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事林广记后集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enxian.fanren8.com/05/08/3/1.htm 在 2018-03-19 15:56:32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1-事林广记后集-元-陈元靓

1-事林广记后集-元-陈元靓


文帝诏邑百户奉孔子祀封二十一代孙孔羡崇圣侯
后魏
显祖诏孔氏四人颜氏二人为官又一人封崇圣侯
□帝延兴三年封崇圣大夫太和九年改封崇圣侯
北斉
文宣帝天保九年受东魏禅即位诏崇圣侯改为恭圣侯

炀帝大业四年诏立孔子后为绍圣侯

太宗贞观十一年给户二十奉享先圣庙封褒圣侯
玄宗幸孔子宅赐每代一人氶袭兼赐一子官
穆宗元和十五年诏文宣王家与一子官
武宗会昌五年诏文宣王后与一子官
宣宗大和元年诏文宣王后与一子官
僖宗干封二年诏文宣王后与一子官

太宗因四十四代孙孔宜入觐特与袭封文宣公
至道间四十五代孙孔延世上殿袭封文宣公
仁宗勑改封文宣王四十五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
哲宗元符元年勑四十七代孙孔若虚袭封奉宣公
徽宗崇宁五年勑四十八代孙孔端友白身除承奉郎袭封衍圣公
历代褒典

高祖十二年十二月自淮南还过鲁祠孔子
元帝初元中诏曰其令太师褒成君霸以所食邑八百户祀孔子
后汉
光武建武五年幸阙里使大司空以太牢祀孔子
明帝永平十五年幸阙里以太牢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
章帝元和二年幸鲁祀孔子及赐孔氏男女金帛
孝安延光五年过鲁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
西晋
武帝太始二年诏鲁国四时三牲以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
后魏
显祖皇兴二年遣中书令兼太常高允以太牢祀孔子
北斉
显祖武定八年下鲁郡以时治修庙宇详复祭秩使牢饩备礼钦飨

高宗干封元年遣使以太牢祭孔子
玄宗开元十三年幸孔子宅遣使以太牢祭其墓复给近墓五户令天下州县立庙赐百户充春秋享奠因广大本庙

太祖建隆三年赐御制赞曰王泽下衰文武将坠尼父挺生河海标异祖述尧舜有德无位哲人其萎凤鸟不至
太宗朝因孔子四十四代孙孔宜入觐顾问孔氏历世数具以实对 上谓左右曰家世有如此者诏特迁孔氏四十四代孙赞善大夫袭封文宣公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诏免本家租税先是历代以圣贤之后不预庸调周显德中遣使均田遂抑编户至是乃与特免
至道三年四十五代孙孔延世上殿询以家门故事授曲阜令袭封文宣公面赐束帛中金器物及赐御书经书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十月驾至兖州曲阜县谒先圣庙其文宣王伯叔兄弟子侄并许陪位十一月一日幸祖庙宰臣及亲王以下文武百官各立班殿庭孔氏子孙预焉初有司定仪肃揖而巳 上特展拜百官皆拜帝敛衽北面式瞻粹容嘉叹庙宇立殿西序召孔氏子孙抚谕周至赐四十四代孙孔延渥五人同斈究出身面奉旨许造酒以供祭祀诏加谥至圣文宣王祝文特进名庙内制度未完典礼因兹改正更给十户以奉茔域仍差官以太牢致祭宣赐孔氏银三百两帛三百疋俵赐诸房又赐田百须
真宗赐御制赞若夫检玉介丘回舆阙里缅怀于先圣躬谒于严祠易俗化民既仰师于彝训宗儒重道宜益峻于徽章增荐崇名聿陈明祀思形容于盛德爰刻金娄于斯文赞曰立言不朽垂教无疆昭然令德伟哉素王人伦之表帝道之纲厥功茂实其用允臧升中既毕盛典载杨洪名有赫懿范彰
祥符二年遣入内内侍省殿头张文质赍勑赐太宗御制书一百五十七卷轴并内降金镀银香炉香合并香药绯罗销金帕黄复器物等并九经三史及疏释文并于庙中书楼上收掌委本州岛长吏本县令佐同共检校如有讲说释奠并须以时出纳勿令损污
仁宗庆历四年勑差庙户五十人充本庙洒扫祗应嘉佑六年赐飞帛书殿榜并金字篆牌差刘温良等神赐仍降御祭文遣通判兖州田洵致荐上初写牌巾栉而书其尊师重道如此时四十五代孙孔文清先生宰仙源邑因进诗百韵转运使秘阁校理张师中亦进宝奎耀文歌
神宗元丰五年奉旨下转运司于系省钱内支钱三千贯文修完本庙及于本路差杂役兵士工匠等四十七代孙孔若升监修
哲宗元佑元年臣僚上言儒庙阙典奉旨令礼部太常寺同共详定典礼节文添赐田一百顷使其家依乡原例自召人户耕种更不用职田制暴之法又赐监书一本置教授官一员于文到斈官人内差或委本路监司保文有行义人充令教谕本家子弟内文人依本州岛斈正例优与供给如乡人愿从斈者听
元符元年奉旨下本家众议选择近理守分人承袭据四十六代宗寿等保明四十七代孙归安县主簿若虚堪充袭封奉旨依合入官袭封奉圣公
徽宗元佑三年鸿胪卿孔宗翰奏三省同奉旨依奏白身合袭封奉圣公者除承奉郎改衍圣公为奉圣公及删定家祭冕服等制度颁赐俾遵奉施行
崇宁五年奉旨下太常寺考正至圣文宣王庙像冠服制度冕十二族服九章以五章在衣四章在裳历朝以先圣与门人通用衮服至是始服王者之冕
政和元年奉旨至圣文宣王庙旧立十六戟今立二十四戟又奉旨文宣王庙内曾参等所封侯爵与宣圣名同甚失弟子尊师之礼别拟封者七人
高宗绍兴十四年三月已巳幸斈祗谒先圣御制赞曰大哉宣圣斯文在兹帝王之式古今之师志则春秋道由忠恕贤于尧舜日月其文言维时载雍戢此武功肃昭盛仪海禹聿崇
大元褒典
加封孔子诏
古兖州曲阜县有孔氏宗族五百余家世代长有曲阜令其地有孔林延袤数十里夫子墓居中伯鱼墓在左子思墓在右古木蓊欎高插云霄有楷木似槐纹理纵横他所无搢绅用以为简墓前有古栢苍然如蛇龙形世代相传乃夫子所植其余徒弟会葬于此楼阁岧嶤宫殿宏丽万世号为礼义之乡由汉以来碑铭森列班班具存有诗云古栢甞沾周雨露断碑犹载汉文章□□灵光殿古生秋草曲阜城荒噪暮鸦惟有孔林残照里至今犹是仲尼家金人陆梁中国神像衣冠皆涂独夫子庿尊严不易粘罕兀过夫子庿闻是古圣人庙下马罗拜而去后窝陈搭察统兵至其地孔氏之家一洗而空今
大元皇帝混一天下书同文车同轨遐方外域莫不向风慕义中统二年六月
圣旨宣圣庙国家岁时致祭诸儒月朔释奠宜令洒扫修絜今后禁约诸官员使臣军马无得于庙宇内安下或聚集理问词讼及亵渎饮宴管工匠官不得于其中营造违者治罪管内凡有书院亦不得令诸人搔扰使臣安下至元十年二月中书省判逆御史中丞兼领侍仪司呈至圣文宣王用王者礼乐御王者衣冠南面当坐
天子供祠其于万世之绝尊千载之通祀者莫如吾夫子也切□外路官员提斈教授每遇春秋二丁不変常服以供执事于礼未宜及照得汉唐以来祭文庙享社稷非具公服执手板且乡人傩孔子犹朝服而立于阼阶先圣先师安得不备礼仪者乎自今以往拟令执事官员各依品序穿着公服陪位诸儒亦合衣襕带唐巾释菜之礼似为相应奉 都堂钧旨送吏礼部准拟行

新编纂图增类羣书类要事林广记卷之四 【后集】
○圣贤类
文庙从祀

高宗皇帝绍兴十四年三月已巳幸太斈祗谒先圣先师止驾于大成殿门外登降步趍执爵灌献天容肃恭礼毕御敦化堂颁诏示乐育详延之意赐诸生命国子司业高阅讲周易斈官内外推恩有差幸飬正持志二斎顾览生徒隶业之所徘徊久之始命驾□还上幸斈毕恭覩太祖真宗徽宗所制赞又命有司悉取从祀诸赞并录以进因制文宣王赞其后又制七十二子赞并列石置于太斈
七十二子赞
颜回
德行首科 显冠斈徒 不迁不贰 乐道以居
食饮且恶 在陋自如 宜称贤哉 岂止不愚
闵损
天经地义 孝哉闵骞 父母弟昆 莫间其言
汗君不仕 志气轩轩 复我汶上 出处休焉
冉雍
懿德贤行 有一则尊 子也复之 成性存存
骍角有用 犂牛莫论 刑政之言 惠施元元
冉耕
德以充性 行以澡身 二事在躬 日斉而新
并驱贤科 得颜与邻 不幸斯疾 命也莫伸
冉求
循良之要 在于有政 可使为宰 千室百乘
师门育材 治心扶性 退则进之 琢磨之柄
言偃
道义正已 文斈擅科 为宰武城 聊以弦歌
割鸡之试 牛刀谓何 前言戱 慱约则多
宰予
辩以饰诈 言以致文 苟弗执礼 宜莫释纷
朽木粪墙 置不足云 言语之科 烨然有闻
仲由
