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东山岛 十八景探原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dsejw.com/thread-3813-1-1.html 在 2017-06-19 17:05:04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东山十八景探原(铜山十八景)-东山网

东山网

  • 0596-5628486
  • 打造本地最大生活服务平台
搜索
查看: 26671|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蝶岛美景] 东山十八景探原(铜山十八景)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新浪微博达人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6:2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们常说的“东山十八景”,其实是“铜山十八景”。最早出现“铜山十八景”之说的,出自于《铜山志·明铜山所志》,这是“光绪三十三年”某君“录于听涛氏之别墅”。
先应该说说这《铜山志》的作者和书况。

该书为手抄本,是清朝乾隆十六年(1751)陈振藻所作,陈又自作《铜山志·志序》,乾隆二十五年(1760)再自作《铜山志·又序》,而在这之后,又有《明铜山所志》,该《志》为光绪三十三年所作,这一年,是1907年,可见,该书是一本跨越大半个世纪的小综合书籍。再之,对该书进行小综合的人是谁呢?我以为很可能是乡贤马兆麟先生的裔孙马维国先生说,马兆麟先生生前曾经对铜山十八景作过吟诵诗,而该序的写作时间正好是他在世的时间。至于《志》前为何用“明”,正如他在《志》中所说:“铜山者,明防倭之水寨也。”马先生和几乎所有的铜山读书人一样,对“明”情有独钟。

在《铜山志·明铜山所志》中,“铜山十八景”已经出现雏形:“石斋公(即黄道周)常告人曰:‘吾乡之子弟拖船荡桨亦能文章。’岂虚语哉?于是乎戍卒之徒变为诗礼之家矣!文人蔚起,山水增名,则铜山之景在在堪娱矣!自其外而观之,雷峰旭日位乎东方,苏柱擎天镇乎南土;梁岳拥翠为北之巨观,诏峦排青壮西之胜概;征帆远棹东南之景无边,列屿高翻西北之观靡尽;沙堤落虹时起飞鸥于东北,苏野行浪常沉落雁于西南。自其内而观之,鹅颈藏舟朝夕常闻欸乃,虎崆滴玉四时长吸清甘;九仙石房(‘房’可能是‘室’之误)沿流而上,南溟书院抢云而眠;东壁星晖石临风而能舞,南浦渔歌浪对月而唱和;天池胜景楼临海而巍峨,蓬莱仙迹激石而雷响;至于百鸟归巢则出茶水之妙绝,虾蚕鸡鲤则志石像之有奇。于是乎戍卒之区变为神仙之洞房矣!人因地而杰,地因人而名,故风雅之士,骚逸之人,至铜之揽胜者,踵相接也。”
以上文字原文没有标点,本人加以断句,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这些文字,其中难以理解的词语不妨说说。
1.亦能文章:文章,名词动词化,即写文章。
2.铜之景在在堪娱:在在,处处。堪娱,可堪娱乐。
3.苏柱:苏峰山高耸如柱子。
4.梁岳:梁山山岳。梁山,在东山内海北侧,属漳浦县域。
5.诏峦排青如壮西之胜概:诏峦,诏安境内的山峦。注意,这里的地点,当指铜山南面的东山区域。因为当时这个地方行政区域属于诏安。排青:推出青色。胜概:优美的景色。
6.列屿高翻西北之观靡尽:列屿,这里指东山内海一个又一个排列的小岛屿。高翻,远飞。高,远;翻,飞的意思。靡尽,没有穷尽。
6.苏野行浪常沉落雁:苏野,苏峰山之野。行浪,移动的海浪。沉落雁,大雁在(海浪间)隐没。注意,这里的沉,落雁,并不是大雁掉到海里。
7.鹅颈藏舟朝夕常闻欸乃:鹅颈,这里指像鹅颈一样形状的海湾。欸乃,象声词,摇橹发出的声音。
8.清甘,清澈甘甜的(泉水)。
由上文可见,作者对当时铜山景色的描述,已经有“外景”和“内景”。
就“外景”而言,共有八景,即1.“雷峰旭日”,2.苏柱擎天,3.梁岳拥翠,4.诏峦排青,5.征帆远棹,6.列屿高翻,7.沙堤落虹,8.苏野行浪。
就“内景”而言,共有十景,即:1.鹅颈藏舟,2.虎崆滴玉,3.九仙石室,4.南溟书院,5.东壁星晖,6.南浦渔歌,7.天池胜景,8.蓬莱仙迹,9.南鸟归巢,10.虾蚕鸡鲤。
以后,又有诸多变化,但基本都是以这内外十八景为主。

