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roll.sohu.com/20131115/n390314142.shtml 在 2019-05-08 20:08:07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24楼影院】《愤怒的公牛》:怒火人生(图)-搜狐滚动

24楼影院】《愤怒的公牛》:怒火人生()

2013年11月15日16:49 | 我来说两句(人参与) | 保存到博客
《愤怒的公牛》剧照。 豆瓣/图
愤怒的公牛》剧照。 豆瓣/

1980年11月14日,电影《愤怒的公牛》在纽约及洛杉矶等地首次与观众见面。北美时间的今天,恰好是本片上映33周年纪念日。三十多年过去了,这部影片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为大家所遗忘,反而慢慢沉淀下来,留在了观众的心中,成为他们心里永远的经典。

一拖数载的救赎

在与马丁·斯科塞斯合作了《穷街陋巷》之后,崭露头角的罗伯特·德尼罗受邀加盟《教父2》。拍摄《教父2》的间隙,他读了一本小说,这是一个意裔美国人的故事,是曾经的中量级拳手杰克·拉莫塔自传,书名叫做《愤怒的公牛:我的故事》。其实书写得很一般,文笔也不见得多好。但是杰克·拉莫塔的传奇经历却非常吸引德尼罗,他希望能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并把小说推荐给了好朋友马丁·斯科塞斯。

当时马丁正在拍《再见爱丽斯》,看到小说之后,他拒绝了德尼罗的请求。因为马丁天生对运动就不感兴趣,尤其是拳击,他一直认为拳击是非常无聊的运动。小时候就不喜欢看拳击,更是无法提起兴趣去拍这样一部电影(马丁至今也仅拍过《愤怒的公牛》这一部运动题材电影)。小说随后转手给编剧马迪克·马丁,他是马丁·斯科塞斯早期的御用编剧,他同样认为这部小说改编难度很大,因为这种关于拳击手的故事之前已经拍过太多次了,他想不出什么新意。

不过德尼罗始终对这个项目不死心,他又去找到了知名制片人艾文·温克勒与罗伯特·恰托夫,他俩刚一手打造史泰龙的拳击经典《洛奇》,很乐意再做一部拳击题材的电影。不过前提是马丁·斯科塞斯同意执导。时间就这样的在反复周转中一年一年的过去了。随后,马丁·斯科塞斯在事业上遭遇巨大挫折,新片《纽约,纽约》票房非常不理想,而他还因为服药过量入院,险些丧命。德尼罗再次向他推荐这部小说,并劝说他:这次改编不但可让他从困境中走出来,更可挽救你的事业。马丁也逐渐开了窍,他想也许这确实是一次机会,或者可借助这部电影走出危机,达成救赎。

拳王拉莫塔的蛮牛人生

由于杰克·拉莫塔在拳场上总喜欢压低身形,好像一头随时准备冲过来的斗牛,所以大家送给他一个绰号“愤怒的公牛”。出生在穷人家庭的杰克,从小就在父亲指使下与其他孩子打架,以作为父亲与其他成年人的娱乐项目,而他们则从中赌博抽成。成年之后,杰克进入职业拳坛,并很快树立了自己的地位,在四十年代末进入巅峰期,最终获得中量级拳王桂冠。不过随后事业逐渐下滑,并退出拳坛。之后当过脱口秀演员,还出演过不少电影和电视剧,一直到70年代,他推出个人的自传小说,并被改编成电影。

小说详述了杰克童年时期的悲惨经历,讲他如何成为一名小流氓,并在监狱中觉醒成为拳击手,他与黑帮的抗争以及与妻子维琪之间的猜疑关系。从小说到电影,经历数次改写,先是由马迪克·马丁执笔第一稿,可惜德尼罗对这版并不满意。随后,《出租车司机》的编剧保罗·施拉德受邀重写第二版,这一版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也为最终版本定了型。比如增加了乔伊·拉莫塔的角色(杰克的哥哥,乔·派西饰演),还有未煮熟的牛排以及拿冰块冷静欲望等突出人物性格的重场戏。这一版让投资方信心倍增,不过他们仍然担心影片的票房。因为照现在的情况,影片将定为X级(美国分级制中的最高级),并因此失去大量的观众。

