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 统一 战争   隋灭陈之战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gfjy.jxnews.com.cn/system/2010/04/20/011363412.shtml 在 2018-01-04 11:55:43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隋灭陈之战-大江网,隋灭陈之战-江西国防教育网

隋灭陈之战 开皇八年(陈祯明二年,588)十月至九年正月,文帝杨坚出兵50余万,一举击灭江南陈朝,统一南北的战争

一、初形势与灭陈战争准备

(一)初形势

南北朝末期,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北周大定元年(581)二月,大丞相杨坚迫使北周静帝宇文阐让位,取代北周,建称帝(是为文帝),改元开皇。当时,北临突厥汗国,南与陈朝隔江对峙。

文帝即位后,即有统一南北之志。开皇元年三月,命上开府仪同三司贺若弼、和州刺史韩擒虎分别任吴州和庐州总管,镇江北要地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和庐江(今合肥),潜作灭陈准备。九月,陈进攻江北,占领之胡墅(今江苏六合西南),派兵还击。旋因突厥南下侵扰,对威胁较大,文帝便采取南和北战、先击北后攻南的方略。翌年春,陈宣帝陈顼卒,陈主动归还胡墅请和,即以"礼不伐丧"为名,撤回攻陈之师。尔后并多次遣使入陈,对降的陈将亦不予接纳,以示与陈保持和好。三年,出兵反击突厥获胜。五年,突厥沙钵略可汗称藩于北部边患基本消除后,便将兵锋转向江南。

文帝采取一系列整顿和改革措施,如改定官制,改革地方行政机构,继行均田制,整顿赋役与户籍等,以利加强中央集权与发展社会经济,使国力、军力日益增强。而陈朝传位至后主陈叔宝时,政治日益腐败,府库空虚,民众穷困。

七年,文帝派兵进驻江陵(今湖北荆沙),废后梁。随后与要臣谋议伐陈之策。尚书左仆射高提出如下方略:在江南收获季节,调兵扬言进袭,使陈集兵守御,以误其农时;不断以佯动迷惑疲惫陈军,待其习以为常而懈怠时,举兵渡江进击。同时派人潜入陈境,纵火焚其储备物资,使之困弊。虢州刺史崔仲方建议:在武昌(今湖北鄂州)以东沿江各要地部署精兵,密营渡江之计;在益、信、襄、荆等州(分别治今四川成都、奉节东、湖北襄樊、荆沙),速造舟舰,作水战准备。陈若以精兵赴援长江上游,下游诸将便乘机渡江;如陈拥兵自卫,上游诸军则顺江东下。臣杨素、贺若弼、高劢等也争献平江南之策。文帝采纳臣僚上述建议,令介州刺史李衍于襄州道建战船,信州总管杨素于永安(今四川奉节东)造"五牙"、"黄龙"等大舰,加强水师。故意顺江漂下造船废料,以威慑对方。吴州总管贺若弼多次将换防军集中于广陵等要地,大张旗帜,营幕遍野,又使士卒沿江射猎,人马喧哗,佯作即将渡江之势,以迷惑陈军,使之习以为常而懈怠。八年三月,文帝下诏伐陈,列举陈后主罪行20条,并将诏书散发江南30万份,以动摇陈的民心士气。

(二)进军部署与陈方情况

八年十月,文帝于寿春(今安徽寿县)设置淮南行台,以其次子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主管灭陈事宜。任命杨广、山南道行台尚书令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并为行军元帅,左仆射高为晋王元帅府长史,右仆射王韶为司马,出动水陆军51.8万,统由杨广节度,从长江上游至下游分八路进军攻陈。杨素率舟师出永安顺江东下,荆州刺史刘仁恩部出江陵西上,配合杨素军攻歼沿江陈军;杨俊率水陆军由襄阳(今属湖北襄樊)进屯汉口(今武汉汉水入长江之口),节度长江上游军,攻占江夏(今武汉武昌),阻止上游陈军东援;杨广军出六合(今属江苏),贺若弼部出广陵,韩擒虎部出庐江,此三路直指陈都建康(今南京);蕲州总管王世积部出蕲春(今湖北蕲春北),由蕲水进趋九江(今武穴、黄梅一带),青州总管燕荣率舟师出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沿海南下,此二路从左右两翼配合军主力攻建康。八路军,东接沧海,西抵巴、蜀,旌旗舟舰,横亘数千里。十一月,文帝至定城(今陕西华阴东),陈师誓众。十二月,军进抵长江北岸。