评分

参与人数 1E分 +15 收起 理由
antian + 15 精华,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新浪微博达人勋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6:31:02 | 只看该作者
给铜山十八景最后定点的是清朝末年的马兆麟先生。他的《咏铜山十八景》诗(见新《东山县志·附录“有关东山古诗选”》)这样写道:

“仙脚独步腾云汉,文公座上看天池。

虎崆滴玉龙泉清,梁山倒影日月明。

九仙石室弹歌唱,沙坡咿呵琴瑟声。

七十二坎如云梯,百鸟归巢远高飞。

蓬莱仙景开圣迹,扬帆归澳得回归。

仙桶沐浴可戒斋,石僧拜塔绫罗纱。

故里放生三贵子,仙床睡卧万人家。

东屿文峰神显灵,黄莺打桃鸟无情。

风吹动石万钧重,摇倒旗山两马鸣。”

在这首诗中,马兆麟先生对前人的“铜山十八景”做了修正,按他所定点的这十八景,不分内外景,依次是--

1.仙脚独步

2.文公座上

3.虎崆滴玉

4.梁山倒影(原景作“梁岳拥翠”、“天池胜景”)

5.九仙石室

6.沙坡咿呵(原景作“沙堤落虹”)

7.七十二坎

8.百鸟归巢(原景作“南鸟归巢”)

9.蓬莱仙境

10.扬帆归澳(原景作“征帆远棹”)

11.仙桶沐浴

12.石僧拜塔

13.故里三贵子

14.仙床睡卧

15.东屿文峰

16.黄莺打桃

17.风吹石动

18.摇倒旗山。

评分

参与人数 1E分 +5 收起 理由
antian + 5 精华,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新浪微博达人勋

藤椅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6:31:17 | 只看该作者
与原先的铜山十八景比较,后来的铜山十八景少了雷峰旭日、苏柱擎天、南溟书院、鹅颈藏舟、诏峦排青、列屿高翻、苏野行浪、虾蠚鸡鲤。

我基本同意马兆麟先生的做法,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认为马先生之前的景色就选错了--见仁见智吧。

还是让我来说说马先生删除的景点。

关于“雷峰旭日”。 这里说的“雷峰”,到底位于何处?无从说起--我们的家乡,并没有一个叫“雷”或“雷峰”的山。我想,或许是古雷头的山吧?不得而知。古雷头山,即古雷头之峰,民国初年到解放初年,属于东山县,然现在已经属于漳浦县地域了。但这并不影响景物之美。 当然,我想,如果把它改成“文峰旭日”,那岂不更妙!试想,一轮初升旭日,从东门屿的文峰塔上冉冉升起,在它的前边,是广袤的海域,波浪起伏,金光闪闪,渔帆片片,渔歌互答,多么美啊!

古代诗人们对雷峰旭日总是激情满怀。

有个叫陈少华的诗人写诗赞道:“数峰海外砥中流,晓日初升似露头。换却蒙胧施霁色,一江浪静织渔舟。”

还有个朱煜衢的诗人赞美雷峰旭日:“千尺雷峰耸,抢奇绕梓桑。金轮开晓暑,舟巘薄穷荒。”

又有个叫文二仰先生的,诗文赞曰:“雷山环翠巘(yǎn),不厌看曦东。舟徼(jiào,边)晓烟外,海峤(qiáo,山尖而高)曙色中。”

还有别的诗文,这里就不说了。

鉴于此,我认为把雷峰旭日作为铜山十八景之一,是完全有资格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E分 +5 收起 理由
antian + 5 精华,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新浪微博达人勋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6:31:31 | 只看该作者
原铜山十八景的第二景,即苏柱擎天镇乎南土。意思是苏峰山像托着蓝天的石柱一样镇守在南边的土地上。

