廖世伦、院长方克立、副院长李茂生及各系导师、系主任、系秘书、应届毕业生参加了典礼。滕藤、方克立先后讲话。汝信、方克立为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颁发了证书。
9月15日
院长办公会议决定,我院成立题库考试中心,郑秉文为题库考试中心主任。题库考试中心的设立,旨在贯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1995)8号文件精神,负责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学位课程考试工作。
10月初
我院研究生工作处、团委、研究生党总支和研究生会共同召开会议,决定从本月起,在全体研究生中长期开展“自加压力,志在一流”(一流的品德、一流的修养、一流的视野、一流的体魄、一流的学识、一流的能力)的活动。
10月31日
我院院长办公会议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基金暂行管理办法》。该《办法》确定,1995年度从我院预算外收入中提取10万元人民币作为院长基金;此后,视当年研究生院收支情况提取,或从外单位(或个人)给研究生院的资助中适当提取。
院长基金的使用范围主要用于奖励对我院的建设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科研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以及用于奖励院级以上优秀教材、科研成果等。
11月2日
我院召开教材编审委员会会议。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方克立,副主任李茂生,委员许振中、李传家、韩岫岚、裘元伦、王怀宁、杨曾文、王家福、韩延龙、吴元迈、道布、陈之骅、耿云志、张文武等出席会议。会议由李茂生主持。
与会者对研究生教材编写工作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达成共识,对工作计划及操作程序等提出了初步意见,并就教材建设问题向社科院和各研究所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1月14日
应日本爱知大学校长石井吉也的邀请,我院院长方克立从即日起赴爱知大学进行交流访问。方克立院长在日期间,就两校的教育和学术交流进行多方面的探讨,还以“中国‘文化热’十年回顾”、“现代新儒学研究在中国”为题作了讲演并与大学院师生座谈。

1996年
1月3日
我院召开副处级以上干部会议,廖世伦在会上讲话,方克立就我院建院20周年院庆筹备工作进行了动员。
1月18日
我院与广州英豪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陈忠联奖学金”协议。该公司董事长陈忠联以个人名义一次性向我院捐赠人民币30万元,用于对优秀博士生的奖励及开展有益于博士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项目活动。我院党委副书记翁杰明、副院长王清海等同志出席了签字仪式。
1月20日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九五”发展规划》和国家教委关于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有关精神,我院制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九五”发展规划》上报社科院。
1月23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研究决定,任命陈东琪为研究生院副院长,免去李茂生的研究生院副院长职务。
3月7日
我院举办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报告会,我院女职工、女研究生共60人参加了报告会。党委书记廖世伦作了题为“中国妇女地位的历史性变化”的报告。党委副书记翁杰明、副院长王清海等到会祝贺。
3月15日
根据社科院关于制定办公自动化建设规划问题的通知,加快我院教学手段现代化、办公和图书资料自动化的建设,经我院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自动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东琪;副组长:王清海;成员:许振中、吴天、李世荣。
3月下旬
我院新建的学术报告厅启用。报告厅建筑面积1238平方米,可容纳400余人。设有会议室、展览室、文体活动室等。
5月4日
我院张家界学术交流中心落成典礼在湖南省张家界市举行。
我院院长方克立、党委书记廖世伦、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副校长古建佳、中共张家界市委副书记陈满生以及各界代表300多人出席了典礼。
该中心由我院、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和张家界市委党校共同投资建成,坐落在五子坡市委党校内,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首期工程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对内外开展服务,可承办各种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办学习培训班等。
5月16、17日
方克立院长参加了日本文部省大学共同利用机关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哲学研究的现状及对21世纪的展望”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方克立院长作了“现代新儒研究在中国”和“21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学术报告。
方克立院长应邀于1996年2~5月担任该中心客座教授。在此期间,方克立与日本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
5月28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滕藤、我院党委书记廖世伦、院长方克立会见了北京市副市长胡昭广、教委主任徐锡安,商讨我院招收外国留学研究生问题。
6月11日
我院党委书记廖世伦、院长方克立及院办主任李彦冬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访问。双方就两院共同关心的办学模式、教学管理、学位授予、政治思想教育、招收外国留学生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国外研究生院设立模式调研和筹备20周年院庆等具体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表示今后要加强联系、互相支持,把党中央最早批准建立的两所研究生院办好。
7月5日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博士文库”编委会召开会议,决定今后每年出版10本著作,我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占三分之二。
由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团委联合发起的“百名博士百村行”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了出发仪式,该活动将于10月底结束。
这项活动的主题是“爱我中华,兴我农村”,其目的在于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青年干部要到改革建设第一线去、到基层去、到艰苦和困难的地方去的指示精神。该项活动也是我院开展的争创“六个一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得到我院博士生的积极响应,我院共有31名博士生参加了这一活动。
7月10日
我院完成本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工作。经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共评出优秀科研成果六项:
1论文《20世纪中国哲学的宏观审视》(方克立)
2专著《强波经济论》(陈东琪)
3研究报告《加强新形势下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唐源昌)
4专著《郭小川评传》(张恩和)
5专著《巴金传》(李存光)
6专著《市场缺陷论》(郑秉文)
8月16日
我院原院长浦山向我院捐款一万美元(依照时价,折合人民币82947元),以资助特困研究生。
9月6日
李岚清副总理邀请7位教授到中南海办公室,就如何改进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问题进行座谈。我院院长方克立应邀出席座谈。
12日,李副总理再次邀请这7位教授座谈政治课教学改革问题,并作了重要讲话。
9月27日
我院获准招收外国留学研究生。此前,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复函胡绳院长,同意我院“先选择少数学科开展招收来华留学生工作的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展开”。
10月
首都“百名博士百村行”活动圆满结束。主办单位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颁奖大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雷洁琼、有关部委负责人、我院党委副书记翁杰明等出席了大会,并向调查报告的获奖作者颁发了获奖证书。
我院在这次活动中成果丰硕。我院博士生提交的25份调查报告中共有14份获奖,在参加活动的各高校中名列前茅。
10月20日
我院参加“百名博士百村行”活动的8名博士生代表与其他高校的学生代表应邀赶赴中南海,受到姜春云副总理的亲切接见。姜副总理与博士生们共话我国农村大好形势,商讨农村改革与发展大计。
在这次座谈会上,6名博士生代表分别就几方面的农村调查所得向姜副总理作了汇报。汇报内容涉及如何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两个转变”;如何稳定我国粮食生产以及如何发展农村教育等问题。
在听取了博士生们的发言后,姜副总理谈到,博士生们发言很有新意,也很实在,并对他们热切关心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及在调查中为农民办实事的高尚行为表示深切感谢。他希望这样的活动继续搞下去,并勉励博士生们继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为“四化”建设的有用人才,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建功立业。
我院党委副书记翁杰明参加了座谈会。
10月21日
为了认真总结建院以来的办学经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建设一个高水平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院长办公会议通过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庆祝建院20周年计划》。
为了保证院庆各项筹备工作的顺利完成,院长办公会议决定:聘请胡绳、滕藤、温济泽、孙耕夫、江流、浦山、谢韬、王焕宇为顾问,并成立院庆筹备委员会。筹委会主任:方克立;副主任:廖世伦、翁杰明、陈东琪、王清海;秘书长:翁杰明;副秘书长:郑秉文、李存光、李彦冬。
院庆筹备委员会下设的机构及负责人为:院庆办公室主任:李彦冬;外联组组长:侯京景;后勤组组长:俞燕民。
会议还决定,日后将根据筹备工作的进展情况,逐步增补筹备工作人员,并分设若干个工作小组。
11月上旬
为提高我院的研究生培养水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方克立院长提议,在读博士生应在其所学专业之外选修一门其他的一级学科课程并记入学分。照此,教务处在本学期组织各系开设了一些学位课和选修课,如“国际政治关系”、“史学前沿”、“哲学与宗教前沿问题”、“中国经济”、“高级宏观经济”等;此外,还特为硕士生开设了“微观经济学”、“谈判学”、“日本战后文学”等选修课。
这个学期我院18个系共开设了60多门专业课程和选修课。
11月18~21日
由我院与韩国启明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韩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院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儒学在中韩近现代化中的作用”。
出席会议的有我院院长方克立,党委书记廖世伦,副院长陈东琪,外事办主任赵光远及学报编辑部、马列教研室的专家学者;韩方参加会议的有启明大学副校长白承均及林秀茂、李东熙、李英灿、白权镐教授。此外,还邀请了我院哲学系教授王树人、徐远和及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牟钟鉴等著名学者作了专题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汝信接见并宴请了韩国客人。
11月23~28日
我院题库考试中心组织进行了首次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题库考试。这次考试首次启用了经济学、法学两个学科的题库进行考试。
报名参加这次考试的共有145人,其中,财贸系106人,法学系32人,工业经济系2人,农业经济系5人。
