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  辛瑞那   美国大片拷问石油政治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talk.163.com/05/1231/10/269UCM5K00301IJQ.html 在 2019-05-05 06:58:14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辛瑞那》:美国大片拷问石油政治_网易新闻中心

评论频道

网易 > 新闻中心 > 文化评论 > 辛瑞那》:美国大片拷问石油政治

辛瑞那》:美国大片拷问石油政治

2005-12-31 10:23:10 来源: 看世界 收藏此页 网友评论 0 条
   “好莱坞新自由派天王”。这是美国《新闻周刊》发出的新高帽,戴在好莱坞“钻石王老五”乔治·克鲁尼头上。

    对,不要惊讶地张大嘴巴,就是那个你所熟悉的乔治·克鲁尼,那个自称有347个情人、刚刚被《人物》周刊评为“世界上最性感男人”的乔治·克鲁尼,那个当初被来自澳大利亚的拉塞·克罗(演《角斗士》的那位)痛斥为只会“靠脸蛋拍广告的花花公子”。

克鲁尼到了2005年底时来运转,让人刮目相看,只因他参与演出的大片《辛瑞那》12月9日开始全美公映,并进而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照好莱坞圈内看法,这部片子很有希望夺得200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克鲁尼还可由此竞争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甚至有人预言,2006年可能成为“克鲁尼年”。

不过,真正影迷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在最权威的电影资讯网站--国际电影资料库(www.imdb.com)的留言板上,许多看过影片的观众认为,影片惹人关注,与其说克鲁尼的演技上了台阶,不如说人们对现实政治的关注与思考更深入。克鲁尼2006年若能发飙,很大程度是沾了这部政治惊悚影片的光。

繁复叙事

《辛瑞那》是2005年华纳兄弟最后一部大片,编剧兼导演是2000年凭《毒品网络》(Traffic)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的斯蒂芬·加翰,克鲁尼在片中扮演男一号:一个道德觉醒、身心疲惫的中央情报局特工,同时兼任制片人。

片子赶着11月底感恩节档期在五家影院试映,票房收入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就是情节线索太复杂、主题太不够黑白鲜明,而这恰恰又是喜欢这部影片的人们最为推崇的地方。有人在网上评论说:“这是属于思考者并且让人思考的政治惊悚片,不要试图带老奶奶们去看,喜欢追车、性和枪战的观众最好离远点。还有,建议你找一个聪明点的人一起去,一边看一边给你讲,否则你会因为错过先前一些细节而到最后一头雾水。”

在《毒品网络》中,加翰弄了三条平行故事线,而在《辛瑞那》中,五条线索共同推进,最后又交会一处。剧情大致如下:

线索一  中情局秘密特工鲍勃·巴恩斯(乔治·克鲁尼),他是中东问题专家,说波斯语,与黎巴嫩真主党甚至“基地”组织都有联系。他正面临职业生涯的“中年危机”,上司对他的独来独往很担心,试图给他一个坐办公室的工作,或者干脆送他到前线毙命。局里一些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则在为自己的前途打拼。

线索二  春风得意的年轻律师本内特·哈里德(杰弗瑞·怀特,《美国天使》中的配角护士)在华盛顿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有一天他被委派为两家能源公司的合并做签约前的审核工作。其中一家刚拿到哈萨克斯坦的大油田,另一家则在竞争中不敌中国公司,失去了某个阿拉伯国家的油田。

线索三  金融分析师布莱恩·伍德曼(克鲁尼的好友马特·达蒙饰演)与他的家人住在日内瓦豪宅,但家庭生活十分不顺,一个收养的儿子惨死。他随后受雇担任某阿拉伯国家王子纳西尔的金融顾问。

线索四   某阿拉伯国家国王不喜欢王子纳西尔,想把王位传给小儿子。纳西尔是改革派,希望采取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措施使他的国家走向民主和现代化;而他的弟弟则是保守派,支持美军继续驻扎在他的国家,以换取对其家族权力的保护。