说“苏峰如柱”,我认为是不妥的。东山的苏峰,如果从铜陵高处向南方远望,它倒像一个等腰三角形,把它想像成刺破青天的锋刃,那还差不多。但是说它如“柱”,我觉得这样的描写不切实际;由此而进一步说,苏峰山能擎天,就未免过于牵强了。至于在任何其他位置观察苏峰,它都没有成为“峰”的形象,更不用说“柱”了。

然而,说“苏峰擎天”,并非没有来历,至少和前清陈少华先生咏苏峰的诗句有所关联。我们不妨看看--

“天垂南畔势如倾,

  赖得苏峰一柱擎。

  千载长存苍翠色,

   春来最喜望中明。”

意思是:在诗人的南边,天好像要倾斜下来的样子,仰赖苏峰一石柱把它托着。千百年来,苏峰都保存着苍翠的颜色,最令人产生喜悦之情的,是在春天十五的晚上,欣赏明月中的苏峰。

整首诗的意思大都很好懂,只是最后一句“春来最喜望中明”可能会被误解。春来最喜,这里是诗句平仄的关系,读的时候顺序要理解成“最喜春来”。至于“望中明”,它的意思是:“望”为农历十五,即在十五晚上的月中能清楚地看见苏峰。我所指的误解,是对“望”的解释,可能会被理解成远望,即在远望中,也能看得清楚明白。此解释尽管字面上说得通,但不合情也不合理,这里就不展开了。

尽管有来历,但景物描写必须是在对它的细致观察、准确表达的基础上进行的,否则,这个景物就失去它原来的特点了。

为此,我认为说“苏峰擎天”不妥。

诚然,在万倾碧波中,一座突兀的苏峰山,矗立于蓝天白云中,这景物无疑是很美的。我们家乡后人就有“苏峰拱秀”之说,也许正是从这里得到启发的吧?

说苏峰山如柱子能擎天,描写确实不准确,因此我想,马先生把它从铜山十八景删除,怕就因为这样的原因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E分 +5 收起 理由
antian + 5 精华,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新浪微博达人勋

报纸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6:32:49 | 只看该作者
原铜山十八景有“南溟书院抢云而眠”之句,南溟书院,位于铜陵文公祠所在的狮山,即关帝庙西边约数百公尺的山脊。

关于“南溟书院”。这所古老的书院在东山的文明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据新《东山县志·文物名胜·书院遗址》载:“南溟书院位于今铜陵镇狮山东侧,明嘉靖五年(1526)由巡海道蔡潮倡建,祀南宋理学家朱熹,是士子习书礼文场所。清康熙三年(1664)‘迁界’时被毁,‘复界’后由唐朝彝倡议重建,设义学。康熙十三年(1699)漳浦知县陈汝咸主持重修。翌年,由唐朝彝、陈汝咸及地方人士再捐资扩建。民国14年改为电报局,民国25年改为戒烟所,民国27年改为司法处。1968年被毁,周围数处石刻尚存。”

由于南溟书院在东山历史上曾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早在近5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对南溟书院情有独钟了。所以,题诗吟咏它的诗人墨客很多。这里选择其中几首。

诗人朱煜衢先生的五言赞诗云:“南溟萦岛翠,书院育英名。华栋齐云构,文澜烛斗明。”

前清陈振澡有诗赞南溟书院云:“巍巍书院建山巅,栋宇凌云祀昔贤。海阔天高雄气象,性尊道学衍真传。春秋勿替酬功远,冠履常新流泽绵。从此宏开琼芷榜,后先(?)美凤池前。”

更有前清诗人文二仰先生的五言律诗赞曰:“渊源传正业,崇祀海山堂。月照虬龙窟,道徽麟凤祥。”

这些诗句,都从不同角度,对南溟书院作了热情洋溢的赞誉,肯定它对培养人才的作用与贡献。

闭目遐思,可以看到或者旭日东升,或者暮霭沉沉;或者海风凛冽,或者暴雨狂澜,东山的先贤们,在这里传道授业解惑,侃侃而谈,诲人不倦。学子们在这里书声朗朗,奋笔疾书,学有所成而怀抱报国为民之志,效力国家。

