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彭泽人物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pengze.gov.cn/News_View.asp?NewsID=346 在 2020-03-09 16:59:37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彭泽人物 中国彭泽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彭泽概况 - 彭泽人物
彭泽人物

第一章  人物传略

 

 

第一节  昔时贤哲

 

陶渊明(365~427) 东晋寻阳柴桑人。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陶渊明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他八岁丧父,12岁庶母病逝。与母、妹多在外祖父孟嘉家中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家里藏书很多,他读了许多书,这为他以后接受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奠定了基础。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出任江州祭酒。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隆安五年冬,他以母丧为由,辞职回家。元兴三年(404)六月,他受辟举赴京口(今江苏镇江)在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义熙元年(405)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刘敬宣上表辞职,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经叔父陶逵介绍他来彭泽做县令。这就是后人称他为“陶彭泽”的缘由。在彭泽任职期间,他深爱彭泽的山水风光和风土人情,并将自己的亲属安排在治所附近居住,至今彭泽尚留有陶氏后裔数千人。他在任职第81天时,寻阳郡派督邮到县检查工作。属吏对他说:“当束带迎之。”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解绶挂印而去。从此结束了他13年的仕宦生涯,赋《归去来辞》以表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义熙二年,陶渊明辞官归里后,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五里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县温泉栗里陶村),生活逐渐困难。元嘉四年十一月陶渊明在栗里溘然而逝,终年63岁,葬柴桑面阳山上(今九江县黄老门大塘村)。

陶渊明开田园诗派,他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咏荆轲》等作品,表达了他“猛志常在”的情怀,而晚年写的散文《桃花源记》,则描写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租税、没有战争,人们过着自由劳动、单纯俭仆的社会生活,这种生活历来为人民所憧憬、向往。陶渊明现存有诗126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7首;文章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有《陶渊明集》传世。

狄仁杰(607~700) 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祖父孝绪,任贞观年间的尚书左丞。父亲知逊,任夔州长史。少时读书,专心致志。后以明经举,授卞州判佐。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曾赞仁杰为“……海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荐授并州都督府法曹。仪凤年(670左右)间,仁杰为大理丞,一年间判滞狱者17000人,被判者均无冤诉。后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等职。天授二年(683)九月丁酉,转地官侍郎、判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武则天对他不计政敌的过错行为,深加叹异。仁杰后被来俊臣诬陷下狱。仁杰在狱中,他暗地拆被头帛书冤事,放在棉衣内,后托天热让家人去棉衣内胆,其子光远得书,拿着它告到朝廷,武则天方得了解冤情,因而得免于死。长寿元年(689年)贬为彭泽令。来彭泽时,正值江南大旱成灾,农田颗粒无收,他为民请命,奏请减免彭泽的一切租税。武则天认为他关心人民的疾苦特予嘉奖,并下令江州,免除彭泽一切租税。年底,他将前任拘捕的全县包括死刑囚在内的囚徒三百人,逐一审理,辨析冤情,全部放回家中度岁,约定期限返狱。到期,仅二囚迟至,一为隔江大风所阻,舟楫不通;一为母病故治丧,稍稽时日。狄仁杰以朝廷恩德及人,均奏准免除死罪,给予开释。众囚犯预先约定返狱之日,每人怀土一兜,堆放狱侧,遂巍然成一小丘,后人称之为“纵囚墩”。

万岁通天年(696年),则天征仁杰为魏州刺史,圣历初(697年)为河北道元帅,总兵十万追剿突厥,后任河北道安抚大使。圣历三年(700年)九月狄仁杰病逝,则天为他举哀,废朝三日,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中宗返正,追赠仁杰为司空;睿宗追封其为梁国公。

赵昴发(? ~约1278年)  字汉卿,宋末昌州(今北京市昌平、密云一带)昌元人。中进士后,被派为彭泽令。在任期间,从政宽厚平和,常用忠孝仁义的理念教育群众。凡社会上的奸诈、强暴,对百姓有害的人,必加以严惩。平时,他常与县内名士高竹涧等人探讨明晰性理方面的学问,被当地的有识之士所倡举。离开彭泽后,任安徽池州通判(州之副职,握有连署州事、监察官吏的大权)。其时,正值元兵攻城,他毅然率领民众奋勇守城抗敌,竟至城陷,慷慨赴义。后谥忠毅候。彭泽历来尊陶渊明、狄仁杰和赵昂发为邑之三贤,并建有“三贤祠”用以祭祀。

欧阳述  (1870~1910)字伯缵,号笠斋,世称浩先生,马当南垅人。清咸丰十三年进士、翰林院编修欧阳云第七子,嗣父欧阳霖是清同光年间宰河南七州县,官至二品衔江苏候补道,封荣禄大夫。

笠斋生而奇慧,五岁属工对,七岁工诗,十岁即著《独酌楼诗草》,有神童之誉。光绪甲午(1894)科举人。1898年出使日本,任神户、横滨总领事,1900年归国,任江西省优级师范学堂监督四年。著有《浩山诗集》、《国粹常谈》等书。其“游踪所至,南浮江汉,北极幽燕,东绝沧溟,徘徊扶桑之野;其间甲午之败、戊戌之变、庚子之危,实为千古诗人所未观,嵯峨萧瑟,一托诸诗。其诗龙蛇盘郁,猿鹤哀吟,慨焉与身世相感召而矜严绳削抗击前豪”。(陈淡然《笠斋墓表》)著名教授汪辟疆先生在其《光宣诗坛点将录》中喻其为“地妖星摸着天杜迁”:“笠斋所交皆一时豪俊。诗宗唐音而与小长芦、独漉堂为近,风华典赡,情韵兼美”。时陈散原、王梦湘等皆与之过从甚密,唱和频繁。其乡后人读其手写遗编后有诗曰:“偶得遗编拂积尘,笠斋手泽色仍新。名传瀛海诗传史,句有风雷笔有神。宿将夷情关国运,落花流水寄乡心。浩山千古东南秀,俯仰乾坤一柱尊”。

 

 

第二节  各界人士

 

欧阳撝俗(1878~1952)  名泽臣,字惠叔。清·二品道台欧阳霖第三子,欧阳笠斋三弟。马当镇南垅村人。自幼博览群书,才思敏捷,文章词赋,自成一家。光绪二十四年(1898)入泮(学),补郡廪生(一种公费生)。

辛亥革命胜利后,李烈钧出任江西省都督,杨赓笙为高级顾问,经杨推荐,惠叔先后任波阳、南昌厘金局局长,并被推选为省议员。惠叔初入官场,立即感到政治黑暗,明争暗斗,层出不穷。然他恪守正道,心地光明,对种种恶行深恶痛绝,乃绝意仕途,辞职而归。从此息影家园,省议员的头衔,亦同虚设,从不参加会议。为表明心迹,易其字惠叔为伪俗,进而改为撝俗。伪俗,雅其性;撝俗,则俗气尽除。由此亦可看到他的志向。

撝俗一生,最受人尊敬的品格,就是扶危济困,生平救人难以数计。凡受到困祸的穷苦百姓有求于他的,他无不应允。当时有被恶霸逼得走投无路的;有因欠债被迫卖儿鬻女的;有被抓壮丁以人抵债的;有因抗租抗粮、诬为盗匪被捕入狱的……,都靠撝俗出面,或调解、或劝诫、或保释,事才得以平息,冤才得以洗雪。民国十二年(1923)风闻全县的保释农民起义领导人刘大波出狱,民国二十二年(1933)保释中共彭泽县委军事部长李庚庆出狱,民国二十三年(1934)保释中共地下党员汪仲卿出狱,都是撝俗为首所为。

19466月新四军中原突围时,有一批指战员,按照上级“回家隐蔽,俟时归队”的指示,回到了家中,被国民党特务侦知,不少志士被捕入狱。中共地下党组织进行了营救活动,而响应这一号召、挺身而出的往往是撝俗。即使有多人保释,也是撝俗牵头率众具保。撝俗具保救人,完全是出于仁义之心,是对穷苦百姓的怜悯与同情,他也并不知道谁是共产党,谁是新四军,但他们被保释,对彭泽当时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却有着极大的帮助。

撝俗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抗战前曾仿《龙文鞭影》形式,将彭泽贪官劣绅奸商刁民等污行劣迹,编成四言韵文,传诵一时,读之令人捧腹。因撝俗在群众中声望较高,丑类闻之也对其无可奈何,老百姓闻之则拍手称快。

撝俗所著诗联,大多毁于八年寇难,今所存者,仅一副联,数首诗而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欧阳撝俗在党和政府的教育下,提高了思想觉悟,将所有土地及部分房产献给了国家。人民政府以开明士绅待之,从而顺利地度过了“民主革命”这一关。

1952年以病卒,享年75岁,有子一,名荫堂,已病逝于南昌。

黄申芗 (1884~1942)  名少骧,又名绍香,字圣养。原籍湖北大冶黄若芬村。少年时,倜傥有大志,聪明好学,以诗文名于乡里。

黄申芗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日知会被破坏后,他在湖北新军中最早发起组织种族研究会,以后又组织过军队同盟会、群治学社等革命团体。共进会湖北总部一成立,他将各团体归并,加入共进会,并成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在收编会党、发展革命组织及策划新军武装起义等方面,做过大量工作,被张难先先生称为“为革命努力很久,对革命运动最有力者”。以后无论是二次革命,还是护国、护法,他都不避艰险,无役不从。

1913年黄申芗在日本东京,参与孙中山着手筹组的中华革命党。1916年黄申芗回到武汉,策划讨袁事宜。1917年黄申芗应邀任湖北靖国联军参谋长,参加护法运动。其时,黄申芗母胡太夫人70大寿,孙中山、黎元洪都为她题了匾额(见附照)。1924年经粤赣边防军务督办、黄的小学同学方本仁极力推荐,黄申芗任江西水上警察厅厅长,管理赣鄂皖三省间(上至富池,下至安庆)水上警察事务。水警厅设在南昌赣江门外滕王阁附近。1926年黄对这种“一官犹在水,无日不风波”的水上警厅生活深感厌倦,辞去职务。这年孙中山已去世,黄对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蒋介石不信任,又风闻政局有变,于是决定隐退,移家至江西彭泽。他在《寄居彭泽遣兴》序中写道:“彭泽因山为城,环抱可爱,故昔人有‘青山好处惟彭泽’之句。余既赏彼天然之胜,又以渊明故治遗风犹存,遂谋别墅于此。城北有水萦回而入,是曰回塘。塘外有洲,多古柳,曰柳林洲。洲上有台,曰小姑洑台。盖于是处望小姑山,犹觉明媚也。扬子江至小姑洑与彭郎矶之间,忽分流逆转而上,约五里,迄彭城,旋折而东去。江山如此,可不谓有情乎?彭郎矶流甚急,近矶处产鲤绝佳,以故彭泽鲤鱼称美于世。盖凡鱼游急水者,其鳞尾必甚活跃而有力,其味无不鲜美也。城中居人,可千户。市上兼沽名酒,曰陈年封缸,味醇而烈,每饮必醉……。”这时候,申芗采纳了其兄黄壬芗(字芷屿。辛亥武昌起义时,曾任第七协十四标军需官)的建议,在离彭泽县城几十里外的东方村(即今杨梓镇的方家店),买了一些荒山和荒田,从老家湖北大冶招募了些闲散劳力,办了个小型农场。黄壬芗早年受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对果树和农作物栽培很有研究,且精明能干。他每天带着工人,不是在果园里浇水、剪枝、打叶,就是在田间松土、间苗、除草。黄申芗也一边参加劳作,一边读书。他读的书很多,涉猎极其广泛,除了经史子集类的书外,释、道两家的书也读了不少。同时对马列主义著作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阅读和研究了一些方面的书籍。这段时间,兄弟情笃,一家人和睦相处,生活比较平静,心情格外愉快,还与彭泽当地名门联姻。“为辟桃源地,移家竟可居。客归花照户,午睡鸟探书。木尽牛山美,蔬兼鼠壤余。绕田风光好,春在野人庐。”(《春日返彭泽山居》),黄申芗在县城(今公安局院内)购得民房一栋,与山中桃源农场相呼应。但好景不长,当时彭泽山区的治安不好,土匪猖獗,抢劫事件时有发生。他有个在国民革命军任副团长的侄子,回家省亲期间,被土匪杀害。这件事对黄申芗刺激很大,他曾对这个侄子抱有厚望,视同己出。这个侄子北伐时曾任先遣队支队长,作战勇敢,屡立战功。1929年黄申芗次子黄宣在安徽大学肄业后,任九江海关税务科员,因病不幸辞世,归葬在彭泽县城北郊。这样,他一家丢了两个亲人遗骨在彭泽。这些不幸的事发生后,他便把农场托付给长子黄元和表弟胡九如管理,黄壬芗一家回了湖北,黄申芗则上了庐山,住在牯岭附近的剪刀峡。住处是幢石头结构的房子,名曰六泉山馆,自号六泉主人。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炮火,终于又燃起了这位老战士的战斗激情。黄申芗就在这苦恨报国无门的时候,开始和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有了联系。他从中国共产党身上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不断地追求与探索,他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共产党和马列主义能够救中国。以后,黄申芗积极靠拢党组织,以满腔热情参加反蒋抗战运动。

在革命处于低潮的1932年,黄申芗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以辛亥革命元老的身份和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等有利条件,长期为党从事情报工作,在隐蔽战线上起到了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这段时间,他的寓所在上海襄阳北路44弄仁德村15号,是一幢三层楼的房子,黄将其全部买下。这里地处深巷,极其隐蔽,又在法租界内,所以党的秘密联络站就设在这里。当时常来这里的中共党员和民主人士有潘汉年、李杜、安娥、张执一、王学文、王绍鏊、刘仲容等。

