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gov.cn/guoqing/2013-04/17/content_2583746.htm 在 2022-11-28 14:32:50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山东_直通地方_中国政府网
 

省长:郭树清
省会:济南市
省政府办公厅地址:省济南市省府前街1号
邮编:250011
省政府电话:0531-86912828
网址:
http://www.shandong.gov.cn/
    省位于中国部沿海、黄河下游,北纬34°22.9′~38°24.01′、经114°47.5′~122°42.3′之间。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全境南北最长约420多公里,西最宽约700多公里,总面积15.7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4%。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境内中部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泰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米,为全省最高点。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为全省陆地最低处。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中、低、丘陵、台地、盆地、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等9个基本地貌类型。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平原占55%,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其他占7.8%。境内主要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丘区和胶丘陵区。属鲁中南丘区者,主要由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组成;属胶丘陵区者,由花岗岩组成。绝对高度在700米以上、面积1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泰、蒙、崂、鲁、沂、徂徕、昆嵛、九顶、艾、牙、大泽

 

河流湖泊

 

    水系比较发达,自然河流的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在0.7公里以上。干流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其中在入海的有300多条。这些河流分属于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和胶水系,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洙赵新河等。

    湖泊集中分布在鲁中南丘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以济宁为中心,分为两大湖群,以南为南四湖,以北为北五湖。南四湖包括微湖、昭阳湖、独湖、南阳湖,四湖相连,南北长122.6公里,西宽5~22.8公里,总面积1266平方公里,为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南四湖容纳鲁、苏、豫、皖4省8地区的汇水,入湖河流40多条,流域面积3.17万平方公里,加之京杭大运河穿湖而过,兼有航运、灌溉、防洪、排涝、养殖之利。北五湖自北而南为平湖、马踏湖、南旺湖、蜀湖、马场湖,其中以平湖最大,湖区总面积627平方公里,蓄水总量40亿立方米。此外,还有麻大湖、白云湖、青沙湖等。

 

海岸海域

 

    半岛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北自无棣县的大口河河口,南至日照市的绣针河口,全长3345公里,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1/6。沿海滩涂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15米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约13300平方公里,两项共16300平方公里,为全省陆地面积的10.4%,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大有可为。

    全省海洋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近海海域中,有天然港湾20余处,共有海岛589个,海岛总面积约101.79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约572.78公里。

 

气 候

   

    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全省气温地区差异西大于南北。全年无霜期由北沿海向西南递增,鲁北和胶一般为180天,鲁西南地区可达220天。全省光照资源充足,光照时数年均2290~2890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间,由南向西北递减。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有60%~70%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2014年,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4.4℃,较常年偏高1.0℃,为1951年以来历史最高值;全省平均年降水量为516.8毫米,较常年偏少19.4%;全省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208.8小时,较常年偏少179.4小时。冬春季雾霾频现,空气污染严重;春末持续高温,大部地区出现重干热风天气;夏季持续少雨,部分地区旱情较重;6月-7月冰雹较多,农业损失重;7月台风“麦德姆”登陆半岛,降水缓解旱情;年末半岛出现暴雪,交通运输受影响。本年度气象灾害影响程度一般,气候年景属中等偏好年份。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据2013年土地变更调查统计,全省土地总面积15.7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1.6 %,居全国第19位。全省耕地面积763.3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8.4%。基本农田面积668.8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87.56%。全省人均土地0.16公顷,为全国人均土地的16.58%,居全国第27位;人均耕地0.08公顷,低于全国人均0.09公顷的平均水平,居全国第20位。

    矿产资源 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50种,探明储量矿产82种。在探明储量的矿产中,金、石膏等12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1位,有42种居全国前5位,有74种居全国前10位。2013年,全省共有矿企业3390家,从业人数60万人,年产矿石量5亿吨,总产值2493亿元,占全省GDP的4.5%。

    水资源 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根据1956~2000年实测资料分析,全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79.5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03.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98.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65.4亿立方米(地表水、地下水重复计算量59.8亿立方米)。黄河水是主要可以利用的客水资源,每年进入水量(黄河高村站1951~2007年资料)为359.5亿立方米,按国务院办公厅批复的黄河分水方案,一般来水年份可引用黄河水70亿立方米。长江水是南水北调线工程建成后省可以利用的另一主要客水资源。根据南水北调水资源规划,省一期将引江水14.67亿立方米,二期引江水34.52亿立方米。