然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再,**的破坏更使书院荡然无存。

作为曾经的铜山十八景,东山著名文人马先生最后还是忍痛割爱了。为什么?我觉得作为人文景观,它毕竟太寒碜了些。

因此,马先生删除此景,我是能理解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E分 +5 收起 理由
antian + 5 精华,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新浪微博达人勋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6:32:59 | 只看该作者
原铜山十八景之一的“鹅颈藏舟朝夕常闻欸乃”,位于现在的东山码头,老辈的人都知道,当年,它叫“澳雅头”,与朝圣楼所在地即西门澳比邻。还我小时候,就知道这里是铜山十八景之一,因此很是留意。这里水流湍急,一块又一块相连的巨石,间夹小石头,向大海深处延伸。在巨石旁边,于民国初年修建了石堤,向大海更深处延续了上天的杰作,使它成为一个向内弯曲的巨大臂膀,在波涛翻滚的海域里,硬是给拱出一个平静的港湾,让渔船商船安稳停靠。

站在码头展望,但见这上帝与人共同造就的石堤,伸展着神奇的臂膀,像鹅颈一样长长弯曲着,拥抱着许多停泊其间的船只。在鹅颈内,大船与大船相隔的空间,不时有小木船,穿行其中。小船上的人,悠闲地摇着橹,不时发出“欸乃”的摇橹声,令人心里痒痒,也想上船试试身手(关于“欸乃”的含义,有的人恐怕一时不好理解,但翻开唐人柳宗元的《渔翁》诗句:“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  可见,早在一千多年以前,“欸乃”作为象声词已经出现在诗句中)。船上的渔人、商人、装卸工人,或者起货,或者卸货。人们的脸上,充满着惬意和自得,既为已经获得的收成,也为将要获取的成果。岸上,是繁忙的搬运,或者是货物,或者是鱼虾,忙而有序。

在鹅颈外,石堤外的海上,蓝色的大海,湍急的海流;白云之下,高翔的海鸥,尽情给乐业的人们增色--这风景,多美啊!

当地的人们,尤其是老渔民,亲切地把这上天与人的杰作叫做“石护”,即石头的护堤。但是,这“鹅颈藏舟朝夕常闻欸乃”在新的铜山十八景中被马先生删掉了。

我感到十分吃惊。

我不明白马先生为什么把这样美的景色从十八景中删除,因此我觉得这是一个错误,令人握腕叹息的错误。

评分

参与人数 1E分 +5 收起 理由
antian + 5 精华,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新浪微博达人勋

7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6:33:10 | 只看该作者
原来的铜山十八景,被马先生删除的,还有“诏峦排青”、 “列屿高翻”、 “苏野行浪”和“虾蜃鸡鲤”。

关于“诏峦排青”。 原诗是“诏峦排青如壮西之胜概”。诏峦:诏安境属的山峦(这里当指东山岛上诏安属的山峦)。排青:排,推出;青,清色,即推出青色。胜概:优美的景色。同是东山人,当然对铜陵城以南的东山山峦,是有一种亲切感的,因此,把东山岛上的“诏峦”作为一景,不足为怪。当然。这里的“诏峦”,作为一景毕竟是太泛了些,而泛了,也就淡了。因此把它删除,就不足为怪了。

关于“列屿高翻”。原诗是“列屿高翻西北之观靡尽”,列屿,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特指,即东山内海最西边云霄县境属的列屿村,但是以一个外县村作为铜山的一个景点,显然不合情理。我以为这里只能是另一种解释,即东山内海从东南到西北一个又一个排列的小岛屿。高翻,高,远;翻,飞;意思即高飞。靡尽,靡,无,没有;尽,穷尽,意思即没有穷尽。试想一下,把蓝色的东山内海比做蓝天,把排列的岛屿比做一行飞鸟在蓝天上翱翔。这自然是很美的。但是,这里同样有景点过于分散的问题--从东山内海最远的“尾屿”,到东门屿后的“树尾屿”,相继十几公里。把这么分散的地方当作一个景点,确实是太泛了些。因此,我赞同马先生的意见,把它从东山十八景中删掉。

