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谢无量   奇丽清新   天趣盎然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cdrb.com.cn/html/2012-06/11/content_1606211.htm 在 2017-05-17 08:19:03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成都日报多媒体报刊
第22版:天下成都 上一版3  4下一版
谢无量 奇丽清新 天趣盎然
路过穿越时空的美
梦想有多远
劈山开路 遂成新津
刻在地上的诗歌
      

 
 
下一篇4 2012 年 6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谢无量 奇丽清新 天趣盎然
向黄 文/图

  谢无量是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上世纪50年代初任四川省博物馆馆长,后赴北京,任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1956年在北京,毛泽东夸赞他“很有学问”,“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哲学都很有研究”。谢无量的字超逸不凡,在中国书史上确立了自己的流派,被称为归真返璞的“孩儿体”。

  进 京

  毛泽东在中南海宴请卫立煌将军,谢无量作陪,合影刊于《人民画报》。  

  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有一首诗叫《南邻》。诗曰:“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潜江易均室先生给题图这张照片题名为“锦里角巾图”,就来源于杜甫这首诗。诗中的角巾,全称应为乌角巾,是古代葛制的、黑色有折角的头巾,常为隐士所戴。后来成为隐士的代称,借指归隐。

  照易均室的题记:“柔兆涒滩之岁,律中南吕之月,同馆谢无量啬葊、曾天宇何君应太学博士之聘,行将入都。同人等茗饯于公园,倡詶既竟,合影为记。”按照太岁纪年法推算,“柔兆涒滩之岁”就是1956(丙申)年。“律中南吕之月”即阴历八月,已是秋天。此事记的是,谢无量与曾天宇(原四川大学法学院院长)一起被中央文史馆所聘,离开成都之前,同馆诸友邀约到公园小聚,并留影纪念。照片中左边高而持扇者,即为谢无量先生。

  谢无量(1884-1964年)四川乐至人,原名蒙,字大澄,号希范,后易名沉,字无量,别署啬葊,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

  关于受聘中央文史馆一事,谢无量在他的自述中这样讲:“1952年任命我为四川省博物馆馆长、省政协委员、四川文史馆研究员。1955年7月四川成都杜甫草堂修复后,我曾为该草堂书写对联‘侧身天地更怀古,独立苍茫自咏诗’,已被镌刻在草堂内供世人观赏。我还为杜甫草堂写过一幅杜甫的名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直被草堂馆藏,视为我的佳品之作。1956年1月我作(为)特邀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第二届第二次会议,会后我即从四川调来北京。这年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宴请卫立煌将军,我作陪。席间,毛主席说:‘谢无量先生是很有学问的,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哲学都很有研究,思想也很进步,在苏联十月革命以前就写了《王充哲学》,这是提倡唯物史观的哩。’并与毛主席合影留念,此照片刊登在1956年9月《人民画报》上。”

  离川赴京时,谢无量还写了一首广为传诵的诗《饯席留别成都诸友》:“杯酒从容惬素襟,还乡不觉二毛侵。余生尚有观周日,远别难为去鲁心。邛杖一枝扶蹇步,秋光千里送微吟。山川草木怀新意,他日重逢感倍深。”  

  书 法

  谢无量在书坛独树一帜,沈尹默说他“上溯魏晋之雅健,下启一代之雄风。”  

  谢无量的字很是特别,由于他博古通今,含蕴深厚,兼之具有诗人气质,襟怀旷达,表现在书法上就超逸不凡,在书坛独树一帜。因受山居生活及老庄思想研究的影响,结字书写随性而起,听任自然,毫无拘束,因此被誉为归真返璞的“孩儿体”。当时诸位书法大家齐口赞誉谢无量:三原于右任说谢氏书法“笔挟元气,风骨苍润,韵余于笔,我自愧弗如。”湖州沈尹默讲:“无量书法,上溯魏晋之雅健,下启一代之雄风,笔力扛鼎,奇丽清新。”成都吴丈蜀在《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撰文评述道:“由于他博古通今,含蕴深厚,兼之具有诗人气质,襟怀旷达,所以表现在书法上就超逸不凡,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在书坛独树一帜。从他的手迹中可以看出他对魏晋六朝的碑帖曾下过相当的工夫。从行笔来看,受钟繇、二王及《张黑女墓志》的影响极为明显。从结体来看,则可窥见《瘗鹤铭》以及其他六朝造像的迹象。尽管他师承这些碑帖,但决不做他们的奴隶,而能融会贯通,博采众长,创造出自己的书体,在中国书史上确立了自己的流派。显然,谢氏是书法界中的革新派,是书法创新的先驱。他的字结体是听其自然,不受拘束,运笔如行云流水,天趣盎然,完全是功力和修养达到炉火纯青之境以后的自然流露,决不是有意为之。”

  谢无量奉和易均室的诗稿《奉和均室先生初秋游北郊赵叟隐庐之咏》,作于1956年9月2日,应当是此次送别之后所作:“三年不踏诗人社,忽地重翻古井澜。北郭清凉真可觅,东皋风物好同看。柴门远引江千步,笼竹秋森玉一团。会使交游当月夜,卧听竽籁泻前滩。”

下一篇4
 
 
Copyright 成都日报数字报刊
所有内容为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