12月2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复同意我院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由以下21人组成:方克立、廖世伦、陈东琪、翁杰明、陈思民、李尚英、唐源昌、李存光、赵光远、许振中、陈之骅、姚介厚、邓绍基、杨圣明、郑成思、江蓝生、金碚、罗肇鸿、赵一凡、史金波、陈高华。
12月10日
我院1995级博士生张冀、朱玉彪到贵州省六盘水市分别挂职担任六枝特区副书记和盘县特区副书记。
12月下旬
我院院长方克立撰写的《20世纪中国哲学的宏观审视》一文,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提名奖”。

1997年
1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我院外语教研室主任蒋松岩“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青年”荣誉称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我院副院长陈东琪“中国社会科学院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2月19~25日
2月19日邓小平同志逝世。25日上午我院全体教职工和在校生收看中共中央举行的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电视实况转播;下午,召开座谈会缅怀邓小平同志光辉的一生。
3月28日
我院拟定本年度要办的10件实事,主要有:筹建外语语音室;筹建计算机局域网,提高教学管理和办公自动化水平;改造图书馆、阅览室暖气设备,购置空调,改善研究生阅读条件;粉刷教学楼、研究生宿舍楼楼道;搞好院内绿化和卫生,增加绿化树和草坪面积;调整绿化布局,改造院内路灯设备;建立职工之家,增添设备,活跃教职工文体生活;提高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福利待遇,增加职工的家庭财产保险金额和改善职工生活等。
3月
本学期,副院长陈东琪主持开设了“中国经济”系列讲座。
开设“中国经济”讲座,是我院进行教学改革的一次尝试,主讲人一般为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5月20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知,我院院长方克立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6月
根据重庆市委的要求和团中央书记处、全国青联的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研究决定,并向中央组织部报送关于拟派我院部分博士研究生赴重庆挂职锻炼的请示。经中央组织部批准,同年9月,由我院党委副书记翁杰明为领队的我院“博士生志愿服务团”奔赴重庆。
行前,我院召开了培训工作会议。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副局长王苏粤主持,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常务副主席巴音朝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单天伦、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廖世伦分别讲话。
“博士生志愿服务团”由39人组成。
7月7日
国家教委批复同意我院招收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7月10日开始,有韩国、加拿大、印度等国共23名学生报名,经过笔试、面试,本着“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我院研究确定录取15人,其中,博士生10名、硕士生5名。
9月11日
我院举行“授予香港著名学者、教育家、著名社会活动家胡鸿烈、叶国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名誉教授”仪式。仪式由副院长陈东琪主持,院长方克立代表我院颁发名誉教授证书。胡鸿烈、叶国华分别作了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滕藤出席会议并讲话,我院40余位师生出席了会议。
9月24日
我院举行首届外国留学研究生开学典礼。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滕藤,外事局副局长裴长洪,国家教委外事司来华处副处长胡志平及我院党委书记廖世伦,各招生系领导、导师和留学生、研究生代表出席了开学典礼。副院长陈东琪主持了开学典礼仪式。
11月5日
我院举行“授予韩国汉城大学教授金荣国、韩国朝鲜大学教授金弘明名誉教授”仪式。院长方克立代表我院颁发了名誉教授证书。副院长廖世伦主持了授予仪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汝信致词。

1998年
3月20日
经研究并报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同意,任命廖世伦为首都联合职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分校校长,郭素珍为副校长,张占芳为教务主任。
5月
我院对建院20周年筹备机构进行了调整。院庆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方克立、廖世伦;副主任委员:陈东琪、王清海、翁杰明、郑秉文(常务);委员:李彦冬、李存光、赵光远、许振中、温小郑、俞燕民。下设机构及负责人:办公室主任:李彦冬(兼);宣传策划部主任:高全喜;外联协调部主任:张南。
6月5日
为庆祝我院建院20周年,我院特邀美国慕迪学院大学生交响乐团专场交响音乐会在社科院学术报告厅举行。
6月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决定,任命晋保平为研究生院副院长。
9月1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我院建院20周年题词:“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办成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9月1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同志为我院建院20周年题词:“祝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建院20周年。”
9月25日
我院师生员工和来自全国各地的2300多名校友及导师代表会聚人民大会堂,庆祝我院建院2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佩云、许嘉璐,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王忍之,教育部副部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远清出席了庆祝大会。出席大会的还有邓力群、滕藤、王洛林、刘吉、龙永枢、江流、温济泽等社科院现、原任领导,以及中央有关部委的领导和北京市委常委、市教育工委书记徐锡安。大会由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廖世伦主持,我院院长方克立发表题为“为把我院办成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基地而努力奋斗”的讲话。在大会上讲话的领导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滕藤,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研究室主任郑新立代表校友讲话。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陆善镇代表来宾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京文代表导师讲话。研究生会主席赵一红代表在校生发言。
江泽民、李铁映、胡绳、王忍之等领导同志为我院院庆题词。教育部致贺信。
9月27日
为庆祝我院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建校20周年,由两院联合举办的“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体系”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中共中央委员、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两院院士、资深研究员以及全国知名学者共200余人与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科学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等十余家新闻媒体作了充分的报道。
会后,我院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有关专家从提交会议的200多篇论文中遴选出62篇优秀论文编辑了《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体系》一书,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发行。
9月30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决定,任命晋保平为我院党委书记,免去廖世伦研究生院党委书记职务。
11月1日
应日本学术振兴会的邀请,我院院长方克立率团先后对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筑波大学、大东文化大学、爱知大学、关西大学进行了学术访问。

1999年
1月26日
韩国大真大学校长郑泰秀博士访问我院。访问期间两校正式签署了《建立友好关系协议书》。
4月
我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换届工作结束。新一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由29人组成,方克立同志任主席。
5月17日
在我院举行授予吕辛先生名誉教授称号暨“奖教基金”设立仪式。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洛林教授出席了授予仪式。
5月20日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University of London)院长兰凯斯特爵士(Sir Tim Lankester)应邀来我院讲学,并作了题为“关于国际金融”的专题讲座。
6月1日
我院教育访问团圆满结束对韩国为期10天的教育工作访问。在韩国期间访问团先后走访了韩国大真大学、汉城大学、高丽大学、釜山大学、启明大学等不同类型大学,以及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和韩国教育部。方克立院长在大真大学发表了题为“批判继承,综合创新--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和外域文化的基本态度”的学术讲演。
6月3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研究决定,任命邹东涛同志为研究生院副院长。
6月10日
应外交部之邀,对我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匈牙利共和国总理府部长什敦普夫专程来我院作了题为“东欧民主变革和欧洲大西洋一体化进程--匈牙利的经验和努力方向”的学术演讲。
7月9日
我院举行1999届毕业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同志出席了会议。
此年毕业并取得学位的研究生共有237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113人(含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者2人),获得硕士学位120人(含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者37人),与香港树仁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班学员4人。
7月16日
我院召开2000年外国留学研究生及港澳台研究生招生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是我院第一次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博士和硕士生。
7月29日
在我国台湾省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上,我院院长方克立教授被国际中国哲学大会执行委员会提名为下一任会长。第十二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定于2001年在北京举办。
9月10日
我院向两位荣获“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称号的作者傅刚、邢文的指导教师文学系曹道衡教授、历史系李学勤教授颁发“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
9月15日