    省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亩均占有量少;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年际年内变化剧烈;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密切等。全省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09%,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34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9%(小于1/6),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0%(1/25),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倒数第3位,远远小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属于人均占有量小于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地区。

    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得天独厚,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滩涂面积占全国的15%。近海栖息和洄游的鱼虾类达260多种,鱼类资源有79种,隶属于13目39科70属。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28种,占鱼类数的35.4%;一般经济鱼类41种,占51.9%;经济价值较低的鱼类10种,占12.7%。经济价值较高、有一定产量的虾蟹类近20种,浅海滩涂贝类百种以上,经济价值较高的有20多种。其中,对虾、扇贝、鲍鱼、刺参、海胆等海珍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有藻类131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近50种,其中,海带、裙带菜、石花菜为重要的养殖品种。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地之一,丰富的地下卤水资源为盐业、盐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还有可供养殖的内陆水域面积26.7万公顷,淡水植物40多种,淡水鱼虾类70多种,其中主要经济鱼虾类20多种。

    动植物资源 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境内有各种植物3100余种,其中野生经济植物645种。树木600多种,分属74种209属,以北温带针、阔叶树种为主。各种果树90种,分属16科34属,因此被称为“北方落叶果树的王国”。中药材800多种,其中植物类700多种。是全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重点产区,素有“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之称。小麦、玉米、地瓜、大豆、谷子、高粱、棉花、花生、烤烟、麻类产量都很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陆栖野生脊椎动物500种,其中,兽类73种,鸟类406种(含亚种),爬行类28种,两栖类10种。陆栖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昆虫,种类繁多,居全国同类物种之首。在境内的动物中,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珍稀动物有71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16种。

 

旅 游

 

    2014年,全省旅游消费总额619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入境游客消费27.1亿美元,国内游客消费5711.2亿元。共有A级旅游景区783家。其中,5A级景区9家;4A景区186家,新评33家。省级旅游强乡镇381个,省级旅游特色村639个。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41家。

 

生态环境

 

    2014年,全省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分别比上年下降16.3%、11.3%、16.9%和4.2%。省控重点污染河流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与上年持平,氨氮平均浓度下降7.1%。率先建立了基于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生态补偿制度。森林公园面积达到41.7万公顷。国家级森林公园48处,新增6处;省级森林公园68处,市级森林公园130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7处,国家级湿地公园50处,新增11处;省级湿地公园96处。国家级生态市4个,国家级生态乡镇579个,国家级生态村6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7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11个;省级地质公园52个,新增7个;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276个。

 

人口区划

人 口

   

    201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9789.4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385.17万人,占总人口的55.01%;农村人口4404.26万人,占总人口的44.99%。男性4922.22万人,占50.28%;女性4867.21万人,占49.72%。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6.44%,15-64岁人口占72.00%,65岁及以上人口占11.56%。2014年出生人口139.30万人,出生率14.23‰;死亡人口66.96万人,死亡率6.84‰;人口自然增长率7.39‰。人口密度为620人/平方公里。

 

民 族

 

    省属于少数民族杂居、散居省份。全省56个民族齐全,有55个少数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72.59万人(截至2010年11月1日),占全省总人口的0.76%。其中,回族人口达到53.57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3.8%;朝鲜族、满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壮族、土家族、佤族等8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000人。济南、青岛、济宁、德州、泰安、菏泽、聊城市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万人。全省少数民族分布相对集中,在过万人的少数民族中,回族分布以济南、德州、泰安、菏泽、聊城五市为主,共占全省回族总数的67.67%;朝鲜族分布以青岛、威海、烟台三市为主,占全省94.50%;满族中,青岛、济南、潍坊、威海、烟台五市占72.93%;蒙古族中,青岛、济南、烟台、威海、淄博五市占75.26%

 

行政区划

 