马丁·斯科塞斯与罗伯特·德尼罗两人随即前往圣马丁岛上闭关两周半,并对剧本进行了大量修改,新增了杰克·拉莫塔指控他的妻子有外遇的情节,这也是之后影评人所津津乐道的“圣母-妓女情结”。在这次修改之后,影片才正式投入拍摄。

非典型励志电影

虽然联美公司非常希望马丁·斯科塞斯能为他们带来又一部《洛奇》,不过从实际效果来看,本片与《洛奇》实在相距甚远,无论是风格还是情节,它都不同于传统的运动励志影片。按理说,杰克·拉莫塔的故事其实很励志,一个街头小混混竟然能一路打成世界拳王,这里一定有着太多的汗水与热血,这本该是个很《洛奇》的故事。不过马丁显然不太关注这些俗透了的东西,在这部以拳击为主题的电影里,你几乎看不到任何主人公训练、抗争等积极正面的场景,更没有斗志昂扬的励志音乐。有的仅是他如何在拳场上以及在家里,向他的对手、爱人、兄弟饱以老拳。

在《愤怒的公牛》里,杰克·拉莫塔是一个内外一致的暴徒,他在拳场以及在家中一样都是个暴脾气,都是一头愤怒的公牛。这样的角色在当年的电影中非常少见,他虽然是本片的主角,却并不怎么讨人喜欢。他暴躁、粗鲁、爱猜疑、没有节制,生活也是在自己的无度放纵下逐渐走入深渊,并到达事业最低谷。直到身材完全走样的他成为一名混迹酒馆的脱口秀艺人,他反而获得了救赎,在心灵上得到了慰藉。在马丁看来,这样的大彻大悟正好是对自己遭遇的一种呼应。

愤怒的公牛》的开创性还在于影片的摄影,以往拍摄拳击电影,大多采用多机位场外拍摄,导演通过各种剪辑手段,交叉组接,达到拳场激战的效果。不过马丁·斯科塞斯却坚持只使用一台摄影机,并且要求摄影师进入拳场,让镜头变成第三个拳手,以便更近距离、也更生动的捕捉拳台上的画面。于是,片中出现了很多拳手直面镜头,摆臂挥拳的场面,他的对手不仅是对方,也是银幕下的每个观众。当然,这样拍摄的困难也很多。整部影片的拳击场面虽然仅有10分钟,不过马丁却拍了整整五周。事实证明马丁的决断非常成功,影片呈现出的临场感是以往拳击电影完全没有的,它让观众能够真切的感受到拳场上的暴力,这种手法也影响了之后很多的拳击电影。

80年代的经典

1980年7月,剪辑完成的《愤怒的公牛》在纽约米高梅的放映室举行了内部放映,联美高官斯蒂芬·巴赫与安迪·阿尔伯克等人都出席了放映活动。映后,阿尔伯克盛赞马丁·斯科塞斯,将其称为真正的艺术家。不过在本片在发行上却遭遇了很大的问题,联美并不打算发行这部电影,同时也没有其他公司对本片感兴趣。而之前由于影片拍摄周期过长,导致联美公司很大的不满。马丁·斯科塞斯一度认为这将是他在好莱坞的最后一部电影,为此,他拒绝在影片的剪辑上做任何的妥协,随着影片的最终剪辑完成,影片对他的生活以及电影认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启迪意义。

影片最终仍被定级为X,相比1800万的成本,2300万票房也相当不理想。不过,谁也无法否认《愤怒的公牛》为马丁·斯科塞斯带来的成功,本片成功入围次年的奥斯卡,并帮助罗伯特·德尼罗夺得首座奥斯卡影帝。随后,影片先后获得美国电影学会、《视与听》、《时代》、《帝国》等太多的肯定,成为他们的影史百佳,也成为了公认的80年代经典电影。

而对马丁·斯科塞斯来说,这部影片不但没有终结他的事业,反而成为他电影生涯中的救赎。《愤怒的公牛》一直被认为是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生涯的代表作之一,影响了之后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24楼影院】是南方周末网新开设的一个栏目,现面向社会长期征稿,关于影视的任何故事,只要是原创,欢迎您来稿分享,文不限。来稿连同具体联系方式请发:wenhua@infzm.com)

作者:桃桃林林来源infzm.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