我院院长方克立教授主编的《中国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一书作为教育部推荐作品荣获入选图书奖。此次中宣部召开的“五个一工程”工作暨表彰会议上,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共有372部。
9月17日
在北京市学位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我院博士生指导教师陈东琪、卓新平、郑成思等9人出任北京市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10月14日
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张五常教授应邀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11月3日
由我院和韩国启明大学联合举办的“中韩第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韩国启明大学召开。会议主题为“面向21世纪的东亚经济社会文化展望”。
11月上旬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在深圳考察时提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也要在深圳建立虚拟大学。
经教育部批准,我院自2000年起,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为此我院于11月16日组团赴香港、澳门进行招生宣传、说明、咨询及考察访问。
11月18日
我院举行授予方润华先生名誉教授仪式。
11月25日
我院第二届团代会暨二十二届研究生代表大会召开。
12月2日
应日本一桥大学和同志社大学的邀请,我院教育代表团在副院长邹东涛的带领下对日本几所大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工作访问。
12月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一次揭批“法轮功”的报告会上,传达了江泽民同志对于《人民日报》发表的《重视知识分子的“迷途知返”》一文的肯定和表扬。这篇发表在该报“今日谈”专栏中的短文是由我院新闻系1998级学生魏永刚写的。
12月7日,江泽民同志在听取揭批“法轮功”斗争情况的汇报时指出,《人民日报》今天有一篇文章写得好,题目叫《重视知识分子的“迷途知返”》。“迷途知返”点题点得好。要重视高层次知识分子的工作,认真分析他们误入歧途又觉悟过来的典型事例,从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
由于总书记的表扬和肯定,首都多家媒体转载、转播了此文。《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总编辑许中田同志对新闻系提出表扬。
12月
本年度,我院首次实施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实行导师回避制度,确保了毕业论文答辩质量和毕业生的培养质量,维护了论文答辩的公开性和学术声誉。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编制研究所十年(2001~2010)事业发展规划的意见》的部署,我院制定出十年事业发展规划。该规划包括了我院在今后十年要具体落实的6个方面的工作:(1)扩大校园面积,改善物质条件;(2)加大教育投入,保障快速发展;(3)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效益;(4)提高职工素质,厉行科学管理;(5)发挥我院办学优势,争创一流;(6)加强对外交流,提高国际声誉。
12月21日
应我院院长方克立教授邀请,英国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东方研究院麦大维教授和袁伯平(Boping Yuan)博士于1999年12月21日下午访问我院。客人参观了校园,考察了我院的教学情况和学习、生活设施,并同我院部分青年教师和博士生进行了座谈。

2000年
1月10、11日
由我院和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共同主办的全国首届“科研机构研究生培养工作研讨会”在我院召开。
我院党委书记晋保平、院长方克立、副院长邹东涛,中国科学院人事局局长余翔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颜基义、副书记孙建国出席并讲话。
来自京内外的38个从事研究生培养的科研单位的70余位代表与会,提交论文共30篇。会议的主要议题有:1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在知识经济中的重大意义与作用;2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3研究生培养的内部运行机制状况;4本单位产、学、研结合工作是如何进行的;5对科研机构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月
由社科院世经政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余永定教授和我院副院长郑秉文博士主编的《中国“入世”研究报告--进入WTO的中国产业》一书出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社科院院长李铁映同志为该书的出版题词:“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综合国力日益强大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加强国际问题研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扩大开放,参与世界经济竞争,迎接新的挑战。”
由我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邹东涛教授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研究所所长华晓红教授领衔主编的《“入世”:机遇与挑战--中国加入WTO的宏观分析与行业对策》一书,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课题由我院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研究所联合立项并组成课题组,历时半年左右完成。
1月27日
俄罗斯现代人文大学外事局局长奥斯特鲁霍夫?奥列格?列昂尼多维奇应邀就远程教育合作办学事宜来我院进行考察。
3月
2000年,我院首次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招收研究生。
共有12人报考我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其中,香港1人、澳门5人、台湾6人。
3月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为我院研究生自办刊物《研究生论坛》题词:“荣誉奉献责任科学。”
3月28日
我院合作培养日本问题研究博士生项目实施1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该项目是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资助的,10年来,我院共选派了35名在校博士研究生赴日进修,先后出版了《日本研究博士丛书》15部。
5月13日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我院与美国墨海德州立大学签署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墨海德州立大学6名教授、学者及7名学生对我院进行访问,并与我院部分师生举行了座谈和学术交流活动。
5月1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及北京市市委常委、副市长汪光涛等领导来我院听取了新校园工作情况的汇报。会后,共同前往朝阳区崔各庄、通州区视察我院新校园选址情况。
6月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会议决定,我院党委书记晋保平任社科院党校副校长;免去廖世伦社科院党校副校长职务。
6月中旬
我院正式批准录取8名港澳台地区博士研究生,其中,香港1名,澳门2名,台湾5名。
6月29日
我院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79周年大会。会上对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以及先进党支部进行了表彰。
7月5日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交流委员会和我院的邀请,台湾研究生暑期参访团一行17人来我院进行交流访问。
7月6日
我院在深圳正式注册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深圳研究院,成为第三批进驻深圳虚拟大学园的共建单位。
7月6日
我院举行2000年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出席了典礼。在本届毕业生中,有122人获得博士学位,115人获得硕士学位。在获得硕士学位者中,包括7名国外留学毕业生,他们是我院自1997年开始正式招收国外留学研究生以来的第一届毕业生。
8月2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兼任研究生院院长;免去方克立研究生院院长职务。
9月8日
我院举行新学年开学典礼。我院本年共招收新生345人,其中,国内博士研究生190人,硕士研究生115人,港澳台地区研究生8人,国外留学研究生32人。
9月14日
我院授予克莱因(Klein Lawrence Robert)博士名誉教授称号仪式在学术报告厅举行。克莱因博士是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名誉教授。
9月14日
美国总统克林顿前首席顾问、前世界银行副行长、斯坦福大学著名经济学家Josph EStiglitz来我院作了题为“转轨与改革比较以及美国的新经济情况”的学术报告。
9月27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决定,任命郑秉文为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免去其研究生院副院长职务。
10月5日
法国国家研究中心专家凯瑟琳?莱维(Catherine Levy)、经济与就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皮埃尔?布瓦撒哈德(Pierre Boisard)、国家研究中心经济与社会研究所研究员皮埃尔?龚西阿尔迪(Pierre Concialdi)来我院访问并作学术报告。
10月17日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牛津大学物理学博士、经济学博士余永贤教授来我院作了题为“科技政策和发展”的学术报告。
10月20日
应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卡尔顿大学和美国马里兰大学邀请,以我院党委书记晋保平同志为团长的教育访问团一行人员,对加拿大、美国进行了考察访问。
10月26日
我院派人赴韩国参加了由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组织的“中国留学说明会”。这是我院建院以来第一次赴国外做招生说明及宣传工作。
10月26日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理事长藤井宏昭先生及该基金会日本研究部部长清水阳一先生、基金会北京事务所所长安田文夫先生等来我院访问,并与我院接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赞助赴日学习研究归国的8名青年学者进行了座谈。
10月27日
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研究决定,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晋保平为研究生院法人代表。
11月1日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理事长藤井宏昭先生一行应邀访问我院。该基金会与我院已有11年的友好合作关系,支持并资助了我院培养在各学科专业研究日本问题的青年学者。
12月19日
韩国新千年民主党最高委员、国会议员、我院名誉教授韩和甲先生来我院访问并作了题为“南北伙伴关系时代韩国政治的新课题”的演讲。出席演讲会的韩国贵宾有:新千年民主党国会教育委员会干事、国会议员薛勋先生,新千年民主党劳动特别委员会委员长、国会议员赵诚俊先生,新千年民主党国际合作特别委员会委员长金翔宇先生,国会议员裴寄云先生,新千年民主党天安乙区党委员长郑在泽先生,启明大学政治学教授张炳玉博士等。

2001年
1月10日
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创刊20周年大会在我院召开。我院1980年底出版了《学习与思考》的试刊。1981年1月《学习与思考》正式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1985年初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自本年度第一期开始,该刊由原来每期80页扩版为每期112页。
1月13日