南朝陈后主沉湎酒色,不理朝政,防务疏懈。师压境,仅命散骑常侍周罗半都督巴峡沿江诸军事,以拒长江上游军,长江下游则无应战部署。沿江守将相继告急,朝廷掌管机密的中书舍人施文庆、沈客卿扣压不报。护军将军樊毅建议于京口(今江苏镇江)、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等要地各增加锐兵5000,并出动战舰200艘,沿江上下巡行,以加强守备;仆射袁宪等也多次请求出兵。但都因施文庆等作梗,未被采纳。陈后主与都官尚书孔范还以"王气在此"、"长江天堑"等为词,毫不在意,照常纵酒赋诗,寻欢作乐。为了元会(即今春节)之庆,陈后主命镇守江州(治今江西九江)、南徐州(治今江苏镇江)的两个儿子陈嶷、陈彦率作战船舰回建康,以显示其威仪,致使江防更加薄弱。

(三)长江上游军的进攻

八年十二月,杨俊督水陆军十余万屯汉口,陈周罗半与郢州刺史荀法尚率劲兵数万防守江夏,杨俊军不得进,相持月余。时隶属于杨俊的行军总管周法尚,率舟师3万进至樊口(今湖北鄂州西),击破拒战的陈军。

杨素率水师沿三峡进至流头滩(今宜昌西北),陈将戚昕以"青龙"战舰百余艘、兵数千人防守地势险峻的狼尾滩(流头滩东)。素遂领"黄龙"舰数千艘乘夜暗秘密顺流而下,遣部将王长袭率步卒自长江南岸击其别栅,刘仁恩率甲骑自北岸进趋白沙击之。戚昕败走,军悉俘其众,继续东下。陈荆州刺史陈慧纪遣南康内史吕忠肃屯据岐亭(今长江西陵峡口),于江北岸凿岩,连结三条铁锁横江截遏军战船。次年正月,杨素、刘仁恩率军进击,经40余战,击败陈军,破除铁锁,使战船通过。吕忠肃退据荆门之延洲(今湖北枝城附近长江中),企图再次阻挡军。杨素遣善于驾船的巴蜑卒千名,乘"五牙"舰4艘,以拍竿击碎陈舰十余艘,大破吕忠肃部,俘2000余人。陈信州刺史顾觉弃安蜀城(今宜昌西北长江南岸)逃走。屯于公安(今公安西北)的陈慧纪见势不利,悉烧其储备,率将士3万、楼船千余艘东撤,欲入援建康,被杨俊军阻于汉口以西。