    ,最初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主要指崤、华或太行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金大定八年(1168年)置路、西路,设路统军司,“”始作为政区名称。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行中书省。清初设置省,“”才成为本省的专名。因西周封邦建国时,今境内曾存有齐、鲁、曹、滕、卫诸国,周公旦封于鲁,所以现在简称“鲁”,或称齐鲁。

    截至2014年底,全省划分为济南、青岛、淄博、枣庄、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17个地级市,县级单位137个(市辖区51个、县级市28个、县58个),乡镇级单位1826个 (街道631个、乡81个、镇1114个)。

 

经 济

国内生产总值

 

    初步核算,2014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5942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

 

GDP比重

 

    第一产业增加值4798.4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8788.1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25840.1亿元,增长8.9%。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8.3∶49.7∶42.0调整为8.1∶48.4∶43.5。

 

人均生产总值

 

    2014年人均生产总值60879元,增长8.1%,按年均汇率折算为9911美元。

 

区域经济

 

    2014年,半岛蓝色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27715.4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0%,青岛西海岸新区成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加快,分别实现生产总值8512.0亿元、17386.0亿元,增速分别超过全省 0.6、1.1个百分点。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实现生产总值20879.4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5%。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119个。其中,过3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县(市、区)分别达到44个、24个和4个

 

民营经济

 

    2014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26935.8亿元,比上年增长9.3%。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1.8%,民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7%,限额以上民营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7.0%

 

农林牧渔业

 

    2014年,全省农业增加值2799.3亿元,比上年增长4.6%;林业增加值92.5亿元,增长9.5%;牧业增加值997.7亿元,增长2.0%;渔业增加值908.8亿元,增长2.8%。

    全省粮食总产量4596.6万吨,比上年增长1.5%,连续12年增产。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 117万公顷。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环境监测面积 86万公顷,增长25.9%。“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6169个,新增930个。

    全省林地面积365.9万公顷,林木绿化率为24.0%。新增造林面积22.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9%。完成水系绿化9.5万公顷。

    全省猪牛羊禽肉产量758.1万吨,下降0.7%。禽蛋产量388.0万吨,下降2.1%。牛奶产量279.6万吨,增长3.0%。新增国家级、省级示范场分别为20个和290个,畜禽规模化与标准化养殖比重分别为75%和65%。

    全省水产品总产量(不含远洋渔业产量)867.2万吨,比上年增长1.8%。其中,海水产品产量709.6万吨,增长3.1%;淡水产品产量157.6万吨,下降3.7%。新建国家级、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分别为3处和10处。

    全省开工建设21个雨洪资源利用项目,完成412座一般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00平方公里。

    全省农机总值840.0亿元,比上年增长5.7%;农机总动力1.3亿千瓦,增长2.4%;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3%。

 

工 业

 

    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962家,比上年末增加308家。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法人企业1820家,增加182家;过100亿元的法人企业138家,增加2家。

    全部工业增加值25340.9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9.1%。实现出口交货值8550.8亿元,比上年增长6.8%。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43488.1亿元,比上年增长9.8%;实现利润8763.4亿元,增长4.6%;实现利税14263.1亿元,增长5.6%。亏损企业亏损额344.6亿元。总资产贡献率为18.5%,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6%。

 

建筑业

 

    2014年,全省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899家。其中特级和一级建筑企业493家,比上年增加4家。建筑业总产值93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实现利税848.0亿元,增长9.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建筑业总产值2197.7亿元,增长10.7%,实现利税150.3亿元,增长0.1%;非国有企业建筑业总产值7115.8亿元,增长9.8%,实现利税508.6亿元,增长11.1%。

 

固定资产投资

 

    2014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159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服务业投资19606.2亿元,增长8.8%。新开工项目30195个,增长5.3%。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6027个,增长5.4%。重点领域投资增长较快。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2221.2亿元,增长24.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6724.5亿元,增长18.2%;基础设施投资5130.7亿元,增长18.2%。

    201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818.0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住宅投资4184.3亿元,增长5.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805.1亿元,增长14.7%。房屋施工面积54508.4万平方米,增长7.8%。房屋竣工面积7787.3万平方米,增长3.7%。商品房销售面积9180.1万平方米,下降11.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972.5万平方米,下降14.3%。

