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年度事件   公车上书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news.qq.com/zt2011/zxzg/1895.htm 在 2019-05-18 11:47:58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转型中国第32期:“公车上书”真相_腾讯历史_新闻频道_腾讯网

1895

关键词: 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晚清改革

年度事件:公车上书

1895年3月,正值甲午战败,康有为偕弟子再度入京会试。多年后,类似描述--康有为在1895年领导上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反对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并提出系统的变法方案,史称“公车上书”,维新派由此登上政治舞台--成了历史常识。只是,越常识的东西,往往越远离真相。

【伪上书】

自晚清以来,谈及“公车上书”,所用史料基本取材于康有为自撰《我史》。其记述如下(为方便阅读,对原文做了通俗化处理,下同):

“……朝廷命李鸿章赴日求和,议定割让辽台并赔款二万万两。3月21日谈判电报抵达北京,我提前得知消息,马上让卓如(梁启超)去鼓动各省。先鼓动了广东举人上折子抵制和议,湖南举人随声附和,28日两省举人同时呈递奏折,广东80余人,湖南全省参与。我与卓如又分别拜托朝中官员进行鼓动,各省举人均极为愤慨,连日上奏,奏章堆满都察院……我认为士气可用,遂召集18个省举人在松筠庵集会商议,签名者达1200余人,我用一天两夜时间起草了一份万言书,内容包括拒和、迁都、变法三大项。卓如、孺博(麦孟华)连日抄写,传遍京城,士气愤涌。4月8日前去投递,都察院以皇上已在和约上用玺,事情无法挽回为由,拒绝接受上书。”

康的这段记载,对事情的前因后果交待得相当完整,长期以来,被视为关于“公车上书”事件最权威的表述。但考之史料,这番自述漏洞百出,严重作伪。事实是:康有为组织的此次上书根本没有付诸实施,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都察院递交过什么上书。

相关证据是很多的,此处仅举一例。康有为一再声称上书之所以未成,是因为都察院拒收。这是对都察院的严重诬蔑。事实上,都察院在1895年的上书大潮中,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洪良品、余联沅、褚成博、王鹏运、丁立瀛、庞鸿书、刘心源、高燮曾等20余名都察院御史都曾上奏极谏,有些甚至连上数折;当日实际主持都察院的三位堂官,裕德、沈恩嘉和寿昌,都上奏反对和约,主张再战,是1895年上奏浪潮中品级最高的堂官。说都察院守旧顽固拒收康有为发起的上书,完全不符合史实。

康有为说四月八日都察院以和约已成,再上书于事无补为由拒绝接受和代递自己的上书。这同样不符合史实。据茅海建教授考证,就在四月八日当天,都察院还向朝廷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15件之多!这些奏折最晚递至都察院的时间是四月六日; 四月九日,都察院又代递了10件条陈,条陈上注明的投递日期,有三件赫然正是四月八日;四月十一日、十五日,都察院再次代递了9件条陈。其中两件条陈注明投递日期为四月十日,一件注明投递日期为四月十四日。

康所谓四月八日都察院不接受上书,显然是谎言。事情的真相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都察院递送上书。对此,1895年夏天在上海出版的署名为“沪上哀时老人未还氏”的《公车上书记》一书本有明确交代:“是夕(四月八日)议者既归散,则闻局已大定,不复可救,于是群议涣散,……而初九日松筠庵之足音已跫然矣,议遂中寝,惜哉惜哉。”--所谓“议遂中寝”,意思就是根本没有去都察院上书。

【伪反对派】

康在《我史》里还虚构了一大群阻碍自己上书的反对派,康说:

“此前举人们联名上奏,当权的孙毓汶已颇为忌恨,我组织的这次千余人的大行动,更是本朝从未有过之事。翰林院编修黄□(注:原文缺)曾,是孙的心腹,举人们初六、初七两天在松筠庵大举集会,初七傍晚,黄前往各省会馆,阻挠此举,捏造飞言肆意恐吓,许多举人被他吓住了。初八日,街上已到处贴满大字报,对我们的诬蔑攻击无所不至,许多人于是退缩,甚至请求撤销签名。”

孙毓汶是主和派,对主战的举子们的上书不满,是必然的。但说孙能够恐吓士子,令他们心惊胆战,纷纷撤回签名,则绝非史实。茅海建教授详细查阅了军机处各类档册中的相关文件,结果发现:

第一、反对和约的上奏、代奏及电报,已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运动。其中最重要且最具影响力的,并不是进京应试的举人,而是各级官员。