(四)渡江攻取建康之战

当长江上游军进击获胜时,下游军分路渡江。九年正月初一,贺若弼乘江上大雾和陈军正欢度元会之机,从广陵率军秘密渡江,由于战前曾多方以假象误敌,故未被陈军发觉。韩擒虎率兵500,由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夜渡,一举袭占陈沿江要地采石。杨广率大军进屯六合南之桃叶山。初三,陈后主召集公卿商议军事;初四,始下诏抵御,内外戒严。任命骠骑将军萧摩诃、护军将军樊毅、中领军鲁广达为都督,遣南豫州刺史樊猛率舟师出白下(今南京城北金川门外),散骑常侍皋文奏率兵镇南豫州(治姑孰,今安徽当涂)。军渡江后积极向前推进。贺若弼于初六攻占京口,执南徐州刺史黄恪。遂分兵一部进占曲阿(今江苏丹阳),以防三吴(今江苏太湖以东、以南和浙江绍兴、宁波一带)陈军北上增援建康,自率主力西进。韩擒虎于初七攻克姑孰,沿江直下。陈守将皋文奏败还。贺若弼、韩擒虎两路对进,钳击建康。军释放战俘,注意纪律,陈沿江守军望风降附。陈后主弃钟山(今南京紫金山)、石头(今南京城西)之险不守,而将诸军部署于都城内外:司徒陈叔英屯兵朝堂,萧摩诃屯乐游苑(今南京玄武湖南侧),樊毅屯耆绊寺(今南京鸡鸣山西),鲁广达屯白土冈(今南京城东),忠武将军孔范屯宝田寺。镇东大将军任忠自吴兴(今浙江湖州南)入建康,屯朱雀门(建康城南门)。

十七日,贺若弼率军进据钟山,屯白土冈之东南;韩擒虎与渡江攻占南陵(今安徽贵池西南)而后东下的总管杜彦合军2万,进屯新林(今南京西南)。行军总管宇文述也率军3万渡江,进占石头。军对建康已形成包围态势。与此同时,王世积部大败陈将纪瑱于蕲口(今湖北蕲春西南),当地陈军恐惧,相继投降。燕荣部沿海进向太湖。

时陈在建康附近尚有甲士十余万,陈后主不懂军事,怯懦无策。对萧摩诃先后两次提出的迎战建议均不采纳。在召集诸将商议军事时,任忠又提出反击之策,亦不从。第二天却说:"兵久不决,令人腹烦",突然命萧摩诃等诸军出战。二十日,陈将鲁广达、任忠、樊毅、孔范、萧摩诃于白土冈一带依次南北列阵,绵亘20里,缺乏统一指挥,首尾进退互不相知。贺若弼率轻骑登山观陈军阵势后,即率七总管8000甲士出战。鲁广达率所部力战,军多次后撤,死270余人。贺若弼乘陈军胜而骄惰,令纵烟自隐,引军进击孔范。孔部一触即退,陈诸军见势,骑卒混乱,一溃不止,死5000人。萧摩诃被擒。同日,韩擒虎自新林直逼建康,陈将任忠迎降于石子冈(今南京雨花台),引韩部直入朱雀门,俘获藏匿于枯井中的陈后主,陈宗室王侯相继投降。当夜,贺若弼于乐游苑擒鲁广达,烧北掖门入城。

(五)平定陈之全境

正月二十二日,晋王杨广进入建康,命陈叔宝以手书招长江上游陈将,周罗半、陈慧纪等皆降。杨素、杨俊会师汉口。王世积在蕲口,移书告谕江南诸郡,陈豫章等郡太守均降。陈吴州刺史萧、湘州刺史陈叔慎等抗拒不降,二月,分别被将宇文述、薛胄等击破。岭南数郡共奉高凉(今广东阳江西)冼夫人为主,保境拒守。杨广命陈叔宝致书冼夫人,劝其归。于是冼夫人命其孙冯魂率众迎将,岭南诸州皆定。至此,陈境皆平。隋灭陈,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余年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中国复归统一

二、胜负主要原因

此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渡江作战。准备充分,计划周密,采取先疲后打、多路进兵、水陆并举、割裂围歼的方略,先从次要方向发起进攻,使上游陈军不能增援下游,继以优势兵力,在主要方向上乘敌不备,突然渡江,分进合击,直捣建康,因而迅速获胜。陈恃长江天险,毫无大战准备,又无临战决策,陈后主不纳将臣建议,坐失反击良机,后被迫仓促出战,部署失当,故很快被军击破,直至灭亡。(赵觉民)《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卷》)

 

 

【字体:  】           2010-04-20 10:32             编辑: 江西国防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