上海成为孤岛后,他深居简出,谨言慎行。为掩人耳目,他与当时的一方名士江眉仲、孙华复、袁巽初、余越园、陈屺怀等人组织了一个诗社,作为革命工作的掩护。

1942年,山河破碎,风雨飘摇。黄申芗忧心如焚,加上长期从事艰苦危险的秘密情报工作,操劳成疾。于130下午带着遗恨与世长辞,享年58岁。遗体葬于沪西大陆公墓。

19591月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根据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的建议,经研究决定,追认黄申芗为革命烈士。19837月由中央民政部重新颁发了烈士证。

黄申芗有三子。长子黄元,亦曾寄迹于彭泽山中桃源农场。次子黄宣,早逝(前文已述),葬于彭泽城东。三子黄孚于。

丁壮山(1884~1944)  名懋观,字古意,龙城镇人。幼颖悟,九岁能文,下笔千言无懈慢,十六岁为省优附生。光绪二十九年(1903)考入省高等实业学校,研习外语及格致之学。毕业后与省群彦创办实业中学,一时才俊多出其门。在20世纪之初,秘密加入同盟会,与李烈钧、彭凌霄等时相过从,并热烈响应与支持李在湖口起兵讨袁(世凯)的护国运动。

民国十二年(1923)被选为省参议员,与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的创始人赵醒侬、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方志敏等同列议台。省议员任期届满后,返乡主持高等小学堂,循旧学之坠绪,导新学之先河,其格局规模,都是空前的。先后四、五年间,芬芳桃李,已遍植乡井间。

丁壮山一生多仁心,百姓疾苦常绕心怀。民二十二年(1933)彭泽知县张忠逊,将县内湖田没入官府,所有赎金尽为张及其吏下据为己有。丁壮山闻讯立奔县衙,与张对簿公堂,毫不留情地予以揭露,张乃以此罢官,湖民称快。

民国二十七年(1938)日寇进犯,县城被陷。丁壮山挈眷避难于二十五都严炉村,时县长陈炳德为兵乱所逐,全县无主,一夕数惊。丁壮山以众望所归,被举为难民维护委员会委员长,上任后,他立即通谍岩阿,扶恤流亡,不久人心大定。这年冬天,他又被举为赈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亲自拟计划,订规程,秉烛庭书,达旦不寐,相继创办了难民收容所12所,全县灾民赖以生存者万余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县长张习斌将下拨的难民赈济款七千元挪作他用。丁壮山立即呈文省府控诉张的非法行为。省府立即回电表扬他,并知会民政厅,准予如数再拨。

民国二十九年(1940),日寇窜扰山乡,适逢夏旱,农民车水抗旱,心急如焚。值此生死攸关的时刻,县府军事科向科长,贪婪而畏死,竟强捉抗旱农民十余人,日候其宅,为他壮胆。他并将细软,家什捆扎停当,准备随时逃亡。人们讥讽他为“捷足先遁”的军事科长。丁壮山闻情,立即拟文控诉,经查实后,向即去职。

民国二十八年(1939),其子丁立本任职战地工作队,奉令潜伏县城,策动伪军反正。事泄,囚于敌山泽火队部,迭遭酷刑,丁壮山虑其酷刑失节,乃遣密使以诗警之,有“当前记取光明路,正义由来照古今”之句,气节凛然。其子后经爱国力量营救脱险,但终因迭遭磨折,不治身亡,年仅21岁。

民国三十三年(1944)十一月十八日申时病逝,享年60岁。

高贲年(1895~1945)  字重之,更名以庄。黄花乡新民村人。自幼秉承家训,稍长则师从硕儒易介甫先生,与国学大师汪辟疆先后同窗。民国初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江西省第三中学,其应试的作文,曾列为江西省印行的《万有文库》篇首,中学毕业后,留该校助教。

高重之才华绝众,闻名乡里。他精通古文,尤擅诗联创作。为文重气质义理,学人大多推崇他。平生所著诗联,文赋甚多,但他淡泊名利,不求闻达;故边作边丢,从不珍惜,自己极少保存。所传于世的诗文,都是友人及学生的回忆作品。绝大多数毁于抗日烽火中,现在留下的仅千之一、二而已。

高重之为人方直,他一生有多次进入官场的机会,但都因本人拒绝接受而未成。如民国十九(1930)年县长刘芸台聘他担任秘书室主任一职;民国三十三(1944)年147师师长徐元勋想聘他为高级幕僚,都因他深恶痛绝旧社会官场的黑暗,从而拒其所聘。他不慕荣利、不趋附权势的品德、不与贪官污吏为伍的节操,深深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高重之将其平生所学,完全贡献于彭泽的教育事业。从南昌三中留校任教开始到民国三十四(1945)年逝世前任彭湖联中教师时为止,前后任教20多年。抗日战争时期,他避难杨梓山中,还亲自设帐授徒,桃李遍于县内,其中学生大多投身于祖国的解放事业与建设事业,成为新中国的建设人才。

民国三十四(1945)年十月因病逝世,享年50岁。遗有一女一子。

丁懋斌 (1898~1968)  字乃卿。龙城镇人。1917年考入江西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毕业后又考入江西法政专门学校,1922年毕业后,应彭泽县高等小学之聘,连续在该校任教5年。在该校任教期间,他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工作勤奋,与同仁相处友好,深得师生好评。

19279月,应省民政厅的邀请,在省民政厅任吏治考察员。1928年,出任信丰县代理县长数月,尔后又回到民政厅工作。

1930~1931年,先后在家乡休息了两年,辞职回家休息的主要原因是“不愿在政界上混”。

1932年,他看到家乡教育事业的落后情景,决心弃官从教,经过充分的准备,在龙城镇开办了私人学堂。当时慕名而来的求学者,络绎不绝。

1935年,应县政府的聘请,出任彭泽县教育局局长。任职一年以后,他还是辞官从教,19369月,任彭泽县高等小学教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8629,日寇攻陷彭泽县城,他举家逃难到江西泰和县(泰和县是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江西省政府所在地)。不久,应泰和县蜀口洲小学之聘,任蜀口洲小学教员。1939年秋,应江西省泰和中学之聘,任泰和中学教员。

1945年秋,抗日战争胜利,他回到故乡彭泽。

19462月,应湖口师范学校之聘,任湖口师范学校教员。其间他与多年的知己好友汪鹏图先生朝夕相处,谈诗论教,意气相投。看到家乡教育事业的不景气,看到很多青年要负笈到外县求学,两人便决心要在彭泽办一所中学。办学校,第一是要钱,第二是要人,第三是要房子。白手起家,谈何容易。两人通过周密考虑终于拟定一个方案,并立即回家乡落实。当时湖口至彭泽,十多天才有一趟过路汽车,小轮船也三、四天才有一趟。为赶时间,两人自己掏钱租一小木船,行至红光,忽遇大风,只好步行到县城。

几经奔波,经过一年多酝酿、筹划,并同国民党彭泽县政府反复交涉,至19477月,“彭泽县中正中学”才告正式创立,这是本县第一所全日制普通中学,校址设在东岭西坡,原“五柳书院”旧址,丁为首任校长,由江西省政府委任。

19519月,丁懋斌校长接到当时九江专员公署文教局的调令,调到湖口中学任总务主任。

19538月,又调到九江师范任教。

1960年退休后,客居九江。因思乡心切,1963年回彭泽定居。“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历史反革命,受迫害致死。

1978年,被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

先生热爱教育,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家乡的教育事业,为彭泽培养了大批人才。

陶博吾(1900~1996)名文,别署白湖散人,世以字行。1900年生于定山乡东光村,是陶渊明的嫡裔。六岁入私塾,聪颖过人,诵唐诗宋词,每过目不忘。10岁通音律,稍长,即以诗作名播乡里,14岁时与本县5位老先生组建“六雅堂”诗社。1929年考入南京美专,后因战事,转考入上海昌明艺专,直接进入二年级。时昌明艺专国画教师有潘天寿、黄宾虹诸大师,诗词课由前清翰林、著有《梅花诗集》的著名学者曹拙巢夫子担任,尤其是黄宾虹的博大胸怀、精湛技艺、高尚人品,对陶文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昌明艺专毕业后,陶文放弃了留校任教和在上海工作的机会,只身回到彭泽故里,归隐田园。他过着平淡的乡间生活,三间书屋、千竿修竹、白鹅湖上泛舟、乡间小道漫步……,效法祖先陶潜,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1年他在故里筑“吾园书屋”三间,教书为生。不时游玩山水,吟诗作画。“仰首一长歌,湖波尽浩莽”、“兴来畅游三江水,醉卧横眠五老云”、“浊酒何妨邀明月,菊花须插满头归”、“长与疏篁作比邻,闲看群芳竞争宠”。……这是他舒适、闲散、超脱生活的写照。这种生活没过多久,日寇入侵,刀光血影,枪炮声、炸弹声顷刻间惊破了他的桃源美梦。从此他踏上流亡之路,颠沛流离、浪迹他乡。面对国仇家恨,他痛心疾首、愤然命笔:“门前松竹虽自绿,江山不是旧山谷,故都文物任践踏,同胞万人尽杀戮,有田不敢耕,有家不敢宿,江山如此谁倩牧,月里唯闻鬼夜哭。此仇此恨何时雪?漫对山河空凄绝。男儿宁为雄死鬼,赤血丹心不可灭。愿得全国之人赤血丹心不可灭,倭奴、倭奴,我将食汝肉而饮汝血,戴天之仇才可雪”。他在另一首诗中写道,“此行不饮倭奴血,誓死黄河古道旁”。这慷慨悲歌,激扬文字,一扫当年那隐逸、闲适的诗风。

陶文的书法,成绩尤著。他潜心传流,优入法度。中年以后,得益于吴昌硕大师的影响和黄宾虹先生的教诲,驱遣百家,机参造化,于石鼓文,散氏盘铭文的研究中,攻坚突破。长期的临池实践,深思敏悟,取精用弘,遂自成家法,独立门户。经近百年的苦心经营,终垒造了自己的山头,以其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雄居于当今书坛,并影响着一批后人。其书法,草行隶篆皆长,尤以行草、大篆为突出。他的大篆,以“石鼓文集联”、“散氏盘铭文集联”为代表作,集中反映了他在篆书上承前启后的成就。启功说他“在生动随意趣味变化方面比吴缶老略高一筹”,这是对他恰好的评价。

他的画,不仅得古人的画理、画法的精髓,并得古人之心,进而外师造化,得自然之灵气,特别注意独创精神,画之个性,最难其俦。上海吴昌硕研究会的同仁看过他的画惊异地说:“过去以为在吴昌硕的学生中,跳出吴昌硕的只有一个潘天寿,现代看来还有一个陶博吾。”他的画,看似平淡无奇的景物,又与真实形象相去甚远。但这似又不似,不似又似,却体现出不同凡响的效果。他的每幅画上皆自题诗句,画面上充溢迷漫着诗的意境。诗情画意,书法精湛的每幅作品,均熔诗书画绝技于一炉,互相辉映,臻为上品。

陶文又是一位热爱故乡、情怀故土的艺术大师。他的每幅字画上的题款,都无例外地写上“彭泽陶博吾”。当代书法大家,他的砚友林散之先生曾这样写道:“博吾少时,思想激进,曾以“革命党人罪为反动政权所通缉,毁家破室,几陷不测。此后复又以莫须有的反革命罪而被褫除公职,徙流困辱达20年之久。及至……玉宇澄清,其冤方伸。……其诗、其书、其画皆一如其人,握芝怀瑜,晚香尤烈……”。给他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评价。

19894月,博吾89时,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西分会、省文化厅和县政府,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和日本等地为其举办了由启功题额的“陶博吾书画展”。陶氏作品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乃至东南亚地区皆声名远播。

199666,先生溘然辞世,享年96岁。其子孙后人现寓居南昌市。

黄孚于(1909~1946)  名简,又名人超,自号铁顽。1929年冬高中毕业考入了上海美术专门学校。1935年他投身“12·9”爱国运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他的名字上了黑名单,不久即被法国巡捕房逮捕,后引渡至国民党特务机关关押。1936年初,押解至苏州监狱,被判处死刑。后经多方营救,于1937年“七七事变”后才出狱。为了摆脱特务的盯梢、跟踪,他也来到彭泽山中桃源农场暂避。

黄孚于到彭泽不久,即结识共产党员周伯勋,由于志向相投,遂成莫逆之交。那时彭泽一带,有一些从抗日前线退到后方的散兵游勇,时常扰乱地方,周与他密商,由黄出面去召募这些散兵游勇,加以改造,秘密组建一支抗日游击队伍。不料,事情败露,因以“通匪”罪再次被捕入狱。这次由大哥黄元出面,邀约当地名士丁子振、谌敬平、欧阳宗怀等联名具保,多次托人疏通,因而得释。

黄孚于一共在彭泽待了3年,娶彭泽大族欧阳氏之女为妻。1940年夏去上海,在父亲的指点下,他带了两个亲戚去郊县办了个养蜂场,由开始时100箱后增加到300箱,所得收入,除自给外,还能补贴家用。1942年,其父黄申芗去世后,他便携带妻儿回到湖北大冶老家。将妻儿安顿后,只身前往武汉,担任了省立高中的语文教员和汉口市一女中的英语教员,以后又任过美术教员。由于他身体受过严重摧残,在狱中又染上了肺病,健康情况日益恶化,不得不辞职回家养病。1946年夏,病情加重,常咯血不止,于722与世长辞,时年37岁。

