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黄炎培   不够朋友够英雄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cppcc.people.com.cn/GB/45580/45603/3338059.html 在 2019-10-10 16:03:42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黄炎培:“不够朋友够英雄”
2005年04月21日 星期四
新闻检索:
2005年04月21日09:30
``````````````````````````````````````````````````````````````````````````````````````````````````````````````````````````````
黄炎培:“不够朋友够英雄
作者:王均伟(中央文献研究室)

相关文章:毛泽东和我父亲关于“周期率”的谈话

前几年,适逢几个重要的纪念节日接踵而至,在人们追念先贤、反思既往的高潮中,黄炎培1945年在延安与毛泽东的一段关于“民主周期率”的对话,反复见诸报端,引起笔者对黄先生的兴趣,断断续续读了他的文集、日记、年谱、传记和有关他的一些回忆文章,并作了若干笔记。最近整理这些笔记,颇有感慨,虽然都是人生的小片断,却又折射出时代的 大风云,遂摘取部分,缀成此文。仿先生《八十年来》体例,每一部分给取了一个小标题。

给孙中山改稿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在上海闭门写作《孙文主义》。稿子写了一半,有一天忽召黄炎培到家里谈话。孙中山拿出已经写好的部分初稿,与黄谈了自己写这部书的初衷,并诚恳地表示,自己不长于写文章,已写的请你看一遍,字句上有需要斟酌的,请你动笔。孙贵为卸职的临时大总统,革命领袖,名满天下;黄虽然是同盟会员,但职务上不过是革命后成立的江苏都督府下民政司里的总务科长兼教育科长,无论地位、影响,都不能望孙之项背。但黄毫不客气,当真为孙改起了稿子,改完后,孙中山、宋庆龄夫妇还留黄共进了午餐。

不做官与做官

1914年2月22日,随着袁世凯复辞的步伐加快,黄炎培愤而辞去江苏教育司司长职务。因黄在江苏办教育颇有影响,北洋政府两次发表他为教育总长,他都坚辞不就,弄得袁世凯没办法,对人发牢骚说,江苏人最不好搞,黄炎培这个人就是八个字:与官不做,遇事生风。1946年7月,国民党欲拉拢黄炎培,让杜月笙传陈立夫的话,希望黄能够脱离民盟,单独参加国民大会,黄坚决谢绝。表示:1.我不能同意于不统一、不团结之下,通过宪法。2.此路不能通,我不能助朋友走不通之路。3.欲我脱离民盟,我不能自毁人格。1948年12月14日,给友人回信,回答自己为何数次不愿做官:“弟对职业教育,确信为能解决人类间种种问题之最扼要办法。若一行作吏,势须抛弃半途,实违宿愿。”10个月后,1949年10月15日,黄以72岁高龄被任命为新中国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长,并兼财经委员会委员。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做起官来了?

他的回答是: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

寒梅

1937年5月5日,黄炎培不顾风险,到苏州江苏高等法院看守所,看望国民党逮捕的“七君子”: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沙千里、史良、李公朴、王造时,不仅与他们合影,还赋诗一首:锁铜烟尘白日昏,端阳风雨叩圜门。长城万里梅千树,随意挥毫见国魂。

痛骂国民党