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优秀生产力理论和实践成果颁奖大会”上,我院副院长邹东涛教授的《制度更是第一生产力》荣获优秀论文特等奖。
1月21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研究决定,任命崔建民为研究生院副院长。
3月
我院第八批申请新增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硕士点,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通过。新增的一级学科是:社会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增列硕士点是:欧洲语言文学。自审增列硕士点是:行政管理、社会保障。
至此,我院已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博士授权点63个,硕士授权点76个。
3月21日
经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研究决定,任命李进峰为研究生院副院长。
3月31日~4月2日
我院根据深圳地区博士研究生报考情况,决定在我院深圳研究院设立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场,考试与北京考场同时同卷进行。
4月12日
以社科院名义向国家计委报送了《关于申请选地新建我院研究生院的请示》、《关于调整选址新建我院研究生院立项的请示》、《关于重新调整选址新建我院研究生院立项的请示》、《关于进一步调整选址新建我院研究生院立项的请示》及所附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建研究生院项目建议书》。经国家计委批复,同意将建设地点定为北京市通州区卫星城东南侧(总占地面积600亩,其中教学和科研区用地400亩,生活和后勤配套设施用地200亩)。
4月30日
由香港方树福堂基金资助建立的我院“树华电子智源中心”揭幕仪式在图书馆举行。方树福堂基金主席、我院名誉教授方润华博士及特邀贵宾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出席了仪式。
5月10日
日本爱知大学校长武田信照访问我院。自1997年起,我院与该校研究生院互派留学生,至此,两校各有4名在校硕士生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进修学习。
7月9日
我院深圳市校友会成立。
7月11日
我院举行2001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李铁映出席毕业典礼,并为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毕业生授学位。此次共有309人获得博士、硕士学位。
7月12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研究生院工作会议”。会议由社科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洛林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和贯彻江泽民总书记7月1日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及题词精神,认真总结办学经验,分析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工作的指导思想,统一认识,明确任务,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使研究生院的各项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国家财政部、《人民日报》社、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的主要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
7月21日
由我院承办并与国际中国哲学会、中国哲学史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兼我院院长李铁映同志担任了大会名誉主席,并为大会发来贺信。担任本届大会主席的国际中国哲学会会长、我院前院长方克立教授致了开幕词。与会的中外专家300余人,收到论文250篇。
此次大会的主题为“中国哲学与21世纪文明走向”。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作了报道。
7月下旬
为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专业博士生的理论优势,服务于国家中西部开发战略,提高在校博士生参与社会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我院利用暑期组织了5名博士生,赴湖南张家界市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活动。
8月17日
在李铁映院长的倡导下,我院“教授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教授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推选每个学科片教授委员会执行委员;审议、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委员会章程》(试行);推举、批准教授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教授委员会秘书长人选,确定了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时间。
9月6日
我院第一次在深圳地区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在深圳研究院报到并办理了入学手续。
9月10日
我院举行新学年典礼暨教师节庆祝大会。会上,对荣获2001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的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1995级博士生吴国盛的学位论文《技术与形而上学--沿着海德格尔的“思”“路”》指导教师叶秀山研究员、近代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1995级博士生臧运祜的学位论文《九一八至七七事变时期的日本对华政策--以华北政策为中心》指导教师杨天石研究员分别给予了奖励,表彰他们在指导博士研究生工作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9月25日
我院召开第一次班主任工作例会。与会代表对当前学生工作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9月30日
我院在通州区建新校园的建设立项得到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加快新校园的筹建步伐,我院正式成立了基建办公室。
9月30日
经我院教授委员会执委会第二次会议研究,并报我院院长办公会议审议,决定对我院六个教学研究部主任进行换届,新一届部主任人选在此次会议上获得通过。
10月7日
由副院长邹东涛为团长的我院教育考察访问团,先后对欧洲数国9个城市的12所大学或研究生院进行了访问。访问期间我院与有关大学初步达成互派留学生、访问学者等合作意向。
10月22日
由我院自筹近百万元修建的新运动场正式投入使用。该运动场采用塑胶地面,占地面积为3400平方米。
11月21日
加拿大约克大学领导能力开发研究所所长、联合国世界青年企业家峰会秘书长苏吉?乔德哈利(Sujit Chowdhury)访问我院。
11月30日
我院召开第二十四次研究生代表大会。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在江泽民总书记“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办成一流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基地”题词精神的指导下,全面落实“研究生院工作会议”各项部署,按照“自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求开拓创新,努力使研究生会工作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十四届委员会,审议了关于修改《研究生会章程》的说明。中华全国学联为此来信表示祝贺。
12月1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兼我院院长李铁映在学术报告厅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创新”的学术报告。会后,李铁映院长与近50名研究生亲切座谈。

2002年
3月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铁映为学生讲授《资本论》系列专题讲座的第一课,题目为:《认真学习研究〈资本论〉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4月15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会议审议决定,我院新址由原通州区调整到房山良乡北京市高教园区。
4月21日
第二届“社科之春”校园学术文化节在我院举行。这届学术文化节是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80周年之际,为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举行的一次综合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4月2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兼我院院长李铁映与社科院有关领导,在北京市委副书记龙新民的陪同下,视察了北京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研究生院晋保平、邹东涛、李进峰等一行陪同视察。
4月25日
我院举办了首届“全国研究生会主席论坛”。我院及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等全国40余所高校的研究生会主席参加了此次论坛。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学校部部长、全国学联秘书长白希和我院领导晋保平、邹东涛、崔建民出席了会议。“论坛”主要围绕“研究生学风建设与新世纪青年的责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
5月10日
经我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七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报经5月27日社科院院务会议批准,2003~2004年我院新增博士生导师60名。
5月2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江蓝生来我院作了题为“语言文字规范化与学风建设”的学术讲座。
6月6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来我院作了题为“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几点思考”的学术讲座。
6月13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会议决定,方克立不再担任我院党委委员。
6月20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来我院作了题为“中国的工业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学术讲座。
7月2日
我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七届六次会议召开。会议由常务副院长邹东涛主持。
7月12日
我院举行2002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李铁映到会并讲话。李铁映院长的讲话共分5个部分:第一,理想与现实;第二,国家与个人;第三,学习与奉献;第四,理论与实践;第五,继承与创新。
这一年,我院共授予博士学位181人,授予硕士学位145人。
7月17日
我院选派博士研究生参加了由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16所大学共同组成的交流工作坊。
我院1996级法律系法学理论专业博士毕业生周汉华的学位论文《中国法制改革论纲:从西方现实主义法律运动谈起》,获得200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7月20日
我院继续教育学院召开了“2001~2002年度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研究生院有关领导、系秘书,以及在继续教育工作中与我院合作的全国20余个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北京市学位办公室孙善学主任应邀与会并讲话。
8月2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研究决定,任命武寅同志为研究生院院长,李铁映同志不再兼任研究生院院长职务。
9月