刘嘉祥 (1910~?)  字永生,杨梓人。原籍南昌市。国学造诣很深,武艺也高强,是一个难得的文武全才。抗战初期,随国民党县长张习斌来彭泽,任警察巡官。因亲睹官场黑暗,耻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不久即告退林下,定居于杨梓龙溪桥柯畈村。

刘嘉祥自幼经名师传授,刀枪剑戟,格斗擒拿,无一不精。最可贵的是,他信守中华武术的传统美德:匡扶正义,惩恶锄奸。1941年春,汉奸杨子江为虎作伥,无恶不作,经常到乡下欺压百姓,敲诈勒索,奸淫妇女,百姓恨之入骨。没办法,只有求助于刘嘉祥,请他出来惩治这个穷凶极恶的家伙。刘侠肝义胆,一听老百姓诉说杨的种种恶迹,义无反顾的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就和汪化愚一同潜入敌占区。合当杨子江贼命当绝,在凉亭,刘与杨贼巧遇,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只一枪就结果了杨的性命。当即割下杨贼的头颅,带回后方示众,百姓无不称快。从此刘的威名大振。就是现在,杨梓一带上了年纪的人也无不知道刘的此次壮举。

刘离开警察局后,没有了生活来源,不得不去跑“警戒”(保镖),兼搞些贩运来维持家庭生计。那时候跑“警戒”是很危险的。除了可能遇上了鬼子以外,还有两怕:一怕土匪杀人越货,二怕汪精卫的“建国军”“要见面礼”(没收)。由于刘的名气大,在绿林和伪军中,他的名声都具有一定的威慑力量。老百姓一听说他跑“警戒”,都想方设法要与他结伴同行, , 。他行路, 时,常携带一把雨伞,这既是护身的“盾”,又是制敌的“矛”。有几次经过土匪出没地带,土匪听说刘要借路经过,谁还敢说个“不”字,都躲得远远的。那时候刘就是老百姓的护路神。1942年,端午节前后,刘带着一群棉花挑子,在湖口流泗附近,正横跨公路的时候,遇上一个荷枪实弹的鬼子兵,杀气腾腾,要把人货押走。在此危急关头,刘嘉祥上前立刻对准鬼子的右肾--命门穴,狠狠一击,鬼子当即倒地而亡。刘马上吩咐同伴王的伢、田春生二人把鬼子尸体装进麻袋,沉入水中。枪弹就带回来交给国民自卫大队,大队还发给他200斤大米,以示奖励。

刘不仅用他的武功惩恶锄奸,而且还用他武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他的医术远近闻名。彭泽以及周边的东至、都昌、鄱阳、湖口的患者都纷纷慕名前来求医。刘为人治病,真正做到孔夫子所说的“医乃仁术”。刘对一般贫苦老百姓,不但不索取分文医疗费,而且以宾客相待。但对富豪与官吏就不同了。例如1940年,住在新屋汪村一位国民党要员的母亲从楼梯上跌下来,胸前肋骨脱位三根,大小便不通。要员马上备好轿椅请刘前去医治。当时面议治疗费是24担皮花(皮棉)。经过几天的医疗,病人的肋骨已完全复位,疼痛基本消失,可大小便仍未通。再次邀请刘复诊,刘责其食言,并言明“皮花不到位,不去!”当天下午这位国民党要员不得已才交清皮花。刘上门复诊后,不数日病人的一切康复如初。

高虞夫(1910~1995)  字平初名心夔、生于宣统三年八月初五,黄花虎厂坞村人。其曾祖、祖父,皆为清之太学士,至其父树启,家道中落,为送儿辈读书,变卖田产,以资膏火。

虞夫少时天资聪颖,7岁入私塾,9岁能诗文,10岁入县立高等小学堂,15岁入江西剑声中学,毕业后,为分担家庭生活重担,放弃继续升造,回县就任第三小学校长,后考入上海交大电机系学习。当是时,内忧外患,国势阽危。他毅然投笔请缨,于1930年投考黄埔军校十期步科。毕业后,历任陆军排、连、营长等职。1937年,日寇侵占我东北后,又继续南侵,“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日寇倾其全国三分之一的兵力进犯上海,当时他所在的别动总队第三支队(师编制)驻军江西,奉命东下驰援,在罗店一线,与友军88师配合作战,全体官兵,奋勇杀敌,给予侵略军以沉重打击。后转入后方整训,1939年,调第九战区三十集团军政治特派员室工作,旋调新十五师任上校团长,在团长任期内,连续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三次长沙会战,在枪林弹雨中,他身先士卒,猛勇顽强,歼敌数万余人。在九战区内,坚守阵地,巍然不动,有虎将之称。1942年,因参加三次长沙会战,功勋卓著,晋升新十五师少将师长,后又调任三十四师师长,其部在湘赣边区防地,与当地人民水乳相融,群众为驻军通风报信,因此曾数次粉碎日寇的偷袭,树立了军民联合作战的光辉榜样!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命接收湖北大冶石灰窑一带的日军投降事宜。在此一时期,全国各地接收大员,无不纷纷以发“接收财”而争先恐后,虞夫则清廉自守、军纪森严。负责此一地区投降事宜的日军指挥官,在造具点交清册时,有意留下一座日侨洋行未上点单,拟作为赠他的礼物。他着令秘书严饬日酋全部重新造册,不准有任何遗漏或徇私情,并告勉其部属说:“我们八年浴血奋战,有多少中华儿女,战死沙场,至今还暴骨荒郊,所为何事?他们是为国家仇、民族恨,为让世界上藐视我们为低等民族以及梦想瓜分我国的一切资本主义和军国主义国家试一试我们的军纪与军威!今天我们如果个个争发接收财,我们将何以对为国而战死疆场的先烈和自己浴血八年的初志!今天向我们求降的,是世界上最歧视和最侮辱我们民族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他们虽然已经投降,但仍心怀不满,如果今天我们接受了他们贿赠,就会助长他们对我们的歧视,更是自己承认了自己的低贱!我们军人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我是一师之长,我不接受敌人的贿赠,不贪赃,就可以作为全师的表率!我不犯律,我就可以用军纪来约束全师将士,八年之国殇未复,人民的生活未苏,望我全师将士共勉。”1946年冬他调陆军总部总政工作,1947年调空军伞兵部队工作,1948年调任京沪杭警备司令部任少将高参。21军政工处处长陈澄之调台湾后,他被任命21军政工处处长一职,上海解放后,21军退守舟山群岛,后又调往西南。194911月,被委任为四川战斗政府警备部副司令兼民主联军第十纵队司令官,12月在郫县率全体官兵18千余人起义,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川西分校理论教员,1976年,回江西工作,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九江市委员会八、九、十届常委,市政府参事等职,1995812因病逝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享年85岁,原配欧阳氏,子剑飞、孙跃先,现均在九江工作。

虞夫谢世后,民革江西省委赠碑联:“挽民族于危亡,百战沙场留伟业;忆音容之宛在,独留高冢耀人间。”江西省黄埔同学会挽诗曰:“当年曾不疆场死,留得余生献万民,参政吐丝溘逝去,中华统一告英灵。”

杨志巩(1911~1987)  字中峙,1911111生于彭泽郭家桥。曾祖考宪章公,世居安徽太湖南乡杨家岭;祖考成烈公,因参与太平天国起义,事败,始迁隐郭家桥,成婚立业于斯。考秀山公,妣鲍太夫人。秀山公深具科学思想,常构筑渠堰、设计抽水机,本县及接壤邻邑,溥被其利。

先生幼入私塾,从高公建予夫子游;聪颖好学,诗文日进,高公许之曰:“此子异日必以诗鸣。”稍长,就学于芝阳师范、章江法政专校。1932年完成学业,以成绩优异,经师长荐引,出任贵州施秉县政府秘书,旋调任县立中学校长。迨日寇侵华,大战爆发,先生立志报国,毅然投身军旅,曾任鄱阳湖警备司令部军法官等职。抗战胜利后,转任南京市政府社会局科长。1949年赴台湾,历任省立冈山高中训导主任、中国国民党社会工作委员会总干事、全省民众团体活动中心总干事、对外贸易发展协会计划联系处处长等职,于发展工商、调和地方,厥功至伟。

先生学业湛深,诚见卓越,性情和易,任事恭谨,待人诚信。在乡时与汪如椽、欧阳西农诸君子善。旅居宝岛,每为彭泽同乡排难解困,乡人莫不敬仰;寒暑令节,贺客盈庭。

先生工诗书,诗重少陵之忠爱,书有魏碑之苍遒。晚年常与文酒之会,即兴赋诗,语多感慨。如《秋兴八首用杜工部韵(丁巳)》:密叶繁枝绿满林,蓬莱无处感萧森。云迷鹫岭千峰湿,梦绕匡庐万壑阴。碧海年年仙阙泪,丹枫片片故人心。神州日近长安远,忍听秋风送暮砧。

身世故国之情,跃然纸上,感人至深。著有《海上行吟稿》,未刊诗300余首。198744病故于台北寓所,享年77岁。

德配丁氏,闺讳年庆,省立湖口师范毕业;在台历任国民小学教师及学年主任、教学组长等职。子宁远,东吴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现任台湾师范大学讲师。女珞玲,德明商业专科学校毕业,现营商。孙硕庭、蔺庭,尚在小学就读中。

汪秉笔(1917~1998)  字如椽,号草心,别署痴叟。1917农历十一月二十七日生于黄岭乡老屋汪村。祖父汪朝汉为清朝太学生,父汪辉阳是塾师,世代书香门第。在这种氛围中,他自幼颖悟,四岁即能背诵唐诗。1925年,考入县立高等小学堂,1931年就读于南昌省立第二中学,193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九江师范高中部,1935年任学生自治会主席,时北平学生掀起反抗日帝侵华的“一二·九”爱国运动,他积极响应,并率队游行,高呼口号,沿途讲演,控诉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种种罪行。

1937年高师毕业,被派赴星子县就任小学校长。不久因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局势严峻,奉父命辞职返里。19386月,日寇陷彭泽,他毅然参加省保安总队,拿起武器,保卫家邦。

193810月,江西省第五专员公署组织“战地工作队”并选拔干部,他报名应征。口试时,主考官以“战地出生入死,时有不测,汝无惧乎?”问他,他不假思索地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作答,考官认为他答得干脆有力,且笔试亦获全优,名列榜首。即被委派任江西省第五专员公署战地工作队第一组组长,兼任彭泽县第一区区长,时辖地全属沦陷区。自此,他常与欧阳相等爱国志士一道,经常潜入皖赣边区敌后,组织参加了与日寇的殊死斗争。

1941年后,任彭泽县政府教育科督学,兼县立第一中心小学校长,并加入国民党。后因揭露县长袁某恶行而遭罢职,乃屈居乡里,援笔撰文,以申报国之志。有《向第三战区陈明敌我双方战略形势》、《祭黄土岭阵亡战士文》、《斗魔记》等文,曾刊登在当时的《前线日报》上。

1944年任军统彭湖组组长,1945年秋,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后曾任军法总监部九江汉奸处理委员会秘书、江西省会警察局秘书、九江县政府主任秘书等职。1949年秋,远走京沪,颠沛流离。1954年以历史问题受审,接受思想改造20余年。1975年蒙政府特赦回里,1978年任民办小学教师,敷扬教谕,授业解惑。并应县对台湾工作办公室之约,撰写多篇对台宣传文稿,被“中国新闻社”、“海峡之声”等新闻媒体采用,获得各级好评。1980年被聘为新编《彭泽县志》副主编,主笔百万余言志书,众多序文皆出自其手。1986年冬,与友人倡导成立彭泽诗社,创办《澎浪》诗刊,并为江西诗社及九江江州诗社成员,先后担任《区庐诗词》编委、江州诗社顾问、彭泽诗词学会副会长及《澎浪》诗刊副主编。晚年所著诗文,由其在台好友资助出版为二集,名曰:《晚晴吟草》、《晚晴续草》。

古稀年后,曾患风疾,苦练左书。19972月突患脑血栓症,1998529日晚855溘然长逝,遗12女。

丁思渭(1919~2005)别号访渔,19199月生于龙城镇。重庆市公安局离休干部、公安史志编纂成员。1940年毕业于九江一中,1943年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182总队炮兵科,后留校任第20期总队班长、炮兵助教及总队部教育副官等职。1946年调南京,先后任陆军总司令部第三署及国防部第五厅参谋。1949年初随南京政府迁广州,同年夏到重庆。重庆解放后,一直在重庆市公安局工作。1957年鸣放中被划为“右派”,1979年由原单位落实政策,改正、收回,继而离休;离休后被聘参与市公安史史志编纂工作。

访渔国学功基深厚,旧作诗稿取名《风来集》,取“驻马跑山阿,风来臭气多”之意,1995年由台湾“联教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其1946年“东归杂诗”曾编入《现代中国军人诗话》(南京国防部新闻局李侠文主编),部分作品曾分别发表于南京中央日报泱泱版、和平日报及徐州日报。20世纪80年代以后曾先后加入江南诗词学会、澎浪诗词学会、江州诗词学会及重庆诗词学会,均有诗作发表于上属学会会刊。《当代中华诗词选》、《中国新诗人诗选》亦载有其作品,以其身世自认为畸零,故特别爱好沉郁苍凉之作而服膺于韩昌黎所谓“欢愉之词难工,愁苦之声易好”。

