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奔向延安之陈学昭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hnnews.zjol.com.cn/hnnews/system/2011/03/08/013359032.shtml 在 2020-08-30 19:00:47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奔向延安之陈学昭--海宁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海宁新闻网 > 海宁网视 > 文化网视 > 奔向延安 正文
奔向延安之陈学昭
2011年3月8日 14时49分    海宁新闻网

陈学 昭:工作着是美丽的

钱塘江边这座屋子里,曾经诞生过一位杰出的女性,她已经离去,但她创作的诗文依然在流传,她那“工作着是美丽的”格言至今仍被人们传诵着。

(出茅盾题词:工作着是美丽的)

(字幕陈学昭 1906-1991 海宁盐官人)

离海宁县盐官镇三里地有个叫陈家埭的地方。1906年,陈学昭就诞生在这里一个落魄的书香门第家庭。

陈学昭七岁时,父亲去世。她便在慈母的溺爱和兄长们的管教下成长。兄长们对小妹管束很严,准许她看什么书,不准看什么书都有限制。但在母亲的帮助下,家里的古典书籍《红楼梦》、《水浒》、《西厢记》、《昭明文选》等她都看了。陈学昭后来在文章中回忆她的家庭时说:

(极多的温柔,极端的爱,极端的刻板,极端的单调。我不能不装成大人,好象风雨里的夜莺,不再作愉快的歌唱。我成了一个呆板的、缄默的、寡言的人了。)

十几岁的少女,在这样的环境中,日益形成孤独、敏感而倔强的个性。

她记忆中留下的第一个可纪念的日子,是1919年5月4日。这一天,她和高小同学编成一队,挨家挨户去演讲。盐官是卖国贼陆宗舆的家乡,家乡人民群情激愤、集会游行,勒石开除陆宗舆的乡籍。当局为了压制爱国运动,把一个犯人的头砍下来挂在城门上。陈学昭每天在血淋淋的人头下进出城门,毫不畏惧,小小的心灵充满了骄傲。

少年陈学昭唯一的安慰是看书。她一头钻进书的世界,古典的、当代的、外国的书,她都如饥似渴地阅读。还常常一个人来到钱塘江边,望着远去的点点白帆沉思遐想,她多么渴望作一个自由翱翔的漂泊者啊!

1922年,她孤身一人来到上海,进入私立爱国女校二年级学习。

1923年初冬,有一天陈学昭看到《时报》上刊有征文通告,题目是《我所希望的新妇女》,陈学昭写了寄去,用了一个笔名“学昭”。用学昭这个笔名,是因为她喜欢读《昭明文选》,意思是学习昭明。到1924年元旦,文章登了出来,被录取为第二名。《时报》主笔戈公振还还特地写了封信,鼓励陈学昭多写稿子。

这是陈学昭创作生涯的开始,初次在文坛露面就引起反响。这篇文章虽然短小,份量却不轻。她以洗炼、泼辣的语言,强调妇女与男子在社会上担负的是同样的使命,大胆喊出娜拉的行为是“新妇女的行为!真正的妇女解放!”

从此,她找到了新的寄托。一张纸、一支笔能抒写自己的希望与理想,表达对人和社会的不满与哀愁,她觉得生命有了意义。

1925年,她到杭州西湖边一座尼姑庵里专事写作。她把钢笔当画笔,写下了优美如画的散文集《烟霞伴旅》。每一篇都如同优雅的山水画,有情有景、浓淡相宜。

与鲁迅先生的相识和交往,在陈学昭的生活里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陈学昭自述:9月9日,孙伏园领我去看鲁迅先生。大先生早已知道我熟识周建人先生,所以我一进门,他就说:三先生的好朋友来了。后来我单独去过好几次。鲁迅先生他们创办《语丝》,我也投了些稿,有时是散文,有时是诗文。鲁迅先生很鼓励我。)

散文集《倦旅》是作者自己生活的写照,作品中的主人公逸樵多年来颠沛困苦,生活的重压使她多愁善感,惆怅厌世。

1927年,大革命失败。她目睹了马路被“横七竖八的尸体堵住”的悲惨景象。政治形势更加险恶,陈学昭的心情也更加悲愤。

陈学昭侄子陈伯良:她目睹亲身经历了上海第一次大革命。她当时有一篇文章就是写了大革命时候国民党屠杀的一些情况,所以她想出国留学深造。她开始想去俄国,后来遇到郑振铎,和郑振铎谈起这个事,郑振铎对她说:你是学文学的,学政治的到俄国去,学文学还是去法国……

