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当代草书   南林北李   两大家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bbs1.people.com.cn/post/44/1/2/142605650.html 在 2017-07-09 09:51:03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当代草书“南林北李”两大家
PKU余先生 发表于  2014-10-13 15:24:58 15521字 ( 1/149)

当代草书南林北李两大家

 

当代草书南林北李两大家

 

李志敏先生是当代草书大师,与林散之并称“南林北李”,并为中国当代书法界的两面旗帜。林散之草书为飘逸之美,李志敏草书为苍茫之美,风格迥异,刚柔互补,极大丰富和健全了草书的风貌。

林散之(1898-1989),安徽和县乌江人。原名以霖,号三痴,后改名散之,别号左耳、散耳、聋叟、江上老人。他年少时初学楷体,由唐碑入手。30岁后学笔行书,书风为之一变。60岁后专功草书,师法“二王”、怀素、祝允明、董其昌、王铎等人,自成一路。72岁因洗澡不慎烫伤小指和无名指后改以三指执笔,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化境。他在创作上力倡书画同源,尤重执笔,认为应以中锋为上,爱用长锋羊毫,融合碑帖,多以水墨参差,刚柔相济,虚实多变,取意外之镜,凭藉灵性淋漓尽致地进行创作。其行笔相对较慢,常常力透纸背,所作草书如龙飞凤舞,圆浑矫健,空灵飘逸,瑰丽多姿。因此,林散之的书法也被称为“散体”草书,他的字极其讲究用笔,重视用笔。他用长锋羊毫作书,并保持中锋用笔而求瘦劲,这不仅须善于择取古学之长,而且更需千锤百炼,把握到其中的奥妙。林散之用笔变化多端,据目睹他作书的人说,他有时行笔缓慢,如作楷书,线条凝重,沉静,枯涩,似春蚕吐丝;有时行笔疾厉,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急转直下,如藤蔓檐,一气呵成。

有书法评论家说,林散之的高妙一是作品中营造出的“仙”气,这种境界竟然达到了古来无有的境界,着实使人惊叹,让欣赏者站在这样的作品前立刻激动起来而又立刻被那种绵绵的力量抑制住、感染着、欣赏着,让你时刻处于激动与非激动的交互起伏中,这种感觉美极了!林散之潜入了人的精神世界,调节着人体内的生命节奏,能使你与线共振,与线共舞,可视点线化为可感音乐,还有什么比这种艺术感觉更美好呢?单凭此点就可列入历代大家行列中。二是绘画中“皴”笔的合理转用于书法并当做主要的艺术语言,这在书法界也是古来无有,历史上没有一个人是将之作为独家主打技法反复使用的。皴笔法在林老手中做到了“枯中取润”而毫无躁气,只一点很重要;至于点蘸清水墨法,他并不是首创,清代王铎行草以及他的老师黄宾虹的篆书中已经作为主要艺术语言来使用了,虽然各有千秋。但将“皴”笔法与水墨法交融在一起使用林散之无疑是最成功的:墨法分散着人们对笔法的注意力,笔法又贯穿、统辖着墨法;墨法将它的美感叠加于笔法之上,笔法删减着躁气托显出墨法的华滋。笔墨交融,至简又至繁!        

李志敏先生逝世已经21年了,令人遗憾的是,他的草书高度和艺术境界尚未引起书法界的应有认同。一位书家最怕的就是死后无人提及,艺术生命与肉体生命一同慢慢地消逝。有些书家的无闻是因为艺术水平的平庸,而李志敏先生不是。李志敏被人淡忘一是因为生前自我宣传少,二是书风高异而难以接近,人们对其草书艺术成就的认识没有提高到一个应有的高度,书法批评家们没有给予这位离世并不遥远的而又极具艺术个性的书家以足够的关注。

