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强(1911~1992),原名邬泉玖。出生于英德县文光乡(今英德市东华镇鱼湾)牛栏铺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民国19年(193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春,考入英德县立初级中学,并开始秘密从事党的活动。暑假回家乡参加鱼湾暴动,攻下国民党政府区公所,成立鱼湾苏维埃政府,任文书。暴动失败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辗转到广州、番禺等地任小学教师。民国22年3月,和家乡一批地下党员参加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任第60师第360团特务连文书,后进入中央军校第一分校11期学员队学习。抗日战争初期,任第31军第131师副连长兼一排长,参加了徐州会战和台儿庄保卫战。
    民国27年(1938年),与中共组织重新联系上,根据党的指示,回到家乡参加抗日斗争,先后任英东抗日后援会武装委员、英东抗日集结自卫中队中队长、中共英东特别支部委员会(含佛冈二区)军事委员。民国28年7月,到曲江县马坝参加中共广东省委举办的训练班学习。后受省委指派到惠阳县坪山举办省委军事训练班并任副主任兼教官。民国29年9月,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总队)工作,历任东江军事委员会委员、副大队长、大队长、总队参谋处主任等职。民国33年12月,任东江纵队北江支队支队长。民国35年7月,随东江纵队北撤山东。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江纵队教导团副团长、华东军区教导支队副支队长、两广纵队参谋处长、解放军独立第24师政治委员、两广纵队第一师党委书记兼副师长、珠江作战指挥部副参谋长等职,参加过山东、河南、广东的多次关键性战役,立下战功。民国38年3月,带领4000余名干部到北平接收原国民党政府第62军第157师;6月,奉命由河南襄城挥师南下,参与解放广东的战争;10月,参与完成追歼珠江三角洲残敌任务。
    新中国成立初期,历任北江地委常委、华南军区南路军分区司令员、湛江市军管会主任兼警备区司令员、华南军区北江军分区司令员,领导剿匪、支前、建立地方武装等工作。1952年3月,参加中南军区组织的为期半年的赴朝鲜参观学习团,参与指挥金城地区反击战。之后,历任中南军区广东武装工作部第一副部长、粤中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公安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广东省人民防空办公室主任等职。期间,曾到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进修。同时还兼任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主任。
    是广东省第五届人大代表和政协广东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57年6月,荣获中央军委授予的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8月,荣获中央军委授予的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退居二线后,曾担任军政大学广州校友会名誉会长、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会长、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顾问、广东省革命老区建设研究促进会顾问、广东省客属海外联谊会顾问、少先队广东革命斗争史考察活动顾问等职。
    1982年离休,著有《烽火岁月》一书。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榜上有其名。1992年12月11日在广州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