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历史上的今天1981年7月15日经学史著名专家周予同先生逝世

历史上的今天1981年7月15日经学史著名专家周予同先生逝世
2021年09月09日 01:38 新浪网 作者 文史学堂_

文史公曰:北京高师毕业;参加五四运动,参加“火烧赵家楼”;说是经学史著名专家,学问不大,有学无识,人不通透;他反经学、教授经学,开设了全国独一无二的课程“中国经学史”;长期在复旦任教,弟子朱维铮;文革因反对批吴晗《海瑞罢官》,受四人帮迫害,瘫痪卧床,双目失明,整整13年。

邓秉元的回忆文章认为:在三十年代,身处转型之中的周予同,称自己这一代人是所谓“变质的士大夫”。为了避免这种变质士大夫的丑态,在周予同的大半生中他都小心翼翼避免介入实际政治,通过学术与出版事业践行自己改造社会的愿望,但最终却不得不卷入政治的漩涡之中。作为一个毕生发掘传统经学底蕴并试图否定之,以迎接新文化的历史学家,却为已经到来的新文化所吞噬。

周予同1898年出生于浙江瑞安的塾师之家。

少年时代,就读于晚清经学大师孙诒让创办的蒙学堂。

毕业后,进了瑞安中学。

1916年,以第一名考取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师大前身)国文部。当时高等师范不仅不收学费,而且伙食全免,让周予同这种出身贫寒的学子有机会求学深造。

受"科学"与"民主"的新思潮的影响,周予同和同学们组织励学会、工学会、平民教育社,进行"工读主义"的实验。

1919年“五四”,北京各校代表数十人举行联合大会,他就是高师的代表之一,并参加“火烧赵家楼”。

1920年,周予同以优异成绩毕业。次年到上海工作。直至1932年。他当过商务印书馆编辑,担任过教育杂志社主编,并一度在上海大学执教。

在大学时就受钱玄同的影响,已趋向否定“经学”。周予同的观点:即经学已死,经学史当兴。

1925年2、3月,他在《民铎》杂志上发表了《经今古文之争及其异同》,次年改题名《经今古文学》出版。

1927年“四·一二”后,他与胡愈之等联名抗议。当时,参加大革命的周谷城来到上海,生活上碰到困难,他热情的给予帮助。颇有趣味的是,后来两人长期任教复旦大学,因为同年出生,加上同姓、同学又同行,被复旦"二周"。

1932年周予同离开上海,回乡探亲。一度在浙江十中任教。

1933年,应邀到安徽大学任教,曾兼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

1935年又返回上海,在暨南大学任教。

1937年,至1941年,周予同仍在暨南大学任教,兼史地系主任、南洋研究馆主任、教务长等职。

这几年里,他一方面继继研究经学史,出版了《群经概论》、《孔子》、《汉学师承记选注》等,另一方面,编写了《本国史》、《国文教科书》。此外,撰写了《中国现代教育史》。

1943年至1945年,任开明书店编辑兼襄理。

1945年开始在复旦大学当教授。

1946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与张志让、蔡尚思、沈体兰等发动组织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大教联")。

解放初期,周子同曾任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教务长、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教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上海市委副主任等职。

在1952年思想改造中,周予同坦言他与新政权的关系是“同情革命,逃避革命”,害怕“铁的纪律”,周予同后来在思想改造时概括他的立场是“中间偏左”、“未被(左翼)拉”。

新政府时,曾作为全校土改大队长参加皖北土地改革。

1957年以后,兼任上海市历史研究所副所长。

从1959年起,他恢复了经学史的系统研究,开设全国独一无二的课程“中国经学史”。

六十年代初,他和汤志钧合撰了七篇论文,推动了全国学术界重视经学史的研究。此外,他还主编了文科教材《中国历史文选》和《辞海》经学史全部条目。

1965年,围剿吴晗《海瑞罢官》,他在《文汇报》编辑部举行的座谈会上说,如此全盘否定,“将来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只好取材于外国资料了”。会上,他公开说吴晗是好人、是“清官”,痛斥姚文元“乱箭射人”“乱打一通”。

1966年,上海“首批周予同”,他遭到了从未有过的磨难。所著书籍文章被指为“毒草”。古稀之年的他病倒了,瘫痪卧床,双目失明,整整13年。所著书籍文章被指为“毒草”。

粉碎“四人帮”后,周予同的冤案得到昭雪。80年代初,国家给周平反,补了几万元工资。这在当时属一笔不菲收入。此时周已举家搬至上海复兴中路。

无法执笔,却仍然指点朱维铮撰写有关论文。

于1981年7月15日病逝,终年83岁。

弟子 朱维铮。

周予同(1898年1月25日-1981年7月15日),初名周毓懋,学名周蘧,又一学名周豫桐,浙江瑞安人。中国经学史著名专家。

#历史上的今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历史上海市毕业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