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武汉岩土所)创建于1958年,是专门从事岩土力学基础与应用研究、以工程应用背景为特征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建所60年来,武汉岩土所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完成涉及水利水电、能源、资源、交通、市政、海洋与国防等众多领域600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取得了众多创新成果,为岩土力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研究所现有正式职工310人,其中科技人员224人,科技支撑人员59人,研究员4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10人,45岁以下中青年骨干占71%。
武汉岩土所下设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环境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污染泥土科学与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能源与废弃物地下储存研究中心、湖北省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与生态高值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岩土力学与工程实验测试中心、中国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武汉岩土工程检测中心等研究、开发与支撑平台;以及武汉中科岩土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中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中科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中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和武汉中科科创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等产业化平台。
研究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牵头建设单位,现设有岩土工程、工程力学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自1981年恢复招生以来,共招收研究生1351名,已毕业835人(博士生460人),目前在站博士后22人,在读研究生218名。
武汉岩土所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挂靠单位之一,也是其下属的地面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武汉分会的挂靠单位。承办了EI核心版收录期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主办了《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与EI收录期刊《岩土力学》等本领域有影响力的学术刊物。
“十三五”时期,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川藏铁路”和“海洋强国”等重大战略的推进与实施过程中,按照中科院“三个面向、四个率先、三重大产出”指导方针,围绕岩土力学与工程国际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推动研究所四类机构分类改革,积极部署实施研究所“一三五”发展战略规划,重点聚焦于重大工程灾害防护、资源与能源开发、海洋与生态环境保护三大领域中的创新研究工作,开创研究所改革创新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在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重大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引领我国岩土力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成为本学科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