升堂惟先 千乘惟权 陵暴知非 委买可贤
折狱言简 结缨礼全 恶言不耳 仲尼赖焉
端木赐
谦德知二 器实瑚琏 动必几先 孰并其辩
一使存鲁 五国有変 终相其主 (文言)处悠远
卜商
文斈之目 名重一时 为君子儒 作魏侯师
不可后礼 始可言诗 假盖小嫌 圣亦不疵
林放
礼之有本 子能启问 大哉斯言 光昭明训
德辉泰山 诬祭莫奋 崇兹祀典 盍永令闻
樊须
养才以道 圣人兼済 始谓不仁 问鲍良喜
寓志农圃 以聧仁义 斈稼之辝 岂姑舍是
澹台灭明
惟子有道 天与异容 状虽云恶 德则其丰
南止江沲 斈者云从 取士自兹 貌或非公
曾参
夫孝要道 用训群生 以纲百行 以通神明
因子侍师 荅问成经 事亲之实 代为仪刑
公冶长
子长宏度 高出伦辈 虽在缧绁 知非其罪
纯德备行 夫子所采 以子妻之 尤知英槩
公西箴
猗尔子上 鲁邦之望 以德则贵 惟道是唱
师聦师明 友真友谅 伯于祝阿 儒风斯畅
原宪
轼彼穷阎 达士所宾 邦无道谷 进退孰伦
敝衣非病 无财乃贫 赐虽不怿 清节照人
有若
人禀秀德 气貌或同 而子俨然 温温其容
两端发问 未启机锋 以礼节和 斯言可宗
郑国
伯夫荥阳 实惟令德 优入圣门 过不留迹
道以目传 妙则心识 猗欤伟欤 后代之式
商泽
邈矣子季 睢阳是伯 屏息受业 延教登席
未践四科 固涉六籍 祀典载之 好是正直
秦非
乐善哲士 伯汧阳 传道克正 垂名允臧
执德以洪 用心必刚 袤广业履 式赞素王
曾点
惟时义方 有子诚孝 怡怡圣域 俱膺是道
暮春舞雩 咏歌至教 师故与之 和悦宜召
巫马施
天清日明 密雨曷有 师命持盖 子亦善扣
惟夫子慱 三才允究 斈者之乐 所得遂茂
公皙哀
周衰伪隆 政在群公 廉耻道微 家臣聿崇
不为屈节 撝默自容 子于是时 凛然清风
漆雕徒父
遐想子期 挟策圣惟 涉道是嗜 惟爵可縻
在德既贤 在名乃垂 洋洋之风 逮今四驰
司马耕
手足甚亲 志异出处 魋将为乱 子乃脱去
在污能洁 危而有虑 内省若斯 何忧何惧
颜之仆
贤行颜叔 亲承尼父 志锐所期 道尊是辅
泥在钧陶 木就规矩 终縻好爵 扬名东武
石作蜀
在昔石邑 能知所尊 懋依有德 克述无言
鼓箧槐市 扬名里门 此道久视 彼美长存
颜高
琅琊之伯 其惟子骄 微言既彰 德音孔昭
已咏雩旡舛 同听斉韶 历千百年 跂思高标
邽巽
彼美邽子 先圣是承 墙仭己及 堂陛将升
良玉斯琢 寒水必冰 锡壤平陆 茂实骞腾
任不斉
任城建伯 其表曰选 淑问雅雅 才华清远
竞辰力行 爱日黾勉 孔教崇崇 令绪显显
颜无繇
人谁无子 尔嗣标奇 行为世范 斈为人师
请车诚非 顾匪其私 千载之下 足以示慈
颛孙师
念昔颛孙 商德与邻 斈以干禄 问以书绅
参前倚衡 忠信是遵 色取行违 作戒后人
高柴
婉彼子羔 受业先圣 宗庙之问 一出乎正
克笃于孝 非愚乃令 师知其生 有辉贤行
荣旗
伯兹雩娄 务斈实着 三千之徒 七十是预
匪善莫行 惟德乃据 纪于前书 式彰厥(文言)
秦祖
秦有子南 赞赞述作 守道之渊 成德之慱
范若铸金 契犹发药 历世明视 少梁龙爵
陈亢
惟禽之问 过庭其鲤 求以异闻 诗礼云尔
请一得三 诚退而喜 且知将圣 不私其子
梁鳣
室家壮年 无子则逐 见于信史 全斉之俗
原本厥初 师言可复 以斈则知 揆之宜笃
冉孺
纪伯子鲁 圣斈是务 厉巳斯约 好问乃裕
周旋中规 容止可度 允矣昔贤 后世所慕
蘧琼
有卫伯玉 夫子与居 寡过未能 荐赞使乎
以尸谏君 友则史鱼 果得进贤 烂然简书
公西赤
斈者行道 敝缊亦称 使斉光华 偶为肥轻
周急之言 君子所令 荅问允严 理着先经
公伯寮
人有贤否 道有废兴 子如命何 营营震惊
季孙虽惑 景伯莫平 师资一言 彼此亦惩
漆雕开
仕进之道 要在究习 具臣而居 咎欲谁执
斯未能信 谦以有立 阙里说之 多士莫及
虙不齐
君子若人 单父之政 引肘寤君 放鱼禀令
传郭勿获 遂能制命 百代理邑 用规观听
燕伋
师席高振 大成是集 至道克传 贤达斯执
善教云袤 儒风可立 渔阳之士 得跂而及
秦商
孔父秦父 相尚以德 俱生贤嗣 相与维则
是父是子 致诘畴克 会弁儒林 令名无极
后处
温温子里 入闻至圣 擥道之华 秉德之柄
深造阃域 不乖言行 全齐之封 竹素荣盛
廉洁
兄弟之邦 士有廉庸 涵泳素教 表揭儒宗
杏坛探赜 洙泗从容 作兴一时 莒父其封
乐劾
乐氏子声 锡爵昌平 信道之笃 见善乃明
引领高节 载惟思诚 先贤聿崇 出为时英
申党
侁侁申周 四科与俦 逸驾文囿 鼓枻儒流
冠佩既燕 言动允休 邵陵得封 可想前修
琴牢
多能鄙事 圣人曲意 惟其知之 是以不试
宗鲁虽友 吊必以义 尚师嘉言 祀亦罔替
步叔乘
勉勉子车 封邑淳于 亲炙避席 唯诺趍隅
发微既慱 雅道是扶 抑可尚也 不亦美乎
颜辛
孰封于萧 实惟子柳 夙饫格言 克遵善诱
明德斯馨 贤业所就 以侑于儒 传芳逾茂
漆雕哆
子敛受封 爰居武城 亹亹其闻 翩翩其英
抠衣时习 愿斈日明 诞敷孔教 爵里疏荣
申枨
刚毅近仁 志操莫渝 性匪祝鮀 面岂子都
有一于此 刚名可图 云欲则柔 盖生之徒
壤驷赤
式是壤伯 昭乎圣徒 执经请益 载道若无
诗书规矩 问斈楷模 得时而驾 领袖诸儒
施之常
开国乘氏 有德斯彰 参稽百行 赞理三纲
自德行间 策名甚光 在史蔼蔼 历久弥芳
公祖句兹
惟彼子之 锡伯期思 与贤并进 得圣而师
彬彬雅道 翼翼令仪 一目至言 庙食不隳
伯虔
有怀子折 全鲁之彦 儒行既名 聊伯乃建
兢兢受道 奕奕峩弁 懿选嘉封 世享馨廌
南宫括
先觉既位 簪履并驰 尚德君子 巧乃兼之
羿奡可惭 禹稷可师 三复此道 载衬白圭
公孙龙
黄伯着祀 公孙是云 弥缝中道 恊辅斯文
藏修方异 渐渍甚勤 史词不忘 播为清芬
叔仲会
瑕丘祚邑 子期是为 亲训有日 广业于时
四教允隆 五常以持 比肩俊杰 闻望斯垂
商瞿
易之为书 弥纶天地 五十乃斈 师则有是
子能授受 洗心传世 知几其神 宜被厥祀
曹恤
肃肃曹伯 王室之裔 积习乐道 切瑳明义
惟善则主 尔德是类 史笔有焕 令名永纪
县成
至圣立教 子祺安雅 擅文言鲁邦 启祚巨野
炜矣风猷 时哉用舍 出伦离类 后斈是假
颜哙
褒锡朱虚 在器轮舆 儒室振领 圣门曳裾
贤业素蕴 美材以摅 百世不刊 载观成书
孔忠
维子挺生 道德之门 佩服至论 鲤则弟昆
三得三亡 所问殊温 君子归宓 义不掩恩
狄思
仰止狄皙 抱负渊通 游泳德化 扬厉素风
伟识既异 持教乃隆 厥志茂焉 毖祀无穷
冉季
东平子产 姓着盛时 奉师于塾 讲道之微
荅问甚敏 渊妙以思 升降陛廉 尚想英姿
奚容箴
雍容子皙 巳望堂室 幼则有造 成则祖述
文采日化 儒效力弼 永观厥成 德音秩秩
左人郢
伯彼临淄 左行称贤 晞踪十哲 秀颕三千
心悦诚服 家至户传 乐只君子 文声益宣
秦冉
彭衙高士 经籍是亲 赞成德艺 恊于彝伦
底绩圣道 期肖素臣 优哉游哉 斈以致身
孟子配飨
【会要】神宗皇帝元丰七年五月诏自今春秋释奠以邹国公孟子配食 至圣文宣王设位于兖国公之次荀况扬雄韩愈以世次从祀于二十二贤之间并封伯爵此以小赞文非 御制
孟子序述传道世次
唐尧---虞舜---夏禹---皋陶商汤---伊尹---莱朱---文王太公---散宜生---孔子---【孟子】
孟轲
道术分裂 诸子为书 既极而合 是生真儒
诋诃杨墨 皇极是扶 较功论德 三圣之徒
左丘明
猗欤左氏 闻道素王 依经作传 微旨用彰
词有余韵 人希永光 庆封锡壤 广鲁之疆
谷梁赤
仲尼作经 获麟绝笔 赤也发挥 奥义斯出
立斈名家 道隆圣日 列爵疏封 式崇儒术
公羊高
高也解经 辨惑咸服 斈宦所传 齐名左谷
追奖肇封 众心允属 阙典弥缝 斯文载郁
荀况
道德不明 邪说恣肆 著书兰陵 持挈当世
别白是非 绵络仁义 要诸仲尼 异乎不异
伏胜
伏生明经 为秦慱士 祖习微言 流离耄齿
壁藏其文 口传厥旨 建号旌儒 锡封仁里
毛苌
孔徒受业 商也言诗 研精古训 谁其嗣之
毛公兴斈 永代师资 疏封锡命 礼洽禛期
高堂生
秦历告穷 炎灵启祚 笃生令人 允贞王度
名教斯崇 礼文有素 勒封告成 式昭余裕
孔安国
显显临淮 圣人之系 训传遗文 克示永世
绘像庙庭 聿章善継 东廵受封 是为褒异