根据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依照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社会科学期刊质量标准及评估办法》,经教育部社政司批准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优活动评选决定,我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被评为“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9月5日
经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研究决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邹东涛晋升为正局级。
9月9日
我院举行了2002~2003学年开学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副院长王洛林、江蓝生、陈佳贵、朱佳木、高全立,中纪委驻社科院纪检组组长林文肯,秘书长朱锦昌,以及研究生院全体院领导,教授委员会执行委员出席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洛林同志代表社科院领导发表了讲话。开学典礼由党委书记晋保平主持。
2002年我院共招收新生433人,其中,国内博士研究生213人,硕士研究生171人,港、澳、台地区研究生14人,外国留学研究生35人。
10月22日
学位办公室召开了“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阅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座谈会。我院的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阅工作将首先在4个系进行试点。
10月26日
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韩国研究支援部主任Park Kyoung Chul访问我院。我院院长武寅会见了访问团成员。
11月21日~12月2日
我院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李存光等人参加了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组织的德、法两国举办的“留学中国教育展”。
11月28日~12月5日
我院外事处吴卫国、研究生工作处丁黎赴日本东京、大阪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留学中国教育展”。
11月2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研究生院工作会议”在社科院小报告厅召开。会议对研究生院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目标。我院全体领导、社科院职能部门有关领导、教授委员会委员、各教学系主任、系秘书、教职员工及研究生代表1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晋保平主持。
12月5日
我院与北京CBD管委会共同举行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CBD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12月12日
以弗?伊?库里洛夫校长为团长的俄罗斯国立远东大学代表团访问我院。
12月30日
著名经济学家、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终身教授陈志武先生来我院作了题为“市场经济的必要制度机制:新闻媒体”的学术讲座。
2003年
1月2日
我院召开教授委员会执委会会议,讨论和研究了教材编审工作和第二次“研究生院工作会议”集中的意见和建议。武寅院长、邹东涛副院长,李德顺、于沛、党圣元、顾俊礼、史卫民等执委及教务处许振中、杨燕等参加。会议对原教材编审委员会进行了调整。
会议讨论决定:武寅同志任教材编审委员会领导小组组长,教授委员会执委兼任教材编审领导小组成员,教授委员会委员兼任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1月3日
国家计委正式批准了我院房山区良乡镇新校园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1月10日
我院团委举办了学习“十六大”精神团干部培训班。崔建民副院长主持培训班,晋保平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团中央学习部部长白希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书记李毅应邀作了辅导讲座。
3月10日
研究生院校园广播台成立开播。
4月29日
王清海副院长在院长办公会议上通报了我院近期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工作情况及采取的有关措施。防治“非典”是我院近期的中心工作,各部门、各班主任要认真落实有关措施,不得出现任何疏漏。
5月8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洛林和秘书长朱锦昌、办公厅副主任罗京辉来我院检查指导“非典”防治工作,在食堂、医务室、学生宿舍和警卫室详细了解了防治“非典”的各项措施及落实情况。研究生院院长武寅主持了工作汇报会。
王洛林对我院在困难条件下做到无一例“非典”表示欣慰和满意。他强调由于研究生院教学和学术交流活动较多,人员往来频繁,“非典”防治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要求大家高度重视,沉着应对,要求党员干部起带头作用,全体同志积极参与,取得抗击“非典”的最终胜利。
5月12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考察了我院“非典”防治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慎明陪同考察。李铁映副委员长与我院部分师生员工进行了座谈。我院“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清海副院长汇报了“非典”防治工作中“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分管的事”的具体措施和落实情况。邹东涛副院长汇报了4月20日以来我院实施的“积极应对,灵活多样”的变通教学方式。研究生会干部汇报了研究生会配合学校防治工作和学生“自律”管理等情况。
李铁映副委员长肯定了我院在前一阶段“非典”防治工作中的积极措施和良好效果,特别对我院师生员工至今无一人感染“非典”感到欣慰。李铁映副委员长指出,这场灾难是对我们的制度、机制和人的素质的严峻考验,也是对我们面对社会灾害所表现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民族精神的锤炼。他还对我院如何防止“非典”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5月27日
院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教学安排与加强校园管理措施的通知》、《关于“非典”防治工作责任制的规定》。
7月10日
我院举行200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副院长陈佳贵出席。陈奎元致词,他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我国的发展正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新世纪的新环境、新形势和新任务,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学者只有勤奋学习,努力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大家要不断努力学习各种新知识,要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要注意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要善于学习前人智慧,吸取他人经验,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努力使自己成为驾驭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行家里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陈奎元院长还指出,研究生院工作的目的和宗旨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大批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尖端人才,研究生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辉煌的建设前景,要以党的指导思想作为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
毕业典礼结束以后,陈奎元院长在我院院长武寅等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我院教室、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运动场等,并听取了我院的工作汇报。
7月21~27日
为贯彻十六大精神,积极实践“三个代表”,充分发挥我院的理论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应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的邀请,我院博士生考察团赴四川省攀枝花市,对其西部大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考察团由我院经济、金融等专业的13名博士生组成,邹东涛副院长任团长。
8月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组成。我院共有15名教授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9月9日
我院举行2003~2004学年研究生开学典礼暨教师节庆祝大会。导师代表及全体新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晋保平主持。武寅院长讲话。
国务院学位办颁发[2003]99号文件,授予我院法律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两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11月
我院第9批申请新增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已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审核备案通过。至此,我院共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博士授权点69个,硕士授权点7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
11月
200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已揭晓,我院3位同学的学位论文入选“200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名单。
12月1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研究决定,任命刘迎秋为研究生院副院长;免去邹东涛的研究生院副院长职务。

2004年
3月3日
我院在小报告厅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会议由刘迎秋副院长主持。武寅院长和晋保平书记传达了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会议以及纪检工作会议精神。
3月10日
我院在小报告厅召开2005~2006年博士生指导教师遴选工作会议。会议就2005~2006年博士生指导教师遴选工作进行了说明和部署。院长武寅、副院长刘迎秋、各教学系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3月18~19日
我院召开教授委员会工作会议,全体教授委员会委员(系主任)及我院领导、有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改选了教授委员会执委会,讨论了我院研究生教材建设工作及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管理问题。会议由教授委员会主任武寅主持。
4月1日
党办组织我院老干部理论学习小组召开会议,研究如何更好地组织我院全体离退休党员干部学习“两会”精神及中央3号文件精神,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作贡献。
4月下旬
刘迎秋副院长会见了来访的澳大利亚莫那什大学经济系副教授、收益增长和经济组织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Organisation)副主任史鹤凌博士。
5月28日
北京高校文科学报学会工作会议在我院召开。我院副院长刘迎秋会见了全体与会人员。新当选为该学会副会长的我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栾贵川,向与会者介绍了我院学报的基本情况。
