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hebei.ifeng.com/edu/detail_2015_12/11/4647600_1.shtml 在 2018-03-24 18:25:17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河北晋州走出的大唐名相魏征 直谏之臣留芳史册_河北频道_凤凰网

河北晋州走出的大唐名相魏征 直谏之臣留芳史册


来源:河北日报

我的老家晋州赵魏村位于滹沱河下游,千百年滹沱河水的冲刷堆积,把这块土地滋养成肥沃膏腴之地。一年又一年春华秋实,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人和自然的演化信息被深深地写入那片泥土,时代更替和风云变幻也就镌刻进那厚厚的埋藏里,成了一个个沉甸甸的记忆。大唐名相魏征就是从这里走出的。

魏征故居(局部) 尚俐君摄

名人故里之争,说到底是一场文化资源之争。历史记述不详,行政区划变迁,家族的不停迁徙,是引发历史名人故里之争的主要原因。由此曾引发魏征故里之争,形成了馆陶说、巨鹿说、晋州说等三个说法。

关于魏征故里,《北齐书》《北史》在叙及魏征及其家族成员时均表述为“巨(钜)鹿下曲阳人”。1300多年前魏征主编的《隋书》也自述为“巨鹿下曲阳人”。但到了《旧唐书·魏征传》却把魏征记述为“巨鹿曲城人”,《新唐书·魏征传》则又把魏征记述为“魏州曲城人”。这可能就是魏征故里之争的文献依据,主要分歧点在于:下曲阳是否又叫曲城,曲梁城是否可简称为曲城。

据史料记载,从秦朝到东魏,历朝均置巨鹿郡,但巨鹿郡的管辖范围却随朝代更迭呈现由南向北逐渐收缩、日趋狭小之势。西汉至新莽时巨鹿郡下辖20个县,南至巨鹿(今巨鹿),北至下曲阳(治今晋州市晋州镇西)。东汉辖15个县,其辖区南至列人(今肥乡县)、广年(今永年县)一带,北至下曲阳。曹魏时的巨鹿郡领七县,即麈陶(治今宁晋县凤凰镇南)、巨鹿(治今平乡县乞村镇西南平乡)、杨氏(治今宁晋县凤凰镇)、南桀(治今巨鹿县巨鹿镇北)、下曲阳、平乡(治今平乡县乞村镇西南大老营)、郫(治今辛集市东南)。西晋时改巨鹿郡为巨鹿国,治麈陶县,领五县,即度陶(即曹魏之麈陶县)、巨鹿、平乡、下曲阳、鄹(即曹魏之郫县)。北魏时巨鹿郡治所由瘿陶移到曲阳(北魏改下曲阳县为曲阳县),辖曲阳、高城(治今藁城西南)、枭(即西晋之鄹县)三县。东魏时沿袭北魏置,治曲阳。北齐移治藁(今藁城),领曲阳、藁、枭(治今辛集市东南)三县。北周沿袭北齐置。综上所述,从秦设巨鹿郡一直到隋废巨鹿郡,下曲阳(北魏是为曲阳)一直都在巨鹿郡辖区之内(东晋十六国时除外)。巨鹿下曲阳当为今晋州之地无疑。如果《北齐书》《北史》记述无误,魏征故里即在现在的晋州境内。

至于曲城在哪里,史籍记载不详。有人把馆陶之“曲梁”臆称为“曲城”,那么下曲阳境内的“曲乡城”是不是也可理解为“曲城”的另一种说法呢?北齐人魏收(魏征族兄)撰写的《魏书》卷一百六《地形志》记载:“曲阳,二汉、晋属赵国,曰下曲阳,后改。有临平城、真乡城、曲乡城,有尧祠、青丘。”当然,就已知史料看,魏收从未把曲乡城当作“曲城”。

关于魏征故里,最直接最准确的记述要算《晋县志·地理志》了。该书记载:“赵魏,县西南五里,即魏文贞故里;表业,县西南五里,即魏文贞别业。”魏征谥号文贞,别业指另一处宅业。表业(今庞表,与赵魏是连体村)北边曾有一个占地约30余亩的沙土岗,被称为“魏家庄户”,《晋县志·古迹志》记载那里是魏征家的一处庄院。另外,表业村过去曾有一座过街牌坊,据说是皇帝赐建,人称“宰相楼”,可惜现已不存。

上述对魏征故里的梳理,并不是有意介入“魏征故里之争”,也不是要把魏征强拉硬扯地与赵魏连接起来编一些不着边际的故事。事实上,对于一个四处漂泊、辗转为官、居无定所的人讲,故里只是一个“由何处来”的概念而已。说是魏征故里,但魏征究竟在此生活过与否,仍然是一个历史之谜。他的父亲魏长贤一直在邺城做官,后来举家迁到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才有了魏征。至于说其是带着家眷到上党屯留为官,还是把幼子留在内黄,抑或是送回原籍寄养在族人那里,就无从考证了。魏长贤于武平年间,因病辞职,不复仕。北周武帝宇文邕灭齐后多次征召,皆以病辞,卒年74岁。贞观八年(公元634年)被追赠定州刺史(此时下曲阳改名鼓城,隶属河北道定州辖,故以故里所在地的相当职级追赠,可作下曲阳为魏征故里又一旁证)。

[责任编辑:马咪咪]

标签:晋州 大唐 魏征 凤凰 凤凰网 凤凰河北

热点关注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