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1102/5163.html 在 2017-11-20 01:40:33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人民日报
首页
1986年11月2日 美国伊朗门事件被披露
    伊朗门事件是美国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一事被揭露从而造成里根政府严重政治危机的事件,因人们把它与尼克松水门事件相比,故名。
    1985年以来,贝鲁特接连发生美国人被绑架事件。根据美国和以色列掌握的情况,绑架均系“真主党”所为。该党与伊朗关系密切。以色列建议美国通过伊朗影响黎巴嫩的什叶派组织。认为伊朗当时亟需美制“陶”式反坦克导弹和“霍克”防空导弹,以对付伊拉克装甲车和空中优势。此后美国和伊朗便开始秘密接触进行武器交换人质的交易。
    1986年11月2日,黎巴嫩《船桅》周刊披露了麦克法兰秘密访伊和运送武器事件,11月4日伊朗议长拉夫桑贾尼公开证实,美伊秘密交易武器就此败露。事发后美国国内哗然,里根的声望急剧下降。11月25日,美司法部调查发现,国家安全委员会违反国会禁令,把售伊武器所得部分款项秘密转用于资助尼加拉瓜反政府军。里根立即声称对此一无所知,并不得不接受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波因德克斯特的辞职,并将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官员诺思革职。此后总统特别调查委员会进行了3个月的调查,参、众两院特别调查委员会也举行了联合听证会,其间里根态度不得不由公开否认走向承认是“一个错误”,并不再坚持“毫不知情”,还让贝克取代里甘任白宫办公厅主任,撤回了对与事件有牵连的中央情报局副局长盖茨的任命。虽然里根最后渡过了危机,但11月18日国会特别调查委员会公布的“伊朗门事件”调查报告还是认为总统应对事件承担最后的责任。1989年7月,伊朗门事件核心人物诺思被判刑。1990年6月,波因德克斯特也被定有罪。
(人民网资料)

 

镜像:美国 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info@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简介 | 关于人民网 | 网站地图 | 在线帮助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2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