江善讲 (1922~1992)  原籍安徽省无为县。民国18年春(1929)随父母逃荒来彭泽,定居棉船乡江心村。11岁起帮人放牛,打长工,在旧社会受尽了苦难。194910月,他带领全家9人,参加复堤堵口,每人每日挑土3~4方,超过他人一倍。195011月,被评为县、专区和中南行政区农业水利劳动模范、全国农业水利劳动模范,赴京参加全国劳模会,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1951年,积极投身土地改革运动,同年3月率先组织本村农民,成立常年互助组。1952年,将土改中所分的15亩地,全部种改良棉,获得亩产皮棉63斤的好收成,轰动全县,为大面积推广改良棉做出表率。1953328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4年春,在常年互助组的基础上,吸收附近自愿参加的农民,办起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被选为社长。1955年冬,又倡导5个初级社联合起来,成立江心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被推选为社长。1956年他所领导的江心高级社植棉4138亩,收皮棉3674.54担,单产80.8斤,名列全省高级社之首。当年冬,他组织全社200多名劳力,将600多亩沙州改为棉地。1957年春,又领导群众,修筑圩堤,建通长江水闸,改善棉地灌溉。全社植棉4828亩,亩产皮棉107.3斤,首创江西大面积单产超百斤的奇迹。先后被省政府、国务院授予省、全国植棉劳动模范,并荣获农业部颁发的“爱国丰产奖章”。

1958年,全县第一个人民公社--江北人民公社建立,江善讲任社长兼江心大队党支部书记。19599月,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周年国庆庆典,又一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接见。1960年秋,省长邵式平至江北公社视察,将江北公社改名为棉船公社,并指示他从社长的岗位上回到江心大队任党总支书记,领导生产,专心探索棉花高产途径,为全省发展棉花生产引路。11月,他即回到大队任职,此后便潜心摸索棉花高产稳产经验。1963年他与技术员、老农“三结合”,种植一亩试验地,亩产籽棉1057.7斤,名扬大江南北。同时组织群众大搞棉花科学试验,成立科研小组,以三田(小面积对比试验田、高产示范田、良种繁育留种田)为基地,以农业“八字宪法”为指针,使棉花产量逐年提高。1961年全大队皮棉亩产152斤,1962年上升到165斤。他还积极培育棉种,经过6年的观察,从“岱字15号”棉中,培育出一种棉桃大、纤维长、衣分高的“江心大桃棉”和“短果枝五瓣棉”,亩产籽棉700斤以上,并在全省引种。1962年,他被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授予特约研究员。

1963年,江心大队荣获华东区植棉先进单位和全国农业战线红旗单位的光荣称号。2月,江善讲赴上海参加华东区先进集体代表会议,在会上作了“多种爱国棉、多卖爱国棉”的书面发言,表达了新一代农民“站在家门口,望到天安门”的爱国奉献精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出他的发言稿,新华社记者袁木为此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站在家门口,望到天安门”的通讯报道。“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被罢免职务。1970年党和人民为他彻底平反,恢复其名誉和职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再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劳动模范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他继续领导群众创新,走主攻单产,提高总产的路子。1982年,全大队植棉5920亩,亩产皮棉达216斤,首次突破“双百”大关。

江善讲先后当选为第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第三、五、六届人大代表和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江西省农学会副会长、彭泽县革委会副主任、彭泽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棉船乡党委副书记等职。1965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江善讲》一书,介绍他居功不骄、清正廉明、一心扑在发展棉花生产上的事迹。199232,江善讲因患脑溢血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0岁。

王寒影(1927~1999)  1927年生于黑龙江省桦川县新城镇。19471月参加工作,任桦川县新城区政府文书,民政助理、副区长。19492月参加南下工作干部大队,千里跋涉,到达江西。19497月~19524月,任修水县委组织部干事、修水县大桥区委书记;19524月~19545月任九江地委纪律检察委员会干事、科长;19546月~19552月任彭泽县政府县长;19553月~19698月,任中共彭泽县委员会书记。

“文化大革命”期间,王寒影身处逆境,坚持工作。先后在九江地区战备公路指挥部、九江地区交通局和江西制氧机厂工作和劳动。19722月~19795月,任中共永修县委副书记、书记;19796月~19812月任中共南昌县委书记;19813月~19836月任中共南昌市委副书记并兼任南昌县委书记;19837月调任省饲料工业协会任专职副会长(副厅级),直至离休。离休后,王寒影视彭泽为第二故乡,他不时关心彭泽的生产和建设,关心彭泽人民的生活。他在彭泽工作的16年间,与彭泽的干部和群众打成一片,为彭泽的发展,呕心沥血,竭忠尽智,与彭泽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199954他因身患癌症在南昌逝世。逝世前的弥留之际,他对家属和亲友再三叮嘱:“我死后,一切从简,……火化后将我的骨灰运到我的第二故乡--彭泽县安葬。因为我在那里工作多年,对那里的干部、人民、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

王寒影在彭泽工作期间,是20世纪的50~60年代。他常身穿土布蓝装,脚蹬解放鞋,肩臂斜挎蓝布包,总是风尘仆仆、来去匆匆,却又充满着无穷活力。他对彭泽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表现出无限的深情;对干部和群众,都表现无限的关怀和体贴。199958日清晨,彭泽的许多干部和群众,听说王寒影的灵车来了,都情不自禁出来迎接。在举行了简短而又庄严肃穆的仪式后,人们簇拥着他的骨灰盒,把它安葬在双峰尖下的葱茏佳木之间--他和彭泽的人民、彭泽的土地融为了一体。

徐积连(1928~1992)  192811月生于棉船乡光明村,祖籍安徽无为。1951年,他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带头苦干,夺取了粮棉双高产,成为了全省闻名的农业劳动模范。1952年,他带着全国亿万农民的心愿,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去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慰问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并在朝鲜参观访问。195311月,徐积连常年互助组转为光明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他是全县四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之一。195510月,徐积连又带领光明村农民成立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走上了农业合作化的大道。此间,他带领村民修建排灌渠道,植树造林,联圩建闸,扩大耕地面积千余亩,确保了农业增产丰收,不断地提高棉花生产的单位面积产量。19623月,由于他领导的光明村农业生产处于领先地位,他光荣地出席了北京农业科技工作会议,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并聆听了周总理的报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徐积连带领光明村很快走上了农业发展的道路,全村1000户人家率先户户通电,家家通广播,接着又家家户户通自来水,使光明村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9811月,被九江地区行署授予地区劳动模范;19822月,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劳动模范称号。

徐积连19822月~19845月,任棉船公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其他期间均在光明村任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长期工作在农村第一线,曾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培植了10公里江堤防护林,修建了5处排灌大闸和30里长的排灌渠道。使6000余亩的棉地能旱涝保收。

徐积连非常关心他人,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全村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后办有四所小学,一所初中。他注意培养年轻人接班,光明村许多青年在他的关怀下,先后走上基层工作的领导岗位,成为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骨干。青年村民赵东升患严重肾炎,双肾坏死,生命垂危,但家境贫困,无法就医。他得知情况后,亲自与在上海医院工作的亲属挂急电联系,并筹措资金,派村干部护送到上海就医,及时为患者作了手术,挽救了病人的生命。孤儿余小凤(女)3岁失母,不久父亲又去世了,叔父家人口多,家底子穷,徐积连视其为亲人,照顾她吃饱穿暖,还送她上学读书,直至师范毕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1992311,徐积连因病去世。

毕必成(1941~1995)  马当镇人。中国电影编剧。19412月生于贵州开阳,中学时代就读于南昌市第二中学,曾在江西少年作文比赛中多次获奖。1959年高中毕业,由于父亲的问题未能升入大学进一步学习。19599~19608月,他在南昌县麻丘公社一所中学任教,19609~1962年底在省总工会宣传部,生活部工作。在此期间,他深入基层,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素材。1962年起任南昌市二中语文教员,在此期间开始创作一些散文,小说,发表在报刊上。1965年,为了更深入地体验生活,他回到家乡任教。19727月被调到市话剧团任编剧,从此,毕必成开始专业文艺创作,1975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拟将他的一部小说《好媳妇》搬上银幕,虽因故未拍,但他就此与电影结缘。“文化大革命”后,毕必成先后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路》、《庐山恋》、《赛虎》及大型话剧《锁不住的春光》等作品,其中《庐山恋》在介绍庐山秀丽风光的同时,穿插了一对青年人的恋爱故事,影片公映后获第三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赛虎》是一部儿童片,充满儿童的纯真感情和天真气息,颇受观众好评。进入90年代,毕必成更关注社会政治生活,创作了电影剧本《寸草心》及《被告山杠爷》,后一部影片获1995年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编剧及第十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但因病未能出席领奖。同年因病去世。

 

第三节  革命烈士

 

汪石城(1943~1998)  19432月生于棉船镇升洲村,祖籍安徽枞阳。19647月毕业于宜春师专中文系。19648月~19655月,在南昌市青云谱干部职工业余学校任行政负责人。19695月调回彭泽。1970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彭泽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马当乡、芙蓉乡工作,担任过乡团委书记、党委委员、副书记、乡长等职务。19904月~19987月,先后任县农经委副主任、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职务。

19986月下旬,暴雨如注,江河水位猛涨,一场空前的抗洪战斗在彭泽县打响。汪石城不顾年近花甲,身患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主动请战,被县防汛指挥部作为第一批防汛工作成员派入马当大堤参加抗洪抢险。来到堤上,他和年轻人一样,分段包干。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每天他都在大堤上忙着查险、排险,始终坚守在抗洪的第一线。630,当与马当大堤相连的江湾堤闸口出现大裂缝时,他立刻冒雨赶到现场,与群众一起在雨里、水里和泥里连续奋战了5个多小时,使大堤转危为安。险情被控制住后,汪石城浑身上下的衣服都已湿透,全身颤抖,显得力不能支。可他还对劝他休息的同志说:“抗洪就是要不怕吃苦,堤上的群众比我们更苦。一旦溃堤,我们就是马当矶下的千古罪人,为了抗洪,绝不能惜身重命。”710彻夜未眠的汪石城早饭后不顾身体疲劳和腹部的疼痛,仍拄着木棍,准备去江湾堤察看。正要出发时,忽然腹痛加剧,脸色发白,额冒冷汗,被同志们强行送往医院就治。经医生会诊检查为胰腺出血坏死,要马上动手术。临上手术台时,还向护送他到医院的同志交待了堤上的工作,并委托代向组织请假。711凌晨5时,距离他下堤不到20个小时,即因抢救无效,汪石城停止了呼吸。

汪石城逝世后,被省政府追认为烈士,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授予他“全国科技界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称号,人民日报记者高新庆为哀悼他的逝世,从北京寄来挽联:

扎根群众,鱼水相依,以民为本感天地;

誓捍江堤,患难与共,为国尽忠泣鬼神。

欧阳泉平(1970~1990)  九江师范高级专科学校数学系88级(3)班学生,共青团员,19701228日出生于泉山乡红星村一个农民家庭。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来,处处以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刻苦学习,勤劳惜物,助人为乐,成绩优秀。199078日午后,放暑假在家的欧阳泉平正在田间为父母劳作,劳动了5个多小时的他正准备回家吃饭,突然听到附近的水库边传来断断续续喊“救命”的声音。他来不及想许多,便一口气跑到水库坝上,只见两个在水库玩水的小学生不小心滑入深水区,拼命在水中挣扎。这时,他忘了一个上午劳动的疲劳,奋不顾身地跳进水库。经过一番艰难拼搏,先后救起了两个少年,而自己却精疲力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无私无畏、舍已救人之歌。欧阳泉平牺牲后,省政府批准他为“革命烈士”,国家教委授予他“张华式大学生”光荣称号,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委员会、共青团江西省委员会授予他“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并号召广大青少年向他学习。

梅开春(1974~1992) 19744月出生在龙城镇马湖村的一个乡村教师家庭,1991年初中毕业,同年12月参军,被分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广东边防总队五支队机动中队四班,列兵警衔。开春七岁时,听奶奶讲解放军当年在长江北岸,面对江南岸国民党部队枪林弹雨的封锁、横渡长江的故事后,就对他爸爸表示说:“解放军叔叔真是好样的,我长大后一定要当解放军!”从那时起,小开春就立下了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战士的志愿。他从小就受到家庭的严格教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养成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参军后,他努力学习政治、军事和边防业务,平时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入伍不到三个月,就成了中队的思想政治工作骨干。19928月的一天,他正感冒发烧,突然天降大雨,部队有些物资被淋,他不顾身体不适,冒雨转移贵重物资。他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每月36元的津贴费,还拿出10~20元来供妹妹上学;部队发什么就穿什么,就连香皂、牙膏之类的用品也全是拣最便宜的买。他忠于职守,清正廉洁,依法办事。在边防线上执勤四个月,6次抓获外逃分子共18人,教育违反边防法规的群众100多人次,并机警地协助支队干警在海关闸口附近抓获了3名偷渡澳门的不法分子。