1997年,著名书法家、李志敏生前好友陈玉龙在李氏故去三年之后评价他的书法成就时说:“李氏,中州南阳人也曾自钤其印曰:南阳李氏。幼年慕卧龙之高风、沐右军之遗泽可见其志趣之高洁寄托之遥深。工书善画造诣精湛。刻苦临池数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书法既雄且媚方圆兼备博采众长独辟蹊径。他的狂草深得张长史真髓。神采飞扬、挥洒自如有大家气象。运笔如行云流水信笔写来大小由之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纵笔如飞或狂飚惊落或戛然而止或蕴藉含蓄翁郁朦胧元气淋漓冥渺难寻幽深莫测。正如《宣和书谱》所称狂客风流落笔精绝志敏尤善布局任意剪裁修短合宜堪称谋篇布局之高手。人们常说: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在舞台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一字一腔都是美、都是戏、都是艺术; 我谓:李氏一运笔、一挥毫、一笔一画、一点一撇都是美都是佳作都是艺术。谚曰:“真积力久”、“炉火纯青”、“功到自然成”揆诸梅氏李氏洵非虚语。他的墨迹富于朦胧感正像当代已故著名书家于右任、沙孟海、林散之诸先生的作品一样既有飘然出尘之态复有云海翁郁之象启人遐思、引人入胜。李氏上承沈尹默遗绪思有所发扬光大; 下启燕园之新秀、务求其根深叶茂。取精用弘任重道远。德、艺、论俱佳冠绝燕园不愧为沈尹默以后的后继者”,陈玉龙此论可为至论。

具体而言,“碑帖结合”,“引碑入草”是李志敏先生对中国当代书法的一大贡献。他写草书走“纯草”的路数,很少夹杂行书结体,用笔简、短、枯、利、碎、险,长形的连绵线不多,走的是急碎步,颇类怀素拓片《大草千字文》。但不同的是李志敏的草书更为凌厉,尖利的锐角线迭出,笔线时生“毛刺”,有时感到刺目,带有碑所特有的厚重、骨力和气势。草书,历来是连绵线的艺术,而李志敏的草书却是“点”的散步--每个线段都有“缩线变点”的趋势,整体看一幅作品就像是点的舞蹈,此故李志敏的草书可称“散点派”,这在中国草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具有开创性。

    为了避免点的增多阻碍笔势流动的快感,李志敏在使用很少的“字连”基础上更多地依靠字的欹侧(体连)与笔与笔方向上的(势连)遥相承接,来达到个性化的效果。而且许多单字结构有意做到不完整,对比、呼应、补救等在一个字中应该完成的东西常常依靠多个字来集体促成,在这里单字往往是一个传统完整“字”的部件,两字或多字的“字组”才是一个圆满的“字”概念--多字成一字是也。其笔与笔不管连绵还是不连绵都有一股强劲的、集中的力势冲在前面拉引着身后的一串串字,其书大散而具大聚之态。结字又分两种:一是左高右低型,一是右高左低型,这两种结构也带动了线走向了多维方向,再加上字体的左右倾斜,动感、旋律都被带出来了。这里左高右低型结字与泛常结构不同,字形的左高右低是一方面,高妙处在于整个字中的所有横线条也呈现出左高右低之势,给欣赏者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失重感、跌宕态,正是这种字形与线使李志敏的草书笔势比泛常书多了一个维度,气脉产生了摆动、回旋特征,一行字似乎都被带着旋转起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志敏草书开启了狂草的动力内核,当代书家很少企及。他的用笔旋律是那么的自然,了无挂碍。各种斜线的大量使用使其书写节奏、笔势与古今草书家拉开了距离,李志敏是真正体悟到草书的境界和旋律者。客观地说,草书结构的形成是个性笔势带动下的结果,而不是结构决定笔势,笔势第一位的结果就是创作中会有足够的精力注目于行笔节奏的把握,笔线的长短、字的造型都要迎合于笔势,点、线、结构被当做书家触摸个性节奏、追索生动律动的材料,而不是目的--这是狂草书以势带形的主要特征。所以,看他的书法也或会有难以认读的生疏感,这也是李志敏的草书成就难以取得认同的重要原因。但是,欣赏这样的作品时,读者很自然就会感到一股奇崛之气,这正是李志敏先生要追求的效果了:“既有飘然出尘之态,复有云海翁郁之象,启人遐思、引人入胜”(著名书法家陈玉龙语)。

林散之、李志敏两位先生一为“散体”草书创始人,一为“散点派”草书创始人,均创造了中国草书新的表现形式,也取得了大致相当的艺术成就。两人书法的意义不仅在于新的草书风格的创立,而且还在于启示现当代书家在继承深厚传统的基础上,如何与新的时代共同迈进,在遵循古法的基础上不断作出突破性的变革。因此,从两位先生的草书成就和草书风格而言,将两人并称草书界“南北二圣”、“南北二家”,也是最为贴切的。