线索五  在王子纳西尔的国家,一名巴勒斯坦移民少年瓦西姆由于两家美国公司的合并而失业并变得沮丧,他被招募加入了激进武装组织,参与一场刺杀阴谋,使用的是当年中情局提供的武器。

在此基础上,情节开始运转。巴恩斯接受命令去刺杀纳西尔,却遭到激进武装组织阻止;伍德曼从纳西尔这位理想主义者身上找到了奋斗目标;而哈里德则发现石油公司合并交易中美国政府的阴影。后来,中情局决定除去巴恩斯,而后者只能独自前往中东,试图将纳西尔从另一次刺杀阴谋中拯救出来……

至于结局,只有读者自己去寻找了,因为笔者也只看过片花和文字梗概。现在能够说的是,它与好莱坞传统美满结局不同,但也不会太悲观。巴恩斯原型--前中情局官员罗伯特·巴尔还健在。正是他的回忆录《目无恶魔:中情局反恐战争中一名士兵的真实故事》激发了加翰的灵感。

仅从电影艺术角度说,一部影片能将如此复杂的人物关系与情节融为一体,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功。事实上,已经有影评将本片与奥利弗·斯通的名片《刺杀肯尼迪》(“J.F.K.”)相提并论。后者因为将复杂叙事有条不紊地展现出来,而成为电影学院的范本教材。

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认,克鲁尼在片中形象上的突破引人注目。由于剧本中巴恩斯是个邋遢的胖子,克鲁尼必须暴饮暴食,在30天内疯狂增肥30磅,抛弃了以往的帅哥形象,戴上假胡子,故意把自己搞得很难看。

更加倒霉的是,在拍摄遭极端武装组织虐待这场戏的时候,因为体重偏胖,克鲁尼在戏中飞踹桌子时栽了跟头,导致头部受伤和脊椎液囊断裂,卧床不起一个月,经过多次手术才慢慢复原,至今还常常遭受头痛和失忆的困扰。

在好莱坞演员界看来,就凭克鲁尼为了这个角色这么下工夫,2006年的小金人怎么也得给他一个。

政治讨论

但就媒体对《辛瑞那》的反应看,人们似乎并没有怎么把精力关注在克鲁尼的悲惨八卦上。所有的讨论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石油与政治。其实,看看剧情就知道,这整个不就是中东政治的现实么?

《今日美国报》 影评是这么说的:“本片震撼人心,逼使我们去质疑美国的全球政策。我们需要更多的此类电影。”IMDB关于此片的BBS也由艺术讨论版变成政治讨论版。

Tony43来自洛杉矶。他的论点简单而尖锐。他写道:“这是一部试图让观众将世界上许多个点联系起来的复杂影片,最后你会看到,控制中东的油田是那么多政治过程的中心,不论对中东、西方,还是我们所谓的恐怖主义来说。……它的结论也许让许多美国人不开心,因为电影告诉我们,美国石油公司使用一切手段,包括幕后交易和彻底谋杀,去保护他们通向中东石油的通道。我们的政府,只是石油公司的奴隶。”

另一位署名Holdnon的美国网友写道:“本片的优点之一在于,它得出了一个我们无法逃避的结论:普通美国人对中东知之甚少,对将我们推向战争的力量也知之甚少,我们有太多从不知道的东西;另一个优点是,电影让我们觉得,我们的政府和情报机构比实际上更加聪明和协作,而这不是最令人惊悚的地方吗?”