关于“苏野行浪”。 原诗的句子是“苏野行浪沉落雁”。这里的“苏野”,指的是铜陵城南边苏峰山之野。“行浪”,意思是移动的海浪。沉落雁,大雁在(海浪间)隐没。全句的意思是:(铜陵城南边)的苏峰山之野,是浩瀚的大海,南飞的大雁出没于移动的海浪之间。这样的景色当然很壮阔,很美,但是同样的毛病,还是景物过泛。因此我理解马先生割爱的原因。

关于“虾蜃鸡鲤”。我到现在仍然不知道其中的奥妙。按原诗句“虾蜃鸡鲤则志石像之有奇”的“虾蜃鸡鲤”,应该是指铜陵城海边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虾蜃鸡鲤,当分开解释,即这些怪石,有的如虾,有的似蜃(大蛤蜊),有的像鸡仔,有的成鲤鱼。志,同志,记的意思。有奇:有,又;奇,零数。整句诗的意思是:大海边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把它们比成虾、蜃、鸡仔、鲤鱼,还有余。可是这些石头,具体地点在哪里,无从谈起。因此,把它删除,有就成为必然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E分 +5 收起 理由
antian + 5 精华,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新浪微博达人勋

8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6:33:22 | 只看该作者
与原先的十八景比较,马先生给铜山十八景多了“仙脚独步”、“文公座上”、“七十二坎”、“仙桶沐浴”、“三贵子”、“石僧拜塔”、“仙床睡卧”、“东屿文峰”、“黄莺打桃”、“摇倒旗山”十景。

我想,还是按马兆麟先生的铜山十八景依次说说吧。

铜山十八景之一:仙脚独步腾云汉

关于“仙脚独步”。这里的仙脚,即仙脚蹄,也叫仙脚印。据《东山县志》载:“仙脚蹄位于风动石南面钓鳌台巨石顶端中央,形似脚印,长0.8米,脚印前部宽0.15米,后部宽0.08米。脚印外围呈圆状,深0.1米~0.3米,称‘仙脚桶’。”

为何叫“仙脚独步”呢?

大约古人以为仙人法力无边,力大无穷,自然一步一个脚印。所以在这巨石上,仙人一脚踩下,即便是坚硬的石头,也会留下痕迹。因为只有一个脚印,所以就“独步”了。

而“腾云汉”又是怎么回事呢?从字面解释,腾,就是腾飞。云汉,千万不要望文生义,以为是云中的汉子,其实是天河,银河;或者是指高空。我以为这里应该为高空更恰切。

从民俗(民俗地理)的角度看,仙脚印作为十八景之一景,当之无愧。相传古时有一得道仙人,在此蹬脚,飞向高天;也有人说当年沉东京,浮南澳,天机泄露,一得道之人以为铜山必沉,在此飞天逃难--两种说法,都离不开从这里飞天的意思。因此说,从民俗地理的角度看,把这里作为一景,“含金量”是够高了。

从历史的角度看,仙脚印最为十八景之一,也是合理的。

科学的说法,仙脚印乃史前人类之所为。不仅在这个地方,在东山内海,乃至全国其他许多地方,史前人类在石头上凿洞,屡见不鲜。其作用,在于捣鼓食物或借以盛雨水之用。倘如此,单从其悠久的历史看,就很具有观赏、研究的价值。因此,把仙脚印作为十八景之一景,就名副其实了。

从文学的角度看,仙脚印尤其看称一处美景。因为有仙脚印,固其周围的低洼部分就成为仙脚桶;因为有仙脚桶,其所在的巨石也因此得名为仙脚桶石。仙脚桶石高高突兀于东山内海之滨,站在这里,200平方公里的东山海域尽收眼底。但见这广阔的海面,风和景明之时,从脚下的大海到远方的彼岸,“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倾”。在这平静的海面,渔船、货船来来往往,一派和平景象。登巨石也,“则有心旷神怡”,面海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出自北宋名相范仲淹《岳阳楼记》)望远处,漳浦、云霄地域的村落,烟雾缭绕,依稀可见,仿佛那里便是美好的仙境。至于东北季风来临之时,这广阔的海面,白色的波浪,如万马奔腾,令人有驰骋疆场,杀敌报效国家之壮感。

因此,马先生的这一选择是对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E分 +5 收起 理由
antian + 5 精华,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新浪微博达人勋