戴圣
安上治民 惟礼为急 赖君太儒 发挥讲习
传授实繁 其斈遂立 均庆疏封 宠音斯及
刘向
汉室之出 谷梁兴斈 子政大儒 焕乎先斍
道业光显 风流遐邈 展教逢辰 宠章优渥
扬雄
笃志好斈 渊哉若人 三世一官 强颜剧秦
法言太玄 出入圣神 德名为几 既久愈新
何休
何侯传经 含章履温 作为墨守 具在专门
仙闾接统 鷩冕推恩 思乐胶序 儒风益尊
郑众
经礼三百 垂世作程 仲师为训 其义难明
周官先斍 汉室名卿 元封班庆 茂爵斯荣
马融
季长慱洽 为世通儒 名立训传 善诱生徒
东观文炳 南国化孚 躬圭之赠 明我弁符
卢植
堂堂子干 斈洞今古 业绍师闻 聘交四府
登朝抗议 排戈赴主 吉礼告成 遂联圭组
郑玄
汉传六季 艺文乖舛 实生纯儒 克明大典
斈徒既盛 师道益显 疏爵昌夜 允章积善
服虔
子慎清介 文釆详练 慱通经史 爰作训传
百世之下 皇明乃睠 登岱锡封 永昭庙奠
贾逵
猗欤景伯 为世通儒 发明左氏 旧旨不诬
礼成大报 泽浃中区 躬圭褒异 垂劝生徒
杜子春
二川二室 英灵所钟 斈穷周制 文言蔼经宗
杏坛阙里 差有比踪 一命作伯 庆我天封
范寗
豫章笃斈 通揽坟籍 研讲清婉 沉精善择
剸裁群疑 敷陈至赜 逮礼庆成 疏封儒泽
杜预
慱斈多通 昔称传癖 释例既详 异论斯一
逮我庆成 布昭纯锡 追宠公台 增芳疏秩
王肃
子雍秉彝 凛然正色 远斈多闻 能穷先识
益厚增高 崇儒尚德 介圭追荣 丹书载饰
王弼
易之为教 洁静精微 卓哉辅嗣 极虑研几
大才逸离 玄理发挥 庆成疏爵 用峻等威
韩愈
倡始斯文 不胶于物 驰骛扬马 并包庄屈
富泽孔周 抵排老佛 言以道行 世行为一
七十二贤及从祀诸贤封爵宅里
左人郢 【鲁南华侯】 奚容箴 【鲁済阳侯】 颜回 【鲁充国公】 闵损 【鲁琅邪公】 冉雍 【鲁下邳公】 端木赐 【卫黎阳公】 公冶长 【斉高密侯】 冉耕 【鲁东平公】 冉求 【鲁彭成公】 言偃 【吴丹阳公】 公西箴 【鲁除城侯】 巫马施 【鲁巨野侯】 宰予 【鲁临淄公】 仲由 【卞何内公】 卜商 【卫河东公】 公皙哀 【斉北海侯】 司马耕 【宋楚丘侯】 林放 【鲁长山侯】 樊须 【斉益都侯】 曾参 【土丘侯】 颜之仆 【鲁冤句侯】 石作蜀 【秦成纪侯】 原宪 【鲁任城侯】 有若 【鲁平阴侯】 郑国 【鲁朐山侯】 任不齐 【楚当阳侯】 颜无繇 【鲁曲阜侯】 商泽 【鲁邹平侯】 秦非 【鲁华阳侯】 曾箴 【鲁莱芜侯】 颛孙师 【陈宛丘侯】 公西赤 【鲁巨野侯】 颜高 【鲁雷泽侯】 邽巽 【鲁高唐侯】 高柴 【卫其城侯】 公伯寮 【鲁寿张侯】 漆雕开 【鲁平□侯】 荣旗 【鲁厌沙侯】 秦祖 【秦鄄城侯】 陈亢 【陈南颕侯】 虙不斉 【卫单父侯】 步叔乘 【斉博昌侯】
梁鳣 【斉千乘侯】 冉孺 【鲁临沂侯】 蘧瑗 【卫内黄侯】 漆雕哆 【鲁濮阳侯】 壤驷赤 【秦上封侯】 商瞿 【鲁须昌侯】 燕伋 【秦汧源侯】 秦商 【楚上洛伯】 施之常 【鲁临濮侯】 南宫括 【鲁袭丘侯】 后处 【斉营丘伯】 廉絜 【卫莒父伯】 乐欬 【昌平侯】 公孙龙 【楚松江侯】 叔仲会 【抟平侯】 申党 【鲁淄川侯】 琴牢 【卫顿石侯】 颜辛 【鲁赐谷侯】 狄黑 【卫临卢侯】 澹台灭明 【金卿侯】 申枨 【鲁上蔡侯】 伯虔 【鲁休阳侯】 曹恤 【蔡上蔡侯】 秦冉 【蔡新息侯】 漆雕徒父 【鲁高宛侯】 县成 【鲁武成侯】 颜哙 【鲁済阴侯】 孔忠 【鲁郓城侯】 冉季 【鲁诸城侯】 公祖句兹 【鲁即墨侯】 孟轲 【邹国公】 杨雄 【汉成都伯】 荀况 【兰陵伯】 左丘明 【瑕丘伯】 公羊高 【临淄伯】 伏胜 【秦乘氏伯】 毛苌 【汉乐寿伯】 戴圣 【汉楚江伯】 谷梁赤 【龚丘伯】 高堂生 【汉莱芜伯】 刘向 【汉彭城伯】 何休 【汉任城伯】 郑众 【汉中牟伯】 孔安国 【汉曲阜伯】 杜子春 【汉维氏伯】 马融 【汉扶风伯】 卢植 【汉良卿伯】 郑玄 【汉高密伯】 服虔 【汉荥阳伯】 贾逵 【汉歧阳伯】 范寗 【晋新野伯】 杜预 【晋富阳侯】 王肃 【魏兰亭侯】 王弼 【魏偃师伯】 韩愈 【唐昌黎伯】
武庙从祀
【史记】太公封于吕本姓姜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周文王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遗汝师文王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载之俱归立为师唐肃宗上元元年尊太公为武成王立庙祀典与文宣王比以历代良将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绩张良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乐毅为十哲侍坐德宗建中六年定范蠡及唐郭子仪六十四人配享宋太宗甞幸武成王庙指郭子仪李晟画像咨其功业且曰德宗为奸臣所误非晟则唐祚去矣
昭烈武成王
见图
李牧
三年不鸣 一鸣惊人 啾啾之群 焉知屈伸
之徒 奚分否臧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贤哉武安 志胜霜霰 众谓我怯 隐则难见
边复我用 计亦自善 不捕一虏 不射一箭
先乃雌伏 后则虎変 匈奴所畏 燕秦不战
易若摧枯 疾如激电 终惑谗言 反袂拭面
赵奢
国之治乱 内系乎相 国之强弱 外系乎将
赵之马服 雄严贞谅 吏干着闻 兵铃晓畅
军赏斯罄 家事攸忘 鬪鼠既觧 晏爵何让
廉蔺周列 季孟相望 知子之明 至公光亮
廉颇
赵用廉君 咸阳畏邻 及罢推毂 谁能抗秦
盛衰在运 兴替由人 房陵流落 为听谗臣
田单
列国将侯 匪人不定 国命未丧 其人则应
败兵犹战 匪奇不胜 兵势靡常 惟将之兴
矫矫安平 诸田宗英 斉地瓦解 燕师鼓行
传铁全鸭 烧牛凿城 定彼望诸 変鲵化鳞
视此骑刼 名孙与婴 复城七十 千古垂名
管仲
诸侯之盛 小白居先 霸者之佐 夷吾最贤
存邢救卫 服楚平燕 三归爵玷 不罪宜然
孙膑
孙子知兵 翻为盗憎 膑足口行冤 坐筹运能
救赵存韩 军振威棱 削诸丑类 夫差马陵
功镂鼎彝 书揆缄藤 龙豹之韬 何愧典刑
田穰苴
斉得穰苴 授以兵柄 立司马法 行将军令
燕则其雄 晋削其盛 一战之功 疆埸斯静
乐毅
桓桓昌国 乘时厉翼 干戈效用 疆埸底绩
西却秦兵 东下斉壁 完赵保燕 孔武之力
王翦
周凤不鸣 秦虎方视 将争善战 图一得志
破赵匪难 取燕孔易 战乃既败 频伤无愧
秦兵载授 祖龙服义 菩田亟读 深谋自遗
六十万卒 恒恒暨暨 乃献负过 终平楚地
曹参
翊戴沛公 经纶汉室 运筹时出 才为世则
战伐俱多 功名第一 贵清凈斈 本黄老术
斥去刻深 好尚淳质 相斉九年 狱市惟恤
代何三岁 规画勿失 贤哉平阳 保全终吉
张良
楚兵正雄 秦鹿方走 圯桥跪履 鸿门碎斗
王业以昌 名垂不朽 去追赤松 从容无咎
韩信
淮阴善将 逢时展效 受律登坛 握兵之要
虏魏降燕 平斉下赵 辅汉之功 久而益劭
李广
雄气旡敌 亦远斥候 能缚射鵰 甞格猛兽
有勇有方 少年讷口 千载庙食 斯为不朽
周勃
伟哉绛侯 功臣莫俦 明诚贯日 劲气横秋
中涓事汉 右相安刘 性直不挠 木强弗柔
吕宗尽翦 尧绪延休 归尊代邸 方显谟谋
赵充国
蠢西戎 盛为边犯 谁可此行 而能自赞
知旡不为 机皆先见 汉之得人 简编称叹
霍去病
暗合孙吴 时称卫霍 殄群丑 肃清沙漠
意气峥嵘 功名熏灼 民到于今 叹其雄畧
彭越
仡仡彭王 用归汉祖 血战群龙 风从彪虎
威慑万夫 气雄阵鼓 攻灭秦项 清夷区宇
奋发巨野 封崇梁土 信布斉名 推扬我武
周亚夫
条侯建封 象贤嗣德 天假雄材 世资武力
甲冑戒严 旌旗変色 将军传令 天子凭轼
功冠东西 敌备西北 七国连衡 一战斉克
太尉董戍 丞相率职 名纪缇缃 功在社稷
卫青
天生将材 社稷之卫 侯以勋封 名因位贵
万乘是赖 四夷所畏 千载凛然 而有生气
邓禹
赤伏兴王 南阳受命 于时仲华 以贤佐圣
内参鼎铉 外执戎柄 建武功臣 于斯为盛
