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韩济生   中国疼痛医学的开创者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2-11/02/c_123905014.htm 在 2017-05-19 14:10:35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韩济生:中国疼痛医学的开创者(图) - 新华科技 - 新华网

新华新闻

新华科技 > 正文

韩济生:中国疼痛医学的开创者()

2012年11月02日 09:45:20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打印
【纠错】

韩院士在近日举行的北医百年庆祝活动中讲话 黄大无摄

韩院士为研究生们做指导 黄大无摄

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迎来建立100周年时,韩济生院士也迎来了他从教60年暨贡献北医50年的庆祝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医学部主任韩启德院士以及卫生部部长陈竺为其亲笔题词,北大神经科学研究所毕业生的代表也从国内外赶回母校,以学术报告的方式向老师表示祝贺。

此生惟愿济众生

“‘济生’是父亲给我取的名字。父亲是浙江萧山的一名医生,他非常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也成为真正有学问的医生,普济众生。”

韩济生,1952年开始从教,1962年到北京医学院(现北大医学部)生理系任教,现为北大神经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2011年11月,韩济生院士获得中国医学界最高规格的个人奖项--吴阶平奖。他是中国著名神经生理学家和国际知名生理学家,也是中国疼痛医学的开创者

50多年来,有17名博士后、58名博士生、30余名硕士生及80余名进修生在韩济生院士的亲自指导下成长、成才,成为国内科研上的生力军。

韩济生是这样评价自己的:我的一生如果有一点成绩,除了老师的栽培,领导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同事和学生们的帮助和通力合作。从我正式搞科研开始,就离不开集体的帮助。科学研究不是一个人、一代人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几代人长期努力的结果。

针刺麻醉探索者

善于思考,勤于钻研,韩济生的严谨和勤奋让很多人感动。他每天凌晨4时起床工作,几十年如一日。“跟着韩老师学习,就像坐上高速列车。”他的学生李重庆记得,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要试讲很多次,每天早晨在信箱里都能看见韩老师塞进来的工作安排和改过的稿子。博士生王韵说:“韩老师给我们信箱留言一定用废纸,稿子一定两面打印,但在需要的实验中花钱从不吝啬。他甚至还拿出自己的5万元奖金设立‘求索奉献奖’,鼓励年轻的技术员和教员求索奉献!”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应用针刺穴位的方法为患者止痛,在此基础上,有医生做扁桃体摘除手术前先给患者进行针灸,使手术过程中患者基本不痛。后来,手术范围扩大到甲状腺摘除、肺叶切除……于是词典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针刺麻醉。

韩济生多年不懈努力,从观察人体针刺镇痛现象的规律开始,阐明针刺镇痛的基本原理和神经通路,找出有关中枢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发现不同频率的电针刺激可引起不同种类的神经肽释放,从而起到镇痛作用。该成果一经发表,立刻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目前,针刺麻醉已运用于镇痛、戒毒、孤独症、试管婴儿等。为将针刺疗法应用于更多疾病。

求索奉献开拓创新

在科学探索的路上,韩济生以“求索、奉献”为座右铭,凭借孜孜以求的执著精神,不断取得成功。2010年,针灸疗法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韩济生希望有人能继续研究下去。一方面将针灸理论科学提炼、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尽早把针刺领域的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造福民众,是他最大的心愿。

在北大医学部工作的50年间,韩济生和他带领的团队,一直以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为目标,不断努力奋斗。在针刺作用原理研究领域,他的成就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公认。他连续12年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科研基金,他的系统理论研究成果以及他发明的“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对扩大针灸疗法在世界范围的应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分享到:
( 编辑: 刘芳宇 ) 【字号: 】【打印】【关闭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