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研总院)创建于1952年,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有研总院曾经支援建设了十多个稀有金属、半导体材料等领域的大中型企业和科研院所,为建立我国稀有金属工业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为包括“两弹一星”、“神舟”飞船在内的国防高科技领域和有色金属行业提供了一大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有研总院目前下属12个研究开发单位、8个控股子公司,设有9个国家级中心和实验室,累计开展7000多项课题研究,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近千项,国家专利600余项。
科研、产业工作进展
--研发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有研总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加强绿色冶金工艺、有色金属制备加工等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支撑行业进步。“生物冶金关键技术研究”在位于高原缺氧西藏地区的玉龙铜矿获得应用,大大提高我国有色金属资源的利用率;福建紫金矿业公司依托该技术,建成了国内首座万吨级生物冶金提铜生产线,标志我国生物冶金工程化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稀土非皂化萃取分离技术”在国内八家大型稀土企业推广应用,成为新一代稀土萃取分离主流工艺,有效缓解了制约我国稀土工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
近年来,有研总院采取多种模式,将一大批科研成果通过自主实施、联合开发或对外辐射的形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转制以来,通过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先后组建了8个控股公司,形成了半导体材料、稀土材料、稀贵材料、有色金属加工、有色金属及合金粉末等6个高技术产业,2008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5亿元,利润总额1.7亿元,缴纳税金1.61亿元。同时,积极推动高性能球形氢氧化亚镍、储氢合金等电池新材料制备技术的转化,“镍氢及镍氢动力电池用正极材料球形化合成及工程化技术”已在全国六家企业实施转化,建成了50余条生产线,累计创产值超过38亿元。
--推动行业科技进步。有研总院积极发挥所属国家级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的作用,通过产学研合作,为有色金属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改造做出贡献。与中国铝业公司在电解铝、铝合金等方面的技术合作继续深化,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等单位签订了海外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金川集团公司合作开发球形电池材料的工程化技术,与行业骨干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组建一批联合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