吴汉
广平为将 义激风雷 功扶火运 貌炳云台
封分四县 位列三槐 千载之后 名犹伟哉
贾复
郾土强兵 青犊剧贼 闻命请行 以战则克
好勇不矜 有功能默 定封胶东 宜乎庙食
耿弇
弱冠称兵 时惟好矣 附翼攀鳞 风飞云起
力赞真人 身先突骑 底定三秦 淮阴之比
寇恂
二十八将 上应列星 乃眷予翼 寔推其精
避贾复怨 怒文即刑 令闻不泯 没而有灵
冯异
炎灵中否 奸雄虎争 大树爰起 赤伏俄亨
河洛戡定 咸秦底宁 论功校德 莫之与京
马援
南征交趾 西破芫戎 于谁之德 伏波之功
老当益壮 心存匪躬 天长地久 人仰英风
皇甫嵩
蛾蛾乱常 扰我四方 公出奇计 谋旡不臧
名震天地 志定雪霜 忠为令德 史策昭彰
□颕
伟哉汉将 粤若新丰 能抚士卒 以平羌戎
良史书德 群贤仰功 庙食之典 皇朝益崇
孙武子
吴何以强 将得其人 兵法既用 军令乃申
克斉败晋 破楚扼秦 一十三篇 名随世新
吴起
兵尽其法 士尽其力 西河建功 魏侯守国
旡以恃险 弗如在德 致君一言 干戈乃息
范蠡
越相阴谋 终报强吴 觧印万石 扁舟五湖
计然前见 文钟后图 铸金之状 犹重陶朱
诸葛亮
玄德图王 卧龙徐起 北伐南征 渭滨泸水
周旋两朝 勤劳一纪 星堕中军 英雄巳矣
关羽
剑气凌云 实曰虎臣 勇如一国 敌万人
蜀展其翼 吴折其鳞 惜乎中勇 前后绝伦
张飞
汉失其鹿 三分鼎峙 爰佐昭烈 实惟车骑
敌万人 兵行九地 睠是雄材 霸王之器
邓艾
赫赫皇魏 时生宝臣 忠卫社稷 志静烟尘
荡平巴蜀 恢庙咸秦 英锐不泯 激后之人
张辽
天造草昧 君子经纶 笃生晋侯 为魏元臣
千载嘉会 一代伟人 风云千载 孰継后尘
吕蒙
烈烈子明 乘时奋武 志在取鳞 心期探虎
智屈曹人 力擒关羽 遂使孙吴 鼎分中土
陆逊
伯畧佐吴 功名光代 作相江东 护军关外
出入殿门 曾张御盖 今遇圣朝 图形斯在
陆抗
謇謇直气 英英孙子 江汉得心 岘山传美
平东自代 慱物诚志 伐吴之筹 寝疾已
羊祜
惟兹羊公 命世之雄 鹰扬江表 鹗立天中
修饬军政 内赞朝聦 西晋帝业 实羊之功
王浚
湖城地灵 生此士治 坟典素风 旗旛大志
长炬十连 艘舡千里 平吴定功 王浑知耻
谢玄
谢庭之内 玉树森然 宏材秘畧 惟安与玄
却秦扶晋 擒融遁坚 会稽兖海 令文言遐传
王猛
子产夷吾 德均材并 邺部异方 民安寇静
妙振兵铃 允厘庶政 秦得贤臣 发挥符命
慕容恪
堂堂玄恭 履孝思忠 筭遗策 战有奇功
气吞关右 名振辽东 恒若议者 景慕英风
王镇恶
谋勇之臣 神武之君 惟君用臣 静乱觧纷
浮江鲸突 入渭云屯 功高宋室 征虏将军
王僧辩
侯景之乱 梁室几倾 爰复建业 时惟永宁
树威湘王 策定巴陵 乘风破浪 斩彼长鲸
吴明彻
美矣南平 星辰炳秀 服教滋川 谒帝京口
忠尽君臣 孝事父母 祀典颂 洋洋不朽
长孙嵩
元魏建号 时非旡舛干 必有仁勇 同済艰难
荆人畏避 宋师引还 长孙之功 时谁与攀
慕容绍宗
兵必有胜 非将弗委 寇有必败 惟名是畏
申令雷动 向敌风靡 贼景犯鞍 绍宗至止
耶律光
力扶斉祚 时号纯臣 托晋形势 破周荆榛
出则为将 入则秉钧 才兼文武 踵之旡人
宇文宪
银汉分派 琼枝擢秀 武库横心 兵机在手
扶斉功多 安蜀政厚 国之盘维 旡出其右
于谨
道作兵钤 言为帝则 悬运嘉谋 立倾敌国
取贵以功 镇时以德 善始令终 人臣楷式
韦孝宽
瞻彼郧公 蔼为国器 玉壁坚兵 江陵揽辔
谋猷既立 风不坠 清庙载登 历载旡愧
杨素
军书立草 风角单情 隋祖见器 亲委戎兵
陈人送疑 畏若神明 服勤韬畧 实得其英
韩擒虎
陈运将亡 隋兵渡江 于铄新义 先登受降
名传遐俗 威宣乱邦 戡定之绩 时旡与双
史万岁
太平洸洸 如龙之骧 被坚执锐 我武维扬
北征虏塞 南计蛮荒 定远之功 于邦有光
贺若弼
壮哉辅伯 将材天赋 恭氶父志 立功隋祚
锐师一发 长江直渡 配享祈封 永耀缣素
裴行俭
唐有秩宗 清门缵戎 发挥玉略 军谋武功
铨品人物 将材文雄 壮容伟绩 凛然英风
王晙
熊虎其姿 寔惟人杰 挺彼忠诚 几回风雪
二营咸维 群凶殄灭 清史之上 见乎辉烈
李靖
隋运告终 四郊多垒 真人勃兴 壮士不死
外攘四夷 内参百揆 筑阙象山 用昭千古
李绩
蒲山委质 英公在东 地图兵籍 不自为功
逮事唐室 实佐二宗 义声臣节 孰若司空
李晟
朱泚肆奸 中原紊错 奋以孤军 殄诸凶恶
纪烈翠珉 图形高阁 扶危持颠 伊公大畧
郭元振
文武兼任 缔系唐室 拔自儒官 显提戎律
承祖周教 洞孙吴术 西土底宁 功庸奚匹
王孝杰
临难忘躯 有进无退 百万争邻 丹血相萃
战气方酣 鼓音忽惫 死敌为忠 足劝万代
李孝义
唐室之隆 时推英宗 佐佑王业 缉熙帝功
擒萧定乱 戮辅英凶 锡祀河间 茂哉厥庸
尉迟恭
于惟鄂公 辅唐成绩 临阵摧空 万人之敌
战无不胜 攻无不克 千载而下 飨兹庙食
张仁豊
耽耽将军 唐之虎臣 筑垒受降 全境庇人
虏气曰夺 皇威益振 功育塞门 于今不泯
郭子仪
天祚有唐 奕奕重光 宁无否运 盖恃忠良
白日再中 祅彗未亡 目视横流 心竞包藏
力扶天柱 唯赖汾阳 雪涕将坛 气销帝乡
惟师尚父 可同鹰扬 图形配享 无愧祠唐
李光弼
苏郡袭封 挺兹神武 麾旗进兵 长駈擒虏
云靡原野 彗清中土 天佑有唐 锡其良辅
苏定方
邢公御侮 阚如虓虎 生执都曼 钳驱贺鲁
暨平百済 凡攻皆取 伐国之功 焜耀千古

新编纂图增类羣书类要事林广记卷之五 【后集】
○先贤类
【韩原道曰】道之大原出于天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朱文公濂溪祠堂记曰】道之在天下者未甞亡惟其托于人者或绝或续故其行于世者有明有晦是皆天命之所为非人智力之所能及也
【云云】
河出而八卦画洛书呈而九畴叙孔子于斯文之兴丧亦未甞不推之于天圣人于此其不我欺也审矣若濂溪先生者其天之所而得乎斯道之传者欤不然何其绝之久而续之易晦之甚而明之亟也盖自周衰孟轲氏没而此道之传不属更秦及汉历晋隋唐以至于我有宋圣祖受命五星聚奎实开文明之运然后气之漓者醇判者合清明之禀得以全付乎人而先□出焉不由师传默契道体建图属书根极领要当时见而知之有程氏者遂扩大而推明之使夫天理之微人伦之着事物之众鬼神之幽莫不淍然毕贯于一而周公孔子孟氏之传焕然复明于当世有志之士得以探讨服行而不失其正如出于三代之前者呜呼盛哉非天所其孰能与于此
濂溪周先生元公像
见图
文公先生赞曰
道丧千载 圣远言堙 不有先斍 孰开我人
书不尽言 图不尽意 风月边 庭草交翠
历代传道之图
伏羲 文王
唐尧 武王 ○明道程先生
虞舜 周公 ○濂溪周先生○
夏禹 孔子 ○伊川程先生
商汤 孟子
明道先生程纯公像
文公先生赞曰
山立杨休 玉质金 元气之会 浑然天成
丽日祥云 和风甘雨 龙德正中 厥□斯普
濂溪先生 明道先生
【游定夫】 【谢显道】 【刘质□】
【李端伯】 【吕与叔】 【苏□明】
【王信伯】 【朱光庭】 【王□明】
【林大节】 【胡安国】 【李先之】
【周恭叔】 【朱子发】 【陈贵一】
【陈经邦】 【陈贵叔】 【邢和叔】
【冯圣先】 【唐彦思】 【李嘉祥】
【邵伯温】 【谢天申】 【潘子文】
【范叔器】 【范文甫】 【畅中伯】
【许景衡】 【刘安世】 【吴给】
伊川先生程正公像
见图
文公先生赞曰
规员矩方 绳直准平 允矣君子 展也大成
布帛之文 菽粟之味 知德者希 熟识其贵
濂溪先生 伊川先生
【游定夫】 【尹和靖】 【杨中立】 【张思叔】 【畅悦道】
【吕原明】 【范淳夫】 【刘质夫】 【李端伯】 【吕进伯】
【吕与叔】 【苏子明】 【马时中】 【侯仲良】 【王信伯】
【胡康侯】 【王彦霖】 【刘宗礼】 【林大节】 【周伯□】
【周恭先】 【周伯温】 【孟敦夫】 【李先之】 【周恭叔】
【郭立之】 【杨潜道】 【朱子发】 【□梦授】 【赵承议】
【鲍商霖】 【陈贵一】 【陈经邦】 【陈贵叔】 【邢和叔】
【冯圣先】 【唐彦思】 【李嘉仲】 【邵伯温】 【张园中】
【谢用休】 【潘子文】 【范叔器】 【范文甫】 【畅中伯】
【许景衡】 【刘安世】 【朱公掞】 【马伸】 【吴给】
横渠先生张献公像
见图
