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革命烈士陵园入选国家第二批抗战遗址名录
2015-09-02 12:13:26 来源:临沂在线
作者:张敬 贾佳 于绍文
字体:【
大
中
小
】
临沂在线讯(张敬 贾佳 于绍文)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公布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民政部发出公告,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沂水革命烈士陵园入选国家第二批抗战遗址名录。
沂水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44年12月。沂北县各界民众为纪念葛庄战役牺牲烈士的丰功伟绩,建园安葬此次战役牺牲的49名革命烈士,取名沂北县革命烈士陵园。1960年重建,更名为“跋山革命烈士陵园”,1990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改为现名。陵园位于沂水县城西北13公里的跋山西麓,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门、纪念馆、碑亭、革命烈士纪念塔、葛庄战役抗日烈士纪念碑、仙姑顶抗日烈士公墓、对崮山战斗纪念碑、歪头崮抗日烈士纪念碑、烈士墓群等。
陵园共安葬烈士1422名,其中有葛庄战役牺牲的49名烈士、仙姑顶抗击战牺牲的200余名烈士、歪头崮抗击战牺牲的81名烈士、解放沂水城牺牲的45名烈士以及王德林、郑植立、李清漪、石玉龙、侯光忠、苏丽泉、周毅、王宏等著名抗日英雄。王德林将军自九一八事变后树起抗日大旗,曾拉起10万抗日大军,驰骋东北疆场抗击日寇,被人们誉为“抗日救国常胜将军”,先后担任“抗日救国军吉东各县总指挥”、“抗日救国军总司令”,为东北抗日联军的组建作出了重大贡献。八路军新一一一师独立团团长侯光忠在仙姑顶抗击战中,为掩护师直机关和部队突围,率部与日军激战一昼夜壮烈牺牲。
陵园大门是高11.4米,宽10.4米的牌楼式建筑,白色花岗石门楣上镶嵌着原国务院副总理张爱萍手书的“沂水革命烈士陵园”8个金色大字。老一辈革命家迟浩田、杨得志、胡奇才、李觉等曾为陵园亲笔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