北京高校文科学报学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及理事,全国高校文科学报学会会长龙协涛、副会长林邦钧、前会长杨焕章等20人与会。
6月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关于设立外国留学研究生奖学金的决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留学研究生奖学金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我院遴选产生出了11名奖学金获得者。其中,博士生6名,硕士生5名。
6月3日
我院王清海副院长会见了来访的香港公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智仁教授。此次会见将为两校开展较为全面的合作奠定基础。
6月30日
我院召开教授委员会执委扩大会议。此次会议对我院研究生培养、学科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研讨;对各系申报的教材五年编写规划进行了审议。会议由副院长刘迎秋主持,武寅院长发表了讲话。
10月29日
我院研究生党总支举办了研究生党支部委员培训班,旨在通过系统学习党支部工作的基本原理、基本任务、基本原则和需要掌握的业务知识,增强支部委员的理论水平和组织工作能力,进一步规范我院研究生党支部的工作。
10月30日
我院第二十七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在学术报告厅举行。会议对以往研究生会工作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研究生会换届选举。党委书记晋保平等院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11月6日
香港公开大学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第四届荣誉大学院士颁授典礼,授予我院院长武寅教授等4人荣誉大学院士称号,以表彰他们对香港公开大学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我院院长武寅赴香港接受香港公开大学颁发荣誉院士之际,应香港方树福堂基金会的邀请,访问了该基金会,受到了基金会主席方润华及其子方文雄先生的热情接待。
香港《文汇报》对武寅院长访问方树福堂基金会的活动进行了报道。
11月17~20日
刘迎秋副院长率领我院学术代表团应邀参加“第五届中韩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韩中经济关系与亚太经济”。
12月13日
为纪念南京大屠杀67周年,我院组织学生参观卢沟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全院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2005年
1月6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决定,任命刘迎秋为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正局级)。
3月27日
院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了教务处提交的《关于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课程设置、考试方式与考试经费的规定》。
会议还通过了学位办公室提交的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关于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硕士学位暂行办法》修订内容。
4月16日
我院举行首届MPA研究生开学典礼。党委书记晋保平、副院长刘迎秋等出席了此次开学典礼并讲话。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季明明教授应邀参加并作了学术报告。71名MPA研究生出席了开学典礼。
4月26日
荷兰特文特大学公共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彼特?博茨玛先生和MBA项目负责人Rianne de Leeuw女士应邀访问我院。此次是对我院的一次回访。博茨玛教授此行的目的是进一步协商两校联合培养博士项目的具体方案以及探索与我院继续教育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常务副院长刘迎秋教授会见了博茨玛教授一行。
6月30日
我院召开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八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05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名单。我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与会。会议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武寅主持。
6月30日
我院召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会。社科院有关部门领导、我院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及党支部书记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晋保平主持。
7月7日
我院举行200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教授、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教授和我院全体院领导,以及教授委员会部分执委、全体毕业生参加了典礼。毕业典礼由党委书记晋保平主持。武寅院长讲话。
7月12日
院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了本学年优秀教学奖获得者名单,他们是:李雪松、杨春学、谢菏生、左大培、张宇燕。
8月24日
我院领导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三项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动员会;党委书记晋保平同志参加了专题培训班学习。我院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也将随之逐步开展。
9月
我院新一届副高级评审委员会由武寅、刘迎秋、徐薇、余乔乔、潘家华、党圣元、曹宏举、夏春涛、李林同志组成。武寅任主任,刘迎秋任副主任。
9月6日
党委书记晋保平同志主持召开了全院教职工大会,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回头看”整改自查工作进行了动员。
9月8日
我院举行200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我院院长武寅到会并讲话,我院领导、教授委员会部分执委及全体新生参加了典礼。开学典礼由党委书记晋保平主持。
9月15日
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院向参加过抗日战争的离休老同志发放了由国家颁发的纪念章及社科院和我院给予的慰问金。党委书记晋保平出席了会议。
9月22日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邹至庄先生应邀来我院讲学,近百名研究生聆听了邹教授的精彩讲演。
10月8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决定,免去王清海的研究生院副院长职务。
10月12日
我院召开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八届五次会议。会议评选了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审议了博士学位授权问题。我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与会。会议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武寅主持。
10月13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编审委员会会议在我院召开。会议主要议题是对各教学部报送的研究生重点教材立项申请进行审查。各系申请立项的教材60部,经过审议与投票表决,51部教材获得资助,每部教材的资助金额为27万元。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与会。会议由秘书长刘迎秋主持。
10月24日
我院举行首届经济学博士课程研修班(东盟地区)开学典礼。该班是我院首次面向东盟地区华侨开设的博士层次课程研修班。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我院院长武寅等领导出席典礼。
10月28日
我院召开第五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大会听取了第四届工会委员会作的关于研究生院工会工作情况汇报并选举产生了第五届工会委员会和经审委员会委员。全体工会会员参加了会议。工会主席晋保平讲话。

2006年
1月4日
我院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对2005年度申请资助的科研成果进行了审议,会议研究决定,对5项科研成果进行资助,资助金额共计人民币46万元。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与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武寅主持了会议。
2月14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全立听取了我院新校园建设项目近期工作状况和下一步工作重点的情况汇报。武寅、晋保平、李进峰及社科院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了汇报。
4月14日
我院常务副院长刘迎秋会见了到访的瑞典优米亚(UMEA)大学工商学院林德福斯副教授,双方就有关合作办学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4月20日
我院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会议对本年度申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进行审议。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与会。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武寅主持。
4月21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编审委员会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本年度各学部推荐申请立项的研究生重点教材35部,22部通过了立项评审。研究生重点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与会。会议由秘书长刘迎秋主持。
我院召开2006年教授委员会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为:1研究生院职能部门向委员会汇报工作,听取意见;2哲学部、法学学部执委改选。研究生院教授委员会委员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与会。会议由教授委员会主任武寅主持。
5月17日
我院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八届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06年新增博士生指导教师名单。
5月18日
在全国高校学报综合评比活动中,我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被评为“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这是我院学报自创刊以来第一次获得这个荣誉。
6月19日
我院召开教授委员会执委会会议。会议就以下三项议题进行了讨论:一、研究学部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改进问题;二、研究我院重点教材中期检查及相关事项;三、通报我院图书馆专家选书委员会有关工作。会议由教授委员会主任武寅主持。
6月24日
为纪念建党85周年,我院全体在职和离退休党员参观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和韩村河社会主义新农村风貌。
6月30日
上午,我院全体党员观看了中央主办的建党85周年纪念大会现场直播。