    最牛的一篇影评出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列文,他从事中东历史、文化和伊斯兰教研究。他的影评题为《辛瑞那与伊拉克》 。

列文认为,《辛瑞那》在最大限度上展现了现实,只是这种现实美国政府一直都不愿意承认。在电影中,美国石油公司为了控制中东油田去刺杀一国首脑也许是虚构的,但美国石油巨头为了伊拉克的石油而发动战争却是不可否认的。为此,他还罗列如下证据,这些证据多头并进,也揭露了此前人们所不知道或不注意的事实,与电影风格倒是类似:

--《华盛顿邮报》报道的最新解密文件显示,早在2001年2月,至少四家美国石油工业巨头--艾克森美孚、科诺克、壳牌和BP石油(美国)公司曾与副总统切尼领导的能源特别小组会面。

    --保守派监察组织“司法观察”得到了这些会面中的文件,其中包括伊拉克地图和一份“伊拉克外国追求者名单”。这显示,世界上石油储量排名第二的伊拉克是会面谈话主题。事实上,那份伊拉克地图标明了伊拉克主要石油蕴藏地点,而那份名单则揭示,十多个外国公司,正在与萨达姆政府讨论或间接谈判,希望为他们保留一些油田的开采权。

--石油巨头与切尼手下的会面发生的时候,恰好一些科学家和工业领袖开始担心“石油生产高峰期”将提前到来。一旦这一高峰期到来,石油生产将难以满足消费需求,这将引发对现有石油供给的竞争。

    --德意志银行2002年报告阐述说,如果萨达姆与联合国达成协议,美国公司将是最大输家,因为欧洲、俄罗斯和中国将占据先发位置。但是,在后萨达姆时代,情况完全改变,美国大公司,主要是艾克森美孚和雪弗龙德士古将控制伊拉克的资源,在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仅仅数周后,那些美国石油巨头否认曾与切尼的手下会面。

--2001年2月,在一个恰巧的时刻,举行了第一次能源特别小组与工业官员的会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布指示,要求其工作人员与能源特别小组配合,将“制定对抗流氓国家新政策”与“获取新的现存油气资源”两项工作合并起来。世界上除了伊拉克还有更适合做如此合并的课题吗?

    --伊拉克战争两年半后,布什政府依旧死抗要求撤军的呼声,尽管情报部门报告和伊拉克政治家都确认,美国的存在是引发暴力活动的主要原因。此前,美国鼓吹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证明根本不存在,布什承诺的和平与民主也要落空,那么美国到底有什么理由长期留在伊拉克呢?显然只有两点:石油和军事基地。

--中情局在近50年后才承认组织推翻伊朗前总统穆罕默德·摩萨台,因为他胆敢将石油工业国有化。美国政府还两次帮助组织政变,让萨达姆的阿拉伯社会复兴党上台,1963年一次,1968年一次,这次也不用怀疑,谁在后边发力搞掉了萨达姆。最后剩下的问题是,我们入侵伊拉克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在这个问题的得分上,《辛瑞那》比两党大多数政治家都要更接近于正确答案。

    列文上述文章引发进一步争论,最后话题都扯到了与电影本身根本不沾边的美国犹太人和以色列问题上。

真正目标

    对于关于本片乃是针对布什政府的评论,不论是克鲁尼还是加翰都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该被抨击的不是布什一个人,而是整个一套以石油为核心的政治体系甚至生活体系,至于影片敏感的政治主题,他们可没什么好道歉的。

克鲁尼说:“有人也许会对我们的一些创意感到生气,比如我们塑造了一对“自杀式”炸弹袭击者的形象,并向观众展示了他们如何走上这条路的过程,而不是将他们脸谱化地塑造为魔鬼。我是一个老资格的自由主义者,我不会为这些情节道歉。我们的确准备靠《辛瑞那》在某些方面发动政治性讨论,这很自然,我们有我们的立场。这不是对布什政府的攻击,但它是对一种政治体系的攻击,它已经存在了60年到70年,石油一直是它的核心。”

加翰在试映的小规模开幕式上介绍了他拍摄这部电影的动机。在2000年拍完《毒品网络》后不久,他就看到了《目无恶魔》 。令他感到震动的就是书中所描绘的政府、商人、社会围绕着石油所形成和运转的巨大网络。然后,他开始直接给原作者巴尔打电话,而在此之前,他只在电影里见过中情局特工。

    为了避免打扰,加翰和巴尔去欧洲会面,去中东体验生活。加翰说,只有在那里,巴尔才能以实物和真事为依据,一点点说明,整个体系如何产生内部作用力,各部分又如何工作以及为什么会这样做。

