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周敦颐自然哲学思想对朱熹的影响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cssn.cn/zhx/zx_zgzx/201603/t20160317_2926937_1.shtml 在 2021-05-12 03:13:00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周敦颐自然哲学思想对朱熹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网
周敦颐自然哲学思想对朱熹的影响
2016年03月18日 10:47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京)1997年第09期 作者:徐刚 字号

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2

周敦颐的《太极图》及《太极图说》是他的自然哲学核心思想所在。朱熹认为《太极图》是周敦颐“不由师傅,默契道体,建图属书,根极领要”,这种说法,不符合事实。南宋朱震、胡宏、明末黄宗炎、清毛奇龄、胡渭等人对此认真考证,现已真相大白。据宋朱震《汉上易传》,陈抟以太极图授种放,放授穆修,修授周敦颐。清朱彝尊的《经义考》说:“无极图乃方士修炼之术,……周子取而转易为图……更名之曰太极图”。由此可见,《太极图》由《无极图》而来。当时,仅仅靠传统儒学思想资料难以创立一个系统的宇宙观与佛教宇宙观对抗,周敦颐创造性地从崇尚自然的道家思想中吸收养料构造自己的自然哲学框架,反映了他巨大的理论勇气(由于历史原因,儒学内部存在强烈排佛道之情绪,且后世多人论及周思想来源,仅言《周易》、《中庸》,而讳言佛道)。周敦颐以其充满理性主义精神的改造,用太极图来解释宇宙本体、世界生成、万物变化过程,巧妙地将太极、阴阳、五行、四时、万物、动静等联系成一个系统,组成一幅完美的宇宙图景。《太极图说》则解释了这个完美的思辨的宇宙模式,它是一篇象数学的作品,是易纬的一种继续,虽然全文只有二百多字,朱熹为其作了长篇注解。由于朱熹发挥与渲染,《太极图说》成了理学之经典。今录经朱熹整理的《太极图说》全文如下,加以分析。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而生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自注: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而主静(自注:无欲而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7]

“太极”这个范畴,最初出于《周易·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为最高存在的范畴,乃太始、太初、太素、太一之意。“无极”概念,始见《老子》的“知其雄”。朱熹所定《太极图说》第一句是“无极而太极”。朱熹认为,洪景庐《国史·濂溪传》作“自无极而生太极”中不应有“自”、“为”两字,应该纠正,《国史》所载非《太极图说》原本。但是《国史》依据实录而载,很可能见过周之原本,为此,“自无极而太极”应该是周敦颐本来的思想,周在此没有说明“无极”与“太极”的涵义,但在他看来,无极在先,太极在后,显然有“自无生有”之意,这是一种“贵无说”,说明了周只是初步把道家的无极与周易的“太极”拉在一起,尚未融为一体,显示了周敦颐的“合老庄于儒”[8]的融合儒道自然哲学的倾向。“自无极而为太极”这个自然哲学新命题企图说明太极是万物之本源,太极又有自己的本源--无极,从周敦颐而言,这样描述,更能反映太极形而上性及其虚无、静寂之本性。由此可见,周敦颐的宇宙模式论虽然揉合了“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和“阴阳五行学说”(二五之精)两种经典儒家思想资料,但仍然归其本于无极(太极),贯彻了道家宗师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自然哲学路线。周敦颐对老子思想的这种改造,并非象陆九渊指责的是“叠床上之床”(太极之上有无极),“架屋下之屋”(无极之下有太极),而正如朱熹所探究,“其下语精密微妙”。[9]一则,“无极而太极”,无极虽名之为无,然无中含有(即太极)。无极并非绝对的空虚;无极是一个实体概念,并非属性概念。它是指既没有什么外在形态,也不具备任何内在规定性的非物质性的宇宙本体。二则,“太极本无极”,太极虽名之为有,然其根本正在于无(即无极),“太极”不等于“无”,“太极”非无极,而是有“极”,这就使“太极”成了最初的存在物,是一个物质性的实体,与“无极”区别开了。周敦颐通过道家的思想资料,把本原的实体规定为实有而非物,本无而不空的绝对体,是对以往哲学思辨从自然哲学角度所做的一个突破性的理论总结。表示他力图摆脱玄佛把精神本体“沦于空寂”的理论局限,也力图克服前代柳宗元的气化论和刘禹锡的物本论,为后来的自然哲学在本体论上开创了新的道路。

