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处俯瞰俄黑海舰队军港 [资料图片] |
黑海舰队(black sea fleet)是原苏联四大舰队之一,也是前苏联战斗力最强的舰队之一。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时,黑海舰队共有大小舰只833艘,其中大型水面舰只45艘,其中包括“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潜艇28艘,另有飞机150余架、船载直升机85架及大量岸防和空防装备,总兵力约8万人。司令部和92%的基地设在现属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市,备用指挥所位于多努兹拉夫,距塞瓦斯托波尔140公里,在刻赤和费奥多西亚也有大基地。黑海舰队于1753年由俄国建立,百多年来参加过多次大型战役。
俄罗斯海军由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4大舰队以及里海分舰队组成。
【黑海舰队的建立】
在建立苏联黑海舰队之前,俄国早在1753年就在黑海着手建立一支舰队,最初是将一些舰船从亚速海调到阿赫季阿尔镇(1784年起为塞瓦斯托波尔市)附近的海湾。1783年,根据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命令,由亚速海舰队和塞瓦斯托波尔基地组建而成黑海舰队。从此,来自亚速海的舰只首次得以驶入阿赫季阿尔村旁的港湾,从1784年开始得以进驻塞瓦斯托波尔。这些舰只构成了刚刚组建的俄罗斯舰队的核心。黑海舰队在俄罗斯同土耳其、法国及其他国家战争中多次进行了成功的战斗。但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之后,根据巴黎和约规定,俄罗斯被剥夺了在黑海拥有舰队的权利。后来,根据1871年伦敦公约取消了这一限制,俄罗斯开始在黑海建立蒸汽装甲舰队,这支舰队后来积极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921年俄共(布)第10次代表大会通过决定,重建黑海舰队。在1941年至1945年的卫国战争期间,黑海舰队进行了英勇奋战。在苏维埃年代,黑海舰队得到不断加强和改装。舰队包括60年代建造的“莫斯科”号和“列宁格勒”号反潜直升飞机母舰。在乌克兰境外部署了黑海舰队10%左右的兵力和装备。该舰队的舰船几乎在世界大洋各地区执行勤务。
【黑海舰队驻地--克里米亚】

|
依山傍水的克里米亚半岛 |
克里米亚,即克里木半岛,位于前苏联欧洲部分的南部。面积为2.55万平方公里,人口250万,大多为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公元1443年后,这里建有克里木汗国。1783年被沙俄吞并。1918年,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1921年10月这里曾建立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仍归俄罗斯联邦管辖。1946年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命令,解散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成立克里米亚州。1954年5月,为纪念乌克兰与俄罗斯联邦合并300周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下令将克里米亚州划归乌克兰。
克里米亚半岛濒临黑海和亚速海,北部为平原,南部为克里木山地,沿山地南麓为沿海地带,有许多著名的海滨疗养城市,如雅尔塔和米斯霍尔等。克里米亚的主要港口有刻赤、塞瓦斯托波尔、叶夫帕托里亚等,其中塞瓦斯托波尔是一个深水不冻港,它是前苏联重要的战略基地,也是黑海舰队司令部的驻地。
【归属分争大事记】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黑海舰队的归属问题一直是困扰俄乌关系发展的难题。1991年10月,乌克兰最高苏维埃通过决定,将黑海舰队划归乌克兰。1992年4月5日,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签署了“关于将黑海舰队划归乌克兰国防部行政管辖”的命令。同年4月7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布了“关于将黑海舰舰队划归俄罗斯联邦管辖”的命令。6月23日,叶利钦和克拉夫丘克在达戈梅斯会晤,结束了这场“命令大战”,双方签署了一项进一步发展国家关系的协定。8月3日,两国总统在穆哈拉特卡签署了在黑海舰队建立俄罗斯海军和乌克兰海军的原则协定。根据这项协定,黑海舰队成为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联合舰队,由两国联合指挥。
1993年9月3日,俄乌总统在克里米亚的马桑得拉举行工作会晤并签署了一项备忘录,黑海舰队连同它在克里米亚的全部基础设施都由俄罗斯使用。
1994年4月3日,俄乌双方经过艰苦谈判,两国总统在莫斯科签署了一项分阶段解决黑海舰队问题的协定。根据这项协定,乌克兰海军和俄联邦黑海舰队分开驻泊,俄方分得占黑海舰队80%的669艘舰只,乌方分得其余的164艘舰只。4月22日,两国军事代表团在塞瓦斯托波尔举行会谈,双方就黑海舰队的分割问题达成原则性协定。然而,在分割之后的俄舰队与乌海军的驻扎地点问题上,双方未能达成一致。分歧的焦点在于俄罗斯坚持俄方舰队应继续以塞瓦斯托波尔为主要基地和司令部所在地,而乌克兰则主张塞瓦斯托波尔应成为本国海军总部和基地,俄方只能租用部分沿岸军事设施,俄舰队可分别驻扎在黑海沿岸其它港口城市。

