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最早的脉学专著   脉经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222/11722004_0.shtml 在 2019-01-01 20:48:13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最早的脉学专著 《脉经》|经方|中医_凤凰财经

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


来源:东方早报

这种诊断方法源于何时尚无从考证,但很早就已经很发达。春秋时期的名医扁鹊便以切脉准确而闻名,当时的人甚至都说他具有“透视眼”。汉代的仓公、华佗等名医也都极擅长脉诊。但可惜的是,这些名医或许有关于脉诊的论述,但均没有流传下来。虽然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中也都有所涉及,但均非脉学专著,脉学只是医理的一支,因此内容较为零散。现存最早的脉学著作直到魏晋时期方才出现,这便是医家王叔和所撰写的《脉经》。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章原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章原

“三指一搭,便知病情”,在一般人的印象里,脉诊是一种近乎神奇的诊断方法,也是最具中医特色的符号之一。

这种诊断方法源于何时尚无从考证,但很早就已经很发达。春秋时期的名医扁鹊便以切脉准确而闻名,当时的人甚至都说他具有“透视眼”。汉代的仓公、华佗等名医也都极擅长脉诊。但可惜的是,这些名医或许有关于脉诊的论述,但均没有流传下来。虽然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中也都有所涉及,但均非脉学专著,脉学只是医理的一支,因此内容较为零散。现存最早的脉学著作直到魏晋时期方才出现,这便是医家王叔和所撰写的《脉经》。

王叔和,名熙,是魏晋时期的医家。生卒年不详,大体生活于3世纪早中期。唐代甘伯宗《名医传》中记载其为高平人,但关于高平的所在仍存在争议,一般将其定于今山西高平。综合各类记载来看,王叔和性度沉静,精于医学,博通经方,喜爱著述,而且颇识修养之道。据记载,王叔和曾担任过太医令,这是当时朝廷掌管医药的最高官职。或许正是职位上的便利让他能够洞览各类医书,从而能够为《脉经》的撰写搜集必要的文献资料。

由于文献的阙失,王叔和的生平事迹几乎未曾流存,但他在医学史上的两大贡献却众所公认:

其一是他曾保存整理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该书成书不久便散佚不存,由于王叔和年代距离张仲景不远,又有职务上的便利,因此有机会进行搜集整理,将伤寒学说流传后世。对于医学发展来说,王叔和的保存之功不可没。当然,后世也有人推测王叔和可能是张仲景的亲授弟子,但并无明确的证据。

其二便是撰写了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具有很高的应用和学术价值。

脉诊作为中医学的一种诊断方法,有其特殊性。用王叔和的话来说,便是“脉理精微,其体难辨”。脉诊看似简单,实则极难,不仅要精于医理,而且要极为耐心细致,对于指下的感觉要有灵敏而清楚的感知与判断。一般而言,熟练的医家通过长期的诊疗实践,对脉诊自然能够有所会心,但这种感悟“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多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更遑论要书写下来,可谓是典型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此外,加上古代医书传授隐秘、医家学识不一等原因,虽然前代脉学内容也有留存,但多深奥难明。正是目睹这种脉学发展的乱象,因此王叔和有为而发,系统总结此前的脉学知识,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将其融为《脉经》一书。

《脉经》全书约10万字,分为10卷,皆围绕着脉诊而发:卷1论述脉象、脉理、诊脉部位等。卷2论三关二十四脉、人迎气口诊和奇经八脉等。卷3论脏腑的脉诊。卷4论遍诊法与独取寸口法。卷5辑录扁鹊、张仲景、华佗等诸家脉法。卷6论脏腑病机与病证。卷7论汗、吐、下、温、灸、刺、火、水等治法及热病诸候。卷8论杂病脉证和治法。卷9论妇人、小儿诸病候。卷10为“手检图三十一部”,但是图已亡佚,唯存部分文字。

《脉经》最大的贡献在于将隐秘难明的脉学知识变得规范而系统。在此之前,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脉名繁多,脉象也没有明确分类,含义模糊不清,有的一脉两名,有的两脉一名……种种乱象让初学者往往摸不着头脑,不知从何下手。

而王叔和则将各种病脉的脉象分类,确定名称,并归纳了各种脉象的表现形态。经过这样的梳理,脉学知识变得系统而条理分明。王叔和将脉象归纳为24种,包括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经过后世医家的总结修订,现在中医临床所提及的脉象一般也不过28种,正是在王叔和归纳的基础上略有增加而来。

对于难以描述的各类脉象的特征及变化,王叔和也尽量用精炼、形象的语言加以概括。比如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数脉“去来促急”,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加弓弦状”等。而且王叔和在阐释脉理时,往往将脉象特点、征候表现与治疗等放在一起论述,其临床价值不言自明。总体而论,王叔和所总结的24种脉象不但名称划一,而且对指感的描述言简意赅,指标也很明确,很有实用价值,便于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所以在后世流传极广,成为医家诊脉的准则。

此外,《脉经》中还完善了由《难经》提出的独取寸口脉的诊断方法,对寸、关、尺的部位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并且确立了寸、关、尺部位的脏腑对应原则,简单而言,即诊脉时两手的寸、关、尺部位都有对应的脏腑,如左手寸部主心与小肠,左手关部主肝与胆,右手寸部主肺与大肠等,这些是最早的明确两手寸、关、尺分主脏腑的方法,除了个别在后世略有分歧之外,大多沿用至今。

总体而论,《脉经》一书集此前脉学之大成,不愧为脉学发展史上的经典著作,后世医家评价其“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可称为该书对于脉学贡献的精当总结。该书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不但成为中医学子的必备典籍,而且很早就流传到海外,比如日本在8世纪初,就已经仿照唐制,规定《脉经》是医学生必修的教科书之一。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经方 中医 病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