第二、当我阅读这一批关于和约的上奏、代奏与电奏中,听到的只是一边倒的反对议和的声音。众声喧哗之中,只有一人同意与日本签订和约。此人是帮办军务、四川提督宋庆。

由此可见,当时的舆论气氛完全倒向了主战派,公开出来支持和谈,虽无政治风险,却要冒很大的舆论风险。康所谓的“飞言恐吓”,简直不知所云。

退而言之,即便孙毓汶甘冒众怒,真的对举子们实施了威胁恐吓,但他能吓住举子们吗?根本不可能!因为朝中那些身居枢要的军机章京们,譬如兵部主事张嘉猷、户部郎中林开章,都正在签名、上奏,反对议和。上奏反对和议有没有政治风险,有谁会比他们更清楚?他们的行为,对举子们而言,具有足够的信息暗示和榜样力量;再譬如:翰林院编修王荣商三月二十九日签字反对议和,四月三日又单独上书,还是反对议和,但四月十五日,王却升任为翰林院侍讲,反对议和何曾对他的仕途有过影响?

由此可见,康对当时的政治氛围的描述,完全是失真的。他所说的反对派,从抽象的机构都察院到具体的个人孙毓汶,都纯属虚构。

【伪领袖】

康在《我史》中自承:自己是此次公车上书的领导者。据康的描述,上书高潮的掀起,始于康命令梁启超鼓动广东举人,湖南举人随后响应,康、梁又进一步联络了大批朝中官员,最终才有了18省举人发愤联名上书的结果。

这同样不是史实。康有为及康党日后撰写了大量有关公车上书的文章,但蹊跷的是,对自己当年如何具体鼓动各省举人、如何联络朝中官员、具体联络了哪些官员,全然没有说明。没有说明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史实都是夸大的。康有为在当时,根本不具备领袖18省举人上书的资格。

这一点通过对比很容易看出来。康有为曾命令梁启超出面组织广东举人联名上书,此次上书有广东举人80余人签名,梁启超领衔,康门弟子麦孟华签名第5位,虽然康本人没有签名,但说康有为策划领导了这次联名上书,是不为过的,这也是1895年唯一一次可以被确切证实的康党所组织的联名上书。与此同时,广东举人还在陈景华的领导下,组织了另一次联名上书,签名的广东举人共有289名,四月初七日由都察院代递给了朝廷,在本次上书中,麦孟华签名排在第63位,梁启超排在第284位,康有为同样没有签字,从签名来看,此次活动与康党的领导显然没有什么关系--广东是康有为的“根据地”,但康党组织的上书只能获得80人签名;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陈景华,却有能力鼓动一场多达289人的联名上书。康有为自认为是1895年公车上书的领袖,其号召力却远不如一个陈景华,这是怎样的一种尴尬?

1895年各省举人都在搞联名上书,有些省份甚至多次联名上书。可以认为:如果康有为真的是本年上书的领袖,本年的上书大潮真的是由他鼓动并且联络朝中官员们一起鼓动起来的话,那么,这些在各省自行联名上书的举子们,肯定也很乐意参与康有为亲自组织的那场在松筠庵内流产的上书。康曾经说:湖南举人全体参与了梁启超组织的联名上书,但在康有为自己刊布的松筠庵签名名单里,却只有湖南举人4人而已--而在没有康有为的领导的情况下,湖南举人前后3次共121人参与上书。这样的数据对比,如何体现康有为的领袖地位?

康门下弟子1895年夏天运作出版了《公车上书记》,书后附有署名为“哀时老人未还氏”(很可能是梁启超,因梁曾用过“哀时客”的笔名)的《序文》。序文没有提及康、梁是公车上书领导者,止于陈述梁启超与湖南举子是当日到都察院首递奏章者。这恰恰正是事实的真相。因为本书出版时,距离事件的发生不过短短一两个月而已,当事人众多,忌惮于舆论,康有为尚不敢歪曲事实。多年之后撰写《我史》时,则另当别论了。

《公车上书记》

康党1895年在上海策划出版的《公车上书记》封面及序言页(点击可看全图)。康党对此书做了大力宣传,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共在《申报》登了7次广告,尤其着重宣传康有为那份未曾呈递的《万言书》。但效果似乎不佳,不到50天,《申报》就登出了此书大减价的广告。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康有为当日号召力其实很有限。