1946年1月15日,黄炎培在政治协商会议第五次大会上发言,矛头直指蒋介石在国民党六大上的报告:“有些政府里的要人,骂热心参与政治、要求组织联合政府者为分赃主义。用这种话来骂人是个莫大的笑话,实在太荒谬了。这些人读过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吗?殊不知道你政府要人骂联合政府和参与政治为分赃,首先就不打自招地认为你所把持的政权为赃物了,岂不是自居于窃国自盗的大盗贼的地位吗?所以,我奉劝那些大人先生再不要闹这种笑话了。”这段发言,义正词严,有理有据,痛快淋漓。蒋介石岂能善罢甘休,11天后,1月26日中午,正当黄在和平建国会参加讨论时,国民党军警在光天化日之下冲进黄居住的“菁园”,翻箱倒柜搜查了一个多小时。黄没有屈服,向国民党严正抗议,终于迫使国民党公开道歉。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9月20日,在国民党的双十节前夕,黄写了一首诗《今年双十节》:“今年双十节,厚黑最高潮。部部牛皮大,官官竹杠敲。民谣千里草,国事一团糟。战火南连北,江淮到吉辽。”

座上宾

1949年3月,黄炎培在中共地下党帮助下,逃脱国民党的监视,辗转到达北平。当天晚上,毛泽东设宴款待黄等20多位已经在北平的民主人士。第二天,毛泽东又单独设晚宴招待黄,两人畅谈时局到深夜。这是其他人士没有得到的殊荣,使黄心潮澎湃,到第三天,北平市长叶剑英在国民大戏院开欢迎会时,黄情不自禁地振臂高呼口号:“人民革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1949年10月1日,应邀参加开国大典,当日写作《天安门》:“归队五星旗下,齐声义勇军歌。新的国名定了,中华人民共和。红场三十万众,赤旗象征赤心。赤心保卫祖国,赤心爱护人民。为了革命牺牲,是人民英雄们。英雄永垂不朽,立碑中华之门。”

建言

解放初苏南土改,一部分有土地的工商业者,因利益受到触动,到处告状,说“斗争过火”,要求“和平土改”。黄收到一部分告状信,即转给毛泽东。毛泽东安排他到苏南实地考察土改情况,考察后他得出结论:“苏南的土改基本上是办得好的。”但又对镇压反革命运动提出建议:“鉴于抗美援朝期间匪特猖狂横行,党中央纠正前一时期镇反运动中出现的‘宽大无边’的右的偏向,镇压反革命这个严厉的趋向,是客观条件的需求,是合乎需要的。但需要将法令当作处理一切的根据,尤其要注意一个‘准’字,在镇反工作相当彻底的地方,今后不需要更严厉了。”“三反”、“五反”运动中,一部分工商业者因担心自家产业被没收,每天消磨于舞厅、咖啡厅、高级饭馆,希图吃光花净拉倒。

黄了解情况后,迅速报告毛泽东,建议采取办法消除工商界的这种情绪。

“讨债”

黄炎培珍藏着一部据说是王羲之真迹的书法作品,毛泽东借来一阅,讲好一个月归还。仅仅过了一周,黄就打电话问是否看完,什么时候归还。毛泽东对身边工作人员答复:到一个月不还,我失信;不到一个月催讨,他们失信。谁失信都不好。又过了几天,黄再打电话,毛泽东问:“任之先生,一个月的气你也沉不住吗?”到一个月期满,毛泽东让人把书法小心用木板夹好送回,并严命当天零点必须送到。毛泽东对黄的提前“索债”之举评价为:“不够朋友够英雄。”

自惭

1961年,84岁的黄炎培于5月1日参加天安门广场晚会,赋诗曰:千山万水我何曾,解放追随愧此生。双鬓斑斑知未晚,大群改造作新人。

1963年8月1日,写了三首诗纪念八一建军节,其中第一首是这样:“长征队伍未身参,解放来归我自惭,卅六周年建军节,何曾共苦只共甘。”

小心求证

1964年2月13日是农历春节,这天下午三点,毛主席召集党内和民主党派部分领导人到人民大会党北京厅举行新春漫谈并共进晚餐。87岁的黄炎培因耳障,有些话没听清楚,过了几天,他亲自拜访章士钊,把没听清的部分核对无误并记录后才回家。

学习

1953年6月16日,在民进三届四中全会上代表民建致辞,表示要“今吾改造旧吾,旧人学习新人”。随后不久到北戴河休养,制定计划,开始读《资本论》。用了20多天,读完《资本论》第一卷,然后开始读《列宁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卡尔·马克思》、《联共党史》等。1957年10月1日,在本月日记卷首大书:“我的思想改造,最大的敌人,还是个人主义。虽在努力克服,总还克服不了多少。显著的就是80年来自己历史总是横梗心头,中间残余的资产阶级思想,不免时时作祟(还有封建社会残余思想),慎防!慎防!”

