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闻一多留学美国期间的生活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reader.gmw.cn/2010-12/01/content_1430242.htm 在 2017-01-17 19:30:40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闻一多留学美国期间的生活 _人文社科_光明网
闻一多留学美国期间的生活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县一个书香门第,11岁到武昌读书。

20世纪初,湖北省在洋务派大员张之洞主持下,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大约200多所,规模在全国首屈一指,仅武昌一地学生达5千多人。1910年秋天,闻一多考取两湖师范学堂附属高等小学校。1912年即中华民国元年秋天,闻一多进入北京西郊清华学校,同学都在13岁上下,有42人。1922年7月闻一多23岁时赴美国留学。

当时的“庚款留美学生”,每月发给80美金的生活费(1圆美金可兑换银圆1圆3角)。

闻一多在1922年暑期就到了芝加哥美术学院。他跟老学友钱宗堡、罗隆基三人合租一处房子,8月9日他在家信中写道:

“今年在芝加哥已与美国生活接近……。现在寓所系新租房子,同居者钱君(宗堡)而外,有罗君隆基。……此处房租三人只每月45圆美金(合每人15美金),每日在饭馆吃两餐饭;每餐约需三、四角美金,刚吃完了不过一两点钟就饿了。但一动用就合中国钱一串多。”

同月家信又说:“在国时每贱视金钱以为不足吝惜,来此竟以日计算囊中尚余多少,明日当耗多少,战战兢兢惟恐浪费,回思在家与家人为此问题争执,不觉自笑亦自悲。盖曩在清华无饮食之忧,有钱一日可挥十数金,无钱镇月不用,亦常晏如。……呜呼,肉体生活之真经验从兹始矣。” “我们三人住两间房子,每月租钱22圆(合每人73美金)。房子甚讲究。”

1922年10月15日家信中,闻一多谈起准备在国内自费印行诗集《红烛》的事宜。他委托创造社的朋友郭沫若等,交给上海泰东书局办理。他预测印费100银圆左右,如果售出200册就能收回成本 --

“在国内的朋友们屡次写信来催我将诗集指《红烛》。付印。我也想我该早点进行,但经济方面颇不易解决。大概照寻常的诗集底格式印起来总须百圆。我颇想将月费中节省之数作此资本。但照现在的成绩,每月才能省5圆(美金)。 现在1圆美金才能换1圆3角银洋。故若凑成全数颇费时日。我不知兄处或二哥处能否暂凑半数,期于年内出版?《草儿》售洋8角,《冬夜》6角,《女神》5角5分。我想我若售6角,2百本即能够本成本共120银圆。了。我想至少8百本容易卖掉,其实此种书决不致这样难售。”

他在1922年10月28日家信中说:“近来的日子并不算苦,但说起来似乎有点寒酸。为省钱起见,我们三人每天只上饭馆吃一顿饭。其余一顿饭就买块面包同一盒干鱼,再加上一杯凉水,塞上肚子便完了。这样顶多有两毛钱(美金)就够了,若在饭馆,至少也要3毛钱。但是无论怎样苦,我决定每月不多不少要省下5块钱(美金)。若有多的钱剩,我就送给书店底老板罢。因为阔的饭我吃不起,阔的书我非看不可。大概在《红烛》未能出版以前,我省下的钱不能寄回。《红烛》卖的钱同他种著作底收入,统归家中子弟教育费之用。请家中不要着急,书呆子快要收利钱了。”

闻一多准备节省他的留学官费(美金),兑换100银圆作为诗集《红烛》的印费。这时美金兑换银圆的比率有所升值。1923年1月5日家信中又说:“兹已寄美金30圆与十哥作《红烛》印费,请他转交书局,(下月)少则寄25圆归。美金价钱现在很好,统计可以寄归之数,至少55圆,可以换银洋百圆之谱……”

闻一多诗集《红烛》可得稿酬80银圆。1923年9月12日家信中说:“实秋信言沫若已允赠《红烛》酬资80圆。……” 1923年中秋前一日家信中又说:“《红烛》据实秋云目下当已出版,酬资80圆,已托十哥领取,不知到手否?泰东本窘甚。沫若等为文亦无规定之价格,惟每月房饭钱向泰东支取,尚不及百圆。故目下彼等不能支持,皆有离沪之意。……实秋已被邀入创造社。我意此时我辈不宜加入何派以自示偏狭也。沫若等天才与精神固多可佩服,然其攻击文学研究会至于体无完肤,殊蹈文人相轻之恶习,此我所最不满意于彼辈者也。”

诗集《红烛》印成,样书质量不佳,闻一多很不满。1923年11月家信中说:“泰东曾寄《红烛》10本来。排印错误之多,自有新诗以来莫如此甚。如此印书,不如不印。初出头之作家宜不在书贾眼里。人间乃势利如此,夫复何言!80块钱拿到手否?”

12月10日家信又说:“……此处为科罗拉多大学之寄宿舍。房租每月7圆(美金)。从前寄寓人家每月15圆。我与实秋皆来此,并自己做饭。我们买了一个电气炉子,费美金8圆余。拟每日至少做一餐饭,算来如此每月只需钱20圆(美金)。若更宽算与房租合计亦不过30圆,比从前少20圆。自己做饭既可省钱又可吃到中国饭,此大乐事也。”

闻一多1924年6月14日家信表示:“若徒为家庭谋利益,即日归国谋得一饭碗,月得一、二百金之入款,且得督率子侄为学做人,亦责任中事。”

[责任编辑:张振胜]

WAP版|触屏版

光明网版权所有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