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  之江学院  与  之江大学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s://hzdaily.hangzhou.com.cn/hzrb/html/2014-07/16/content_1765115.htm 在 2020-06-02 18:38:37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之江学院”与“之江大学”·杭州日报
杭报集团主办
2014年7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B11:沟通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旧闻新读,拼出“飞机经济”
“忓慲”是何意?
五彩看台
快乐网球 快乐生活
“30分,你也可以”
热火篮球 快乐成长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都市周报 城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之江学院”与“之江大学
2014-07-16

  青梅煮酒

  浏览报纸,偶尔在《杭州日报》2014年6月25日的“沟通”版上看到读者叶菊伟对于我发表在6月22日《杭州日报》第12版上的一篇题为《队克勋与杭州民俗》的文章中同时用了“之江学院”和“之江大学”的称谓提出质疑,认为“之江学院”系“之江大学”之误。

  首先,非常感谢叶菊伟认真阅读了我的文章,并对两个不同的校名提出了质疑。但是需要解释的是,一个大学有其发展的历史,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学校的名称也是不同的。

  之江大学的前身是位于杭州大塔儿巷的“育英书院”。1911年,育英书院迁入钱塘江边刚建成的新校园,改名为“之江学堂”。1913又改名为“之江学校”,但其英语校名仍然跟育英书院一样,为“Hangchow Presbyterian College”(直译为“杭州长老会学院”)。1914年,学校改称为“之江大学”,英文校名改为Hangchow Christian College(直译为“杭州基督教学院”)。但是在民国时期有一个共识,即一个学校的规模在三个学院以上,方能够被称作大学。当时的之江大学只有文学院和理学院,所以几年后又改称“之江文理学院”(英文仍然是Hangchow Christian College),简称“之江学院”。直到1947年抗战结束之后,原之江学院的师生从上海迁回杭州,在重建的校园里成立了文学院、商学院和工学院。1948年,学校才正式改称为“之江大学”,英文名也随之改作“Hangchow University”。

  队克勋于1919年刚到杭州来任教时,学校名称仍然是“之江学院”,他是最后一批于1951年离开杭州之江大学的外国教员,所以在照片说明中称他为“之江大学教授”也是没有错的。

  沈弘(请作者电邮详告地址,以付薄酬)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