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ha.stats.gov.cn/hntj/tjfw/tjgb/sxsgb/webinfo/2015/03/1426465401027940.htm 在 2016-09-06 17:37:19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河南省统计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统计服务 >> 统计公报 >> 省辖市公报
搜索:
 
 
2014年周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  2015-03-16     来源: 周口市统计局     编辑:  雷云     发布人: 杨 屹     访问次数:
 

2014年周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周口市统计局

2015310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周口崛起方略,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992.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59.22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26.38亿元,同比增长10.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06.48亿元,同比增长10.5%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4.9:49.9:25.2调整为23.1:51.5:25.4。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76.9%,较上年提高 1.8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1.7%,涨幅同比回落1.0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5%,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1.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同比上涨0.3%,交通和通信同比上涨0.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1.4%,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0.7%

1:2014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1.7

     #食品

103.5.

        #粮食

102.6

        肉禽及其制品

101.3

         蛋类

110.2

        

97.6

         水产品

101.9

         在外用餐

109.9

      烟酒及用品

99.5

      衣着

101.1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0.3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0.3

      交通和通信

100.9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1.4

      居住

100.7   

二、农业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459.22亿元,同比增长4.4%。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57.73万亩,实现总产161.34亿斤,同比增产2.56亿斤,增长1.6%,平均亩产434.24公斤。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017.63万亩,同比增加12.31万亩,增长1.2%;亩均产量501.38公斤,同比增产5.52公斤,增长1.1%;总产量102.04亿斤,同比增产2.34亿斤,增长2.4% 秋粮播种面积840.1万亩,同比增加31.29万亩,增长3.9%;实现总产59.3亿斤,同比增加0.22亿斤,增长0.4%;亩产352.93公斤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市猪肉、禽肉、禽蛋、奶产量分别达到52.03万吨、11.63万吨、26.03万吨和13.3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05%1.15%1.23%和6.98%

2:201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806.7

 1.6

  夏粮

510.2

 2.4

  秋粮

296.5

 0.4

油料

 39.15

 2.5

  #花生

32.15

6.32

棉花

3.03

-33.63

烤烟

1.01

3.23

蔬菜及食用菌

852.68

2.37

水果

 421.35

3.04

全市年末有效灌溉面积561.56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 54.82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 1170.6万千瓦;农用拖拉机38.3 万台;农用运输车25.4 万台;农村用电量 225746万千瓦小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917.2亿元,增长1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90.01亿元,同比增长12.3%

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完成增加值增长14.7% , 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分企业规模看,全市290家大中型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3.8% 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78.2%,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9.6个百分点。其中:中型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6.7% ,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44.4%,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2个行业大类中,28个行业均保持增长,增长面达87.5%。有17个行业增速较同期加快。全市三大支柱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62.7%,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7个百分点。

3:2014年规模以上分类型工业增加值

指标

增加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790.01

12.3

   #轻工业

 538.81

11.2

    重工业

 251.2

14.7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2.53

0.5

    非公有制工业

765.58

12.6

   #国有企业

11.01 

 2.7

    集体企业

 11.9

14.6

    股份制企业

684.14

13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36.56

12.8

    其他

 58.3

5.3

   #高技术产业

 92.57

16.6

 

4: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小麦粉

万吨

593.0

7.1

畜肉制品

万吨

11.7

33.1

饲料

万吨

189.9

12.0

速冻米面食品

万吨

3.1

55.3

方便面

万吨

64.3

5.2

乳制品

万吨

7.3

-6.4

味精

万吨

37.2

0.5

饮料酒

万千升

90.2

-8.9

软饮料

万吨

1.9

-28.4

人造板

万立方米

227.7

7.0

万吨

75.3

-2.1

皮革鞋靴

万双

2306

18.4

轻革

万平方米

4608

-6.2

纸制品

万吨

68.6

-13.0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折纯)

万吨

16.6

-41.2

氮肥(折含N 100%)