19921017凌晨330分,梅开春挎着冲锋枪在珠海市与澳门接壤的边防线上,按时上哨执勤。象往常一样,他沿着铁丝网内边防路轻轻踏着碎步,边游动边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凌晨5时许,当他巡逻到离关闸口约800处时,突然发现三四条黑影从对面涉入已退潮的鸭涌河,迅速向我方铁丝网靠拢。他立即从肩上卸下枪,端在手中,躬下身体,贴近铁丝网向黑影过来的方向敏捷地奔去。透过铁丝网,他看清了黑影原来是4个男子。(后来经珠海市公安局破案查明,他们正是1016持枪抢劫澳门恒生银行的犯罪分子徐伟泉、徐伟忠、郑其杰和林发诚。他们身上携着3支手枪、4颗菠萝炸弹和抢劫得来的130多万元巨款)。他见歹徒已靠近,便冷静地隐蔽在铁丝网下不到一米高的石壁边,屏住呼吸,轻轻地拉动枪机。这4名歹徒很快来到铁丝网前,犯罪分子林发诚爬上了铁丝网。梅开春趁罪犯立足未稳,突然站了起来,大喝一声“站住!”随即向天“嘭”地开了一枪,对歹徒进行警告。这突然而来的喝声和枪声,震住了歹徒。梅开春当即命令他们从铁丝网外爬过来,并喝令他们举起双手,进行盘问。当时现场只有梅开春一人,心怀鬼胎的林犯拿出一叠10000元港币丢到地上说:“拿去喝茶,放了我们吧!”当即遭到他的严词拒绝:“不行!跟我去中队!”这伙歹徒认为他嫌钱少,歹徒徐伟忠又把100000元港币丢在他面前,并指着另一个鼓鼓的钱包说:“如果放了我们,再加上10万元。”这下可把梅开春气坏了,他大声向歹徒们道:“休想!你们再多的钱也买不通我!”接着他喝令歹徒们站起来,一个跟着一个,押往中队。他是一名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身高只有1.63,身材也比较单薄,对付4名不法分子是非常危险的。约走了20远,走在最后面的林发诚突然蹿上前来,双手死死抱住梅开春,并对另外三个同伙恶狠狠地说“打死他!”他双手被林犯抱住,只好竭力用双腿搏斗。其时另外三名歹徒已豺狼般扑了上来,猛力将他往地下按去,他忍着剧痛,用头将凶犯徐伟泉撞倒在地,两名罪犯抱住他的双脚,另一歹徒则按住他的枪支和头部。此时凶犯徐伟泉掏出手枪对准他的胸部。望着黑洞洞的罪恶枪口,他说:“你们就是打死我,我也绝不放你们走!”他的英雄气概和斩钉截铁的言辞,一下子把歹徒们给震住了。几秒钟的沉寂之后,凶犯徐伟泉对准梅开春的心脏,扣动板机,发出了罪恶的一枪。他死后,仍睁着双眼,把冲锋枪紧紧地抱在怀里。

梅开春牺牲后,1993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授予他“守边英雄”的荣誉称号,19921130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9317广东省政府批准他为革命烈士,1993213中共珠海市委员会,珠海市政府决定发给他抚恤金20万元,同时号召全市广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人民群众向“守边英雄”梅开春学习。梅开春同志壮烈牺牲后,《新华社每日电讯》、《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法制日报》、《人民公安报》、《人民武警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东公安报》、《珠海特区报》、《澳门日报》及《广州法制报》等媒体都对他的英雄事迹进行过详细的报道。

 

 

第二章  人物专记

 

 

    (抗日老战士、原九江专员公署副专员、副省级)1912年生于安徽省无为县,泉山镇辰字号村人,祖籍安徽合肥。6岁时随父母迁至彭泽。兄弟四人,他排行第四,时人称其“商老四”。1930年在安徽无为县读书时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他在长江南岸彭泽辰字号一带以“抗日救国会”为基础,广泛发动群众,募集钱粮,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武器弹药,扩充武装力量。

1938年任新四军江北游击队第十八中队队长,后被调任江北游击纵队司令部任警卫连副连长;1939年元月,他奉命回彭泽带领沿江5个沦陷县(彭泽、宿松、望江、东至、湖口)的“抗日十人团”1千余人,与日伪军作战,在宿松毕家岭一役毙敌伪军百余人;后带领“抗日十人团”到安徽无为县编为新四军第四挺进支队,商群任支队长兼政治委员。11月,商群受派遣回彭泽组建沿江抗日游击大队,任大队长。19403月沿江抗日游击大队在中共赣北特委的领导下,改为长江游击队,并在宿松、望江湖区扩充队伍,商群任游击队长,后编入新四军七师领导下的“黄湖大队”,商群任大队长。在此期间,曾巧夺147师某炮兵连的小炮三门、机枪五挺、步枪60余支及其他弹药,增强了队伍的装备。皖南事变后的19417月新四军七师挺进团来彭泽,团长林继先、政委李年平重组中共赣北特委,在原长江游击队的基础上组建独立团和独立大队,商群任独立大队大队长。

1943年春,新四军五师挺进十八团进驻彭泽,商群与之会合,311商群任中共彭泽委员会书记,并任长江支队支队长,后改为中共彭泽工委任书记。并召开了“团山会议”,明确了当前任务是统一思想,发展组织,充实革命力量,重新创建抗日根据地。

1944年初商群任中共彭泽大工委下辖的彭湖工委书记,此间他致力于完成疏通敌后通道,架设新四军五师和七师之间的跳板,先后完成护送新四军五师第三分区政委张执一从湖北到苏北盐城新四军军部;护送五师政委郑位三从无为到广济;护送新四军军部分配给五师的一部电台、两名话务员及密码本等重大交通任务。

194410月商群率江南挺进支队手枪队埋伏在永和洲的长江岸边,袭击了日本军汽艇,打死一名日军。

194543商群指挥江南挺进支队,摸清彭泽太平关望夫山日军驻地敌情,周密部署,组织10余个健壮战士,混在“苦力”中,一举打死日寇10人,缴获机枪1挺、手枪1支、步枪7支、追击炮1门、手榴弹12箱、子弹12, 箱, 、炮弹16箱,另有大量粮食,衣服等物品。

1945920商群随中共彭泽大工委率军政千余人集中在彭泽辰字号长江岸边,浩浩荡荡北渡长江到达鄂东黄梅新四军五师驻地。商在张平化、赵辛初部下任警卫连连长。

19494月,商群随部队南下。彭泽解放后,商群任副县长,后因患重病住院治疗。

1952年商群任九江专员公署生产办公室主任,1955年商群任九江专员公署秘书长,1958年任九江专员公署副专员,1982年离休,享受副省级待遇,住九江。

黄立青 (抗日老战士)原名张京如,1921年生,棉船镇升升洲村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

1944年在彭泽、至德、宿松等地区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活动和武装斗争。1945年在湖北鄂城参加由新四军5师主办的湘鄂赣军政学校学习,日本投降时,分配到514旅工作,参加了当年秋季的鄂西、鄂北、襄樊、豫西等地区的各个战役。

19466月,调至9旅,奉命随军突围,在国民党军前堵后追的情况下,几经激战,后由陕西凤县境内渡渭水到达陕北延安。在陕北保卫战时,因病转至中原军区干部管理委员会,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秘书。1947年参加晋冀鲁豫地区三查整党和土改运动,并于当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8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和晋察冀边区政府合并为华北人民政府,其随之改任华北人民政府秘书。1949年太原解放时,调任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秘书。军管会结束后,调任山西省工业厅政策研究室秘书。

1953年调任华北太原工程局设计处副处长,同年参加吉林省长春市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厂工作,任该厂企业处副处长。1955年调回山西,任华北太原工程局企业处长。1957年任华北太原工程局干部学校校长,同年调任中共太原市委文艺处长。

19589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特别班即中央举办的地县书记班学习,19607月结业,仍回中共太原市委工作。1962年调任山西工矿区委副书记。1964年调任古交矿务局党委书记。1966年调任山西省煤炭管理局政治部副主任。1969年参加由中央在北京举办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学习。19708月下放到山西雁北地区的广灵县劳动。1972年冬,调回山西省煤炭管理局任政治处副主任。“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管理局政治处改为政治部,仍任政治部副主任,并兼任机关党委书记。1981年,任政治部主任。198412月离休,享受厅级待遇。

欧阳樊  (桥梁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22年生,龙城镇人。1944年毕业于省立九江中学高中部甲班。194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共产党员1988年退休,河北省石家庄交通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科学技术科科长。在桥梁设计和道路科研方面多次获得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石家庄科技进步一等奖。1977年获石家庄“交通战线标兵”,尔后被河北省交通厅授予“双文明建设积极分子”称号,1984年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1985年被全总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同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63年负责平山治河T型钢架预应力大桥(单联跨度55)的设计与施工,开创了河北省公路桥梁应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先河。注重开展具有超前性的重大科研项目和应用基础研究。

1982年按预应力度设计预应力桥梁结构,特别是应用高强度粗钢筋用于部分应力桥梁的河北省大科研项目,进行了各种试验,测算了大量数据,验证了部分预应力粗钢筋混凝应用于桥梁建设是可行和安全的,建成了国内第一座石家庄南大滹沱河部分预应力生产性试验大桥。1988年北京至深圳高速公路沙河特大桥,采用了上述理论科研成果设计,建成了目前石家庄地区长度最长、标准最高的特大桥,采用先简支后连续体系转换方式,在单联长度和单联孔数方面都有新突破,在国内尚属首次。

汪吉佑  (高级建筑工程师)19221月生,黄岭乡金黄村人。1933~1938年在南昌第二中学读书。1938~1939年在空军无线电讯学校学习并毕业,后入黄埔军官学校十七期炮兵科,1942年毕业。以后参加了抗日战争,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副以及师参谋处主任等职。1950~1975年在江苏南通市人民政府建设科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1975~1993年,曾在江苏省南通市房管局预制构件厂生产技术科任负责人、工程师、新疆吐鲁番地区建筑联营公司任总工程师,江苏省南通第五建筑公司顾问,南通第八建筑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江苏南通大学医学院基建办公室顾问。

著有《柳絮春风》集,2002年出版。

欧阳武如  (高级建筑工程师)19288月生,泉山镇南阳村人。民革党员。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本校)21期,留校任教。1949年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129师山炮营副连长、参谋、副营长、军事教员等职。并由部队保送到西南大学政治经济系学习。19548月转业到北京市建筑企业工作。1956年调黑龙江农垦系统,先后在牡丹江管理局、九三管理局、嫩江管理局任建筑工程师、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等职。曾独立主持过各类结构大型项目施工,如1万平方米以上单体民用住宅、28单跨工业厂房、48以上檐高民用公共建筑、承重100T国防大桥等工程施工。

曾发表于省级以上刊物专业论文多篇。曾多次被评为黑龙江垦区、市、县级先进个人及特殊贡献奖等。198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播发过其个人人物特辑。曾选为齐齐哈尔市第四、五、六、七届政协委员、黑龙江省第七届政协委员。曾任民革齐齐哈尔市委宣传处长、市委委员、民革黑龙江省委委员、黑龙江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农垦黄埔同学会会长等社会职务。

李火林  (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9338月生,龙城镇人。1950年彭泽县初级中学毕业, 同年考入九江一中,1953年考入武汉大学数学系,195611月毕业后分配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任助教,1972年调入甘肃省天水师专任教,1979年调入江西工业大学任教,1982年评为副教授,1986年评为教授,1996年退休。

在职期间,曾任江西工业大学数学教研室主任、江西省工科数学教研会理事长、华东地区工科数学教研会副理事长、江西省数学理事会副理事长、江西省高考数学阅卷组组长共十三届、江西省工科数学评估组组长、江西省高校重点学科评估组组长、江西省数学学科职称评审组副组长、江西省数学建模组组委会主任,曾获江西省教育厅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在大学工作40余年,先后讲授过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入门课程,主编“高等数学”(上、下册)、“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七本教科书,本套教科书在全国使用。主编专著“数学建模理论与方法”。先后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代表作为:ou cvm approximatien tog positive tinear trigonometrie polguomiae operators ”发表在“Mathematical Reviews”(美国“数学评论”)

欧阳喈  (口腔科主医师、教授)农历民国二十二年(1933)闰五月初六生于彭泽,龙城镇人。幼读私塾,由于记忆、背诵能力较强,深得先生喜爱。后就读于彭泽县立完小,县立中学初中部,省立九江中学、南京钟南中学高中部。19517月响应抗美援朝号召,参军入伍。先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医学院(天津)。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经考试合格,批准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医大学(南京,其前身为国民党中央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习。1953315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担任学习组长、班长等职。自幼酷爱文艺,在校期间曾主演多部话剧,并获南京军区业余文艺会演诗歌朗诵二等奖。1956年以各科满分成绩通过国家考试,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安,1954年南京第五军医大学与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合校,命名为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后分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先后更名为长春医学院、吉林医科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2000年合校为吉林大学)口腔科工作。1960年因建口腔科医学专业需要,赴北京医科大学口腔病理研究室进修学习一年。工作期间,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五好职工、五好社教医疗队员和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等光荣称号。1983420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党总支和院、校党委委员。1984324被任命为白求恩医科大学口腔学系主任兼第二临床学院副院长,同年12月被任命为白求恩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院长兼口腔基础教研室主任。1985年晋升为主医师、教授;同年被评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并被授予吉林英才奖章。1989年,口腔医院更名为口腔医学院,被任命为口腔医学院院长。199019961998年先后三次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牙学院研修学习一年。1992年经学院党代会及职工代表大会决定口腔医学院迁至原医大三院旧址,建第四临床学院,被任命为口腔医学院,第四临床医院院长,同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底离开院长岗位。1995年新建白求恩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被任命为该研究所所长。

欧阳喈先生长期以来,先后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能诊治口腔颌面部疑难重症,开展口腔颌面部畸形正复和恶性肿瘤联合根治等大型手术,现从事口腔癌和癌前病变、涎腺肿瘤的形态学、免疫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主、参编《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实用诊断知识》、《护理医学问答》、《口腔组织病理学》、《中国口腔医学年鉴》、《口腔医学专业英语》等专著。其中婴幼儿腮腺血管病临床病理研究获全国科技大会二等奖,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1978年);免疫组化技术在腮腺上皮性肿瘤诊断的价值、涎腺伴淋巴间质未分化癌分别获1992~1993年度优秀医疗成果三等奖。此外,曾参与国内外多种课题研究,多次出访欧美、日本和港澳特区进行学术交流。曾为卫生部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成员,卫生部口腔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口腔专科学会第345届委员,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第345届编委,中华抗癌协会头颈部肿瘤外科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和长春市医药联合会理事、常务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学组副组长,口腔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口腔信息网络副组长。现为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牙医师学院(ICO)院士(FICO),吉林省、长春市医药联合会理事,吉林省医学会口腔专科学会主任委员等多项职务。在主持省、市学会工作期间,学会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学会,个人也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学会工作者和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等光荣称号。在吉林省、长春市卫生系统金杯红旗赛中获最佳单位金杯奖,个人获优秀院长称号,并获教育部教育改革一等奖。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建立口腔颌面外科博士点,他为该博士点博士生导师,并被聘为佳木斯医学院口腔医学系、佳木斯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顾问、佳木斯医学院名誉教授和兰州医学院兼职教授、瑞典皇家医学院礼聘担教授职务,并获2000年世界千年名医光荣称号。

