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
|
摄影指导鲍德熹:拍《功夫之王》是做文化交流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1日08:13 新浪娱乐
![]() ![]() 鲍德熹 ![]() ![]() 鲍德熹在《功夫之王》拍摄现场 ![]() ![]() 导演罗伯-民可夫和鲍德熹 ![]() ![]() 两人交流拍摄意见 新浪娱乐讯 采写/撰文:赵静 鲍德熹,唯一受奥斯卡( 此次他出任《功夫之王》的摄影指导,在他看来,不仅是在做一次新的尝试,更是在做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他的言辞中透露出自豪感,因为他在用好莱坞的钱拍中国的故事,这在他二十多年的摄影生涯里还是第一次。 因为筹备的仓促,使得影片在拍摄中有诸多困难。他首次与大家分享拍摄的过程,向大家讲述《功夫之王》里如何完成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采访的结束,他告诉我,要重视这个采访,因为这不光是对他个人的采访,还有关于这个影片拍摄的诸多细节。 《功夫之王》讲述信任和勇气 我在做东西文化的交流 新浪娱乐:您理解中的《功夫之王》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鲍德熹:这是一个有关信任和勇气的故事。它的这个主题是通过一个美国的孩子,带使命拿着金箍棒来到中古的中国,他必须靠勇气和信仰才能完成他的任务。 新浪娱乐:这里的信仰是指什么? 鲍德熹:所谓的信仰不是信仰宗教而是相信自己,如果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做到一些事情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这是现在的年轻人太过缺乏的精神。 新浪娱乐:这两种精神是东方特有的吗? 鲍德熹:我认为这两种精神是东方特有的。这部电影我叫它是东游记,一个美国的小男孩来到中国,有一段神奇的旅行之后又带回去一些东西。东方文化在第一世界的西方世界里有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是正面的。但有一些华人在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就很反感,觉得这部影片有一次让白人男孩喜欢中国女孩,是种族歧视,是文化上的诋毁。我觉得反过来看,说话的人同时陷入了另外一种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中,他们的论点有偏差。 如果我们喜欢莎士比亚的戏剧,并不等于我们就背叛了东方文化。我认为文化是世界遗产,动人的故事是没有国界的。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特定的时期,一个很好的际遇,北京马上就要办奥运会了,中国一定受很多关注。而这部电影大部分都在中国拍摄,牵扯的演员大部分都是中国人物,参杂很多中国文化,是对中国功夫文化的反应,就像当年的《卧虎藏龙》,是将东方文化很好地推介至西方。 这部影片表面是功夫片,但实际上它传播了特定的文化。它是部讲英文的电影,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对英语电影的吸收要比我们通过配音吸收得好。它又和其他的外国的功夫片不太一样,它是纯粹地去靠真功夫去打,而不是靠特技人和动画去做。 新浪娱乐:那您觉得这部电影是部纯粹的好莱坞影片,还是中国影片,或者是两者的融合? 鲍德熹:这部影片不能算是纯粹的好莱坞片也不能算是纯粹的中国片,它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它由美国电影制片方去集资,独立制片人制作发行,出品是好莱坞的人。演员以双J,也就是成龙(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