1958年2月6日,81岁的黄炎培在全国人大会上发言:“我呢,80岁了。但活下去,我现时在、以后还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认真接受改造,参加社会主义的建设工作。同时好好学习,向工人阶级学习,通过思想改造,努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把从几十年资产阶级社会生长出来、养大起来的我,彻底改造成为一个忠于社会主义的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我知道这个改造功夫是不容易的,但我一定要勉力做去,虚心地不断地自己找寻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还拟了一个1958年自我改造规划,写成文章《自我改造个人规划真是个好东西》,发表在《新工商》1958年第9期。从1958年5月12日开始,住到颐和园里写作思想汇报,到21日完成,随后参加整风会,把自己近年的学习心得作了个总结,说自己近年学习了三点:1.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要分别处理。2.分析问题要区别主要次要。3.看问题要全面,防止片面。1959年12月7日,出席民建和民进常委扩大会,献上一长联:只要认清国际国内当前有利形势,接受现场大教育谁不弃暗投明,改变立场,摆脱和资产阶级千丝万缕旧关系;一经看到成千上万各地劳动人民,创造光辉新世界,你会欢天喜地,决心改造,建立对共产主义忠肝赤胆真感情。

1964年,写成《八十年来》,自序云:“看看今天,想想昨天,大家知所努力。我个人呢,在党和毛主席领导下,一分精神为全国,一寸光阴为全民,以‘天天向上’自勉,同时正确认识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大好形势,这样学习到老,改造到老。”书末写道:“毛主席多少年来给我亲切的教导,特别是关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阶级、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的伟大学说,我更需要学习。我决心遵循党的教导,接受改造,改造到底。我愿和全国人民一道,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走共产主义道路。”

1965年,88岁的黄炎培因病辞世。

黄炎培生活故事

黄炎培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一位对子女循循善诱的好父亲。

一天,故意把一把鸡毛掸子扔在屋地上,然后走出门来,喊到:“孩子们,赶快上楼来,爸爸有事找你们。”

大女儿听到爸爸的招呼声,急急忙忙往楼上跑,她怕把掸子啋坏,便绕了一个弯跑到爸爸身旁。小儿子不甘示弱,径直往前跑,看到地上的掸子猛地迈了一大步,得了个第二名。小女儿三步并作两步地赶到屋门口,看到地上的掸子挡住了去路,一气之下用脚把掸子踢开。

这时,黄夫人也随即跟上楼来。看见地上的掸子,她弯腰捡起了掸子放回了原处。“爸爸,什么事?”“为了掸子的事。”黄炎培很严肃地说。几个孩子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移向了掸子。“刚才掸子在哪里?”爸爸问。“在屋地上。”孩子们答道。“是谁把它捡起来的?”“妈妈”“为什么你们就不知道捡起来呢”“......”孩子们答不上来了。

“你们几个孩子不懂规矩,看到东西乱扔熟视无睹,你们的妈妈却能不分畛域地顺手把它捡起来。由于她长期操持家务,养成了勤劳的习惯,可你们什么都依赖大人,这怎么行?只有现在学着做家务,学会自己料理生活,篚了才能为国家为人民做事情。”孩子们听着,地低下了头。此后,他们争着帮妈妈做事。

摘自《文摘周报》

系列人物:他们推动和见证了中国民主进程

延伸阅读:

民盟创始人张澜:一生都无法做一个孝子

司徒美堂:生活在美国 只知爱中国

农工党创始人邓演达:我不是共产党 但是我要革命

民进创始人徐伯昕:金字招牌后的隐形人

沈钧儒:民主人士的左派旗帜

    图片来源:黄炎培纪念馆网站


1946年11月14日,国共谈判破裂,周恩来飞抵延安之前在梅园新村与黄炎培(右三)等旧政协的民盟代表合影
1949年9月24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第一次全体大会上,民建代表黄炎培发言。
(责任编辑:吴皓)
打印版 察看感言 Email推荐
字号 】 【关闭窗口

热门评论文章

 

请 注 意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 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 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info@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rm@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