丁思统  (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933年生,龙城镇人。1950年彭泽中学初中毕业,1953年九江一中高中毕业,1957年毕业于东北林学院,1958年在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任教,先后主讲林业应用数理信息、农业试验、统计学预测与决策、西方经济学、贸易经济学,并任教研室主任,先后晋升讲师、副教授、教授、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主要著作有:《林业应用数理统计》、《林业工作站基础知识》等。先后获得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林业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省农科教奖10项、省林业科技贡献奖7项。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担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欧阳炯  (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34年生,泉山乡阳美中村人(今南阳村)。1949年随姑父入台后,通过断断续续的勤工俭学,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先后在台湾淡江大学、中国文化大学以及东吴大学等校中文系任教。曾在大学本科及研究所讲授“国学要义”、“中国文学史”、“诗经”、“楚辞”、“老庄哲学”、“治学方法研究”、“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等课目,并指导研究生撰写硕博士学位论文十数篇。已出版及待印著述有《杨万里生平及其诗说》、《吕本中研究》、《国学要义》、《现代应用文》、《中国诗学》等专著及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吕本中研究》曾获得行政院新闻局“重要学术专门著作评审委员会”评选为“优良著作”,核发出版补助费台币20万元,并获“中华文化复兴总会”评为“中正文化奖学术著作类”第一名,发给资金20万元及奖状一帧。

欧阳炯教授历任台湾东吴大学主任秘书、中国文学系主任、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凌凤章  (《九江市志》主编)1935年生,瀼溪镇港下凌村人,后移居小桂凌村。8岁入本村私塾读书。19497月任港下乡农民青年委员兼文书,1950年参加土改工作队。19515月~19648月先后在县委秘书室、组织部、监委、人事局、上十岭垦殖场、黄花公社、瀼溪公社任文书、干事、秘书、副局长、副书记、书记;19648月~198610月在九江地委宣传部、地革委宣传组、地区行署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任干事、秘书。198610月~19966月任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专职副主任,《九江市志》主编。1996年退休,仍任《九江市志》主编。1998年调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仍担任编委会副主任;19935月,担任全省首次新方志优秀成果评奖活动评委;曾任省地方志学会理事、省谱谍研究会常务理事、九江市人口学会和江州诗词联学会常务理事。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工作者,一次被评为市直单位、三次被评为市政府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1987年就读北京社会函授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大专文凭。

在市志办任职期间,主编《九江市志通讯》,在该刊发表论文18篇;在《江西方志》、《修志文丛》上发表论文8篇;主编《地方志简明手册》一部10万余字;《九江人物志稿》30余万字;与人合著《江州陈氏东佳书堂》、《辛亥革命与九江》各10万余字;与市图书馆合编的《九江地方文献索引》52万字;与江苏南通等市合编的《友城风采》45万字;先后以内部或公开刊号出版。主编的《九江市志》600余万字于2004年出版;曾组织协调全市各县新方志及45部部门、厂矿专业志的终审定稿事宜,参与《新余市志》、《景德镇市志》(第一卷)的审稿工作。自2005年起,又应邀参加二轮修志审稿工作,为修志事业竭尽全力,堪称九江方志事业的专家。

杨丽真 (女)(主医师、心脑血管专家)19365月生,龙城镇人,1950年彭泽一中初中毕业,同年考入九江中学,195310月考入大连医学院医疗系,1958年任甘肃天水市医院内科医师、内科主任。1979年江西省医学科学研究所临床组主治医师。1985~1997年任省第二人民医院内科主任、1993年晋升为主医师,1998年退休。 

1958大学毕业,响应中央号召,自愿报名去甘肃省,在天水市医院工作21年。1979年回南昌,业务专长是心血管内科。曾发表论文多篇,参加全国性学术交流会。其中《48例心脑血管病人体外反博治疗前后血流变的临床观察》刊登在《全国心血管病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JAMA中文版)。《125例心脑血管病人体外反博和活血化瘀治疗前后血流变学观察》刊登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心电图改变的观察》刊登在《实用癌症杂志》。

因工作业绩突出,1989年被评为“江西省模范卫生工作者”。

陶运文  (中学特级教师、原九江教育学院院长、党委书记)1937年生,定山镇东光村人。1948~1951年就读于彭泽中学,1951~1954年就读于九江一中,195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系。1958~1962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广西大学数学系任教;1963~1989年先后在九江一中及彭泽和团中学、芙蓉中学、彭泽一中任教;1980年后任彭泽一中副校长、校长、支部书记;1989~1998年调九江教育学院任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多年来,在全国多种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学管理改革意见》分别于1980年全国优秀教师青岛研究会和1984年全国部分重点中学校长座谈会上交流。参与编写的《高中数学复习资料》1980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于他在数学教学及学校管理方面认真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为彭泽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1980年被省政府批准为中学特级教师。1986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被国家教委、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授予人民教师奖章,同年被推荐为江西省政协委员。

张文泽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援外专家学者)1938年生,棉船乡新红村人。1956年进九江一中高中部学习,1959年毕业,经全国统考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修业五年,1964年毕业,留校任教。1971年由教育部选定为对外文化交流的汉语教学师资,随即在北京语言学院进修外语(法)三年,为出国教学作准备。1974~1976年公派去刚果共和国,任汉语教学。1990~1992年,由教育部派往巴黎第七大学,教授汉语言文学。其他时间均在华东师大中文系从事古代文学教学和古籍整理工作。参与过《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诗词曲词典》(马兴荣主编)等教材和工具书的编写;参与过唐陆龟蒙《笠泽丛书》等古籍整理和大型《传世藏书》的“诗文评类”整理标校工作。

万胜印   (高级农艺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938年生,江西南昌人,高级农艺师。江西樟树农校毕业后在彭泽工作,先后在浙江农学院、华中农学院、南京农学院进修。曾任县农业局副局长、县农学会理事长。有《红铃虫》、《水稻小麦油菜病虫害防治》、《棉花红铃虫测报浅说》等专著。曾获省政府授予的“江西省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称号,江西省委颁发“在我省科学技术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奖”、国务院授予的“为我国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称号。自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欧阳吟  (石油化学工程师、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1940年生,龙城镇人。19576月毕业于彭泽中学;19606月毕业于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19656月毕业于江西大学化学系。大学毕业后被国家分配至黑龙江省大庆市工作;19658~197510月任黑龙江省石油化工研究所技术员、项目负责人;197510~197610月任大庆石化总厂研究所技术员;197610月由大庆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作;197610~198212月在黑龙江省化工研究院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198212~198711月在黑龙江省石油化学工业厅任工程师、科长;198712~198912月在黑龙江省石油天然气开发总公司任总工程师;198912~19978月在黑龙江工商业联合会任会长;19982月以后任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

著有《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概论》、《积极发展精细化学工业--论我省精化工业发展的方向》,译著《一种新的取代的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Amchem--820的化学和除草活性(美)》。

1985年和1987年两次被黑龙江省政府授予“省科技管理先进工作者”称号,1997年被化工部授予“化工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

钟克武  (钟克武助学基金创始人)(1940~1998)黄岭乡建山村人,大学学历、副教授。1962年毕业于江西大学,同年8月分配到彭泽中学工作。1968~1970年下放瀼溪公社劳动,1970年调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彭泽分校工作,1978年调九江师范专科学校任物理系主任。曾任九江市物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西省物理学会理事、全国物理学会会员。1988年南下广东办厂,创办了佛山新鑫电子原件厂。19985月不幸遇车祸罹难。

在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期间,不仅教学成绩特别突出,而且积极投入校办工厂的筹建活动,踏实苦干,大胆创造,使校办工厂迅速发展,经济效益突出。调入九江师专工作后,长期从事物理学科研究工作,其所著《电动力学》、《电磁学》曾被列为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1988~1998年在广东佛山创办新鑫电子原件厂的十年中,他克服重重困难,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企业经营卓有成效,产品远销欧美,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升,成为当地纳税大户。

他生前十分关心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寒门子弟的学业。曾多次表示自己的财产不留给子女,悉数用以资助家乡贫困学生。他辞世后,家人秉承其生前意愿,出资十万,在彭泽县设立“钟克武助学基金”,以资助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高新庆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1941年生,瀼溪镇港下村人。祖籍安徽。1961年毕业于彭泽中学,1965年江西大学新闻系毕业,分配到人民日报社工作,1975年入党。1985年被评为主任记者,1987年底评为高级记者。

1981年赴江西省筹建《人民日报》江西记者站。19877月被《人民日报》编委会任命为机动记者组组长(该组主要由高级记者、主任记者组成),享受正局级待遇,列席编委会。其发表的主要作品有:197732《人民日报》一版头条新闻《徐州铁路分局顶住“四害”由乱到治》及配套评论《要大治、要敢治》;1977109《人民日报》一版头条题为《打一场肃清“四人帮”流毒的人民战争》6000字经验式评述新闻,新华社发通稿,全国各报全文转载;1978715一版社论:《生产要上去,领导干部要下去》和二版重要评论员文章:《工交战线肃清“四人帮”流毒的严重任务》;1987118《人民日报》一版头条长篇经验新闻《认真做好犯严重错误同志的思想转化工作(主题),石油部在抓好揭批查斗争中,注意扩大教育面,缩小打击面,团结大多数(副题)》,同时发表他撰写的社论《揭批运动越深入,越要团结大多数》;另有《百步之内必有芳草》、《三明市的变化》、《飞天梦--记运载火箭总设计师黄纬禄》等著名长篇通讯。

2001年退休后,曾主编过人民日报海外版某经济版,从事过亚洲资本论坛策划等。

史之汉  (原九江市政协主席、正厅级)194110月出生,瀼溪镇港下村人。1959~1961年任浩山公社统计员,1961~1964年任浩山公社秘书,1964~1966年曾在清江县、永修县、修水县搞社会主义教育工作,1966~1970年任浩山公社团委书记、党委委员,1970~1973年任城关公社革委会副主任、人武部长,1973~1980年任浩山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人武部长,1980~1983年任马当公社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1983~1984年任棉船公社书记,1984~1990年任彭泽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1990~1991年任德安县委副书记、县长,1991~1994年任德安县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人武部第一书记,19941月~199411月任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兼市农委主任,199411月~19991月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第一校长、市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19991月~20042月任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2005.2月退休,退休后任九江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1992年任德安县委书记期间,获全国重视老龄工作功勋奖;1997年获全国重视老龄工作功勋奖。

胡明禄 (灯谜射手)曾用名胡明路,谜号隐逸。1942农历718生,太平关乡人。196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广州军区工作,历任团、师部参谋。19661月入党。197810月转业。先后任彭泽县政府秘书、县地名办主任、县合作办副主任、县总工会副主席。1998年离任,2002年退休。他自幼喜爱文学,尤好灯谜、对联。1983年起正式步入“谜途”,参加九江市灯谜组织活动。先后代表九江市、江西省三次参加全国谜会,获“最佳射手”、“优秀射谜手”、“优秀制谜手”称号,1987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中华杯全国函寄会猜获“中华猜谜手”称号,1990年央视举办首届“中国灯谜国际大奖赛”获“中国灯谜优秀射手”称号。是中华全国灯谜学术委员会会员、江西省灯谜学会常务理事、九江市灯谜学会副会长、彭泽县灯谜协会会长、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长。得奖谜作有:为国争光共此心(猜人名带称谓)­­­­--耀邦同志--1984年丹东谜会;热爱当代教育事业(猜百家姓一句)--乐于时傅--1986年武汉琴台谜会;背负青天朝下看(猜四字新语)--面向世界--1986年姑苏谜会等。曾主编《彭泽县地名志》。

严晴瑞 (书画家、原九江市委副书记)别号五柳乡人,1943年生,马当镇人。曾任彭泽县委办公室秘书、和团乡党委书记、县委副书记,1986年毕业于中央党校(研究生),后任都昌县委书记、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巡视员,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百杰书法家、中国书画研究院中南分院顾问、中原书画研究院艺术顾问、九江书画院顾问。擅长草书、国画。书法深及“气、韵、畅”三味,气韵生动,开合有度,笔力遒劲,质朴厚重,钟灵毓秀,格调高雅,笔墨清新,超凡脱俗,有大家风范。国画善于创新,构思奇巧,出神入化,讲究神韵,常率意而为,泼墨点染,乱中有序,平中见奇,浪漫与雅拙共存。其书画作品曾在日本、美国、台湾、香港等地展出。1992年获53届国际书道赛优秀奖,1999年获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书法大展精英奖,被中国文联授予“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其艺术成果载入《20世纪国际现代书法篆刻名家作品荟萃》、《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中国当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大辞典》等。有《严晴瑞书画集》。社科理论文章曾在《人民日报》、《党校论坛》、《中国领导科学文库》、《理论探讨》、《理论导报》、《秘书工作》等报刊上登载。