9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6:33:34 | 只看该作者
铜山十八景的第二景是“文公座上看天池”。

所谓“文公”,即朱文公朱熹。明嘉靖五年(1526)巡海道蔡公潮在铜陵城古嵝山上建文公祠,祭祀朱文公,因此得名文公祠,也叫朱子祠。清朝乡人陈振澡所撰《铜山志》云:“(文公祠)府志(即《漳州府志》)名曰:‘南溟书院’,明嘉靖五年(1526)巡海道蔡公潮建,奉旨祀典,(?)迁毁坏,至国朝康熙三十六年(1697)浦邑主陈公汝咸与乡绅唐朝彝同重建,特配乡先贤忠端公黄石斋先生神位,迨道光十年(1830)合(同阖)铜士庶等重修,此祠地先正乡贤进食林五云先生送建。”

《铜山志》在另一处又云:“朱文公祠,在城内暸高山上,明嘉靖五年巡海道蔡公潮观风至此,后生员游鸿翀等请建祠塑像祀典……岁以春秋仲月次丁日,所(指铜山所)官致祭。”

文公祠所在的山,名古嵝山,或叫暸高山。这两个名字,今天知晓的人不多,尤其是后者。可是你别看这高不上百米又不知晓的小山,却如古人之所言:山不在高。关键在其作用,在其人文的内涵。

从军事上讲,这座山矗立与东山内海的入海口,俯瞰东山港,扼内海与外海之要冲,地理形势十分险要,军事作用也因之十分重要。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船队、施琅将军攻打台湾的船队,都集结于山下的西门澳,及至历代海防之哨船、快船,到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和日本军舰,都视之为军事要地。

从人文内涵上讲,从铜山古城建成以来,无数文人墨客,来到此山,观沧海,视民生,联系自己的宦海浮沉,往往感慨万千而留下墨迹--单看文公祠附近的“天开文运”、“学海文澜”、“与造物游”“天临海境”等摩崖石刻,就可见一斑。

《铜山志》中,有《春日谒文公祠》诗赞云:

“从学延平得道回,

  馨香奕禩有由来。(禩,同祀)

  峰头画栋勤瞻仰,

  天壮文澜任溯洄。

  迁跂渊源通一贯,(迁跂,抬起脚后跟站着)

素饮品诣埒三台。

于今领略春风里,

  顿觉胸中毛塞开。”

单有这么多的人文景观,我想,把它作为铜山十八景之一,就已足够了。

然而这里更有“看天池”之美。

所谓“天池”,即东山内海。君不见,站在文公祠面北,眼前的“天池”,美不胜收:“池”面烟波浩淼,列屿高翻;西边的东山港,一片繁忙景象;待晓日初升,池面金光万丈;遇明月高悬,池面堆满白银……这一切,怎不令人神往!

站在文公祠,瞻仰和缅怀朱文公,观赏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摩崖石刻,联系自己的宦海浮沉,进而感悟人生,怎不令人感慨万千!

这种自然的和人文的巧妙的结合,不正是文公座上看天池之所得么?这种巧妙的结合,普天之下,有多少景致可及?

为此,马先生把这里作为铜山十八景之一,完全正确。

评分

参与人数 1E分 +5 收起 理由
antian + 5 精华,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新浪微博达人勋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6:33:48 | 只看该作者
铜山十八景的第三景是“虎崆滴玉龙泉清”。

所谓虎崆滴玉,据清人陈振澡所撰《铜山志》云:“(在东门外)水涯有石洞。可坐十余人,泉从半壁出,清甘异常,前对塔屿,游者必问:‘潮退与否?’此一胜也。”又该书另一处云:“在城东门外水涯上,自上而下有数丈之高,泉从半壁石罅中流出,甚极甘冽,其洞清幽绝俗,别有一(洞?)天,游客到处,无不称羡叹赏,其往返又必问:‘潮退与否?’此一胜也。”

