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我看马一浮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qstheory.cn/wz/gdian/201203/t20120312_144866.htm 在 2018-03-25 06:54:56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我看马一浮 _ 杂谈 _求是理论网
求是理论网 > 纵横 > 杂谈正文

我看马一浮

2012.03.12 16:26
来源: 《前线》     作者: 孙郁
字号:【

张中行在回忆文章里谈及马一浮先生,给我很深的印象。后来读《马一浮集》,见其文章之好,觉得张中行所言极是,不禁心神往之。印象最深者,乃《尔雅台答问》,学界对此很是推崇,颇多神思,为书林中妙品。

《尔雅台答问》多是与学生、友人于学问的对答,以尺牍的形式谈论学术,言简意赅,也随意得很。这本问答录,涉及的思想宽泛。文学的、佛学的、儒学的,种类不一。真知灼见常常流溢于此,阅之如沐春风,清爽的感觉自不必表。所言《易》《诗》,都有慧识,如灯耀目,悄然会心处多多。比如讲“摄生之道”,便说:“莫要于心不散乱”,“盖心不散乱,则精神自然凝聚”。谈及鬼神之事则云:“三界唯心,万法为识。凡世间所谓鬼神,皆识所变现,非是实有”。从先生的只言片语看,他注重心悟、自省,不乱方寸。在认识论上,去一切虚妄,以独思内省为乐。此书确有心性本然的美在,儒家学说动人的部分款款而来,可以说悟道深深。了解国学的治学方法,这里的启发不可小视。

儒学到了晚清,被西学冲击。腐儒陈词滥调,难与新学抗拒,不免狼藉于途。马一浮是了解西学的,他的海外工作经历,使其深感传统危机四伏,欲振之于衰微之际,实在也是不小的抱负。马一浮看到了人世间存在着“常”与“变”的问题。在“变”中,能否有“常”,即不失固有之血脉。此亦大难之事。但《尔雅台答问》有他的梦想和信念在。

晚清以来的学人,治学方法大变。有往外寻路的,似胡适、陈独秀这样;有向后走的,如熊十力、马一浮这般。还有的杂取种种,得东西文化之妙意而用之,鲁迅的拿来主义便是。马一浮与鲁迅同乡,后来的道完全不同。了解域外文化的他,没有加入新文化运动,而是回到国之故里,且深浸其间,自有个中道理。鲁迅往前走,在没有路的地方探路,搞的是新文学;马一浮向后看,将被践踏的路找出来,进入古人的思想里,都是不易的选择。

细说起来,马一浮的学识,和章太炎、胡适、鲁迅等人颇相反对。他曾批评过章太炎、胡适的学术观点,以为是沿着“六经皆史”的思路前滑,便把儒家的心性之学遗漏了。鲁迅等人对孔子的看法,他可能也心存异议,这从一些言论里可知一二。这些不同,在学术史上都有可琢磨之处。对这样的差异,不可简单言之。

马一浮讲了很多为学之道和为人之道,是日渐边缘的思路,有时不被新文学家所解。看法陈旧的地方不可免,但就心性的问题而言,他讲得很深,为“五四”以来的文人所稀有。我在马一浮的文字里,看到了现代文人的一种抵抗,那就是在乱象之间,保持心性的宁静和自然,不被妄念所扰。他在一封信中说:不可著一毫成见,虚心涵泳,先将文义理会明白,着实真下一番涵养功夫,识得自己心性义理端的,然后不被此等杂学惑乱,方可得其条理。他的学生想以西学的理念研究儒学,被其所止,认为应找到古人的真义后才可为之,不可轻易下笔。这些属于学理层面的话题,现在人们的看法也不太一致。可马一浮的思路,即从东方人的视角考虑东方的问题,未尝不是一种研究路径。

分享:

欢迎广大网友留言点评!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不代表求是理论网立场和观点。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求是》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英才 | 投稿《求是》 | 投稿本网 | 意见反馈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English

ICP备案编号:05083839 | 京公网安备110101001873号

求是杂志社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12 qstheor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