万吨

16.2

-41.4

塑料制品

万吨

85.7

30.6

化学药品原药

万吨

0.4

28.8

中成药

万吨

7.8

36

水泥

万吨

198.4

-5.4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4.27

-31.22

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 109.2亿元,同比增长15.2 %。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 191家,利润总额23.6亿元,同比增长0.4%;利税总额41.1亿元,同比增长5.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375.44亿元,同比增长19.4%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4.21亿元,同比增长26.5%,占全市投资总量的4.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49.91亿元,同比增长18.3%,占全市投资总量的61.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61.31亿元,同比增长20.6%,占全市投资总量33.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09.87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住宅投资196.81亿元,同比增长1.3%。商品房销售面积429.9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商品房销售额139.20亿元,同比增长38.1%

全年在建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下同)1253个,同比增加125个,在建项目投资规模为2723.75亿元,同比增长23.2%,在建项目平均单个投资规模为2.17亿元。亿元及以上在建项目619个,同比增加42个,完成投资995.50亿元,增长23.0%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2.90亿元,同比增长12.7%

分城乡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691.11亿元,同比增长12.9%,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1.0%;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61.78亿元,同比增长11.8%,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9.0%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21.98亿元,同比增长11.7%;零售业零售额564.29亿元,同比增长12.4%;住宿业零售额9.18亿元,同比增长20.8%;餐饮业零售额157.45亿元,同比增长14.2%分限额标准看,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23.08亿元,同比增长14.4% 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实现零售额629.81亿元,同比增长11.0%分商品类型看,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中的食品、饮料、烟酒类等食用类商品零售增长 21.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等穿着类商品零售增长18.3%,两大类零售额占全部零售额的44.1%

全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值79223万美元,同比增长7.0%。其中:出口71329万美元,同比增长28.4% 进口7894万美元,同比下降57.3%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社会货运量18707万吨,同比增长 10.0%,货物周转量6979729万吨/公里,同比增长7.2 %,客运量7216万人,同比增长1.7%,旅客周转量650843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7.6 %。其中铁路货运量2997万吨,同比增长14.5 %,货物周转量465891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5.2 %,客运量56万人,同比增长26.7%,客运周转量4062万人/公里,同比增长 40.4 %;公路货运量13409万吨,同比增长10.2 %;货物周转5470706万吨/公里,同比增长6.4 %;客运量7110万人,同比增长1. 6%;旅客周转量646507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7.5 %。水运货运量2301万吨,同比增长4.0%;货物周转量1043132万吨/公里,同比增长 4.9 %;客运量50万人,同比增长2.3 %;旅客周转量274万人/公里,同比增长 5.2 %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6.28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 5.15亿元;移动业务总量36.98亿元,联通业务总量20.12亿元,电信业务总量4.03亿元。固定电话拥有量42.28万部,移动电话拥有量544.26万部。

 全年全市(不含鹿邑)旅游接待人数1680.37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677.53万人次,同比增长-4.1%; 接待入境游客2.84万人次,同比增长 -5%。旅游综合收入79.29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78.725亿元,增长-1.9%;旅游创汇收入912.3万美元,增长0. 7%。旅行社40家。A级景区21家。其中: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4家。星级饭店20家。其中:四星级饭店3家;三星级饭店12家。

七、财政与金融

全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共完成116.80亿元,同比增长18.1%,增收17.89亿元;公共财政收入完成90.95亿元,同比增长19.6%,增收14.90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1.65亿元,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7.8%,同比增长19.7%,增收10.15亿元。全市公共财政支出完成387.64亿元,同比增长9.4%,增支33.43亿元。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81.22亿元,同比增加225.59亿元,增长13.6%。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496.03亿元,同比增加184.41亿元,增长14.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818.34亿元,同比增加114.62亿元,增长16.3%,多增50.13亿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6378 所,招生686209人,在校生2087186人,毕业生 596344人,教职工109169人。其中,高等教育学校3所,招生12293 人,在校学生34815 人,毕业生9248 人,教职工2967 人;普通高中学校61所,招生79565人,在校生224782 人,毕业生 69519人,教职工13812 人;普通初中学校539所,招生156278人,在校生461302人,毕业生134183 人,教职工51334 人;普通小学学校3828所,招生134768人,在校生923087人,毕业生164960,教职工5955人。