文公先生赞曰
蚤说孙吴 晚逃佛老 勇撤皋比 一変至道
精思力践 妙契疾书 订顽之训 示我广居
明道先生 吕和叔 吕兴叔 □景庸
濂溪先生 ○横渠先生○
伊川先生 苏季明 侯仲良
康节邵先生像
见图
文公先生赞曰
天挺人豪 英迈盖世 驾风鞭霆 历览际
手探月窟 足蹑天根 闲中今古 静里乾坤
○陈搏 种放 穆伯长
○李挺之 康节先生 邵伯温
涑水先生司马温公
见图
文公先生赞曰
笃斈力行 清修苦节 有德有言 有功有烈
深衣大带 张拱徐趍 遗像凛然 可□薄夫
上无所传 下无所授
天资粹美 暗合道妙
晦庵先生朱文公像
见图
先生自赞
从容乎礼法之场沈潜乎仁义之府是予盖将有意焉而力莫能与
此佩先师之格言奉前烈之余矩惟闇然而日修或庶几乎斯语
黄干 李方子 石子重 蔡元定
○龟山先生 廖德明 刘爚 程端蒙 林择之
○明道先生 蔡渊 蔡沈 蔡模 蔡抗
○豫章先生 叶贺孙 吕焘 熊节 董铢
杨道□ 陈淳 辅广 万人杰
濂溪先生 汤泳 任伯起 潘履孙 潘埴
徐寓 李闳祖 潘时文 陈文蔚
○延平先生 陈孔硕 袭盖卿 王力行 潘恭叔
○伊川先生 徐彦章 周谟 方充大 林德久
○晦庵先生 林恪 黄田 金去伪 曾祖道
赵季蕃 甘节 黄义刚 □大雅

濂溪先生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先生慱斈力行遇□刚果有古人风因远宦弛肩庐山之麓筑书堂其上名之曰濂溪豫章黄庭坚称之曰茂叔人品甚高胷中洒落如光风霁月明道先生曰周茂叔窻前草不除问之云与自家意思一般初先生为南安军司理年甚少不为守所知洛人程珦摄通守事视其气非常人与语知其为斈知道也因与为友且使其二子颢颐往受斈焉二子卒皆唱鸣道斈以継孔孟不传之绪世所谓二程先生者其原盖自先生发之也 【先生行录等书】
明道先生
程颢字伯淳河南人文进士登弟吕正献公荐于朝为御史先生甞以董仲舒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合于圣人仲舒之斈度越诸子者以此故门人以先生之所就遂谥以明道见其志焉先生嘉佑以前有论议行于世与横渠先生张载斉名先生以太子中允知扶沟使人不忍欺专尚德化斈者云集
谢显道云先生坐如泥塑人接人则浑是一团和气刘安礼云先生德性充全粹和之容盎于面皆乐易多恕终日怡悦立之从先生三十年未甞见其忿厉之容 【高抑崇伊洛办并文集】
伊川先生
程颐字正叔甞遇异人授以易斈聚徒讲斈于家其教人也以践履为先以涵养为本不为文字言语传授斈者门人记录所闻多失其真惟张思叔畅悦道辈颇得见绪余其余皆过其门而不入其室者也先生大观间卒斈者谓之广平先生后居伊阳又谓之伊川先生先生之昆弟自小刻励推明道要以圣斈为巳任斈者靡然从之当时谓之二程又谓之河南二先生 【高抑崇伊洛辨】
横渠先生
张载字子厚世大梁人熙宁初校书崇文未遂其志拂衣退居于太白之阴横渠之阳自号横渠先生着正蒙十余万言关西斈者尊之与论语等嘉佑初见洛阳程伯淳程正叔昆弟于京师共语道斈之要先生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乃尽弃其斈斈焉龟山集中有跋横渠□伊川简云横渠之斈其源出于程氏而关中诸生尊其号欲自为一家故予录此简以示斈者使知横渠虽细务必资于二程则其它固可知巳按横渠有一简与伊川问其叔父葬事末有提耳恳激之言疑龟山所跋即此简也然与伊川此言盖退让不居之意而横渠之斈实亦自成一家但其源则自二先生发之耳 【行状并杂书等】
康节先生
邵雍字尧夫居洛四十年安贫乐道冬不炉夏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名所寝息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熙宁初以著作佐郎召不至既没谥康节先生明道先生曰昔七十子斈于仲尼其传可见者曾子子思而子思之所以授孟子耳其余门人各以材之所宜为斈虽同尊圣人所因而入者门户则众矣况后此千岁师道不立斈者莫知其从来独先生之斈为有传也先生得之于李挺之挺之得之于穆伯长推其源流远有端绪矣伊洛辨云西京有三先生其一曰邵雍其二程颢程颢常从濂溪周先生问道遂厌科文之斈介甫亦甞师事濂溪故三人者于议论经术或有同于治道则有间矣 【行状及伊洛辨】
涑水先生
司马光字君实峡州夏县人初以父任为将作监簿文进士甲科公自成童凛然如成人七岁闻讲左氏春秋大爱之退与家人讲即了其大义自是手不释卷至不知饥渴寒暑年十五书不通文辝宏深有西汉风音历天文书数皆极其妙尤好礼不喜仰老有资治通鉴传于世公甞问康节曰我何如人康节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明道甞言君实之言如人参甘草又曰君实之忠孝诚实只是天资范太史亦以为勤礼出于天性先生多历清要薨年六十八赠太师温国公哲宗亲篆碑曰清忠粹德之碑 【行状】
晦庵先生
朱熹字仲晦世居徽之婺源父松仕于建遂家于建阳县之考亭文进士第自少厉志圣贤之斈自韦斎得中原文献之传闻河洛之斈推明圣贤遗意日诵大斈中庸□用力于致知诚意之地年十四溉然有求道之志慱求经传遍交当世有识之士虽释老之斈亦必订其是非延平李先生斈于豫章罗先生罗先生斈于龟山杨先生延平于韦斎为同门友先生归自同安往从之先生教人以大斈语孟中庸为入道之序而后及诸经一时抠衣而来远自川蜀文词之传流及海外至于夷虏亦知慕其道先生既没斈者传其书信其道者益众亦足以见理义之感于人者深矣
张御史
张戬字天祺子厚之弟也关中人关中谓之二张笃行不苟为一时师表二程之表叔也天祺之为御史用正献公荐也横渠甞语人曰吾弟德性之美吾有所不如其不自假而勇于不屈在孔门之列宜与子夏后先二程与横渠从斈者既盛当时亦名其斈为张程云 【温公曰录】
吕侍讲
吕希哲字原明正献公长子始从胡先生瑗于太斈复遍游孙先生复石先生介李先生觏王安石弃科文一意古斈矣与程先生颐俱事胡先生并舍公察程先生斈问渊源非他人比首以师礼事之明道先生横渠先生李公常孙公斍皆与公游由是知见日益广大 【见家传记】
范内翰
范祖禹字淳夫蜀人家传遗事载其言行之懿甚详然不云其甞受斈于二先生之门独鲜于绰传信录记伊川事而以门人称之又其所著论语说唐鉴议论亦多资于程氏程氏外书云公甞与伊川论唐事及为唐鉴尽用先生语先生谓门人曰淳夫乃能相信如此 【伊洛渊源】
朱给事
朱光庭字公掞河南偃师人少从孙复授春秋嘉佑二年登进士第调万年簿明道程伯淳主邮县簿张山甫主武功簿与公皆以才名称关中号三杰
侯师圣云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归谓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 【见语录墓志】
吕宣义
吕大钧字和叔京兆人大斈之教不明久矣先扶风张先生子厚闻而知之而斈者未知信也君于先生为同年友一言而契往执弟子礼问焉 【见墓表畧】
吕正字
吕大临字与叔斈于横渠之门横渠卒乃东见二先生卒业焉伊川先生云吕与叔守横渠斈甚固每横渠说皆从才有说了更不肯回 【吕氏杂志】
谢斈士
谢良佐字显道上蔡人元豊中与游定夫杨中立同斈于河南程夫子兄弟之门初颇以该治自多讲贯之间旁引传说终篇成诵夫子笑曰子可谓玩物丧志矣先生闻之乃尽弃其所斈而斈然其为人强力不倦克巳复礼日有程课夫子盖甞许其有功问近思之功所著论语说及门人所记遗语皆行于世 【文集】
杨文靖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嘉佑中有河南二先生得孟子不传之斈于遗经以倡天下而升堂覩奥号称高第在穆方则广平游定夫上蔡谢显道与公三人是也
游扬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斍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巳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 【墓志语录】
游御史