时正新  (生态经济学专家、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兼民政部办公厅副主任)1943年生,原名时正心,定山镇人。1956~195910月在彭泽中学读初中并考入该校高中,后转学。1962~1967年在兰州大学经济系学习。19677~1978年先后在兰州大学“五七”干校,甘肃省委农宣队,安西县中学工作。

197811~199012月通过出国进修生考试,录取后进入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工作。历任甘肃省农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所长职务;1985年由甘肃学术职称评审委员会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86年正式聘任。

1990~2004年底在国家民政部工作。历任政策法规司调研处处长,办公厅副主任,民政部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研究所所长,民政部政策研究室主任,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兼民政部办公厅副主任等职。

20051月退休后,任全国妇联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主任,北京恒之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1980年起,是历届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生态经济理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1979年起在《经济研究》、《学术月刊》、《中国农村经济》等刊物发表论, 文26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合著14部。其中有:《生态农业原理及其应用》(农业出版社1988)、《企业环境治理》(重庆出版社1988)、《农户经济核算问答》(农业出版社1984)、《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农业经济效益导论》(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简明农业生态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农业生态经济导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主编《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黄皮书(1998~2001年中国文献出版社)、《中国社会救助体系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0年)等。

1984年获全国中青年改革优秀论文奖,1985年获全国流通体制改革优秀论文奖,1989年获全国改革十年优秀论文奖,1989年获甘肃科技进步二等奖。

胡小孔 (全国“三八”红旗手) 女,1944年生,, 棉船镇复排村人,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劳动。1982~1986年承包上十岭养猪场,连续五年创佳绩,受到省、市、县领导多次表彰。1987年卖掉自己家的100多头猪,将养猪场地让给上十岭垦殖场成立了上十岭畜牧场,并任该场饲养员、技术员,吃住均在场里。经过多年奋斗,畜牧场年出栏生猪3万余头,为全省出口量最大的养猪场,出口东南亚及香港等地的生猪免检,质量多年位居全省第一,是全省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19881991年他两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90年获全国优秀女能人光荣称号,1988~1993年被推荐为江西省政协委员,1994~2007年连续三届被选为江西省人大代表。

许志胜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稀有金属标准化委员会委员)19451月生,棉船镇升州村人。1969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698月~197111月至今在九江有色金属冶炼厂工作。历任技术员、工程师、副科长、科长、科研所所长、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兼钽粉分厂厂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钽铌专家组成员,全国稀有金属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协会第一届协会理事。

1985年“B-42电容器钽粉”科研成果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0年“中压高00容(B-60)钽粉”科研成果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该成果又于1993年获国家科委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证书。1999年“铌酸锂多晶粒及其单晶研制”科技成果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汪定雄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62月生,黄岭乡金黄村人。19701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701~19721月在河南息县8234部队。19721~199212月先后在湖北恩施师范、恩施师专、鄂西大学、湖北民族学院任物理教师,1987年晋升副教授。199212~19969月任武汉中南民族学院物理系副主任,1994年晋升为教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汪定雄教授在国内外天文专业杂志上发表SCL论文60余篇,其中有5篇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月刊(MNRAS)和美国天体物理杂志(APJ)上。1995年获国家民委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获湖北省科技协会颁发的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

方锡德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1946年生,芙蓉墩镇人,祖籍安徽省桐城。1958~1964年就读于彭泽中学,196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1991年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95~1997年任日本东京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文学变革与文学传统》等。

王 翔  (著名企业家、全国政协委员、高级经济师)1947年生,龙城镇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中学毕业。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全国工商联执委、江西省政协常委、江西省工商联副会长、政协九江市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九江工商联(总商会)会长、民革九江市委员会主任委员、高级经济师。19851月创办九江民生集团有限公司,是江西省最早成立的由民主党派成员和台属、侨属集资兴办的私营企业。作为民生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的王翔率领民生人艰苦创业20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从商业流通领域向投资建设大型基础设施的方向发展。属下22个子公司,已形成综合性、多功能、实业化、经营范围涉及各产业的发展格局。企业注册资金为1.27亿元,总资产8个多亿,发展至今拥有雄厚的实力,被国家金融机构评为信用AA级企业。

作为知名的民营企业家,他深晓“退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治商之本,民生经商不忘造福社会。他创办的民生集团坚持“创造财富、贡献社会”的经营方针,秉承“诚信、务实、开拓、创新”的企业发展格言,以“阳光下的利润、温馨的劳资关系”的企业文化培养出一支充满活力、具有拼搏精神的企业团队。多年来,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和省、市领导的肯定和赞誉,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1993年,公司被评为全国二十家非公有制经济的典型代表之一。1994年起,承担了九江市两个亿元以上的基础性项目投资建设,开创私营企业成功建设大型公共工程之先河。静态总投资1.27亿元的九江新火车站及内外广场,江泽民总书记为其题写了站名,投入使用后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区。静态投资1.2亿元的龙开河治理开发项目投入使用后大大提高了九江城区的防洪能力,在城区的防洪中发挥了显著作用,而今天的九龙街已成为繁华的商业大街。1998年,民生集团经中国企业评价协会评为全国最大的500家私营企业之一。

作为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连续担任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其深感重托在肩,始终把积极参政议政作为自己履行委员职责的重要工作和神圣使命。十多年来,他向全国政协大会提交提案和大会发言100件次。他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全面取消农业税、开征酒类专卖税的建议案”、“关于高考适当提前的建议案”、“关于修订新宪法的提案”以及“关于简化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手续的建议案”和“利用外资的同时加速民族私营经济发展”、“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基础性项目的建设”、“建议降低契税”等提案,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被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东方时空以及香港文汇报、美联社等国内外新闻媒体追踪报道,有“参政参在点子上,议政议在大局中”的“提案大王”的美誉。

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不忘奉献爱心回报社会。20年来,共计向社会捐款捐物近千万元,主要是捐资兴建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学生、受灾群众、困难职工等社会弱势群体。20世纪80年代末,他捐资近20万元在家乡彭泽县太平关乡建起了馨香希望小学,这是当地首例个人独资建设的希望小学。20世纪90年代初,他捐资近30万元设立“江西省挽救失足青少年教育基金”,这也是当时全国第一个个人捐款设立的挽救失足青少年的教育基金。进入新世纪,他捐献价值300万元的市区商业用地和10万元资金扩建九江学洲小学。20038月,从国外开会回来的王翔,获知江西省46名考取清华、北大的新生渴盼援助的消息后,立刻与发起“希望工程--清华北大江西学子阳光行动”的省青基会和《江南都市报》联系,当即决定:捐赠24万元给尚未获助的30名寒门学子,支持他们完成学业。

积跬步行千里路,策骏马奔新征途。在新世纪的今天,王翔董事长携民生的全体员工,抓住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机遇,继续开拓,不断进取,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掀起企业的“二次创业”高潮,以实力打造广阔的新天地。

附:

江西民生集团简介  创办于19851月,是江西省最早成立的私营企业。20年来,民生人艰苦奋斗,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从商业流通领域向高新技术、房地产、建筑等行业和投资建设大型城市基础设施的方向发展。属下有22个子公司,已形成综合性、多功能、实业化、经营范围涉及各产业的发展格局。企业注册资金1.27亿元,总资产8个多亿,发展至今拥有雄厚的实力,被国家金融机构评为信用AA级企业,经中国企业评价协会评定为全国最大500家私营企业之一。

民生集团坚持“创造财富、贡献社会”的企业宗旨,秉承“诚信、创新、高效、一流”的企业发展理念,以“阳光下的利润,温馨的劳资关系”的企业文化培养出一支充满活力,具有拼搏精神的企业团队。1994年起承担了九江市两个亿元以上的基础性项目投资建设,开创了私营企业成功建设大型公共工程之先河。投资建设的九江新火车站及内外广场,投入使用后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区。投资建设的龙开河治理开发项目,投入使用后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区。投资建设的龙开河治理开发项目投入使用后大大提高了九江城区防洪功能,在近几年的城区防洪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今天的九江九龙街已成了繁华的商业大街。

王翔委员重要提案:

关于全面取消农业税开征酒类专卖税的建议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关于促进农业增收的“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有条件有地方,可以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或免征农业税”。随后,北京、浙江、上海、苏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就明文规定取消农业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取得了良好成效。充分表明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实际支持,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的思想,充分体现了文明社会“富者多税,贫者寡税”的税负公平取向。

“一号文件”说“有条件的地方”,实际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这些地方经济条件比较好,农业税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例很小,取消就取消了。但在中西部等总体上经济不发达、欠发达地区,农业税是一笔实在的收入,取消起来,特别是有的县、乡、镇政府冗员严重,浪费现象难以禁绝,行政开支赤字长期存在,在这种背景下,要想让他们主动放弃这块“肥肉”,很难做到。在这些地方,相当长的时候都不会自己去成就免征农业税的“条件”,也可能把“一号文件”中的“条件”当成挡箭牌。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我国的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缓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2年的3.1:1扩大到2003年的3.3:1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尽管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获得了一定的利益,但在经济增长的“大蛋糕”中,占人口总数绝大多数的农民没有得到相应的好处。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仅有2622元(平均月收入218.50元),“城里人”缴所得税还有800/月的起征点,“农村人”尽管收入低却没有什么点来照顾他们,“农村人”真是太吃亏了。因此,为了体现社会公平和照顾弱势群体,我认为,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越是要尽快取消农业税,更需要出台新的硬性政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减轻农民负担,支持他们快速发展的目的。

取消农业税,可以减少乡村干部的工作量,有利于精简农村基层机构和政府工作人员转变职能,增加服务意识。同时也有利于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为改革和发展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和政治环境。

取消农业税,使农民减轻负担,得到实惠。大大增强农民和整个社会的购买能力,对刺激消费和扩大内需将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且属于低收入阶层,而低收入者的消费倾向普遍高于高收入者。可以预见,取消农业税对扩大内需的作用要远远高于给公务员加薪等政策的效果。

取消农业税,能够帮助农民迎接“入世”后的挑战。目前美国每亩玉米的平均税收负担仅相当于人民币3.89元,而我国每亩玉米平均负担的农业税高达10.72元。取消农业税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取消农业税,不会明显加重财政负担。2003年,全国农业各税总共才338亿元,全国税收收入完成20450亿元(不含关税和农业税),农业税收入只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65%。有专家估计,取消农业税减少的收入还不及给公务员加一次工资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到2%。何况,份额很少的农业税征收起来却是工作难度大,行政成本高,如果考虑到对农业发展的阻滞性,收农业税确是得不偿失。

取消农业税,税收“绝对数字”上的损失,有办法弥补。据有关专家论证,最有效的办法是恢复酒类专卖,收取税费,增加财政收入来弥补取消农业税的缺差。每瓶酒的销售中增加几块钱,对于喝酒的人来说不算什么大的负担。目前世界上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大都实行酒类专卖,而我国却没有实行酒类专卖,每年因此“流失”的财政资金约在700亿元~800亿元之间。如果恢复酒类专卖,取消农业税,两者相抵,财政每年还能增收300多亿元。

综上所述,建议:

(1)出台硬性规定,尽快全面取消农业税。

(2)开征酒类专卖税,弥补取消农业税的缺差。

 

附: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办公厅财办税[2004]122号对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676号(财贸金融类071号提案的答复)

王翔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全面取消农业税开征酒类专卖税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1967       关于尽快全面取消农业税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已决定从2004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五年内取消农业税。今年4月,经报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已会同有部门下发了《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04年降低农业税税率和在部分粮食主产区进行免片农业税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4]77号),明确规定了今年在吉林、黑龙江两个粮食主产省先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河北、内蒙古、辽宁等11个粮食主产省(自治区)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并主要用于鼓励粮食生产,其余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1个百分点。农业税附加随正税同步降低。同时,考虑到各地情况复杂,地区差别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多降税率或免征农业税。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要求。

由于我国地域广,农业人口多,农业税一直是一些地方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特别是在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农业税更是占到一些县乡财政收入的80%以下。如果全面取消农业税,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后,如何保证基层政权的正常转和农村各项建立一个合理、完善的县乡财政体制等,这就要求我们进行大量的探索和积累足够的经验。此次在黑龙江、吉林两个粮食主产区先行免征农业税试点就是一次有益的实验。等积累充分的经验和各方面条件成熟时,国家将会进一步加快取消农业税的步伐。

二、关于开征酒类专卖税问题

由于目前国家对白酒生产经营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无序竞争严重,行业管理混乱,加上地方保护主义和白酒生产的自身特点,使得白酒税收征管的难度很大。因此,确实存在酒税流失的情况,具体流失额无法统计和掌握。我们认为,对酒类产品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整治酒类产品生产经营管理混乱的问题。但是,是恢复传统意义上的酒类专卖,还是通过实行特许经营即资格认证或市场上机制,要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来确定。目前对酒已征收了消费税,因此不宜再开征酒类专卖税增加酒类产品相关税收。当前,最主要的工作是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相互配合,在健全白酒生产经营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规范酒类行业的管理,堵塞税收漏洞,从而增加酒产品的消费税等税收收入。

感谢委员对财税工作的关心,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200482

联系单位及电话:财政部税政司   010-68552968

另有关于高考考期适当提前、抓紧修订一部完善的新宪法等建议案。

    (北京大学人口学教授)19486月生,芙蓉农场人,1966年彭泽中学初中毕业,后插队黄岭农村劳动,1978年考取华东师大,1982年毕业被选送到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深造;1984年以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博士生和荷兰人口研究所访问学者的双重身份在荷兰人口研究所从事博士论文研究。1986年获人口学博士学位,同年获得诺特斯坦奖学金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后。19885月美国人口学会授予他汤姆斯(DOROTHYTHOMAS)学术奖,他是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人。19878月归国并受聘于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任副所长、所长、教授,现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人口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主任,同时担任美国杜克大学教授、杜克大学中华人口与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及德国马普研究院研究学者。在北美、欧洲发表英文学术论文69篇,其中43篇发表在匿名评审的国际一流刊物上;在国内发表论文61篇,其中41篇发表在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上;有欧美出版英文专著2本,在国内出版中文专著3本;并获国际学术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11项省、部级奖。

