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关于   话语权   的几点思考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9-05/05/content_11314169.htm 在 2017-05-04 04:37:21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关于“话语权”的几点思考_理论频道_新华网
您的位置:新华网主页 - 理论频道
关于话语权的几点思考
2009年05月05日 08:43:00 来源:求是
【字号 留言 打印 关闭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部署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时,一再强调要掌握话语权。那么,究竟什么是话语权?我们党为什么强调要掌握话语权?怎样才能拥有话语权?如何做大做强话语权?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几个问题。

    什么是话语权?

    仅从字面上理解,话语权就是说话权、发言权,亦即说话

和发言的资格和权力。这样的话语权往往同人们争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地位和权益的话语表达密切相关。例如,对已有事态的解释权、对自我利益要求的申诉权、对违法违规的举报权、对欺骗压迫的抗议权、对政治主张的阐发权、对虚假事件的揭露权、对罪恶事实的控诉权、对错误观点的批判权等等,都属于话语权

    随着人们对话语功能和本质的认识越来越深化,对话语权作用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化。意大利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葛兰西曾因领导工人革命斗争而被捕,从1926年开始,被长期关押。在监狱中,他对争取“文化领导权”即话语权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他认为工人阶级可以通过夺取资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来瓦解资产阶级的集体意志,从而为最终夺取资产阶级政治权力创造历史条件。

    法国哲学家福柯上世纪70年代曾发表过一篇文章《话语的秩序》,他写道:话语就是人们斗争的手段和目的。话语是权力,人通过话语赋予自己以权力。应当说,福柯对话语功能和本质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他认为话语不仅仅是思维符号,是交际工具,而且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并能直接体现为“权力”。显然,福柯的观点比较接近今天我们对“话语权”功能和本质的认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西方争夺话语权的斗争,集中表现为争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斗争。对此,西方政要历来重视有加,并凭着强势地位的话语权,打压或颠覆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权。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策划者们就深谙此道,他们为了颠覆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许多超大功率的发射台,利用多种语言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不间断的广播,宣传西方的价值观念、政治主张、生活方式,形成了强大的话语攻势。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原因很复杂,但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苏共放弃了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而那些得到西方资助的媒体完全跟着西方的舆论和理论导向走,使本来就强大的西方话语权变得更强大。于是苏联迅速失去了自己的话语权,失去了舆论和理论的自卫能力。一个政权在失去话语权以后,便没有人替它说话,没有人为它辩护,必然失去舆论支持、失去民心,其解体便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上述事实告诉我们,现代意义的“话语权”所强调的不仅仅是说话和发言的资格,而主要是指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意识形态主导权。

    我们党为什么高度重视话语权?

    我们党历来重视话语权的作用。毛泽东同志说: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邓小平同志强调:必须大力加强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江泽民同志说: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指出: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这里所说的舆论导向,正是话语权中最能改变人心向背、力量对比的关键因素。在很多情况下,事实的优势如果不能转化成舆论优势,仍然不能赢得人心。我们党所以高度重视话语权,正是因为谁真正掌握了话语权,谁就能引导舆论,引导社会心理,引导思想理论潮流。比如,本来我们党和政府和平解放西藏以后,使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破天荒地获得了自由、民主、人权,使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使西藏人民的生活得到普遍明显提高,使西藏的宗教和文化受到越来越妥善的保护。但是,不仅国际反华势力在所谓“西藏问题”上经常向我们发难,而且一些西方民众也对中国党和政府在西藏所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有很多误解。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就是因为“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在国际敌对势力的庇护和支持下,达赖关于西藏问题的话语权仍然很大。乃至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明明是一些“藏独”分子挑起事端,组织和煽动一些僧侣违法犯罪,进行打、砸、抢、烧,但西方媒体却跟着达赖的调子说是“中国军队镇压和平请愿的藏人”。明明达赖是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幕后策划者,西方还要为达赖搭建各种讲台,让他拥有关于西藏问题的话语权,并宣扬他是“为世界和平做出了非暴力政治抗争的典范”。在这样巨大的舆论攻势下,西方一些民众基本上得不到真实信息,了解不到事实真相,听信谎言也就不足为奇了。这说明什么?说明话语权的作用是不能小看的。而在之后的奥运圣火境外传递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的宣传报道中,我们党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宣传报道工作,把握导向,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先声夺人,首先做大中国的话语权,引导了这些议题的国际舆论,使汶川大地震灾情得到国际舆论的普遍同情,使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形象和我国政府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国际舆论的普遍钦佩和赞誉,使抵制北京奥运的各种丑恶表演,不得不偃旗息鼓。在这样的态势下,无论国际敌对势力怎么兴风作浪,也无法改变国际舆论的总体格局。正反两面的事例告诉我们,为了赢得国际舆论的主导权,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我们必须进一步努力掌握话语权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各种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相互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因而导致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趋激烈,掌握话语权的任务更艰巨,责任更重大。尽管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我国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发展成就越来越认同,与我国合作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是国际敌对势力总是把我国的成功发展说成是“威胁”。事实上,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其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利用其强势的话语权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这种渗透同国内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改革开放、否定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噪音、杂音相呼应。为了有效抵御国际敌对势力的政治图谋,为了更好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为了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我们同样必须进一步努力掌握话语权

打印】 【纠错】 【评论】 【主编信箱
(责任编辑: 何耀伟 )
· 两会下也该有机会“抢话筒”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
查看评论 留言须知
· 毛泽东故居题匾的四次变更
· 领导干部要学会脱稿讲话
· 前30年的“富”与今后30年的“富”
· 历史上的国民党“军统”及“中统”
· "两难困境"下如何权衡"利"与"弊"
· 从养老的尴尬说起
· 势利如细菌无处不在
· 西式民主得了什么病
· “雷人”的馊主意
· 丧钟为疯狂而鸣
· 官员须做“潜功课”
· 反思“门诊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