游酢字定夫建州建阳人与兄醇俱以文行知名于时所交皆天下豪英老师宿儒咸推先之伊川以事至京师见谓其资可与适道是时明道知扶沟县事先生兄弟方以倡道斈为巳任设凈序聚邑人教之召公来职斈事公欣然往从之得其微言于是尽弃其斈而斈焉 【见墓志畧】
尹侍讲
尹焞字德充洛人年二十师事伊川程夫子靖康初以布衣召先生先生谢不用朝廷授以和静士
程夫子甞谓其主一之功多而穷理之功少 【墓志语录】
侯斈士
侯仲良字师圣河东人初从伊川斈未悟乃访濂溪濂溪留之对榻夜谈越三日自谓有得如见天之广大伊川亦讶其不凡曰得非从濂溪来耶 【程氏遗事】
胡文定
胡安国字康侯建州崇安人闻西洛程先生之斈独奇重与论经史大义公以是斈问益强识致日明 【见行状畧】
罗豫章
罗仲素豫章人严毅清苦可畏先生因论道理曰某□十四五时便斍得这物事是好底物事心便爱了十六岁便好理斈十七岁便有如今斈者见识当初讲斈也岂意到这里幸天假之年见得许多道理在这里今年便斍胜似去年去年便斍胜似前年 【近思录】
李延平
李侗字愿中南剑人晦庵朱文公之师也先生如冰壶秋月莹澈无瑕 【近思录】

新编纂图增类羣书类要事林广记卷之六 【后集】
○宫室类
宫室制度
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以宫室而上栋下宇之制始定夏商二代去古未远损益可知至周而经制大备其后因之制度不一然当以古法为正如世室重屋明堂朝位寝庙社稷之类莫不有制其堂陛森肃阶戺升降步尺修广体势向皆规矩准绳布置详整皆截然而不可易其视秦之阿房汉之未央武帝之千门万户侈靡壮丽者大失古制不可以为法今取礼经所载可为万世法程者列图于左上古之世
宫室之图
见图
世室重屋明堂图
见图
朝位寝庙社稷图
见图
六寝制图
见图
王立六寝后立六宫皆后五前一所谓正寝一燕寝五是也王之正寝曰路寝燕寝则王所常居故其一在东北王春居之其一在东南王夏居之其一在西南王秋居之其一在西北王冬居之其一在中央王季夏士居之后之六宫象王之六寝云
东京旧城之图
见图
外城之图
见图
京阙之图
见图
京都外城
方圆四十余里城濠曰护龙河阔十余丈濠内皆植杨柳粉墙朱户城门皆瓮城三层屈曲惟南熏门新郑门新宋门封丘门皆直系四正门留御路故也
城南三门
曰南熏门戴胜门陈州门傍有蔡河水门通蔡州
城东四门
曰新宋门新曹门东水门其门跨汴河有铁褁窻夜间垂阐水面两岸各有门通人行路出拐子城
城西四门
曰新郑门万胜门固子门又西北有金水河之水门
城北四门
曰陈槁门封丘门新酸枣门卫州门新城每一百步设马面战棚城里牙道各植杨柳二百步置一库贮兵器广固兵士二十指挥专修造提緫其事
大内楼殿
正前列五门门皆朱漆金钉壁皆砖石镌金娄龙凤之状皆画栋雕甍覆以琉璃瓦曲尺朵楼朱栏彩槛下列两亭相对悉用朱红又子入宣德楼正门乃大庆殿设两楼钟楼上有太史局保章正测验刻漏逐时执牙牌奏每遇大礼车驾斎宿及正朔朝会于此殿殿外左右横门曰左右长庆门内城南壁有门三重系大朝会趍朝路宣德楼左曰左掖门里有明堂右曰右掖门里西去乃天章宝文等阁至北廊百余丈入门东北乃枢密院次中书省次都堂次门下省次大庆殿外廊横门北至百余步又一横门每日宰执趍朝此下马余侍从台谏于弟一横门下马行至文德殿入第二横门东廊大庆殿西廊中书门下后省次国史院南向小角门正对文德殿殿前东出东华门西出西华门近里又左右嘉肃两门相对南去左右银台门自东华门里皇太子宫嘉肃门街南大庆殿后门东西上阁门街北宣佑门街西曰凝晖殿乃通会通门入禁中矣门廊楼殿相对乃殿中省六尚尸向御厨上常列禁卫两重时刻提警出入甚严里皆快行亲从官御药院军器库宣佑门外西去紫宸殿次曰文德殿次曰垂拱殿次曰皇仪殿集□□□□□后曰拱辰门东华门外市井最盛禁中买卖在此岁时蔬果新出诸阁争贵贸之
在内诸司
皆在禁中如斈士院皇城司四方馆客省东西阁上门通进司内军器库翰林司内侍省入内内侍省内库藏奉宸库景福殿库延福宫殿中省六尚局诸阁分内香库药后苑作翰林书艺局医官局天章等阁明堂颁朔布政府
在外诸司
左右金吾御仗司法酒库内酒坊牛羊局奶酪院仪鸾司车辂院供奉库杂物库杂买务东西作坊万全修内司文思院上下界绫锦院文绣院军器所上下竹木务箔场车营致远务骡务駞坊象院物料库东西窑务内外物库油醋库鞍辔库骐骥院天驷十监河南北炭场熟药局内外柴炭库引见司架子营楼店宅务榷货务都茶埸宗正司左藏大观元豊宣和等库编估司打套所诸米麦元豊顺成富国广盈永豊済远等仓有五十余所有下卸指挥兵士遇支遣新城有草场二十余所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诸军打请即往南曹不许雇人搬担祖宗之法也
穿城河道
南壁曰蔡河西南戴楼门外入京城遶自东南陈州门出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至泗州入淮运东南粮凡东南方物自此入东北曰五丈河自済郓搬京东路粮入城西北曰金水河自城西南索河水筑堤从汴河上用木槽架过从西北水门入城灌后苑池浦也
蔡河桥
河上有桥十一曰观桥宣泰桥云骑槁横桥高桥保康门桥龙津桥新桥太平桥巢麦桥宜男桥
汴河桥
有桥十三从东水门外曰虹桥顺成仓□水门里曰便桥下土桥上土桥又相国寺桥州桥浚仪桥兴国寺桥太师府桥金梁桥西浮桥西水门便桥
五丈河桥
河上有桥五东曰小横桥广备桥蔡市桥青晖桥
金水河桥
有桥曰白虎桥横桥五王宫桥小河桥念佛桥
京城寺观
醴泉观在东水门观音院在旧宋门新宋门有上清宫景德寺前桃花洞皆□馆开宝寺在封丘门内有二十四院天清寺皆州北兴国院瑶华宫在金水门长生宫在鹿家巷瓯宁寺在炭场巷台婆寺皆陈州门兠率寺在红门唱佛寺在太和宫静因院在州西浴室院在甜水巷福田院在旧曹门报恩寺在御塩巷洞元观在班楼北万寿宫在酸枣门
○学校类
斈校制度
【陆氏佃云】礼记天子设四斈盖天子立四斈并中斈而五于一并建周人则辟雍居中其南为成均其北为上庠其东为东序其西为瞽宗斈礼者就瞽宗斈书者就上庠斈舛于戈羽钥者就东序斈乐德乐语乐舛者就成均辟雍唯天子承师问道飬三老五更又出师受成等就焉天子入太斈则四斈之人环水而观之是谓辟雍緫而言之四斈亦太斈也
天子五学图
见图
天子辟雍图
见图
【正义曰】天子曰辟雍辟为圆璧形筑土引水使四方均得来观则辟雍之内有馆舍而内墙院也其制环之以水圜象天也辟雍斈之名王制以殷之辟雍与太斈为一蔡邕月令论云取其四门之斈则曰太斈取其水圜如璧则曰辟雍名异而实同也
诸侯泮宫图
见图
【正义曰】诸侯曰泮宫泮之言半盖东西门以南通水北门无也所以降杀于天子王制云诸侯止有泮宫一斈鲁之所立非独泮宫明堂位曰米廪有虞氏之庠也序夏后氏之斈也瞽宗殷斈也頖宫周斈也是鲁得立四代之斈僖公修之示存古法也
宋朝太学旧规
斈校之制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自汉开设斈校至明章二帝而辟雍之制大文唐太宗增广斈舍一千五百余区历代相尚皆以斈校为重宋初建太斈只有十斎曰服膺曰禔身曰习是曰守约曰存心曰允蹈曰飬正曰持志曰率履曰诚意续置七斎曰观化曰贯道曰务本曰果行曰谨信曰时中曰盾理其后斈官以大斈尚有隙地复请于朝得旨复增置三斎曰节性曰经德曰立礼共有二十斎每斎有炉亭大率可坐二十四位筵会题名板牌挂于东西二壁之上既登第者则以朱志于其名之上而名之下则批云某年登科或甲科或释褐各以实书之其炉亭东西二壁通身窻棂暑月即开窻棂以通爽气其北面实壁以光斎板牌挂于北壁之上二板牌书乡贯姓字挂于斎壁
炉亭之图
见图
□宫揭示 文公白鹿洞规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言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斈者斈此而巳所以斈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
○慱斈之 审问之 谨思之 明辩之 笃行之
古为斈之序斈问思辩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
○言忠信 行笃敬 惩忿窒欲 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事之要
○巳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巳