民国《东山县志》云:(虎崆滴玉)“在城东门外水涯。有石洞可坐三十余人,泉从半壁石罅中流出,水极甘冽,为东山名胜之一。文三俊(明代乡人)诗:‘峭壁层层古,虚中一脉流;涛鸣闻啸虎,石裂走神虬;气象吞蛟国,风光幻蜃楼;此中开璞玉,滴沥数千秋。’光绪间有林太史二有(诏安人,名壬)镌‘灵液’二字于石,并书其事,其文云:‘品泉虎崆,列席沙碛,座殊湫湿,因与陈君之麟平凹凸、辇异石,高者卓之,下者几之,铜铫竹炉位置妥帖。沈君镜銮、瑞舟皆曰善。光绪丁亥年初夏二有林壬记。’”又云:“虎窟泉”条目,其文字:“即虎崆滴玉,在外水涯。有石洞可坐三十余人,夏月可避暑。泉从石壁流出,味极甘美。相传昔有虎踞洞,故名。”

虎崆滴玉堪称美景,不管是从它外在的景观,还是它所隐含的内在气质,都是如此。

要前往此处,需沿风动石南边的小径折南而行,走出镌刻有“晨曦”的铜陵古城的东门,有一蜿蜒向海的曲径,可通另一个胜景,这就是虎崆滴玉(也有人称之为“虎窟泉”)。

……

所谓虎崆,据传说古时候有老虎居于此。是否真有此事,不得而知。这虎崆,是位于水涯之处的海蚀岩洞,有大、小两虎崆。大崆在右,小崆在左,中间互通。虎崆周围,绝壁绵延;洞前有一小片沙地,再下去就是怪石嶙峋的海面。要到虎崆,就得沿着绝壁上人工凿成的“之”字形石梯,小心地拾级而下。

首先到小虎崆。这是一个面积仅十几平方米的石穴,地面是沙。人可蜷伏于此,阴阴的,很是宜人。

绕过小虎崆,就是大虎崆了。大虎崆穴深约10余米,呈喇叭状,内窄外宽。窄处约4米,宽处近10米。要是在较远的海上看过来,这虎崆就极象张开的虎口,仿佛就要一口把你吞下,怪吓人的。在虎崆穴内有一石桌,桌旁有数个石墩,正好坐着休息,大约是古代哪个好心人为游客准备的吧。

所谓“滴玉”,是穴内半壁石罅中涓涓流出的一股清泉,在晨光下显得晶莹闪亮;再注入后人造就的石钵,于是叮当有声,如玉之撞击。在僻静的洞穴内,这声音就显得特别好听,所以就被称为“滴玉”吧。靠近瓷钵,掬一口泉水,送如口中,但觉清冽甘甜,妙不可言。清代诏安人林太史镌刻“灵液”于石壁,并撰文曰:“品泉虎崆,列席沙碛,座殊湫湿,……”意思是说,他曾经与朋友在虎崆品甘泉,他们在这里的沙滩上列席,座位很是低洼潮湿云云。

确实,在这里,你静坐于石桌旁,让阴阴的,清凉的海风翻动你的衣襟,吹拂着你的脸颊,还有什么困顿蒙昧的事情不能幡然醒悟呢?在这里,你采集石罅里流出的“灵液”,煮开了,沏上一壶茶,细细的品味灵液和嫩茶结合产生的甘甜,由此而推及人生之美好,人世间还有比这更惬意的事情吗?在这里,你眼望浩瀚的大海,耳听轰轰的涛声,你必定激情满怀,慷慨热烈,你还畏惧于生活和工作中的任何挑战吗?在这里,你惊异于眼前拍岸的惊涛,瞬间变成滚滚流逝的潮水,那平日里令你难以忍受的阿谀奉承、阴奉阳违、尔虞尔诈,乃至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畅、被误解的懊恼,被贬谪的悲哀,你还对它耿耿于怀,难以接受吗?在这里,你观赏着前方东门屿上冉冉升起的红日,巍然矗立的文风塔,高傲飞翔的海鸥,缅怀着历代的伟大英雄,你还对慷慨赴国难,悲歌写春秋者漠然吗?

是的,在虎崆滴玉,品茶观海,不啻是一种最好的享受,是对自身精神上的一种陶冶。

为此,虎崆滴玉,从开始就是铜山十八景之一,我举双手赞成。

评分

参与人数 1E分 +5 收起 理由
antian + 5 精华,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一家 新浪微博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