    加翰回忆说,2002年他独自去贝鲁特的时候,就遇到了电影般的遭遇。

    当时,加翰刚刚抵达,正出海关,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打电话的人声称是“巴尔的朋友的朋友”,已经派出一辆汽车去机场接加翰,但暂时还不能告诉他要把他送到哪里以及去做什么。

    尽管巴尔曾警告加翰不要在中东轻易相信任何人,但好奇的加翰还是坐在了等候已久的汽车的后座上。他被蒙上眼睛,带到了郊区,在那里与他会面的是黎巴嫩什叶派最高宗教领袖。

巴尔说,这是会见真主党宗教领导人的标准程序。后来,加翰将这一情节加入剧本,为克鲁尼所扮演的角色也安排了这么一场会面戏。

    加翰说:“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是一个巨大的体系,当你试图讲述这个体系的时候,你会发现整部电影都是灰色地带,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体系本身才是我们要控诉的东西。”

至于“辛瑞那”(原意为好战者)指的到底是谁,加翰的答案则超出了石油政治本身而进入哲学高度。他说那指的是所有人--因为体系中所有人都存在动机,这种动机只不过因为石油资源的存在而愈发明显和炙热。

    “每个人,我想,都在告诉世界,他们在为正确的理由行事。而且他们甚至在很多时候坚信这一点。”加翰说,“但我的确认为,在某一点上,这个点我们每个人都能感觉到,也都知道它在哪里--我的意思是,大多数人知道--当你要搞一点枉法的事情,当你要跨过一点点界限,或者要做感觉上不那么对的事情的时候,在那个时候,你告诉自己说:‘这是为了我的家人,这是为了减轻我的生活负担,这样我的孩子就可以上好学校’,你给了自己一条出路。也就是这一条我们自己给自己找的出路,是我试图在电影中捕捉的东西。”

“这不是一部自由派电影或保守派电影,这是对我们存在许多年的体系的拷问。影片没有影射布什、共和党或民主党。这无关左派右派的讨论。事实是,不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当权,这个世界都依赖石油。我们的国家现在正因如何获得石油而产生分裂,它将做任何事情来确保石油流入不会被切断。”

时机凑巧

除了《辛瑞那》 ,乔治·克鲁尼2005年还有另一部新片面世,那就是被《新闻周刊》 称为“今年迄今为止最出色影片”的《再见,晚安》。当然,说这话的时候,《辛瑞那》还没有上映,不知《新闻周刊》是否会改口。

    值得注意的是,《再见,晚安》同样是一部被认为影射现实的政治惊悚片。该片由克鲁尼自导自演,描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最著名的自由派电视记者和主播艾德华·莫洛20世纪50年代与权倾一时的美国反共先锋参议员麦卡锡之间的斗争。“再见,晚安”正是莫洛《亲临现场》节目的结束语。

    影片亮相威尼斯电影节后马上掀起了对政治的讨论风潮,虽然最后不敌李安的《断臂山》 ,没能摘得金狮奖,但克鲁尼并未空手而归,除了分享了最佳剧本奖以外,男主角大卫·斯特雷泽恩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斯特雷泽恩在领奖台上表示说,这部电影会唤醒人们对记者责任的关注。克鲁尼则表示将这部电影献给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带给大家真相的记者。

    美联社认为,《再见,晚安》同样有实力问鼎200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能与之成为对手的,除了《辛瑞那》,竟然还是其他几部政治性很强的影片,如斯皮尔伯格展现慕尼黑奥运会袭击案的《慕尼黑》(“Munich”)和描写第一次海湾战争的影片《贾赫德》(“Jarhead”),而娱乐片似乎只剩一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克鲁尼这样的花花公子开始讲政治,奥斯卡也讲政治了,世道这是怎么了?(黄  恒 新华社国际部)周倩

网易新闻
网易新闻,更多精彩在首页,
网易新闻,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