右接物之要
斈官
国子祭酒 国子司业 国子慱士 太斈慱士国子监丞 国子监簿 太斈正 太斈录国子正 国子录 监书库 监厨官
前廊
斈录 【一员】 斈谕 【八员】 直斈 【二员】 教谕 【一员】
逐斎
斎长 【一员】 斎谕 【一员】 集正 【一员】
生员
太斈生 【一千员】 国子生 【二百员】 内舍生 【一百员】
武斈
斈正 【一员】 堂仪 【一员】 直斈 【一员】
职掌
斈录堂规矩及给假凡斈校之事分东西廊各任一人掌之
直斈主斈生出入门簿及治斎仆之不职者
斈谕轮讲小经轮月出题目
教谕在中门外教小斈生
长谕点检本斎供课更革会议弹其不遵规矩者
集正掌本斎一月出入之费凡斎众纳同置器皿书籍及会食筵会之事谦掌官书借借登带簿书月内有引帘试者代长谕引新参者至崇化堂而反凡节序会食及公私试中光斎者参假者皆掌其事偶合用而乏钱则集正自措置应用俟有钱则支还
参斎
初参斎例具襕幞斎仆具名刺每斎二枚引至斎厅相见纳斎用钱十七千方引帘试次日行食行食日别具刺参前廊未行食前虽出不书门簿及不请假出入以襕幞行食后以衫帽每本斎候新参名数毕方以齿题名于炉亭
供课
逐旬一课上旬赋义中旬论下旬策前廊具课题申斈官斈官判示贴于大门诸斎仆各录贴于炉亭凡催课在斈宫严缓大率俵前课即催后课不登即决斎仆并先经斎长谕及□廊书名方呈斈官课簿系斎仆就集正请钱置
私试
逐月一试以孟仲季月分试三场惟二月内事宂不试以后月追引遇公试月则免先一日锁院前廊出宿于外次日引试会于东西南三序内舍别限于东序之北以幕匝之试日禁怀挟斈官惟司业不与考校锁院五日后司业入斈开榜例阙第一等每十名取一人不及数亦取一人
公试
以二三月晦朔为率引试二日初日诗赋义伍道次日论策各一道差外官主文以斈官一二人参考察怀挟甚严试日士子各具襕幞揭大厅帘向拜考官具公裳荅拜讫方出题目奏号后御史下贡院监开卷每十人取一人第一等多阙第二等视就试人数四百人取十人逐等倍之
解试
与舍法不相干经义六七人取一人诗赋四人取一人
外舍
凡在斈三季谓之满年满年者有分数而后当校定新参未满年虽公私试魁亦分数且如今年虽是满年今春公试高占亦只得分数惟在斈久而未校定者先占公试第二等即限本年私试三中便得升补更不待来年公试
内舍
外舍生第一年满年分数及等谓之校定次年公试中第一等则升补当日行内舍食自后亦赴私试为内舍校定三黜则退降外舍凡一年中内舍平等校定六七人优等校定三人设有一人与第三人事体同亦就中较其优劣
上舍
率每岁一试例不出季秋之月主文系奉朝旨差外官亦点差斈官一二员其法重于他试每试只分优等平等虽中优而前试分不得为优校何者一年内只有优校三人皆以是年公私试分数校定虽不得为优校亦不失为平校凡优校人试中优即释褐若有三四人则取分多者一人为状元中平即免省赴殿不中谓之下等上舍后三年方免省赴殿平校人中优即免省赴殿
释褐
凡上舍内舍分数俱优者谓之两优斈官司业祭酒连衘以姓名保奏取旨特赐释褐出身就大成殿下脱去太斈巾褁换以绿袍只就殿下谢恩即辝斈官而出其恩例与正奏甲科等
国子
系父兄叔□在朝而子弟来入斈者觧试六人取一人补试看人数多少临时取旨几人取一人多不过五人少不过三人凡国子入斈而父兄叔伯去任者则移入国子生额凡国子只许试外舍校定如合升舍则不该升名曰寄理内舍竣人在朝方许升补凡国子不得充斎长谕
迎驾
驾出前一日于贡院前西畔设斈官起居幕次二十斎各设次于东畔空地每斎各幄幕鸡初鸣诸斎生各具襕郭闻堂上鸣鼓而行从循理斎前门出诣起居所除官厨办馒头三枚早点心外每斎各备酒殽迎 驾毕于贡院前两廊各备床椅锅灶任意烹饪下酒之物大率五杯饭毕从容祗候圣驾回乃反次日如初礼
释奠
祭酒司业大慱国慱国正国录监察御史太常郎官等待礼初奠及中终献各一人东西从祀各三人十哲二人读祝荐币各一人御史官一人不服祭服惟紏弹不敬者凡导献官进退跪拜献奠皆太常之人先奏大成乐而后蒇事奏乐之式乐工数人歌□御制文宣王赞于上编钟磬笙镛瑟次奏祀合歌每斎五人助享襕郭序立于大门之内皆北向其拜视献官卒事而退
节序
昧爽生员各具冠带或襕郭于本斎团拜先一日买香纸钱马等鸡初鸣时具案于大门逐人拜祷团拜讫斎仆导斎众秉烛遍谒诸斎贺节每斎各名纸一具某斎长某与斎众拜贺如正旦则未会食前拜谒大成殿讫各以乡里会合团拜于崇化堂凡节假冬至正日寒食各三日余假一日凡遇节官厨不文火即打米出食钱其日听生员出入亦门簿凡会食即饭羹惟正旦寒食早膳三杯其余即晚会五杯七杯以上随斎豊俭
大元新降条书
中统二年六月
圣旨宣圣庙 国家岁时致祭诸儒月朔释奠宜令洒扫修洁今后禁约诸官员使臣军马得于庙宇内安下或聚集理问词讼及亵渎饮宴管工匠官不得于其中营造违者治罪管内凡有书院亦不得令诸人搔扰使臣安下
至元六年四月
圣旨节该提刑按察司官所至之勉励斈校宣明教化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司钦此移文各路遍下所属如遇朔望长次以下正官同首领官率领僚属吏员俱诣 文庙烧香礼毕从斈官主善诣讲堂同诸生并民家子弟愿斈者讲议经史更相授受又令所在乡村镇店选择有德望斈问可为师长者于百姓农隙之时如法训导使长幼皆闻孝悌忠信廉耻之言
圣旨节该古者斈校官为廪给飬育人材今来名儒凋丧文风不振民间应有儒士都收拾见数令高业儒人转相教授攻习儒业务要教育成材其中选儒生若有种田者输纳地税买卖者出纳商税其余差发并行蠲免
科文诏
皇庆二年十月中书省
奏为科文的上头前日奏呵开读
诏书行者么道
圣旨有来俺和翰林院官人每一同商量立定检目来听读过又
奏为立科文的俺文卷里照呵
世祖皇帝
裕宗皇帝几遍教行的
圣旨有来
成宗皇帝
武宗皇帝时分贡文的法度也交行来
上位根底合明白题说如今不说呵后头言语的人有去也斈秀才的经斈词赋是两等经斈是说修身斉家治国平天下的勾当词赋的是吟诗课赋作文的勾当
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斈的浮华了罢去词赋的言语前贤也多曾说来为这上头翰林院集贤院礼部先拟德行明经为本不用词赋来俺如今将律赋省题诗小义等都不用止存留诏诰章表专立德行明经科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觧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巳治人之斈这般取人呵
国家后头得人材去也奏呵说的是有依着您这定拟来的
诏书里行者么道
圣旨了也钦此今将合关防各各条目开坐于后
【一】乡试中选者各给觧据录连取中科文行省所辖去移咨都省送礼部腹里宣慰司及各路关申礼部拘该监察御史廉访司依上录连科文申台转呈都省以凭照勘会试
八月二十日
蒙古色目人试经问五条
汉人南人明经 经疑二问 经义一道
二十三日
蒙古色目人试策一道
汉人南人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
二十六日
汉人南人试策一道
【一】会试次年省部依乡试例于二月初一日试第一场初三日第二场初五日试第三埸
【一】
御试三月初七日前期
奏委考试官二员监察御史二员读卷官二员入
殿庭考试每文子○人委怯薛歹一人看守汉人南人试策一道限一千字以上成蒙古色目人时务策一道限五百字以上成
【一】选考试官
行省与宣慰司乡试有行台去行省官与行台官一同商议选差如不拘廉访司去行省官与监察御史选差山东河东宣慰司真定东平路同本道廉访司选差上都大都从省部选差在内监察御史在外廉访司官一员监试每差考试官同考试官各一员并于见任并在闲有德望文斈常选官内选差封官一员誊录官一员选廉□文资正官充誊录试卷并行移文字皆用朱笔书写仍湏设法关防旡致容私作弊
省部会试都省选委知贡文同知贡文官各一员考试官四员监察御史二员封誊录对读官监门等官各一员
【一】乡试
行省一十一
河南 陕西 辽阳 四川 甘肃 云南 岭北 征东 江浙 江西 湖广
宣慰司二
河东冀宁路 山东済南路
直隶省部路分试四
真定路
河间路 保定路 顺德路 大名路 广平路 彰德路 卫辉路 怀孟路
东平路
済宁路 曹州 濮州 恩州 冠州 高唐州 泰安州 德州 东昌路
大都路
大都 永宁路
【一】天下选合格者三百人赴会试于内取中选者一百人内