1927年5月,她告别祖国,乘上“阿朵斯”邮轮去法国学习。

旅途上,她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思索:我的归宿在哪里啊!旅程中她写下了《法行杂简》、《红海月》等散文。

在法国学习时,陈学昭生活非常困难,正在法国的戈公振介绍她担任天津《大公报》驻欧特约记者。

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这个时候,我知道陈学昭和戈公振交往比较多,友情也深。戈公振对陈学昭在法国的生活、她的写作很关心,所以戈公振常常要我收集国内一些资料寄给她。

她还应邀为邹韬奋的《生活周刊》撰稿。这期间,她出版了散文集《忆巴黎》、长篇小说《南风的梦》、中篇小说《如梦》等集子。

她到法国克莱蒙城文科大学,听法兰西文学,着手写论文《中国的词》。

陈伯良:留学期间经常驻与鲁迅通信,她也帮鲁迅找版画,鲁迅喜欢收集一些外国木刻,她经常到法国塞纳河边的旧书摊找寻鲁迅需要的有木刻图、有铜版画插图的文学书籍寄给鲁迅,鲁迅和许广平对她鼓励很大。

1934年底,陈学昭获得文学博士学位。法国的东方语言学院邀请她留校工作,被她谢绝了。

留法期间,陈学昭和医学博士何穆结为夫妇。

1935年2月,陈学昭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此时的祖国,烈火在燃烧,战争带来死亡,也带来新生,在这个兴亡的时代,陈学昭面临抉择。

她回绝了在中央大学当教授的美差。抗战一爆发,她为了不当亡国奴,先后两次叩开延安的大门。

1937年夏,她去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向董必武要求去延安。董必武无法将这位穿着法国呢大衣、举止欧化的女性和“要求去延安“这件事联系起来。

陈学昭女儿陈亚男:董必武老先生见到她时,很奇怪,从上看到下,再从下看到上。后来晓得肯定是自己的装束,因为她刚从国外回来,这身装束肯定很奇怪,你这个样子要到延安去?董必武后来问她延安有没有熟悉的人,她说童年时的同学张琴秋,董必武说那我们打电报去问问,了解了解。她当时就想这需要多少时间,所以就没和她联系。过了一段时间,母亲想来想去,这样不行。她看到美国那个记者,斯诺记者,看了斯诺的《西行漫记》,她就下决定要去延安。

第二年陈学昭以《国讯》杂志特约记者的身份,全家来到延安,她被分配到边区文艺界抗敌后援会,一年半时间里写下了15篇通讯,集成22万字的《延安访问记》。

陈学昭女儿亚男:每天她的任务就是去采访,采访了学校,采访了一些人,像丁玲、周杨、沙可夫,采访了好些人,采访好了就写她的通讯,写下来以后就寄出去。这个通讯登了后,上半部就被截住,不允许,因为它是报道延安的情况。她没有灰心,不断地写,每次写好都请李富春看,李富春是中组部副部长,陈云是中组部部长,他们都非常关心她,生活上关心她,写作上也关心她,指导她怎么写,每一次写好后她都请李富春看,李富春说很好,还鼓励她两句。最后写成了22多万字的《延安访问记》。

《陈学昭文集》责任编辑费淑芬:我看了这部书,我觉得她的整个《文集》里最有价值的就是这个东西。她访问过毛泽东、访问过董必武、访问过朱德、访问过李富春,都是写头面人物,那时的延安真是很真实的。那个时候她就对延安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好象对知识分子不够尊重,把一些不好的人弄到学校去当老师,她认为当师应该最好的人,不应该把不好的人放在学校里。还有象吃大锅饭,她也有看法,大锅饭培养一些懒惰的人,当时她就有些看法。但是她对整个延安是很歌颂的,她去访问毛泽东,毛泽东还把她送到窑洞口。

浙江作家协会李秉宏:在《延安访问记》里,延安很脏,但她不感到脏,她感到可爱。她这个生活跟巴黎比相差远了,延安脏、乱,那里比得上巴黎。但她感到延安可爱。

此时,陈学昭夫妻关系出现裂痕,加上她的丈夫想离开延安,全家回到重庆。

但国统区的腐败统治使她压抑愤慨,加上没多久儿子病死,她怀着刚刚丧失爱子之痛,说服丈夫,于1940年夏天再度奔赴延安。

在二上陕北的途中,这位女博士已是另一番风姿了:她改名化妆,遭到多次检查,被胡宗南部扣留了很长时间。她不得不丢掉所有书籍,毁掉所有文凭照片。好在汽车司机没有被国民党部队扣下,这位司机把他们被扣的消息通知了延安。