|
一场掰腕比赛在一位俄罗斯士兵和身着民族服装的乌克兰士兵之间进行。 |
俄方为了确保具有战略意义的塞瓦斯托波尔市继续作为俄黑海沿岸的海军基地,并使分割出来的俄舰队保持一支完整的海上力量的军事战略作用,在这个问题上寸步不让。俄总统叶利钦多次强调,俄在这个问题上不会改变立场。
乌方则强调,俄舰队与乌海军的驻扎问题已不是“军事问题”,而是“领土问题”。乌代总理马尔丘克1995年4月结束访俄之后发表谈话指出,“塞瓦斯托波尔是乌的领土”,乌方从来就没有同意塞市作为俄舰队的基地。分析家认为,乌方的强硬立场与克里米亚半岛的前途关系甚大。塞瓦斯托波尔如完全置于俄舰队控制之下,俄罗斯族居民占多数的克里米亚半岛局势发展有可能失控。
俄罗斯与乌克兰围绕黑海舰队发生争执的不断升级,实际上是自苏联解体以来两国在领土、债务和双重国籍等诸多难题困挠之下,双边关系一直难以顺利发展的集中体现。舰队之争本身就直接涉及到原苏联遗留财产的分割、领土纷争、两国的军事战略利益和在乌俄罗斯族人前途等问题。
1994年7月库奇马当选乌克兰总统后,俄乌关系曾一度趋于好转。双方着手准备签署两国《友好合作条约》。但是,由于乌克兰反对俄提出的互相给本国国民以双重国籍的主张,两国在黑海舰队和乌欠俄债务等问题上难有实质进展,叶利钦访乌计划一拖再拖,两国《友好合作条约》于1995年2月才草签。

|
停泊在港湾中的黑海舰队705号驱逐舰 |
虽然俄罗斯方面于1995年3月宣布不再提双重国籍问题,并于3月下旬同乌方签署了乌推迟偿还30亿美元债务的协议,将债务问题与其它问题脱钩,但是,双方有关黑海舰队的谈判还是停滞不前。1995年3月,乌克兰方面对具有独立倾向的克里米亚地方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强硬作法招致俄议会和舆论的强烈不满。虽然俄总统和政府均表示 “克里米亚问题是乌的内政”,但由于国内的压力,俄在与乌的谈判中态度日趋强硬。叶利钦总统5月24日重申,只要黑海舰队问题不解决,俄不会签署两国《友好合作条约》,他也不会前往乌克兰访问。乌克兰方面也没有表现出从原有立场作实质性后退的意向。俄乌总统助理6月4日在基辅磋商时,乌方丝毫不让步。6月5日俄总统新闻秘书麦德韦杰夫指出,俄乌两国总统将讨论解决黑海舰队的不同方案,会谈将主要集中讨论“政治解决”这一问题。
俄罗斯与乌克兰相互关系中虽然存有黑海舰队等难题,但是两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又有着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相互依存关系。库奇马曾指出,俄罗斯是乌克兰的“重要战略伙伴”,而俄政府亦主张与乌克兰建立以“战略伙伴为重要特点的特殊友好关系”。俄乌双方均希望尽快解决黑海舰队问题,使两国关系得以正常发展。
1995年6月,俄乌两国正式决定将舰队一分为二。因舰队多数年久失修,乌克兰只接受18.3%的舰只,其余归属乌克兰的部分折价售给俄罗斯。俄乌在舰只分割问题上进展顺利,但在塞瓦斯托波尔基地租用问题上分歧严重。6月9日,俄总统叶利钦与乌克兰总统库奇马聚首黑海沿岸城市索契,就两国争议已久的黑海舰队问题达成协议。两国在黑海舰队基础上分别建立俄罗斯黑海舰队和乌克兰海军,两支部队分开驻防。俄罗斯黑海舰队的主要基地(包括其司令部)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俄黑海舰队使用在塞瓦斯托波尔的设施和在克里米亚的作战、军事、技术和后勤保障设施。俄、乌政府还按照各得50%的原则单独签署分配黑海舰队财产的协议。协议中没有说明乌克兰海军驻扎在哪里,以及塞瓦斯托波尔的4个港湾是否全部归俄黑海舰队使用。俄乌两国总统对会晤结果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