汪定伟  (东北大学教授、东北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194811月生,黄岭乡金黄村人,中共党员。1982年在东北大学获学士学位,1984年在华中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后在东北大学系统工程任教至今。19939月在东北控制理论与应用专业获博士学位,并先后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作访问学者、博士后和访问教授。现任东北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90年,汪定伟教授和美国工程院院士Thon J.Hodgson教授一起,提出了最优的Push/PuII(推拉结合的)生产控制策略,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学术影响。1990年,汪定伟教授毅然回国服务。回国后,他立即投入到国家863计划CIMS应用工厂--沈阳鼓风机厂CIMS的设计与开发工作中,把美国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我国的经济建设中。

1991年起,汪定伟教授先后完成了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应用基础研究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技术探索领域的研究课题4项。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安徽省科技进步奖各一项,国家教育部科学进步(甲类)二等奖2项,钢铁冶金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出版著译6部,在国内外杂志及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90余篇。在科学研究中,他还十分注意培养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致力于学科队伍的建设。迄今为止,他已培养了29名博士。东北大学的系统工程学科也成为了东北大学最有实力的学科之一。

汪定伟教授在主要的学术组织兼职有:中国自动化学会经济与管理系统专业委员会和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自动化学会理事,冶金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应用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集成化管理与决策专题专家,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高益庆  (南昌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教授)19511月生,棉船镇新洲村人,南昌航空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省中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1968年入伍,1974年就读于南昌航空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获北京航空工业学院工学硕士学位。历任南昌航空学院教研室主任、师范部主任、教务处处长、江西省测试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光电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南昌航空学院院长助理,兼江西省激光学会秘书长、江西省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西省评估中心评估咨询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光电信息处理、等离子体光学层析技术、三维流场计算机仿真、二元光学技术。

先后主持和参加了18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国际三大文献索引收录20余篇。

鲍恩如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1951年生,棉船镇金星村人,中共党员。1969年参军,复员后回乡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先后任村民兵连长、村长、村党支部书记。在农业生产劳动中,他运用科学技术种田,先后在棉麦套种、棉油套种中创造了高产奇迹,带领全村人走科学耕种、劳动致富的道路。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张乐天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1952年生,湖西乡柘林村人。1981年毕业于九江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198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获教育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博士学位。19902~20006月先后任九江师专教务处长、副校长、校长。20007月调入南京师范大学,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南京基地常务副主任,南京师大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乐天教授先后主持江西省教育科学“八五”、“九五”规划重点课题2项,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重点课题1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其中合著1部),主编教育学著作与教材5部,参编6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有代表性成果的著作和论文有:《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教育关系的国际比较研究》、《教育政策法规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政策观念的变革与更新》、《城市教育差别的制度归因与缩小差别的政策建议》。曾在香港中文大学任访问学者,曾赴日本、菲律宾、缅甸等国进行学术交流。1998年获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9年获教育部“世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

    (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原名汪芳,女,1955年生于南京。祖籍黄岭乡老屋汪村人,1974年高中毕业,做过四年装卸工人。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湖北电视台当编辑,1989年调入湖北省作家协会。读大学期间便发表小说,现已出版小说、随笔集30多部。其中《风景》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桃花灿烂》、《埋伏》、《过程》、《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奔跑的火光》;短篇小说《十八岁进行曲》、《纸婚年》分获《小说月报》第二届、第五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百花奖”。另著有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现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吴照云  (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195610月生,棉船镇江心村人。1982年毕业于江西财经学院。1984年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专业助教班毕业,1999年获爱尔兰欧州大学管理学博士,2003年取得复旦大学博士后。历任江西财经学院工业经济系副主任,江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江西财经大学校长助理。现任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照云教授的科研方向,主要在工业经济、企业管理领域,其成果论著丰厚,由经济管理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和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多达20多部,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9项,撰写论文40多篇,大部分论文均发表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

魏加球  (旅德计算机软件专家、博士)196112月生,太平关乡平畈村人,现侨居德国法兰克福市,入德国籍。197810月考入江西工学院化学工程系,19827月毕业,获学士学位。19828月~198812月在南京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和化学工程研究所工作。其间评为工程师。19891月~19919月在德国汉诺威大学进修,199110月~199311月获该大学化学师学位。199312月~19982月任汉诺威大学化学工程所科学研究助理。19987月获德国汉诺威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同年出版专著《荧光光谱数据的处理方法的研究》。

欧阳鹏  (音形汉字输入系统发明者、中国建设银行投资证券责任有限公司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高级经济师)1963年生,龙城镇南阳村人。1975~1978年就读于彭泽一中,1978年考入江西大学,毕业后留校计算机系任教,1988~1993年在江西财经学院投资金融任系任讲师,1990~1991年就读于复旦大学MIS研究生,1993~1997年在中国农业银行江西省信托投资公司(现改名江南信托投资公司和江南证卷公司)南昌证券营业部任副总经理、公司信息技术负责人;1997~2003年在深圳蔚深证券公司电脑部负责全公司计算机系统规划和设计工作,同时任南京营业部副总经理。2003~2006年调入北京证券有限公司,任电子商务部总经理,并获高级经济师职称。20066月至现在,调入中国建设银行投资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任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

在金融系统工作20余年,英文、计算机熟练,具有丰富的金融证券工作经验,在全国10多家报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1993年他在全国首位提出“证券交易计算机系统建设和市场分析”,2000年在全国首次提出“证券电子商务”,还发明了形音汉字输入系统,《形音汉字编码》被收入林立勋编著的《电脑风云五十年》。

陈良曹  (民间竹编艺人)1963年生,祖籍安徽桐城。1958年其父逃荒至马当公社杨柳大队落户,由于家庭贫困,10岁就辍学在家,跟随父亲学竹编手艺。

2003年,他在电视上看到中央电视台报道重庆青神县的竹编工艺,一根竹子经过巧手加工,可变成一幅幅精美绝纶的图画,价格昂贵,前去购买竹编画的人络绎不绝,而且大多数是外国人。于是他只身去青神县学艺。在那里,学竹编工艺的大多是泰国、缅甸等外国艺人,囊中羞涩的他交不起学费,只好凭借自身的竹编功底帮人打工,做些砍竹、修竹、剖篾的粗活,明着进不了课堂学艺,暗地里瞅准别人为客商表演技艺时偷偷地学,回到住所反复练习,熟记于心。一年后,带着自创的排针和“7字型竹编钩刀,在当地买了300多斤慈竹剖成3斤竹丝带回家,开创了自己的事业。竹编的原竹只有慈竹可用。回乡后,他四处寻找,终于在泉山村找到了,他买回了数株活本,移植到家宅后院。

陈良曹独创了“描图快速编织法”的技艺,先在电脑上将要编织的图画打印出来,然后将一根根竹子剖成薄如蝉翼细如丝的竹丝编织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图画,画面上每厘米宽度竟由24根竹丝组成。他的代表作有《中国百帝图》、《八骏图》和现代伟人像。其《中国百帝图》在深圳的标价竟达6.18万元。

周志伟  (主医师、肠造口专家)1964年生,龙城镇人,博士,主医师,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医疗系,分配至北京市中日友好医院外科工作,1986年五月调入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一直从事肿瘤临床工作及基础研究,研究方向是大肠癌的综合治疗,研究重点是大肠癌肝转移的防治研究及肠造口康复治疗。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医师、副教授、主医师。2003年赴澳大利亚皇家Adelaide大学外科学习,从事大肠癌肝转移的防治研究工作,并完成课题--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论文已发表。现任中山大学造口治疗师学校副校长兼学术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防癌报》造口之友专版常务编委,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会员。在有影响力的专业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20篇。承担省级科研课题四项,厅级课题一项,参加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的研究工作。主编《实用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参加编写《社区肿瘤学》、《临床肿瘤学》、《新编老年医学》、《大肠癌》等多部专著。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成员)。

 开展了大肠癌患者个体化治疗的研究,通过三维培养药敏试验及测定血二氢嘧啶脱氢酶及5-FU血药浓度,预测药物敏感性及毒副反应,指导临床用药,实现大肠癌化疗个体化。系统开展了造口康复治疗,包括术前心理辅导,术前人工肛定位,术后造口护理,极大地提高了造口者生活质量,使许多感到绝望的患者重新获得生活的的信心和勇气,在多年工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编写《肠造口康复治疗护理规范》,拟在全国推广应用。开展了大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术前放疗、手术、术后辅助化疗、生物治疗、内分泌治疗,开展了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降低了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目前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已作为中下段直肠癌必须遵循的手术原则。承担了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的教学工作,注重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黄兴中 <, SPAN lang=EN-US>(全国劳动模范)  1965年生,棉船镇复排村人,祖籍安徽省安庆市。1962~1969年就读于复排小学、初中,1969~1970年就读于棉船高中,197012月~1977年在赣州军分区服役,1977年退役后回家乡任生产队长,1978~1984年任村团支部书记、会计,1984~1995年任村党总支副书记、民兵连长,1995~2005年任村党支部书记。2005~20064月任棉船镇党委委员,20064月调县财政局工作。

在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他坚持科技兴农,刻苦学习植棉新技术,探索棉花生产规律,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摸索出一套成功的棉花高产模式,为指导全村乃至全镇的棉花生产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他的带动和示范下,全村5000多亩棉花高产期平均亩产达300斤,总产突破15000担。为帮助村民增收,他顺应市场需求,及时精心抓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稳住棉花生产的同时,加大力度种好马铃薯、百合等其他作物,发展订单农业,收到显著的成效。1994年他获得江西农大植保系专科文凭,1998年被评为九江市抗洪先进个人,1999年被评为九江市优秀党员,2000年先后被评为九江市、江西省、全国劳动模范。

吴国林 (全国先进工作者) 19668月生,马当镇人。1973~1984年先后在马当小学、初中、彭泽一中就读。1984年考入江西师范大学数学系,1988年毕业分配到彭泽二中工作,2001受聘于山东曲阜孔子中英文学校任常务校长,2002年调上海市建平中学任教,2004年任上海市建平中学西校校长。

在彭泽二中工作期间,为二中的教学工作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自1991年起,一直担任高三年级班主任和数学教学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成绩提高很快。1991年高考数学平均分数名列全校第一,且全县数学最高分也在其班上。之后,每年高考成绩在全校均名列前茅,录取率始终保持在50%以上。他辅导的学生在九江市高中数学竞赛中多次获奖,1992年学生曹纲在全国数学联赛中以九江市第一名的成绩荣获江西赛区二等奖。

他关心、热爱学生,视学生为自己的亲弟妹,千方百计为学生排忧解难,尽力而为资助农村贫困学生,常常为学生购买学习资料、垫付治病费用、捐赠衣服鞋袜。他曾不顾个人安危,赤手空拳同手持菜刀窜入校园的歹徒展开搏斗,为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而身负重伤,用自己见义勇为的实际行动证明他是一个无畏的“护苗”卫士。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工作者和模范班主任。1995年荣获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九江市百强民营企业家、九江市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董事长)女,1962年生,棉船镇人,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任国营八0六厂实验员。1995年辞职经商,在父亲的支持下,从事有色金属铌、钽的加工和贸易。一开始租用一个水厂房,通过反复多次实验,终于从电子原件厂废旧的晶体边角料中分离出铌和钽,进而小批量生产。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企业在全国13家有色金属冶炼企业中,产品质量一直名列前茅。为了将企业做大做强,2003年,她又投资3000万元,在浔阳区征地20余亩,筹建九江市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当年建成投产。其公司现有固定资产4000万元,员工100余名,是九江市的高科技企业。该公司的一项“再生废晶体利用”发明填补了国内科技空白。高纯氧化物生产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04年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企业加入国际TIC,成为该组织的会员之一。公司在浙江、广东设有办事处,在香港注册了一家杰尼金属矿产有限公司,并与美国的卡博特公司、日本的三洋公司、韩国的三星公司、德国的斯达克公司都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与非洲的卢旺达国家商贸部联合开矿、办厂。现又投巨资增加一条硬质合金二期项目生产线,目标是将企业办成立足九江面向世界的跨国集团公司。

2000年,九江市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纳税6000万元,被市政府评为“百强民营企业”、“纳税大户”。

王华君 (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经营师、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

1993年大学毕业后南下深圳,1996年创办深圳市裕同包装实业有限公司。2002年王华君创办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37月,在苏州创办苏州裕同印刷有限公司,现已颇具规模。2006年创办江西裕同实业有限公司。20074月创办烟台裕同印刷包装有限公司。20077月,创办河北省三河市裕同印刷有限公司。20077月,收购安泰柯式印刷有限公司。200812月,成立珠海裕同印刷包装有限公司。现任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华君先后为教育事业、家乡建设和希望工程捐助巨资。2004年捐款80万元支持家乡建设,2005年为九江地震灾区捐款30万元,2007年捐款300万元资助九江地区贫困学子,受到各级政府的表彰和赞赏。2017年创立了深圳市裕同慈善基金会。

2004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2005年获第二届中国十大青年创业奖。自20055月起担任深圳市第四、五、六届人大代表; 2008年担任奥运火炬手;2009年获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广东省优秀企业家;广东省诚信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主办:中共彭泽县委、彭泽县人民政府 承办:彭泽县信息办 电话:0792-5626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