“无极而太极”应该是朱熹的发挥,是他用理的概念进一步把无极与太极合二为一了。朱熹把“无极”解释为无形,而以“太极”作为自然哲学的最高范畴,为鹅湖之会朱陆之辩的一个重要问题,后辈学人因此而聚讼纷纭,迄无定论。我们认为,这正是反映了一个基本事实,从理学创始者周敦颐到集大成者朱熹,有一个发展变化之过程。“太极图”及其解说已经成了朱熹自然哲学观念综合的一个经典标志,这个由周敦颐发明,朱熹详尽阐述的太极图是有关他的自然哲学所有主要概念“阴阳(气)、道(理)、五行以及宇宙万物的统一性”相互关系高深莫测的示意图,并作为数百年理学宇宙观的基本模式。这个模式,较之以往宇宙观而言,有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宇宙的统一性。周敦颐将“万物统体一太极”,朱熹的学生陈淳说:“古经书说太极,惟见于《易》”。先秦庄子、汉郑玄、唐孔颖达等都没有把“太极”的真谛解释清楚,惟周敦颐作《太极图》“方始说得明白”。[10]朱熹对周敦颐的思想有深刻的体会与具体的发展,他总结了前人(包括周敦颐在内)的理论教训,既不同意太极之先,别有一物,也不同意太极属于形气之类,他认为“太极只是一个理字”。[11]“盖太极是理,形而上者”。[12]太极在朱熹自然哲学逻辑结构中,与理具有同等地位,然而二者也存在微小区别,一方面,“盖其所谓太极云者,合天地万物之理而一名之耳。”[13]“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14]可见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和;另一方面,“太极”是道理之极至。朱熹这样比喻道,“太极者,如屋之极,天之至极,到这里更没去处,理之太极,对者也。”[15]朱熹的“太极”有三层含义:1.太极是天地万物之根源。“圣人谓之太极者,所以指夫天地万物之根也。”[16]朱熹在鹅湖之会与陆氏兄弟关于“无极而太极”的辩论中反复辩驳道,“殊不知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之根;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化之根。”[17]这是朱熹对于周敦颐《太极图说》第一句“无极而太极”的直接解释,若不言太极,无极流入佛道之空寂,若不讲无极,太极流同于具体事物。“无极而太极,盖恐人将太极做一个有形象的物看,故又说无极,言只是此理也。”[18]朱熹之所以不同意周敦颐的“自无极而为太极”之观念,原因在于“以为太极之上复为所谓无极者,”[19]无极似乎又为太极之本体,造成了自身的矛盾和范畴的混乱,可见,朱熹将周敦颐《太极图说》首句“自无极而为太极”改为“无极而太极”,非误抄疏忽等原因,乃是有意之改造与发展。2.太极是无形无象无方所无声无臭的超时空、超感觉的绝对理性。朱熹曾多次说明这一点,“太极不是一物,无方所顿放,是无形之极。”[20]“太极无方所、无形体、无地位可顿放”。[21]“太极本无极,上天之载,无声无臭。”[22]3.太极是至善的伦理道德观念。朱熹曾对学生这样引申周敦颐之“太极”观念,“太极只是极至善底道理。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太极。周子所谓太极,是天地人物万善至好底表德”。[23]

第二,宇宙的化生性。“无极”产生“太极”,这是周敦颐认定的宇宙演化的第一步;“太极”由其自身的“动”与“静”产生阴阳,这是宇宙演化的第二步;阴阳交互作用,产生水火木金土五行,这是宇宙演化之第三步。阴阳、五行相互作用,化生万物,形成一个无限多样的世界,这是宇宙演化的第四步;“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得其秀”则为人。“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人的形体形成,而后才有刚柔善恶五性之别,才有千差万别的精神道德活动,这就演化出了人类社会,这是宇宙演化之第五步。如此,从宇宙本体及原始物质实体开始,一直到天地、四时、万物直至人类生成演化及伦理道德观念的形成,表现了一个前后联系、循序渐进的统一过程,而且是一个“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的无无限发展的过程。中国哲学史上关于宇宙形成的理论不少,有神话方面盘古开天地的传说,也有哲理方面老子的“道生天地万物”思想,但讲得十分简略,《淮南子·天文训》中也有一些宇宙演化之论述,但概念、层次均较含混,而且充满了神秘色彩。周敦颐的宇宙化生论,可以说是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第一次给人们展示了一幅由单一到多样、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宇宙万物演化发展的图景。这个非凡的创举给朱熹宇宙观以深刻的影响。朱熹的宇宙观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宇宙结构理论,二是宇宙演化理论。他的宇宙结构理论是在批判吸收和改造张载、屈原《天问》等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的宇宙演化不仅留有很深的周敦颐思想的痕迹,同时也有他根据当时自然科学成果,利用道家和道教的思想资料所作的独特的发挥。一方面,除了将“无极”与“太极”合二为一,周敦颐认定的宇宙演化的其余步骤,可以说朱熹是基本上全盘接受。另一方面,他自制浑天仪,在长期教学和研究过程中对宇宙产生和形成的过程还作了具体而生动的表述,“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之气。这一个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成个地在中央。气之清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只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24]这种天体演化理论,虽受汉以来轻清者为天,重浊者为地的影响,但不无创见。在天才地猜测到离心力的物理现象、由摩擦运转产生热能的思想、地球具体的形成演化的考察与观察等等方面朱熹均有超越前贤(包括周敦颐在内)之处。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李秀伟)
W020180116412817190956.jpg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