 

221.221.211 发表于  2014-10-14 20:30:45 5字 ( 0/8)

真正的大家

 

当代草书南林北李两大家

 

李志敏先生是当代草书大师,与林散之并称“南林北李”,并为中国当代书法界的两面旗帜。林散之草书为飘逸之美,李志敏草书为苍茫之美,风格迥异,刚柔互补,极大丰富和健全了草书的风貌。

林散之(1898-1989),安徽和县乌江人。原名以霖,号三痴,后改名散之,别号左耳、散耳、聋叟、江上老人。他年少时初学楷体,由唐碑入手。30岁后学笔行书,书风为之一变。60岁后专功草书,师法“二王”、怀素、祝允明、董其昌、王铎等人,自成一路。72岁因洗澡不慎烫伤小指和无名指后改以三指执笔,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化境。他在创作上力倡书画同源,尤重执笔,认为应以中锋为上,爱用长锋羊毫,融合碑帖,多以水墨参差,刚柔相济,虚实多变,取意外之镜,凭藉灵性淋漓尽致地进行创作。其行笔相对较慢,常常力透纸背,所作草书如龙飞凤舞,圆浑矫健,空灵飘逸,瑰丽多姿。因此,林散之的书法也被称为“散体”草书,他的字极其讲究用笔,重视用笔。他用长锋羊毫作书,并保持中锋用笔而求瘦劲,这不仅须善于择取古学之长,而且更需千锤百炼,把握到其中的奥妙。林散之用笔变化多端,据目睹他作书的人说,他有时行笔缓慢,如作楷书,线条凝重,沉静,枯涩,似春蚕吐丝;有时行笔疾厉,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急转直下,如藤蔓檐,一气呵成。

有书法评论家说,林散之的高妙一是作品中营造出的“仙”气,这种境界竟然达到了古来无有的境界,着实使人惊叹,让欣赏者站在这样的作品前立刻激动起来而又立刻被那种绵绵的力量抑制住、感染着、欣赏着,让你时刻处于激动与非激动的交互起伏中,这种感觉美极了!林散之潜入了人的精神世界,调节着人体内的生命节奏,能使你与线共振,与线共舞,可视点线化为可感音乐,还有什么比这种艺术感觉更美好呢?单凭此点就可列入历代大家行列中。二是绘画中“皴”笔的合理转用于书法并当做主要的艺术语言,这在书法界也是古来无有,历史上没有一个人是将之作为独家主打技法反复使用的。皴笔法在林老手中做到了“枯中取润”而毫无躁气,只一点很重要;至于点蘸清水墨法,他并不是首创,清代王铎行草以及他的老师黄宾虹的篆书中已经作为主要艺术语言来使用了,虽然各有千秋。但将“皴”笔法与水墨法交融在一起使用林散之无疑是最成功的:墨法分散着人们对笔法的注意力,笔法又贯穿、统辖着墨法;墨法将它的美感叠加于笔法之上,笔法删减着躁气托显出墨法的华滋。笔墨交融,至简又至繁!        

李志敏先生逝世已经21年了,令人遗憾的是,他的草书高度和艺术境界尚未引起书法界的应有认同。一位书家最怕的就是死后无人提及,艺术生命与肉体生命一同慢慢地消逝。有些书家的无闻是因为艺术水平的平庸,而李志敏先生不是。李志敏被人淡忘一是因为生前自我宣传少,二是书风高异而难以接近,人们对其草书艺术成就的认识没有提高到一个应有的高度,书法批评家们没有给予这位离世并不遥远的而又极具艺术个性的书家以足够的关注。