    2014年,全省新开工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31.6万套,开工任务完成率为100.1%;连同往年结转项目基本建成19万套,基本建成任务完成率为100.2%。

 

国内贸易

 

    2014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9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餐饮收入2499.3亿元,增长11.4%;商品零售21992.8亿元,增长12.8%。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562.5亿元,增长12.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929.5亿元,增长14.9%。

 

对外经济

 

    2014年,全省进出口总额277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出口1447.5亿美元,增长7.9%;进口1323.7亿美元,总量与上年持平。主要出口市场中,对美国、欧盟、盟和韩国出口分别增长13.2%、8.8%、13.8%和8.9%,对日本出口下降0.9%。

    2014年,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352家,合同外资159.5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15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制造业到账外资86.5亿美元,服务业到账外资54.3亿美元。总投资过亿美元的项目50个,合同外资37.2亿美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2个,实际到账外资4.1亿美元。

    2014年,备案核准设立境外企业(机构)524家,比上年增长18.3%;备案核准中方投资62.9亿美元,增长39.4%;实际对外投资44.1亿美元,增长14.6%。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92.5亿美元,增长9.1%;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9941人,增长14.0%。

 

财 政

 

    2014年,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税收收入3965.6亿元,增长12.2%;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8.9%,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175.9亿元,增长7.3%。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2.2%,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4.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26.5%,住房保障支出增长42.4%。民生支出4168亿元,增长8.7%;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为58.1%,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金 融

    2014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9151.9亿元,比年初增加5784.9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367.5亿元,增加3400.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3662.2亿元,增加5538.3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1649亿元,比年初增加2523.7亿元;县域贷款余额17594.6亿元,比年初增加1977.2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239.3亿元,比年初增加1492.8亿元。   

保 险

 

    2014年,全省保费收入1454.9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14.6亿元,增长15.5%;人身险保费收入940.3亿元,增长12.6%。承担各类风险责任42.7万亿元,增长46.7%。支付各项赔款与给付518.8亿元,增长17.5%。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覆盖重点行业,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成功启动。农业保险承保种植面积567.8万公顷,承保猪、牛等各类牲畜788.9万头(只),为1517.2万户次农户提供了345.5亿元的风险保障。

 

科教文卫体

教 育

   

    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教育机构(不含技工学校,下同)3.36万处,教育人口1875万人。其中,小学10770所,招生124.7万人,在校生648.47万人;初中2917所,招生97.7万人,在校生314.80万人;普通高中544所,招生55.9万人,在校生171.27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学校142所,其中,本科院校66所(含独立学院11所),专科(高职)院校76所,普通本专科招生58.1万人,在校生179.67万人;成人高等学校11所,开展成人教育的普通高校93所,成人本专科在校生48.53万人;研究生培养机构33所,招生2.7万人,在校生7.43万人;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3.36万人。

 

科 技

 

    2014年,全省登记科技成果2955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项。各项专利申请量15.9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7.7万件,比上年增长14.3%。各项专利授权量7.3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1万件,比上年增长18.2%。获得第16届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专利优秀奖42项。实施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专项154项,获得发明专利415个。登记技术合同17474项,成交金额269亿元,增长42.6%。获得第七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31项,实现“四连冠”。

    2014年,全省组织实施引进外国专家项目926项。新增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9人、“泰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创业人才)”38人、省首席技师100人。新设立国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8个,新招收博士后科研人员86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1.1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5.6万人。

    2014年,全省共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个,新增2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53个,新增6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5个,新增9个。国家级科技合作基地34个,新增2个。院士工作站306个,新增50个。新增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2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2个、试点县4个。新增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0家。围绕创新型特色产业集群创建13个省级公共创新服务平台。

    2014年,全省新增驰名商标 108件、著名商标359件、地理标志商标54件。新增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名牌产品178个和省服务名牌57个。5家企业和3名个人获省省长质量奖。新增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3个。拥有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3个。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分别有44家和113家。建立公用计量标准4141项。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证书25396张,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效证书8111张。现有有效地方标准2122项,新增230项。新建国家级农业、服务业、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项目分别为21个、11个和8个

 

文 化

 

