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认监委颁布的新规对有机产品销售需使用销售证并建立“一品一码”追溯体系,规定对产品所有生产季(茬)均需现场检查和对所有认证产品都要进行产品检测。对企业来说,这将加大企业的成本和徒增不少劳力。
今后通过有机认证的企业会比过去更难,但同时认证机构有了压力会提高服务水平;企业增加的认证成本虽然转移到了消费者身上,但是可以较好地解决有机产品真伪的问题;新规有效降低认证的风险,对认证机构本身也有益。
肖兴基:有机认证的全过程都有审核把关的环节,从最初的受理环节、现场检查审核环节和认证决定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把关。国家认监委今年年初对2005年发布的《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和《有机产品标准》进行了修订,同时制定了《有机产品认证目录》。新版实施规则、标准和认证目录已于3月1日起实施,“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备案管理系统”也同步开通启用。新规进一步统一了认证尺度,认证程序更加明确和细化,要求更高。国家认监委会已采取了一系列从严从紧的措施,进一步规范有机产品认证制度。因此,预计今后通过有机认证的企业会比过去更难。
董民: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需求明显上升,生产和消费迅速增长。截至2011年年底,发放有机产品认证证书九千余张,有机产品认证面积达到二百多万公顷。当然,同时消费者也存在“有机产品标识是否规范”、“有机产品数量如何控制”、“如何判断是真正的有机产品”等疑虑。
新规的颁布与实施,就是为了进一步规范有机产品市场和进一步完善有机产品认证制度,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客观的讲,修订之后,认证标准和要求确实严格了许多。比如:作物的每一批次均须进行现场检查和产品检测;每个有机产品的最小销售包装都必须加施唯一的暗码形式的追溯码以及销售证制度等等。这些要求确实增加了认证的工作量,也提高了认证成本。
但是,这些措施恰恰是消费者、认证机构和生产企业三方都希望看到的和积极拥护的!首先,这些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有机产品的真实性和追溯性,切实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成熟的有机产品消费者所关心的问题并不是有机黄瓜是30元、还是50元一斤,而是这50元一斤买的是不是真有机,花钱可以,但不要受骗。其次,就生产企业而言,这些措施明显提高了认证成本和技术要求,从而有效淘汰了一些能力不足,甚至准备“浑水摸鱼”的企业,挤掉泡沫,才能确保真实有机生产的企业能够得到应有的价值回报,树立其持续进行有机生产的信心和动力,避免出现以次充好,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最后,从认证机构来讲,这些措施有效的降低认证的风险,对机构本身也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