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ahwang.cn/hefei/20140815/1384516.shtml 在 2020-02-05 20:32:06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安徽人文讲坛主讲人侯露:安徽有三大文化圈_

安徽人文讲坛主讲人侯露:安徽有三大文化圈

 

1_副本

 

安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处处闪烁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印记,浸透着炎黄子孙的心血智慧,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本期的安徽人文讲坛,嘉宾侯露将这片土地上的重大文化事件、人物以及文化根脉进行梳理和简述,展示了安徽文化的丰厚资源。

划分:安徽有三大文化圈

安徽的两条水系将全省分为三个自然区域,文明的脚步在时空上从北向南依次落在安徽地域上,形成了三大文化圈: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徽州文化。三大文化圈合而为一,总称安徽文化、皖文化。这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淮河文化

由于淮河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各种不同文化在此碰撞、交流,淮河文化作为融合中原文化、吴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具有兼容性和过渡性的特点,孕育出了中华文化奠基人的老子、庄子、管子、颜回等先哲,以及 “三曹父子”、“竹林七贤”等文学艺术的巨擘。

淮河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在这个地区发生过几次著名战役,其中有些战役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战争给淮北平原留下了斑斑伤痕,也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迹,滋养着这个地区的文化,同时,也塑造着这个地区的人文精神和豪爽、乐天、侠义的民风。

皖江文化

皖江文化圈古皖文化源远流长,大量的人类古文明遗址都在这个地区,“同时,唐宋时期,一批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诗人作家在安徽当官,在安徽留下了大量名篇杰作,我称之‘宦游文化’。”侯露说。

最早在安徽留下名篇的是陶渊明,诗歌界地位最高的是李白,妇女界有李清照。地理上最有名气的要数宣州、滁州、池州、颍州,谢眺、韦应物、杜牧、欧阳修、苏东坡任过这几个州的太守,而王安石、范仲淹、白居易、刘禹锡、黄庭坚、辛弃疾、陆游等,在往返于安徽的宦旅途中,寄情山水,抒发情怀,一篇篇古今传诵的不朽佳作在安徽地域上诞生。安徽美丽的山水和老百姓的疾苦,牵动着这些仕子的心,他们把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优美的文风播洒在安徽,对安徽本土文化起到了提升和推动作用。

徽州文化

由于南宋政治、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原文化也随之南下,特别是皖南地区,远离战乱,这对安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徽州成为安徽文化最发达地区,成为此后几百年我国学术文化的重镇。这也是我们所说的第三个文化圈——徽州文化圈。”侯露说。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

徽州文化是特殊的地理区位形成的相对封闭的文化圈,这个文化圈的核心点是源于邹鲁的儒家文化。徽州文化是儒家文化理想成为社会现实的显现。

 

特点:注重“人本”与自然

安徽地域文化在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自身特点。“由于安徽是一个分出来的省份,又是中华文明源头之一,它的地域文化具有延续性、兼容性、多样性。在文化定位上,由于安徽地域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地理上的承东接西,承北接南位置形成了文化涡流,使得安徽地域文化既不同于东北、西北的‘草根文化’,也不同于西南的‘蛮夷文化’,加上历史上没有建过‘一统天下’的国都,安徽文化也与王气十足的中原文化、东南文化不同。”侯露说。

从老庄开始,安徽地域文化就注重“人本”与自然,而唐宋时期的“宦游文化”核心主题也是“山水”与“民生”,就连徽州文化的重要代表“徽商”,也是崇尚“亦商亦儒”的人生。如此热爱自然、忧患人世的文化,用《诗经》划分方法来衡量,安徽地域文化当属“雅”部,既不同于有感无文的“风”,也不同于王气十足的“颂”。

发展:明末清初走向高峰

明末清初,和而不同的安徽文化经过嬗变,形成合力,绽放出新的辉煌,影响全国、彪炳青史,走向了高峰期,学术上出现了桐城文派和皖派经学;文学上出现了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儒林外史》;戏剧上出现了“徽班进京”。 “最值得我们骄傲的是清朝后期,在鸦片战争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安徽文化出现了从相对封闭的古典形态到接受现代文明的艰难转变。”侯露说。安徽境域内古今、中西文化交融碰撞,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学人志士,呈现出群星璀灿的局面,既有洋务运动的先锋李鸿章,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又有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胡适与陈独秀,他们在继承安徽文化传统的同时,也为安徽文化注入近代文明的精华,安徽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嬗变出新文化。

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安徽还出了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陶行知和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的张恨水。

创新:黄梅飞跃弥足珍贵

安徽文化人才辈出、影响巨大,除了历史文化名人之外,新中国诞生后,文化皖军迅速崛起,涌现了一批新的领军人物:文学家陈登科、鲁彦周、新徽派版画家赖少其、摄影家卢师佛、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他们的作品开了一代先河,为后世留下了范本。

同时,安徽文化具有开拓创新性。“回溯历史,已毋庸多举例子,需要补充的一点是,新中国成立后,名不见经传的‘黄梅调’完成了从草台班子、草根艺术到风靡全国的大剧种的飞跃,这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安徽地域上最大的文化成果。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完成从原生态到精品的进化,因此,黄梅戏的华丽变身是弥足珍贵的。”侯露说。

本报记者 陶娜/文 王从启/图

 

嘉宾介绍:侯露  国家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府参事,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莎士比亚学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理事。多年来立足发掘安徽大地上的人文积淀,创作、发表了《徽商情缘》、《风驰瑶岗》、《难忘红蘑菇》、《冬天里的手印》、《红杜鹃》等戏剧、电影、电视剧、广播剧及各类文艺节目200多部集,小说、散文、随笔近百篇。曾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全国电视剧“飞天奖”、“金鹰奖”、中国曹禺剧本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中国广播奖等省级以上奖励3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