下午,为纪念建党85周年文艺演出在我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在职职工、离退休老党员及学生代表通过演唱革命歌曲、诗朗诵等形式抒发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7月6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重点教材编写经验交流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召开。此次会议就教材编写工作经验进行了交流并提出改进意见。社科院领导及重点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与会。会议由秘书长刘迎秋主持。
7月11日
我院举行2006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冷溶、副院长江蓝生、我院领导和部分教授委员会执委、导师及全体毕业研究生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晋保平主持。武寅院长在讲话中对全体毕业生表示祝贺并提出希望。
今年,我院共授予博士学位260人,其中:外国留学生13人,港澳台地区留学生7人;授予硕士学位331人,其中:外国留学生9人,港澳台地区2人,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124人。
8月3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学部成立大会。我院前院长方克立当选为首批学部委员。
9月8日
我院举行2006~2007学年开学典礼。我院领导、导师代表及全体新生参加了开学典礼。
9月11日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工作的要求,我院召开会议就所承担的“中国研究生就业状况调查”项目进行了动员。
9月14~15日、20~21日
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要求,我院分别组织在职党员、干部及离退休党员、干部观看了《居安思危--苏共亡党历史教训》教育片。
10月18日
我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第八届八次会议。会议同意推荐2篇博士学位论文参评“2007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会议还决定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以下自主设置学科专业:城市经济学硕士点(城发系)、知识产权法学硕士点(法学系)、中国现代化史博士点(近代史系)、中外关系史博士点(近代史系)。会议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武寅主持。
12月5日
我院召开全体党员大会,推选上报了研究生院出席党的十七届代表大会候选人5名,出席中央国家机关党代会代表候选人6名。
12月7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决定,任命黄晓勇为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党委委员;免去晋保平的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党委委员职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决定,任命黄晓勇为研究生院副院长;免去晋保平的研究生院副院长职务。
12月28日
党委书记黄晓勇在研究生院领导班子工作会议上传达了“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

2007年
1月4日
我院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对申请资助的14项科研成果(专著2部、论文8篇、研究报告2篇、译著1部、教材1部)进行了认真评审。经与会委员无记名投票表决,有5项科研成果获得资助。会议由刘迎秋主持。
3月7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决定:任命刘迎秋为研究生院院长;武寅不再兼任研究生院院长职务。
3月12日
经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会批准:黄晓勇担任我院工会主席。
3月13日
经我院领导班子工作会议研究,同意我院研究生会提出的组织“国情调研”、举办“省部长国情讲座”、召开“研究生会主席论坛”及开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基本状况调研”工作的实施方案。
3月30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正式批准我院MPA教育中心为独立的教学机构。
4月12日
我院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及学术委员会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我院院长刘迎秋主持。
会议审议并投票通过了我院教学科研人员申报的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项目,共4项上报社科院科研局。经与会委员投票同意将《论语教程》(栾贵川)、《商务谈判的管理》(丁建忠)作为研究生重点教材上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重点教材编审委员会审批。
4月28~29日
由我院主办的全国“研究生会主席论坛”在社科院第一学术报告厅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冷溶,秘书长黄浩涛,副秘书长晋保平,办公厅主任兼财基计局局长施鹤安、科研局局长李汉林,国家教育部思想政治司、北京教育工作委员会、全国学联的领导,我院领导黄晓勇、刘迎秋、李进峰及全国100余所高校的研究生会主席出席了会议。
4月29日
我院召开教授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编审委员会会议。会议评审了各学部推荐的研究生重点教材立项申请,经编审委员会委员无记名投票表决,共有22部教材通过了立项资助。
5月16日
我院党委书记黄晓勇会见了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副校长Gerry Griffith教授等随行人员。双方就开展教师交流、MBA教育等进行了商议。
黄晓勇会见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副教务长William Brustein教授和国际部主任Isabel Wong女士。此次会谈,双方同意今后要继续加强联系,争取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开展多方面的合作。
5月17日
召开全院职工大会,院长刘迎秋作“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实现研究生院新发展--治理、经营、建设、发展好研究生院的基本思路”报告。会议由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黄晓勇主持。
5月24日
我院院长刘迎秋同志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商学院冯鸿玑教授及学生一行12人。我院有关工作人员及相关专业的10余名研究生参加了会见并就中国经济发展问题与来访学生举行了座谈与交流。
5月28日
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我院30周年院庆工作领导小组,顾问:方克立,组长:刘迎秋,副组长:黄晓勇、李进峰,秘书长:文学国,成员:王新垣、王吉清、杨燕、苏燕华、邱伟立、张广亮、李长生、俞燕民、李世荣、谢诚、赵睿、翁建敏、李峰。校庆暨校友会办公室主任:李宏武。
6月28日
我院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6周年”暨“迎接党的第十七大”座谈会。会议由党委书记黄晓勇主持,党委成员、党支部书记、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成员、离退休人员的党员代表、学生党员代表近40人参加了会议。与会党员踊跃发言,热情赞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的光辉成就,畅谈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性。
7月2日
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我院和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经济学前沿暑期讲习班”正式开学。我院院长刘迎秋教授、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教授、美国福特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华安德、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胡珞珈及我院有关处室负责人出席了开学典礼。
7月9日
我院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会堂”举行2007届研究生毕业典礼。
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出席典礼。参加典礼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佳贵、朱佳木、武寅教授,社科院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江蓝生教授,社科院秘书长黄浩涛、副秘书长晋保平、谭家林同志及各职能局领导、各系(所)领导、导师代表、毕业生亲属代表和应邀前来恭贺的北京云柏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奎明先生。刘迎秋院长在讲话中对全体毕业生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进一步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要更加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勤奋好学、务实求真;三是正确对待名利,学会合作共赢。毕业典礼由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黄晓勇主持。
7月9日
我院首届经济学博士课程研修班(东盟地区)结业典礼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佳贵教授,我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迎秋教授,党委书记、副院长黄晓勇教授,博士课程指导教师、任课教师及全体学员30余人出席了典礼。
7月10日
院长办公会议批准了教务处关于评选2006~2007学年优秀教学奖的请示。会议研究同意:对我院2007学年教学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杨春学(讲授《西方经济学(中级)》)、李雪松(讲授《高级经济计量学》)、左大培(讲授《西方经济学(高级)》、《高级宏观经济学讲座》)、张宇燕(讲授《国际政治经济学》)四位任课教师给予表彰。
7月13~18日
党委书记黄晓勇等人考察我院深圳研究院并与深圳校友联谊,提出了继续办好深圳研究院的意见;黄晓勇一行还与香港外联办、香港工联负责人会谈合作办学事宜等。
7月30日
经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批准:赵睿任我院院长助理。
9月4日
社科院人事教育局下文,同意我院设立招生与就业处。
9月28日
我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会议,就优秀博士论文评选、新增学科点等工作进行了研究、讨论。
10月
我院党委对中层干部进行了调整,成立干部考察小组,对被考察对象进行了民主测评与考察。此次调整晋升职务的干部有13人。
10月9日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国博士质量调查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1)认真落实文件精神,以此为契机,结合我院“治院建院基本思路”,全面了解自恢复学位制度的22年来我院博士生培养状况,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2)成立“博士质量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迎秋,副组长:黄晓勇、李进峰,成员:文学国、赵睿、苏燕华、杨燕、王吉清、王泳军。成立“博士质量调查”工作组。组长:文学国,副组长:邓淑娜,成员:王炜、何辉、刘文瑞、王彩霞、孙红、张秀台、刘强。“博士质量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我院学位办公室,苏燕华同志负责办公室工作。鉴于调查工作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需积极调动多方面力量。因此各部门要全力支持、积极配合,共同做好此项工作。
(3)博士学位论文纵向、国际比较在理论经济学、社会学两个一级学科进行,在哲学、法学、考古、世界史学科、专业中进行中外课程比较。
(4)调查工作经费预算暂定为人民币11万元。
(5)预定11月10日前汇总各类调查材料,20日讨论博士质量分析报告初稿,30日将正式材料上报有关部门。
(6)由学位办起草书面报告,将此项工作要求及工作实施方案报送社科院主管领导。
11月9日