光绪皇帝与康有为、梁启超合影

光绪皇帝与康有为、梁启超合影。康有为大概是近代以来最早意识到靠宣传上位的政客。其文章最善作伪,既润色过自己与帝师翁同龢之间的“和谐”交往,也大幅篡改过自己在戊戌年的奏本原稿。这张照片同样也是伪作,是康有为利用相片合成技术伪造出来的。在报纸上刊发之后,为康赢得了不少的政治资本--但其漏洞也是明显的:梁启超终生未曾与光绪皇帝谋面。

曾担任四川提督的宋庆

曾担任四川提督的宋庆(点击可看大图)。宋庆是1895年上书赞同和议的极少数人(茅海建教授所见,是唯一一个)。宋庆作为甲午前敌主将之一,经历多次败仗,很了解敌我双方的实力差距,对战争的前景并不看好。但其上书中,却将话说得非常委婉,虽赞同议和,却没有一句直言同意签约。这种语言艺术,恰恰说明了当时的舆论环境主战派呈现出一边倒的形势。康有为所描述的“反对派”乃子虚乌有。

松筠庵

松筠庵(点击可看全图)。康有为在此召集组织了自己领导的那场流产了的“公车上书”。康党内部对松筠庵聚会举人的人数没有共识,有1200人、3000人、1300人、数千人等多种说法。但据姜鸣先生实地考证,松筠庵面积狭小,根本无法一次性容纳1200余人的大聚会。要承认1200人这个数字的真实性,只能有一种解释:举人们是陆续来松筠庵签名的,但这也就等于否定了正式的松筠庵集会的存在。

相关言论

关键词: 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晚清改革

梁启超:都察院收了康的万言书

康有为说,他起草的万言书都察院不收;但梁启超却说,该上书因“言甚激切,大臣恶之,不为代奏”。意思是说都察院收下了康的万言书,却不愿转呈皇上。师徒的说法明显矛盾,也可见作伪的不谨慎。

张之洞:与日议和后患无穷

张之洞1895年屡次电请朝廷拒绝和议,如三月二十七日电:“和约后患不堪请令王、大臣会议补救并速向英、俄、德诸国订立密约”;四月初二日电:“和约万分无理请乞援强国”……当时,过半封疆大吏都持拒和主战态度。

荣禄:翁同龢是个伪君子

马关议和后,兵部尚书荣禄不满清流误国,在给陕西巡抚鹿传霖的密函中说:“常熟(翁同龢)奸滑性成,真有令人不可思议者,其误国之处,有胜于济宁(孙毓汶),与合肥(李鸿章)可并论也。合肥甘为小人,而常熟则仍作伪君子。”

康有为:《公车上书》刻遍天下

时间愈往后,康有为对“公车上书”的夸张就越严重。他曾在《汗漫舫诗集》中吹嘘说:“东事战败,联十八省举人三千人上书,次日美使田贝索稿,为人传抄,刻遍天下,题曰《公车上书记》。”但事实是当年销量不佳不得不大减价。

古香阁:《公车上书记》不能销

康有为最初为《公车上书记》登报广告,价格是每部实洋两角。两个月后,再登广告大减价,已是“每大本大洋四分,每小本大洋二分”。该书店此后拒绝为康党继续印刷大本著作,理由是:“自强学会败后,《公车上书记》已不能销。”

李提摩太:康有为获得万人签名

康党虽未在公车上书中起到关键作用,但却努力通过宣传争夺1895年公车上书的领导者的历史地位,传教士李提摩太曾听康党谈及此事,所以在其书中如此记载:“ 他于是起草上书,有万名书生签字,包括一千三百名举人。”

结束语

关键词: 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晚清改革

1895年有没有“公车上书”?当然是有的。自当年二月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反对和谈的奏折、电报多达150余次,参与人数超过2000余人次。其中各省封疆大吏过半数参与其中,京城翰林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诸部官员均有大规模联名上书,官员们早已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抵制和约的上书运动。在官员们的策动下,入京会试的举人们的热情同样高涨,各省公车自行联名上书有31件,共1500余人次签名。至于康有为在松筠庵所组织的那场签名,因未曾前去上书,在当时并无政治影响力。

也就是说,有两个不同概念的公车上书。一个是由政治高层发动、京官们组织操作,各省公车参加的公车上书;一个是康有为在《我史》中伪造的“公车上书”。1895年,没有什么“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

资料来源: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中华书局; 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局;康有为《自编年谱》,中华书局等。

版权声明:腾讯历史原创策划,周一出刊。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本期责编:谌旭彬。邮箱:newshistory#qq.com(来信时#改为@) ,电话:010-82155176

[下期预告] 1896年:《时务报》创刊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