    2014年,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4个,艺术表演场馆93个,博物馆243个,公共图书馆 153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58个,文化站1828个,农村文化大院7.0万个,历史文化名城20座。年末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71%,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49%。年末共有309家影院加入城市电影院线,城市电影票房收入11.0亿元,比上年增长46.0%。出版各类图书18127种,报纸87种,杂志261种。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分别为15个和 126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试验园区各有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个。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澳亚艺术节“聚焦”、第三届尼论坛及明湖对话等文化活动

 

卫 生

 

    2014年,全省拥有医疗卫生机构77064所,比上年增加1584所。其中,医院1854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2834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162所,其他卫生机构214所。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50.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60.4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23.1万人,注册护士24.6万人。完成诊疗服务6.3亿人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30元提高至35元。

 

体 育

 

    2014年,成功举办了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全省17市、85.3%的县(市、区)、76.7%的乡镇(街道)和63.6%的行政村建成了相应规模的体育健身工程。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升。在第17届亚运会上获得金牌25枚、银牌15枚、铜牌13枚。在全国最高水平比赛上获得金牌55枚,在国际大赛上获得金牌9枚。青少年体育工作进展顺利。成功举办第23届省运会、中小学七大联赛和高校四大联赛。

 

社会生活

居民生活

   

    2014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64元,比上年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22元,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3元,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7.3平方米,增加0.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82元,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962元,增长15.8%。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40.2平方米,增加0.6平方米。

    2014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9%。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1.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8%,消费品价格上涨1.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3%。

 

城镇就业

 

    2014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18.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1.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2.3万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11.9万人。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动态消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0%,低于4%的全年控制目标

 

社会保障

 

    2014年,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上年增加110.6万人、50.5万人、64.7万人、49.6万人和72.1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539.9万人,待遇领取人员1353.4万人,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75元。建立了“全省统一、城乡一体”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参保人数7885.8万人。其中,城镇居民参保人数2127.8万人,农村居民参保人数5758万人。职工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超过75%。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达到2271元。失业保险金标准平均增长9.0%,1至4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平均增长11.7%。

    2014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4.6万人,月人均保障标准452元,比上年提高31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58.2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2990元,比上年提高480元。

    2014年,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支出9.2亿元,比上年增长26.0%;救助和资助居民283万人次。共有救助管理站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64处,床位4900张。收养、救助类社会服务机构2779个,床位数52万张,收养31万人。其中,农村养老机构1525个,床位数24.5万张,集中供养率为74.3%。社会福利企业1222个,安置残疾人员就业3.5万人。各级慈善总会用于朝阳助学、夕阳扶老、情暖万家、康复助医、爱心助残五大工程的支出善款为11.5亿元。

城乡建设

 

    2014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01%,比上年提高1.26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300.3亿元,比上年增长6.7%。新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0座,新增生活垃圾日无害化处理能力7100吨。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36座,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123.3万立方米。新增城市道路面积4000万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8000公顷,集中供热面积8174万平方米。

    2014年,全省村镇建设完成投资1575.2亿元,比上年增长7.1%。新建农房50万户,改造危房10万户,累计建成农村新型社区6190个。60%的建制镇、68%的新型农村社区建有污水处理设施,95%的建制镇建成垃圾转运设施,全部农村新型社区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5万户。

 

邮 电

   

    2014年,全省邮电业务总量12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067.8亿元,增长12.7%;邮政业务总量145.8亿元,增长24.2%。光缆线路总长度70.2万公里,增长9.7%。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40.1万路端。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18.3万户,下降17.3%;移动电话用户8664.1万户,增长4.0%。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 103 部。

 

交 通

    2014年,全省铁路、公路、水路共完成旅客运量7.4亿人次,比上年下降1.0%;完成货运量26.1亿吨,增长0.2%。年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108公里。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2.9亿吨,增长8.9%。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407.1万辆,增长10.2%。其中,私人轿车763.2万辆,增长18.5%,占轿车拥有量的93.6%。

    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3家运输航空公司,飞机118架;经营性通航企业12家,飞机102架;运输机场8家(4E级3家,4D级3家,4C级2家),通用机场4家,航空器制造企业2家,航空器维修企业22家。2014年,全省8家运输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320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5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1.2%和5.8%。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