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校训的故事】
“自强不息,独树一帜”
--兰州大学百年的文化传承
2009年8月,兰州大学百年校庆前夕,一块刻有“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黄河巨石被安放在校门一侧,安静地讲述着一个个关于坚守、关于坚韧的故事。
1909年成立的甘肃法政学堂,作为兰州大学的前身,只是为了适应清末逐渐开始的法制改革而设立的专门培养法律人才的地方。直到1946年国立甘肃学院、西北医学院兰州分院等院校合并成立国立兰州大学,才形成一所文理、法学、医学、兽医四大学院并存的全国性综合大学。
主持筹办国立兰州大学的辛树帜校长在1957年出席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期间,应邀参加了毛泽东主持的最高国务会议。在听了他对发展全国农业生产和开展古农学研究的汇报后,毛泽东称赞不已,并说他的名字取得好,“辛辛苦苦,独树一帜”。兰大校训中的“独树一帜”即出自于此。
兰大校训(资料照片)
半个世纪前,时任北大党委书记兼副校长的江隆基被调到兰州大学任校长,自然环境之恶劣、教师资源之匮乏、教学设备之简陋让他意识到,兰大人面临的不光是治学难题,还有生存危机。当时的兰大有很多支援边疆建设的高级知识分子,现代物理系的邱峻教授就是其中之一。物资短缺的年代,邱峻连做饭的工具都备不齐全,江隆基知道后,特意送了他一张松木做的擀面板。这至今仍被传为美谈。
类似“擀面板”的故事在当时不胜枚举,也正是在这样融洽互助的氛围里,兰州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学术氛围十分活跃,科研蔚然成风。江隆基确立并重点支持的17个重点学科绝大部分发展为兰大的特色学科,许多教师成为全国知名学科带头人,其中4人被评为院士,迅速提升了这所综合性大学在全国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