陈学昭女儿陈亚男:周总理亲自出面和胡宗南蒋介石这边的人交涉,结果呢扣了十多天,最后还是回延安。这次真的很惊险。

陈学昭说:她到延安之前,思想没有复杂的斗争过程,饿肚子,跑来跑去的游击战争,乃至牺牲,这些都想过,她就是为这些来的,她被热情和理想推动着,踏上了这条光明之路。她唱着:

(陈学昭自述我们象逃犯一样的,奔向自己的土地,呼吸自己的空气;我们象暗夜迷途的小孩,寻找慈母的保护与扶持,投入了边区的胸怀。--《边区就是我的家》)

二返延安后,陈学昭写了《复活》、《烦忧》等诗篇,陈学昭成为延安唯一的文学博士。

陈学昭分配在延安《解放日报》4版做编辑,她采写了许多劳动模范,劳模折聚英、李得 奇、胡华钦都成为她笔下的人物。

以后,陈学昭被分配到中央党校四部做文化教员,给团级以上干部教授文化知识。

延安时的陈学昭和许多中央领导保持良好关系,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晚年。

中南海陈云夫人于若木:当年陈云同志和知识分子有些交往,那么陈学昭和何穆到延安后,经常到陈云同志那儿谈工作。陈学昭也是把我作为知已,她写了本书《工作着是美丽的》,这里面的事我都知道,这本书就在我书架上,我现在拿给你看看,就是这本。

著名记者赵超构在延安采访时写道:学昭女士在延安有“绅士派”之称,这不仅是因为她还保留一点爱美的气习,就是在谈吐上,也含有法国风的娴雅与含蓄。她是标准的名门出身的小姐,而又是经过沙龙空气陶治出来的作家。她最后选择了延安这条路,起初颇引起我们的惊异。但是经过一二次的接触之后,我不能不承认这个大时代浪潮所造成的纠葛,往往不是我们的常识所能意料得到的。

陈学昭参加了延安的大生产运动,她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第一次上纺纱车的心境.她说她起初看不起这简单的纺车,为了辱没自己的身份而感到难过。后来,她在劳动过程中对这种劳动产生了兴趣,终于爱上了这简陋的纺车。她认为,知识分子的这种“蜕变”过程免不了有些痛苦。

陈学昭女儿亚男:母亲在外面跑,我在托儿所也是跟大家一起过,我从托儿所出来到小学也不是母亲送我去的,而是托儿所把我送去的。我对母亲印象是比较淡的。她是到了一个时候来了,她是突然来看看你,一会儿就走了。想到母亲就伤心,好象摸不到这种感觉。

这一期间,陈学昭的家庭裂痕越来越深,终于破裂。

1945年7月,陈学昭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很快得到批准,成为中共的一员.

陈学昭文学创作上的巨大转变,是1942年5月她作为正式代表聆听了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始的。她写道:

(自述:听了毛泽东主席的讲话,下决心要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只有深入生活,创作才会有永不枯竭的源泉。)

她想写“五四“时代的中国女性走向革命的艰难历程,但写了几次都不满意。周恩来知道后,就鼓励她写下去.从此,在天寒地冻的农村、在延安撤退时行军的间隙中,她在用被褥叠成的桌椅上写作,终于写成了长篇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上集。

以后她又两度长途跋涉,奔赴东北解放区。这段时间里完成了小说集《新柜中缘》和散文集《漫走解放区》。

新中国成立后,陈学昭满怀激情来到杭州。

《天涯归客陈学昭》作者钟桂松:她非常热爱故乡,五十年代,一解放她就马上向中央要求,当时中央组织部还跟她讲:陈学昭你就不要回浙江了,北京很需要你这样的女干部,但她一定要回来……

这段时间里陈学昭热情洋溢地参加剿匪反霸和土改斗争,到离家乡不远的斜桥乡黄墩村参加土改运动,并深入到杭州的龙井、满觉陇、梅家坞茶区体验生活。夜晚,在煤油灯下写作。1953年,她的小说《土地》、《春茶》出版。

这一期间,陈学昭和茶农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原杭州满觉垅村支书左文友:她每当桂花节和春茶开始,都到我家里来喝茶,一直到文革开始,我还经常到她家里看她。一直到86年还带香港客人桂花节到我家里来。

