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资料图片)
国民革命的大本营
--重访孙中山大元帅府
新华网广州9月16日电(记者 张建华)护法运动、挥师北伐、改组国民党、确立国共合作、筹建黄埔军校……孙中山的这些重大决策,都是酝酿于一个叫做“大元帅府”的地方。孙中山以此作为革命的大本营,于1917年和1923年先后两次在此建立革命政权,在这里度过了最重要的革命岁月。
依托大元帅府旧址建设的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北望珠江。幽静的方形院落里,矗立着南北两座主体大楼和一座庄严的门楼。两座主体大楼为三层券拱的外廊式建筑,朱门白拱,黄墙青檐,既有浓郁的欧式建筑风情,又融合了岭南“骑楼”的艺术风格。
大元帅府的西洋式建筑群始建于1907年,原为广东士敏土厂(水泥厂)的办公用房。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段祺瑞把持北京政府,拒绝恢复中华民国国会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南下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要求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展武装护法运动。当时征用广东士敏土厂办公楼作为大元帅府。后来由于受到盘踞在广东的桂系军阀的破坏和干扰,护法运动以失败而告终。1918年5月,孙中山辞去海陆军大元帅职离开广州。
1923年,孙中山重返广州,建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帅府再次设于广东士敏土厂。大本营成立初期先后平定了沈鸿英叛乱和东江叛乱,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在这一时期,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他改组国民党、促成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1924年11月孙中山应冯玉祥的邀请北上商谈国是,于次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
1925年7月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大本营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