1997年,著名书法家、李志敏生前好友陈玉龙在李氏故去三年之后评价他的书法成就时说:“李氏,中州南阳人也曾自钤其印曰:南阳李氏。幼年慕卧龙之高风、沐右军之遗泽可见其志趣之高洁寄托之遥深。工书善画造诣精湛。刻苦临池数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书法既雄且媚方圆兼备博采众长独辟蹊径。他的狂草深得张长史真髓。神采飞扬、挥洒自如有大家气象。运笔如行云流水信笔写来大小由之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纵笔如飞或狂飚惊落或戛然而止或蕴藉含蓄翁郁朦胧元气淋漓冥渺难寻幽深莫测。正如《宣和书谱》所称狂客风流落笔精绝志敏尤善布局任意剪裁修短合宜堪称谋篇布局之高手。人们常说: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在舞台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一字一腔都是美、都是戏、都是艺术; 我谓:李氏一运笔、一挥毫、一笔一画、一点一撇都是美都是佳作都是艺术。谚曰:“真积力久”、“炉火纯青”、“功到自然成”揆诸梅氏李氏洵非虚语。他的墨迹富于朦胧感正像当代已故著名书家于右任、沙孟海、林散之诸先生的作品一样既有飘然出尘之态复有云海翁郁之象启人遐思、引人入胜。李氏上承沈尹默遗绪思有所发扬光大; 下启燕园之新秀、务求其根深叶茂。取精用弘任重道远。德、艺、论俱佳冠绝燕园不愧为沈尹默以后的后继者”,陈玉龙此论可为至论。

具体而言,“碑帖结合”,“引碑入草”是李志敏先生对中国当代书法的一大贡献。他写草书走“纯草”的路数,很少夹杂行书结体,用笔简、短、枯、利、碎、险,长形的连绵线不多,走的是急碎步,颇类怀素拓片《大草千字文》。但不同的是李志敏的草书更为凌厉,尖利的锐角线迭出,笔线时生“毛刺”,有时感到刺目,带有碑所特有的厚重、骨力和气势。草书,历来是连绵线的艺术,而李志敏的草书却是“点”的散步--每个线段都有“缩线变点”的趋势,整体看一幅作品就像是点的舞蹈,此故李志敏的草书可称“散点派”,这在中国草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具有开创性。

    为了避免点的增多阻碍笔势流动的快感,李志敏在使用很少的“字连”基础上更多地依靠字的欹侧(体连)与笔与笔方向上的(势连)遥相承接,来达到个性化的效果。而且许多单字结构有意做到不完整,对比、呼应、补救等在一个字中应该完成的东西常常依靠多个字来集体促成,在这里单字往往是一个传统完整“字”的部件,两字或多字的“字组”才是一个圆满的“字”概念--多字成一字是也。其笔与笔不管连绵还是不连绵都有一股强劲的、集中的力势冲在前面拉引着身后的一串串字,其书大散而具大聚之态。结字又分两种:一是左高右低型,一是右高左低型,这两种结构也带动了线走向了多维方向,再加上字体的左右倾斜,动感、旋律都被带出来了。这里左高右低型结字与泛常结构不同,字形的左高右低是一方面,高妙处在于整个字中的所有横线条也呈现出左高右低之势,给欣赏者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失重感、跌宕态,正是这种字形与线使李志敏的草书笔势比泛常书多了一个维度,气脉产生了摆动、回旋特征,一行字似乎都被带着旋转起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志敏草书开启了狂草的动力内核,当代书家很少企及。他的用笔旋律是那么的自然,了无挂碍。各种斜线的大量使用使其书写节奏、笔势与古今草书家拉开了距离,李志敏是真正体悟到草书的境界和旋律者。客观地说,草书结构的形成是个性笔势带动下的结果,而不是结构决定笔势,笔势第一位的结果就是创作中会有足够的精力注目于行笔节奏的把握,笔线的长短、字的造型都要迎合于笔势,点、线、结构被当做书家触摸个性节奏、追索生动律动的材料,而不是目的--这是狂草书以势带形的主要特征。所以,看他的书法也或会有难以认读的生疏感,这也是李志敏的草书成就难以取得认同的重要原因。但是,欣赏这样的作品时,读者很自然就会感到一股奇崛之气,这正是李志敏先生要追求的效果了:“既有飘然出尘之态,复有云海翁郁之象,启人遐思、引人入胜”(著名书法家陈玉龙语)。

林散之、李志敏两位先生一为“散体”草书创始人,一为“散点派”草书创始人,均创造了中国草书新的表现形式,也取得了大致相当的艺术成就。两人书法的意义不仅在于新的草书风格的创立,而且还在于启示现当代书家在继承深厚传统的基础上,如何与新的时代共同迈进,在遵循古法的基础上不断作出突破性的变革。因此,从两位先生的草书成就和草书风格而言,将两人并称草书界“南北二圣”、“南北二家”,也是最为贴切的。

 

1 页号:1/1 到第 页 
  查看完整版本:相关论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