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孔府档案 历代恩典节略
纵25.5厘米,横88.4厘米。孔子博物馆藏。
档案内容以时间为序,详细记录了汉、东汉、魏、晋、宋、北魏、北齐、周、隋、唐、后唐、宋、元、明时期孔子及其后裔所受加封、赏赐。
“衍圣公”封号
衍圣公,为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册封孔子后裔始于汉高祖十二年。档案中记录第一条为“汉,高帝元年过鲁以太牢祀孔子封孔滕为奉祀君”。西汉,汉高祖刘邦经过鲁地,用牛羊猪三牲俱全的最高规格的太牢之礼祭祀孔子,开辟了后世帝王祭祀孔子的先例。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封孔子九世孙孔腾为“奉祀君”,自此孔子嫡系长孙便有世袭的爵位。自西汉开始,历代王朝不断对孔子追谥加封。
汉魏以来,历代朝廷对对孔子嫡长子孙多有册封,但封号有所不同,先后册封孔子嫡长子孙为褒成侯、褒亭侯、宗圣侯、奉圣侯、崇圣侯、恭圣侯、文宣公。宋代之前,除唐玄宗曾封赐孔子嫡裔为“文宣公”外,孔子嫡裔的爵位一般是侯爵。至北宋中期,宋仁宗至和二年,改封孔子46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后虽有短暂变更,至宋徽宗大观元年孔子48世孙孔端友改封为衍圣公,此后,“衍圣公”作为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直至1935年国民政府改封衍圣公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为止。“衍圣公”这一封号,先后传承32代,延续八百多年。
历代朝廷对衍圣公的封赐
除了爵位封号的世袭,历代朝廷对孔子后裔子孙也优渥倍加。一方面,授衍圣公朝廷官职,档案记载,西汉,汉惠帝封孔子九世孙孔滕为博士迁长沙太傅,位居一品。西晋时期,泰始三年拜孔子21代孙孔震太常卿黄门侍郎,位居三品。宋代,宝元二年授孔子45代孙孔愿宗尚书比部员外郎通判兖州,八品官员。明代,洪武初年,进衍圣公资善大夫,二品官员,后又“令衍圣公班列文臣之首”。
另一方面,历代朝廷赏赐衍圣公名目众多的财物田产,如赐以衣冠、钱帛,颁赐礼器、祭器,赐祭田、宅院,修缮孔庙、府邸等等,在档案中均有记录。孔府保存着大量明清御赐珍品,也是孔子博物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物藏品。

明 墨绿地妆花纱蟒衣 孔子博物馆藏


清 商周十供 孔子博物馆藏

清《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 孔子博物馆藏
历代衍圣公的袭封及朝廷御赐都是朝廷与衍圣公府密切关系的佐证,展现了中国历代官方对孔子及儒家文化的尊崇与传承,也是孔子及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举足轻重地位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