浙江省作协顾问沈虎根:一个女作家,深入到龙井,与农民打成一片,住在房东家里,写出《春茶》,这是现在还是过去,老作家里面都是第一人,现在没有,过去没有。

《天涯归客陈学昭》作者钟桂松:她把黄墩乡的土改过程写成了一部小说《土地》,其实这部小说比《创业史》还要早,是中国解放以后关于土地的较早的小说,她能在那个时候,50年代初期写出这样一部小说很不容易。

这时陈学昭的文学创作进入第二个旺盛时期。她的文笔仍然那么朴素隽永,疏朗俊秀,但对人的本性却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

生活无情地给陈学昭不公平的待遇。延安时期她就经历了家庭破裂的磨难。1957年她被错划成右派,一个舍弃一切追求共产主义事业的人被推出党的大门。

她挺过来了。1958年,她下放到绍兴文化馆劳动,两年后到杭州大学图书馆干杂务。之后,她又到农村、工厂从事体力劳动。文革开始后,她回到浙大图书馆接受无休止的批斗。她带着多病之躯坚持下来。在那样困难的环境里,她仍在焦灼地考虑社会人生的种种矛盾,继续写着《工作者是美丽的》的第二部。

浙江省作协顾问沈虎根:她自己打成右派后还在写东西。所以一次到北京去开会(文代会),我们三人到那个地方去,她很大一只箱子,箱子里面都是稿子,所以她戴帽期间还是搞她的创作。

“文革”结束,陈学昭的名誉恢复了,但已经步入老年。然而她对革命事业执着的追求,仍然那么热情。对自己的不公正遭遇,她没有半句怨言。

《天涯归客陈学昭》作者钟桂松:她晚年写文章包括回忆录,包括写自己受到的不公正的情景的时候,在这些文章中,对共产党没有半点的怨言,她认为党在那个时候犯了错误,然后又是党把这个错误纠正了,对她个人来说,她这点算什么?党那个时候损失最大。她写白了满头的黑发,终于在1979年出版了《工作着是美丽的》合集。

浙江省作协顾问沈虎根:《工作着是美丽的》是写她自己的一生,这部作品是她的代表作,最成功的作品,文学史上是里程碑,写知识分子怎样走上革命道路。她感到有生之年生活的第一要事就是不停写作。文革结束后的十多年里,她创作了一大批作品。

浙江省作协李秉宏:1978年我到她家里看她,在杭大的时候,她的宿舍只有十一个平方米。看到她写作,在门口,外面是走廊,门口一个椅子,趴在椅子上,下面一个小方凳,她就在这个凳子上,趴在椅子上写东西,很辛苦。

陈学昭女儿陈亚男:她那个时候继续写她的《工作着是美丽的》和《春茶》,所以说为什么79年一改正,两部书都由出版社出版了,就是因为她一直没有停止写作。

她临终前最后一句话,也是唯一的遗憾是“还有许多事情,都来不及做了。”

《天涯归客陈学昭》作者钟桂松:她一直和时代紧密结合在一起,她的小说,比方说《土地》,前面的《工作着是美丽的》,后面的《春茶》都是她深入到生活以后,把这历史阶段的生活用小说反映出来,实际上她记录了历史,记录了一个时代,而且也记录了这一代人的真实事情。我现在有时候把陈学昭先生的作品拿来看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受到一种美的享受。她的小说的水平、艺术水准也是很高的,另一个她记录的事情是一个历史,像那个梅家坞,《春茶》里面那个合作社,在整个过程中实际上非常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所以她的小说可以当历史来读,所以我觉得这个是非常不容易而且了不起。

一级作家薛家柱:她的作品,她的人品,她的道德文章,绝对是我崇拜的,所以经常到她楼里去谈,谈她的人生经历和她自己的问题。那个时候她的腰椎已经不很好,身体很差,但她永远觉得自己要工作,所以说工作着是美丽的。

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她是我知道,也是我崇拜的人。

1991年10月10日,西子湖边桂花飘香的日子,她放下了笔杖,以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卸落了人生大幕。

一级作家薛家柱:当我去浙江医院给她送行,她在菊花丛中的时候,我想,这样的人活着,真正体现了工作着是美丽的。

浙江作家协会李秉宏:四点多钟她去世,四点零五分去世,大概六点不到,这时东方彩霞一片辉煌,院子里,十月份院子里桂花香浓,阵阵桂花香,这就是老人留给我们后辈的形象。

我们在杭州电视台找到了陈学昭现存于世的一段电视录象:

陈学昭自述:年轻的朋友们,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同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连在一起是美丽的;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和目标,这样工作着是美丽的;和工作中的困难作斗争是美丽的。

[ 来源:   记者: 徐新民   编辑: 张孝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