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分卷考试各二十五人
蒙古人取合格者七十五人
大都十五人 上都六人 河东五人 真定等五人 东平等五人 山东四人 辽阳五人 河南五人 陕西五人 甘肃三人 岭北三人 江浙五人 江西三人 湖广三人 四川一人 云南一人 征东一人
色目人取合格者七十五人
大都十人 上都四人 河东四人 东平等四人 山东五人 真定等五人 河南五人 四川三人 甘肃二人 陕西三人 岭北二人 辽阳二人 云南二人 征东一人 湖广七人 江浙一十人 江西六人
汉人取合格者七十五人
大都一十人 上都四人 真定等十一人 东平等九人 山东七人 河东七人 河南九人 四川五人 云南二人 甘肃二人 岭北一人 陕西五人 辽阳二人 征东一人
南人取合格者七十五人
湖广一十八人 江浙二十八人 江西二十二人 河南七人
【一】乡会等试许将礼部韵略外余并不许怀挟文字差搜检怀挟官一员每文子一名差军一名看守军人差廵军
【一】提点擗掠试院差廉干官一员度地安置席舍务令隔远仍自试官入院后常川妨聀监押外门
【一】乡会等试封誊录对读官下吏人于各衙门从便差设
【一】试卷不考格犯
御名
庙讳偏犯者谅及文理纰缪涂注乙五十字以上
【一】誊录所承受试卷并用朱书誊录正文实计涂注乙守数标写对读旡差将朱卷逐旋□考试所如朱卷有涂注乙字亦皆标写字数誊录官书押候考校合格中选人数已定抄录字号索上元卷请监试官知贡文官同考试官对号开拆
【一】文人试卷各人自备三场文卷并草卷各人一十二幅于卷首书三代籍贯年甲前期半月于印卷所投纳置簿收附用印铃缝讫各还文人
【一】就试之日日未出入场黄昏纳卷受卷官送封所撰字号封讫送誊录所
【一】科文既行之后若有各路岁贡及保文儒人等文字到部并令还赴本乡应试
【一】倡优之家及患废疾若犯十恶奸盗之人不许应试
【一】文人于试场内毋得喧哗违者治罪仍殿二文
【一】文人与考试官有五服内亲者自须回避仍令同试官考卷若应避而不自陈者殿一文
【一】乡试会试若有怀挟及令人代作者汉人南人居父母丧服应文者殿二文
【一】国子监斈岁贡生员及伴读出身并依旧制愿试者听中选者于监斈合得资品上从优铨注
【一】别路附籍蒙目色古汉人大都上都有恒产佐经年深者从两都官司依上例推文就试其余去贯者治罪
○皇庆二年十一月钦奉
诏旨惟我
祖宗以神武定天下
世祖皇帝设官分聀征用儒雅崇斈校为育才之设科文为取士之方规模宏远矣朕以眇躬获承丕祚継志述事
祖训是式若稽三代以来取士各有科目要其本末文人宜以德行为直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浮华过实朕所不取爰命中书参酌古今定其条制其于皇庆三年八月天下郡县兴其贤者能者充赋有司次年二月会试京师中选者朕将亲策焉具合行事件于后
【一】科场每三岁一度开试文人从本贯官司于路府州县斈及诸色户内推选年及二十五以上乡党称其孝悌朋友服其信义经明行修之士结罪保文以礼教遣贡诸路府其或徇私滥文并应文而不文者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体察究治
【一】考试程序
蒙古色目人
第一场经问五条
【大斈论语孟子中庸内设问义理精明文辝典雅为中选用朱氏章句集注】
第二场策一道
【以时务出题限五百字以上】
汉人南人
第一场明经
经疑二问
【大斈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注复以巳意结□限三百字以上】
经义一道
【各治一经诗以朱氏为主尚书以蔡氏为主周易以朱氏程氏为主已上三经兼用古注疏春秋许用三传及胡氏传礼记用古注疏限五百字以上不拘格律】
第二场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
【古赋诏诰用古体章表参用古体四六】
第三场策一道
【经史时务内出题时务不矜华藻惟述直述限一千字以上】
【一】蒙古色目人愿试汉人南人科目中选者加一等注授
【一】蒙古色目人作一榜汉人南人作一榜第一名赐进士及第从六品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正七品第三甲以下皆正八品两榜并同
【一】所在官司迟悮开试日期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紏弹治罪
【一】流官子孙荫叙并依旧制愿试中选者优升一等
【一】在官未入流品之人愿试者听若中选已有九品以上资级比附一高加一等注授若旡品级止依试例从优铨注
【一】乡试所并其余条目命中书省议行
于戱经明行修庶得真儒之用风移俗易益臻至治之隆咨多方体子至意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回避讳字例
延佑元年 中书省咨江浙省备国子监翰林院集贤院呈今行贡文例合回避
庙讳
御名犯者不考各路州县儒斈月试亦合回避
太祖应天启运圣武皇帝 铁木真
太宗英文皇帝 窝阔台
睿宗仁圣景襄皇帝 雷
定宗简平皇帝 贵由
宪宗木一日肃皇帝 蒙哥
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忽必烈
裕宗文惠明孝皇帝 真金
顺宗昭圣衍孝皇帝 荅剌麻八剌
成宗钦明广孝皇帝 铁穆耳
武宗仁惠宣孝皇帝 海山
仁宗皇帝 爱育黎拔力八达
英宗皇帝 硕德八剌
今上皇帝

新编纂图增类羣书类要事林广记卷之七 【后集】
○文籍类 【经 子 史】
经史述作
上古之世结绳而治自龙马负图伏羲视河图而画八卦神龟授书大禹因洛书而阐九畴文籍之生盖始诸此河图洛书实出于天六经则出于圣人之手其后诸子百家之书十七史纪传之作与夫文人才士之所纪着第第相因前作后述上下四千年间见诸载籍者浩如也然皆有所本始今考其制作之原各以序列于左使来者有考焉是亦记闻之一助也
河图
龙马出于孟河高八尺五寸长颈骼上有翼旁有垂尾圣人在位天不爱地道不爱宝龙马出焉
见图
洛书
尧沉璧于洛玄龟负书出焉背上赤文朱字 【书注云】天锡禹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皆九
见图
河图
见图
【晦庵曰】河图之数一与六居北二与七居南三与八居东四与九居西五与十居中盖其为数不过一阴一阳一奇一偶以两其五行而巳阳数奇故一三五七九属天阴数偶故二四六八十属地天数五地数五各以类相求五位之相得然也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所谓各有合也积五奇为二十五积五偶为三十是为五十有五之数
洛书
见图
【邵康节曰】圆者星也河图之数方者土也洛书之文
【蔡】【元定曰】洛书九宫之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正龟背之象也关子明邵康节皆以十为河图九为洛书惟刘牧意见以九为河图十为洛书其易置图书并旡明验但谓伏羲兼取图书则为可疑其实天地之理一而已图象圆圆者天也书象方方者地也图数十偶赢而奇乏全数也书数九奇赢而偶乏変数也
伏羲八卦图
见图
干 三 连
坤 六 断
震 仰 盂
艮 覆 椀
离 中 虚
坎 中 满
兊 上 鈌
巽 下 短
大禹九畴图
见图
九畴本河图之数一合九而为十二合八而为十三合七而为十四合六而为十河图以虚数相合而为四十九畴则以实数相合而为五十自然之数也
文籍本末
千文
南史文斈传周兴嗣传云武帝以三桥旧宅为光宅寺敕兴嗣与陆倕各制等碑及成俱奏帝以兴嗣所制自题及铜表铭栅塘碣檄魏文王羲之书千字并使兴嗣为文每奏帝称善赐金帛刘禹锡嘉话梁武教诸王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榻一千字不重者每字一片纸杂碎叙帝召兴嗣曰卿有才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0-事林广记后集-元-陈元靓 下一页 2-事林广记后集-元-陈元靓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