我院党委组织召开了由全体在职教工、外聘人员、离退休党员和学生党员参加的“我院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报告会”。报告会由党委书记黄晓勇同志主持。
此次报告会邀请十七大代表、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研究员作了题为“十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理论思考”的报告。
12月6~12日
刘迎秋院长一行考察了我院深圳研究院,听取了我院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新垣的工作汇报。在深圳考察期间,刘迎秋会见了我院深圳校友主要负责人,并召开了校友座谈会,向三位校友毛晓碚、高自民、何亮亮颁发了我院特邀教授聘书。陪同刘迎秋院长到深圳考察的有院长助理文学国、教务处长杨燕、校庆暨校友会办公室顾问侯京景。
12月24~26日
为了积极参与我院30周年校庆,为母校建设作贡献,我院深圳校友会代表团访问母校。代表团成员有毛晓碚、邵崇、殷克胜、李伟斌、陈宏、王宜四、杨孚平、张天伟等。我院党委书记黄晓勇、院长刘迎秋、副院长李进峰会见了校友代表团,并与校友们进行了座谈。校友们对母校的建设与30周年校庆活动提出了许多建议。校友们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校园。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会见了深圳校友代表团。
12月26~27日
党委书记黄晓勇、院长刘迎秋等一行到山西看望校友并座谈。山西校友,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梁滨,副省长牛仁亮,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清宪,太原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太原市晋源区区委书记张新伟等校友热情接待了母校领导。黄晓勇、刘迎秋向山西校友们介绍了我院的未来发展及30周年校庆筹备情况。山西校友们表示,积极组建山西校友会,为母校的发展及30周年校庆作贡献。在山西期间,黄晓勇、刘迎秋等还参观了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陪同考察的还有院长助理文学国、招生与就业处负责人王吉清、校庆暨校友会办公室负责人李宏武等。

2008年
1月5~6日
刘迎秋院长一行看望了河南校友并与校友代表座谈。刘迎秋一行受到了我院校友、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等校友的热情接待。李克对我院的30周年校庆活动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陪同刘迎秋院长的有办公室副主任李为人、校庆暨校友会办公室刘强、研究生会主席陈晨。
1月8日
日本早稻田大学大学院公共经营研究科科长石田光义教授、冈田邦彦教授、秘书赤松茂利以及早稻田大学博士生、硕士生一行7人到访我院,并与我院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领域进行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院长助理、该系常务副主任文学国教授代表签字。在签字仪式之前,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黄晓勇会见了日本客人。
1月16日
我院举行2007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颁奖仪式及座谈会,刘迎秋院长向获奖作者和导师颁奖。2007年研究生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二等奖获奖者(即获得2007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提名)为2005届历史系毕业博士生杨振红,其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出土简犊与秦汉社会》,指导教师为林甘泉研究员。2007年研究生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三等奖获奖者为2005届哲学系毕业博士生彭展,其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皮尔士的存在图系统》,指导教师为张清宇研究员。学位办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颁奖仪式及座谈会。
1月17日
院党委会议研究决定学报编辑部负责人进行了调整,赵俊任学报副主编、学报编辑部代主任,主持编辑部工作。周勤勤、马光不再担任编辑部副主任职务。
3月4日
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授予李克、李英才、邵崇为我院特邀教授称号。
4月11日
2008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教材编审委员会工作会议在我院召开,各系申报的研究生重点教材共有8部通过了立项评审。刘迎秋院长主持会议并讲话。
4月15日
我院召开社科院2007年度国情调研课题结题报告会。社科院人事教育局副局长潘晨光、院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张冠梓、首都师大教育科学院教授康丽颖、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耿申等同志出席会议。报告会由我院党委书记黄晓勇主持。
4月26日
我院良乡新校区奠基仪式在良乡高教园区举行。陈奎元院长、社科院党组成员、社科院各职能厅(局)领导、北京市领导、北京市各委办局领导、房山区领导、中央党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已入园高等院校领导、建设施工单位领导、属地行政村领导以及研究生院师生员工共计400余人出席仪式。仪式由我院党委书记黄晓勇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全立、我院院长刘迎秋、房山区常务副区长陈永以及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负责人分别在会上致辞和讲话。
5月11~16日
应香港和澳门校友的邀请,刘迎秋院长一行会见粤港澳校友并访问了香港中文大学等著名高校。访港期间,刘迎秋院长一行参加了我院香港校友会的成立大会,访问了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拜访了我院名誉教授、香港“方树福堂基金会”主席方润华先生。在校友马志毅的引荐下,刘迎秋院长一行拜访了澳门霍英东基金会总干事史濠先生,访问了澳门总商会。在广东期间,刘迎秋院长一行还与部分广东校友进行了座谈。
5月23~24日
应重庆校友之邀,刘迎秋院长看望了重庆校友,并拜访了我院校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同志。5月23日晚,薄熙来书记在市委会议室接见了刘迎秋院长一行,并与刘迎秋院长等进行了座谈。薄熙来回忆起当年在我院新闻系读研究生时的学习情境,如数家珍。薄熙来书记希望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对西部开发、缩小东西部差距进行调研,提出对策性的研究成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提供决策参考。参加会见的有我院校友、重庆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翁杰民,我院校友、重庆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彭烨。我院院长助理文学国、校庆暨校友会办公室副主任刘强会见时在座。在重庆期间,刘迎秋院长一行与重庆市的部分校友进行了座谈,就30周年校庆活动及母校的发展与校友们交换了意见。
5月30日
我院召开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八届十一次会议,会议对2008年各教学系上报的博导遴选候选人进行了审议。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及学位办公室有关人员出席会议。经委员对75名博导候选人无记名投票表决,66人以总票数的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票当选,9人落选。会议审议并同意3位博士生导师的资格转入我院,2位博士生导师调整专业。会议由我院院长刘迎秋主持。
6月4日
我院召开全体在职教职工大会,就我院推荐后备干部人选等工作进行布置和动员。社科院人事教育局副局长赵岳红、原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葛良志及有关人员出席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黄晓勇主持。会后,干部考察小组成员就我院后备干部推荐工作与我院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学部委员及副处室级以上干部进行谈话。
6月12日
院长办公会议,研究了我院后勤社会化改革问题,会议批准了《北京四元贸易服务公司经营改革方案》,自2008年7月1日起实施该改革方案。
6月17日
我院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党委书记黄晓勇传达中央在京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精神,并就学习贯彻中央会议精神,落实社科院党组领导指示,积极推进研究生院各项工作进行部署。会议要求,各部门要紧密配合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积极为抗震救灾、办好奥运等中心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6月19日
我院召开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八届十二次会议。会议审议决定:授予赵笑蕾等236人博士学位;授予王永磊等180人硕士学位;授予孙大超等77人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曹虹等136人硕士专业学位。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及学位办相关工作人员与会。会议由我院院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刘迎秋主持。
6月26日
我院举行“纪念建党87周年暨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离退休党员、在职职工党员代表及学生党员代表共计40余人参加座谈会。党委书记黄晓勇出席座谈会并发表讲话。
7月11日
我院举行2008届研究生毕业典礼。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奎元,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副院长陈佳贵及有关职能局负责同志出席典礼。我院领导、教授委员会执委、导师代表以及2008届600余名毕业生参加了典礼。毕业典礼由党委书记黄晓勇主持,院长刘迎秋、导师代表高培勇分别讲话。

(责编:林露)
相关专题
· 教育专题
新闻检索:    
   热图推荐
英媒评2010年12张最佳图片
一夜情有益社会应鼓励?
盘点赵本山宋丹丹春晚那点事
崔永元炮轰收视率调查不真实
   精彩新闻
·[教育]台高学历美女艺人卸妆大比拼 东莞男童莫名"午睡死"
·[教育]老师令65名同学打一学生 甘事业单位招考团体作弊
·[科技]地球会越来越冷 明年我国将发射神八等20余颗星船
·[科技]华中科大副教授因论文造假下岗 核污染村白血病多
·[娱乐]周立波迎娶富婆女友排场大 上海婚宴内场照曝光
·[娱乐]传张杰谢娜20日登记结婚 周慧敏AngelaBaby同台
·中国高铁渐吞市场 部分民航支线被迫停飞
·五粮液为“身份需求”涨价 每瓶提价50元到70元
·煤企涨价重击电企软肋 发改委强硬干预电煤谈判
·“十二五”投资3000亿安徽发力旅游产业
·农业部将继续提高粮食收购价
·[教育]公私幼儿园收费将统一 3年内基本缓解入园难
·南科大申请提前“转正”
·民办院校借招生骗学生当童工
·公务员考试申论卷拍照成图
·幼儿园长持火钳烫伤10幼儿
·谁上了女大学生的”床”?
·两男生联手强奸女老师
·永远不要跟父母说的十句话
·文科生就业成功的关键在哪?
·读书能不能改变命运全靠“拼爹”?
·教师涨工资之幽默篇
·儿童最难纠正的三个坏习惯
·谁对“不要三本生”负责?

羊年真的会惨吗?羊年真的会惨吗?
我们的福利受法律保护我们的福利受法律保护
   小编推荐
·武汉大学校长:大学去行政化要求校长职业化
·2011考研大军整体规模扩大 专业硕士"遇冷"
·大二女生突然七楼坠亡 校方称其有精神病
·聋哑女大学生拍半裸写真 取照片时人去楼空
·大学生为"饱眼福"当色情网版主 存千张淫秽照
    频道精选
15类不同院系的美女大比拼15类不同院系的美女大比拼
央视名嘴为考生支招央视名嘴为考生支招
[一语惊坛]收入差距尚且"讳言",分配不公如何"开刀"?
[论坛]美派三航母迎接胡总出访?·六国要联合对抗中国?
[访谈]党国英谈农村城镇化·外交部李松谈伊朗问题
[辩论]  花千亿投资迪斯尼,值吗?·你认同买不如租吗?
[博客]温总理:见一叶而知天下 女副市长咋被骗色骗财?
[博客]毛泽东为何成中国文化符号 男人居住北京11条理由
   无线·手机媒体
“G族看两会 不是浮云”“G族看两会 不是浮云”
“手机民意直寄总理”“手机民意直寄总理”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