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nm.newsccn.com/2012-10-17/178490.html 在 2017-05-10 16:21:02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内蒙古频道_苏联人设计是误传:包头城市规划是清华学子处女作_地方资讯_中国建筑新闻网
logo.jpg
当前位置:内蒙古频道 > 地方资讯 > 正文

苏联人设计是误传:包头城市规划是清华学子处女作

2012-10-19 14:01:48  来源:北方新报包头版  作者:梁晓龙  发表评论

简介:经过50多年的实践检验,不可否认,1955版包头规划是一个符合实际并适度超前的规划方案,对城市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50多年过去,许多人由衷感叹:苏联人当初的规划就是厉害!包头的原版规划真的是苏联专家设计的吗?曾参与包头新城规划设计的王璲解释,包头的第一个城市规划是新中国第一代规划专业大学生的处女作。

经过50多年的实践检验,不可否认,1955版包头规划是一个符合实际并适度超前的规划方案,对城市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50多年过去,许多人由衷感叹:苏联人当初的规划就是厉害!包头的原版规划真的是苏联专家设计的吗?曾参与包头新城规划设计的王璲解释,包头的第一个城市规划是新中国第一代规划专业大学生的处女作。

大手笔规划思路超前

“50年前,和包头一起列入国家重点规划的还有另外7个城市,现在,只有包头的城市格局、路网系统和绿化系统基本保留着当初的骨架。”包头市高级规划师黄建华认为,这都得益于50多年前的那笔规划财富。

“在当时分为三级的道路系统规划中,50米宽以上为大街,30米宽以上为路,30米宽以下为道。”王璲介绍,60米宽的钢铁大街是道路系统的脊梁,由城市西入口到旧城区东出口形成了包头市的百里长街,几十年来,一直是包头市的标志性大道。

当时的包头市绿化系统参照了苏联公共卫生学指标设计的:在城市规划区先确定了工业区、居住区卫生防护绿带。包钢厂区与居住区间设立了1000米宽的卫生林,在东北郊工业区与居住区间设了600米宽卫生林。为了防风沙,沿城市北侧设计了300米北郊防风林,城市绿地面积约占到了城区总面积的40%以上。

“这在今天的城市绿地规划中也属于大手笔,为城市绿地发展提供了足够的预留地。”王璲说,当年的居住用地按人均76平方米规划,这在当时是较大的。在城市建设初期的工程中,为了建厂工人上下班方便,规划城区范围内都靠近厂区建设,因此在昆都仑河以东靠河岸建设了包钢住宅区。二机部工业区住宅区也建在青山区靠厂地带,现在即将拆迁的呼得木林大街1号、2号街坊就包括在其间。

“这样的规划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大手笔。今天的包头城市建设疏朗大方、气度不凡,外地人来包头,感觉不到那种大城市的喧嚣和拥挤,城市空间布局合理,一城三点式的带状分布半个世纪来都没有根本的变动。城市规划既要面对现实,又要有超前意识,从方方面面来看,50多年前的包头城市规划在今天看来,其超前意识毫无疑问。”王璲说。

苏联版规划系误传

曾参与包头市新城规划设计的王璲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均解释,包头第一个城市规划确实是中国人自己设计的。他说:“所谓苏联版规划说法的产生,可能是当时我们在规划上采用了大量的前苏联城市规划的数据和指标,如城市道路设置、绿化系统、居住面积、人口计算方法等,并得到了前苏联城市规划专家的指导,所以包头的城市建设或多或少带有原苏联城市设计的印迹。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是苏联人规划包头新城的说法。”

王璲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最初被分配在北京工作,1954年随同包头市规划组到包头支边,1961年后任园林处处长,离休后受聘于包头市规划局。

从事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工作50多年的王遂回忆,当时,国家城建总局的何瑞华任包头规划工作组组长,赵师愈任副组长,还有贺雨、沈富芸、余庆康等人,他们大部分都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是新中国第一代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包头城市建设规划,正是新中国第一代规划专业大学生的处女作。

当年,前苏联专家也为包头市的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从内蒙古一机集团退休的曹北武,1957年来到包头任俄语翻译,他的工作对象就是这座城市的特殊居民——支援中国建设的前苏联专家。

曹北武回忆,前苏联专家会不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下班后住在包头宾馆。由于双方有严格的纪律,前苏联专家与中方人员交流并不频繁,以联谊会形式出现的周末舞会成了双方沟通感情的重要渠道。

曹北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建市初期,包头的建筑风格乃至城市文化都受到了前苏联的影响。位于包头市中心的第一工人文化宫即是带有鲜明“苏联风格”的建筑。1950~1970年,包头很盛行学习俄语。

破解工业围城

经过50多年的实践检验,不可否认,1955版规划是一个符合实际并适度超前的规划方案,对城市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但由于规划编制所处发展时期的历史局限性,这一规划依然存在瑕疵。

据包头市规划局一位负责人介绍,1955版规划在指导思想上突出了包头市重工业基地的特点,对城市未来综合发展的可能性考虑不多,对远景发展构想估计不足,重生产、轻生活,重视大工业用地布局,对中小工业发展重视不够,形成工业区包围市区的格局。

工业区和生活区之间虽有大面积防护林带,但工业区仍对生活区造成一定的污染。有意思的是,工业围城一说在早期成为敏感话题,50多年后,不愿承认最终还是被客观写进了规划文献里,留给今人一个如何破解的难题。

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为中国众多城市提供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原有的城市形态提出了调整改善的要求。1990年以后,包头进入城市的高速发展期,城市经济快速增长。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包头市规划院先后编制了《包头市总体规划(1985-2000)》、《包头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包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在新版的规划中,明确了建设辅城、新都市区及破解工业围城。破解这一难题的指导思想是,确定了工业向东西两翼集中布置的格局,形成四大工业园区,即东:生态铝业园区、青山装备制造园区;西:新型工业基地、九原工业园区。

分享到:
责任编辑:nm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