全年共取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 。全年申请专利835件,授权专利485件,分别增长-5.2%-11%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馆12个,博物馆11个,公共图书馆10个。广播电台1座,调频转播台12座,功率3.4千瓦,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2座,功率43.75千瓦,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文化惠民活动深入推进,举办广场专场文艺晚会500多场,千场经典教育影片展映活动惠及观众20余万人次,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完成50964场,越调历史剧《大明朱元璋》等获得河南省第十三届戏剧大赛文华大奖,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文明单位、文明乡村建设取得实效。

初步统计,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003个(含村卫生室665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0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个;病床33703张,其中,医院、卫生院31936张;卫生技术人员34925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923人,注册护士11168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1个,卫生技术人员1364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0个。农村乡镇卫生院183个,床位10678张,卫生技术人员926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892.50万人。建标准化卫生室780个,改造乡镇卫生院15个。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全年全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各项竞技体育比赛中共获得金牌39.5枚、银牌36枚、铜牌50枚,其他名次105人次。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1136.35万人,常住人口880.49万人,出生率10.85‰,死亡率5.99‰,自然增长率4.86‰;城镇化率 36.19%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42元,增长9.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 ;农民人均纯收入7742元,增长11.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28.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36.6%

全市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302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7.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9.01亿元,同比增长49.9%;教育支出96.35亿元,同比增长3.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86亿元,同比增长8.0%;医疗卫生支出56.20亿元,同比增长8.5%。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1万人,失业再就业人员3.85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10.3万人,转移就业总规模达到 280万人。保障性住房任务完成率达到115.7%,住房公积金覆盖率较上年提高13.9个百分点。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34乡村清洁工程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评审,3个省级生态镇、12个省级生态村、143个市级生态村创建通过验收完成造林面积11.7万亩,城市森林工程新增绿地18.2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8.8%

十一、 环境保护 、安全生产

全年河流断面COD累计达标率为96.7%,较上年提高21.7个百分点,氨氮达标率88.3%,较上年提高30.0个百分点;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标天数257天。全年共监测大气质量365 天,其中:级(优)天数 12天,占监测天数的3.29 %;级(良)天数245 天,占监测天数的67.1 %级(优)和级(良)优良天数共257 天,优良率70.4 %(以上大气数据均以API指数评价)

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形式稳中向好,各类事故起数下降18.5%,死亡人数上升4.2%,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注:

1、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3、从201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因此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绝对数与2010年不可比,但比上年增速是按可比口径计算的。与此同时,月度投资统计制度将统计范围从城镇扩大到城镇和农村企事业组织,并定义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4、从2010年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采用新的分组,即将经营单位所在地分组由县以下改为城镇乡村

5、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

6、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拖拉机、农用运输车数据来自市农业机械管理局;进出口数据来自市商务局;铁路数据来自周口铁路局,公路数据、水运数据来自市交通局; 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数据来自市通信管理局;旅游数据来自市旅游局;金融数据来自人行周口中心支行; 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 省级科技进步奖来自市科技局;申请专利、授权专利数据来自市知识产权局; 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公共图书馆来自市文化厅;博物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据来自市文物所;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数据来自市广电局; 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局;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环保状况、水质状况、空气状况来自市环保局;生产经营性伤亡事故数据来自市安监局;各种价格指数、粮食种植面积、棉花种植面积、粮食产量、棉花产量、畜产品产量、城乡收入数据及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

 
网站动态 | 网站地图 | 下载中心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 网站声明
Copyright ©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河南省统计局 备案号:豫ICP备08105547号 技术支持:郑州信源
联系电话:69699889 联系部门:省统计局综合处  网站访问量: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15/08/21 11: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