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历史 渊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jxwy.gov.cn/zjmy/lsyy/index.htm 在 2019-12-08 11:23:40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婺源县人民政府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县情 >> 历史概述 >>

县情

历史概述

县,以旧县治清华“地近婺水之”而名。春秋战国时期为吴国、楚国划疆之地,县北浙岭至今耸立有“吴楚分”界碑。南宋咸淳五年(1269),度宗赵禥以境域系朱熹故乡,诏赐婺为“文公阙里”。自古以来,是地千崖献奇、万谷汇碧、田园如画,素有“书乡”“茶乡”美誉。

历史悠久。据对境内善山、江村、茅坦庄等地发掘出土的陶纺轮、石网坠、骨针、圜底网纹陶罐、印纹陶片、石斧、石凿等器物考证,远在4000多年前,婺地域就有居民活动、孕育文明。早期生活在这方山水的土著先民,属于“越”。古越族以蛇、鸟为图腾,习水便舟、巢居、善铸铜,并有以印纹陶为代表的越族文化。他们“饮稻羹鱼”“火耕水耨”,在这里劳垦生息,过着定居的原始农耕生活。

西周前,婺地域属“扬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婺地属于吴国领地。周元王三年(前473),吴被越国攻灭归越;吴王夫差的长子吴鸿亦被流放婺湖山。周显王十四年(前355)楚灭越后,婺地域划入楚国版图,直至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楚国灭亡。

秦统一六国后,派兵南征降“百越”,于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占领古徽州地区,设黝(后改“黟”)、歙二县,归属鄣郡;婺地域以属歙县地随之隶鄣郡。对于“鄣郡”之名,一说系因婺北部的三天子鄣(大鄣山)而得。西汉元狩二年(前121),改鄣郡为丹阳郡,婺地又随歙县改属丹阳郡。在此秦汉时期,生活在黟、歙地域的土著越人,因不堪封建王朝的暴政,纷纷逃入山中,形成“山越”。山越人刀耕火种,“以渔猎、山伐为业”,遁迹于山林,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丹阳郡成为孙吴的割据地之一。建安十三年(208),孙吴政权派兵制服山越后,分歙县辖地增置始新、新定、犁(后改“黎”)阳、鸺(不久改“休”)阳4县,加上原黟、歙共6县建立新都郡;婺地域属休阳(三国吴永安元年改名“海阳”)县。吴嘉禾三年(234),幽居深谷的山越人迁出山林,结束这里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封闭状态,促使半原始形态的山越丛林社会逐渐向封建社会转变。

西晋太康元年(280)吴亡,改新都郡为新安郡,改海阳县为海宁县,婺地域属新安郡海宁县。

隋开皇九年(589)新安郡改为歙州,十八年(598)海宁县改为休宁县,婺地属歙州休宁县。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析休宁县回玉乡和乐平县怀金乡之地,建立婺县,治清华,隶属歙州。元和七年(812),又划乐平县丹阳乡归婺;汉长沙王吴芮墓时亦随石老山(今名“鸡山”)移入婺版图。天复元年(901),婺县治由清华移至蚺城。在唐代中原人口北向南移大潮中,由于大批北方士族迁入,使婺得到广泛开发,土地垦种面积逐渐扩大。茶叶广为栽种,陆羽《茶经》明确注明“歙州(茶)生婺山谷”。瓷器生产兴旺,清华东园瓷窑烧制的青瓷、青花瓷器具,行销皖浙赣边区。龙尾砚(亦称“歙砚”)闻名遐迩,成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民俗方面诞生崇拜“五猖”神灵信仰。唐昭宗李晔之子由“李改胡”,隐居婺考水开创中国“明经胡氏”一派。

五代十国时期,婺先后随歙州隶属吴宁国军、南唐建威军管辖。南唐升元二年(938),镇守婺的1500名关西军兵士,分别屯田“武溪香田、思溪大田、潋溪车田、浮溪言田、古溪丰田”等处以耕为永业,使山间盆地不断开垦。龙尾歙砚产制进入兴盛期,南唐后主李煜夸为“天下之冠”。

宋开宝八年(975)南唐灭,婺随歙州入宋。宣和三年(1121)歙州改名徽州,婺随之隶属徽州。两宋时期,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由于水利工程“陂”“堨”大量兴修,农业获得进一步发展。山区森林资丰富,“岁联为桴,以下淛(浙)河”。经济作物以茶叶为大宗,“谢茶”被《宋史·食货志》列为全国六种绝品茶之一。龙尾歙砚南宋时作为“新安四宝”之一,定期进贡朝廷。新安墨(徽墨)制造中心自北宋由黄山转移到婺黄冈山之后,制墨业开始兴隆。社会重文兴教风气开始形成,自宋庆历四年(1044)始建县学外,龙川书院、万山书院、山屋书院等讲学会文之所亦纷纷出现。文风炽盛,渐至导致婺人文鼎昌,全县举进士334人,仕宦者达455人。

元至元十三年(1276),徽州(翌年改为徽州路)入元,婺随隶之。元贞元年(1295),婺县升为婺州(下州),隶属徽州路(至正二十四年改为徽州府)。元代婺各业虽萧条,但仍有过采矿炼铁、淘沙采金之举。文化教育进一步发展,婺历史上影响较大的紫阳书院、明经书院、遗安义学、阆山书院等均在这一时期兴建。元统二年(1334),皇旨核准批建“文公庙”。

明洪武二年(1369),婺源州复为婺源县,仍隶属徽州府。清沿明制。明清时期,是婺源经济发展的兴盛时期。元末动乱中荒芜的田土,逐渐被开垦成熟田,明弘治五年(1492)全县岁赋田37.9万亩,到清康熙元年(1662)增至42.9万亩。林木资源甚丰,“新安之木,松、杉为多,必栽植始成材。而婺源、祁门之民尤勤于栽植”。清代为徽州府主要产茶地,嘉庆时(1796-1820)全府岁行茶引(每引100斤)2万道,婺源占其总数35.5﹪。徽墨制造,清代有墨铺百余家,所造墨锭“售于二十三行省”。造船、造纸和制伞业均于明代兴起,印刷业始于清末。明清徽商称雄中国商界,婺源商贾作为其中一支劲旅,活动足迹遍及禹域,共创了“无徽不成镇”奇迹!文化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十家之村,不废诵读”是为当时婺源的真实写照。明清时全县有200人登进士第(另有武进士7人)、619人中举(另有武举人57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朝廷纂修《四库全书》时,婺源学者所撰著作有83种入选;明清两代出仕者2114人,出现过“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的现象。

民国元年(1912),裁府(徽州府)留县,婺源县直隶安徽省。1932年属安徽省第十行政区;1934年划入江西省第五行政区;1947年划回安徽省第七行政区。民国时期,近代教育有一定程度发展,全县建有中小学129所。婺源至衢州、德兴县、景德镇公路,先后动工兴筑。然而经济日渐衰退,耕地由清代42万亩锐减至1948年的25.4万亩。茶叶种植面积由兴盛时17.2万亩、产量4.7万担分别降为4.8万亩与1.5万担,茶号、茶庄由243家减至几十家。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侵华造成婺源损失值达128亿元(法币)。人口从清末的21.5万人减至1948年的15.4万人。

1949年5月1日婺源解放,复由安徽划归江西,先后属乐平、浮梁专区。1952年属上饶专区。1971年属上饶地区。2000年为上饶市辖县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婺源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明显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态优势不断提升,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高。“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格局不断完善,建设“中国最美乡村”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