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石桥火龙   达州市民俗的保护样板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sc.gov.cn/lysc/lyyw/200803/t20080305_256017.shtml 在 2018-03-22 12:06:29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四川省人民政府-
 
用户名: 密码:
   搜索:
首页
四川概况
机构职能
政府领导
政务信息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投资四川
旅游四川
网站导航  
石桥火龙--达州市民俗的保护样板
2008年03月05日
来源:四川旅游政务网
【字体:
发邮件推荐给朋友 
 

火龙,在古镇石桥舞腾了数百年。每年春节,从正月十一到十五的夜晚,它沿着青青的石板街,穿过古老的吊脚楼,在小镇石桥的每一条街巷和每一处院坝里游走……石桥的百姓全体出动,追逐着火龙,男女老幼皆欢喜若狂。

古镇的新年,古老的火龙,与别处不同的闹热,春节在石桥有着人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味道--悠远的传统的民俗的被叫做“年”的味道。

古镇的“火龙”史

石桥是达县的一个小镇,始建汉代,明末战毁。清顺治年间“湖广填川”移民重建。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孕育了石桥镇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

退休多年的老镇长何成才一直在发掘和研究石桥的历史。据他考证,石桥“耍火龙”的习俗始于“湖广填川”时期,人们为了求得平安,祈求风调雨顺,防止火灾,减少瘟疫,渐渐形成了“耍火龙”的民俗。

石桥人口传的火龙史,简直就是一出神话故事。相传,古时石桥一带旱灾连年,有一年的元宵节,东方天空突然流光四溢,半空飞来一条金黄色的火龙,口吐祥云。随后大雨滂沱,维持了数天,人们喜笑颜开、载歌载舞度过了旱灾后第一个欢乐的元宵节。人们感激火龙,所以每年都在元宵节舞动火龙,巡游村寨。

石桥镇的老人们介绍,“耍火龙”有很多讲究。先要请有经验的老匠师用竹、篾、纸精心制作神龙。神龙共九节,有龙宝、龙头、龙身、龙尾四部分。龙头、龙身、龙尾由麻布相连,长十二尺,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 神龙制作好以后,要请当地有声望的老人前去主持一个“请龙”仪式。“请龙”仪式后,就为龙点睛。初十这天下午,人们举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牌灯,敲锣打鼓,吹着唢呐把龙抬到挑水河边,点起香蜡,燃起爆竹,热热闹闹地为龙“请水”。一系列的祭拜仪式后,从正月十一晚上开始,九名青壮汉子便举起火龙,穿梭在石桥的大街小巷。沿途,人们抱着用石头做成的花钵追逐着火龙,被点燃的花钵里喷射出红红的烟花,烧向火龙和舞龙的汉子。沸腾的狂欢一直进行到元宵夜。正月十六下午,人们再次来到挑水河畔,用火点燃神龙,满脸虔诚地举行“送龙”仪式。

民间的“火龙”情结

几百年来,“耍火龙”在石桥古镇代代流传。石桥人对火龙的热情年甚一年。今年春节,全镇共扎了七条“火龙”,是历年来最多的。石桥火龙不仅吸引了附近乡镇的民众,相邻的达州、巴中、渠县、平昌也有不少人驱车前来观看。今年观看“耍火龙”的人数达十多万人次,也创下历史之最。

在石桥镇,家家户户的堂屋里都堆着石头花钵,多的七八个,少的两三个。石桥的居民们告诉记者,“耍火龙”是冬天里的一把火,点燃了大家所有的热情。每年,家家户户都要买来硝、硫磺、柴炭、铁屑等原料配制成药,再填进石头花钵里。从正月十一开始的每个晚上,人们就抱着这样的花钵等在家门口,等着火龙的到来。

“来了,来了,火龙来了!”人们抱着已点燃的花钵,冲向火龙。刹那间,烟花四溅,人声鼎沸。此时的火龙已经被喷射而来的焰火团团包围。舞火龙的汉子裸露着身体,只穿一条遮羞的短裤,任由喷射的焰火烧炙着肌肤,还狂喊:“爽!舒服!”

几天火龙耍下来,汉子们浑身被烧满芝麻大小的伤疤,要一个多月才能痊愈。“可以驱邪祛病,可以带来好运气。”汉子们说,“这点疤不算啥,明年我们还要舞火龙。”

没有火龙的春节怎么过?石桥人谁都不愿意想。曾经有一年,当地党政领导从安全角度考虑,禁止了“耍火龙”的活动,结果民众怨声载道。现在,石桥居民对“耍火龙”等民俗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还有不少居民呼吁要恢复烟火架、娃娃班、车车灯、划旱船等消失多年的民俗文化活动。

政府的担忧与引导

石桥的火龙与其他地方的火龙有很大的不同--不用铁水烧,而是用上一代人传下来的方法,用自制的石头花钵烧龙。“石桥的火龙安全得多。”老镇长何成才说。

尽管如此,无论是石桥镇的党委书记和镇长,还是各个社区的干部,每到“耍火龙”的时候,心情都特别紧张--担心发生火灾,担心花钵爆炸伤人,甚至担心人多引发踩踏事故。

“只有加强引导和监管。”为避免发生事故,每次“耍火龙”,当地党委政府的所有干部都会被动员起来,跟在火龙旁保驾护航。“每条龙至少要跟20多个人。”石桥镇的史镇长说。就连家家户户的石头花钵,干部们都要去检查一番,“要选泡渣石,石头必须烘干再装药,石头上的眼子要插得进一支烟。”

今年,出于安全的考虑,当地组织了大量安全的纸质烟花出售给群众烧龙。结果群众普遍反映纸烟花喷花时间太短,与可以持续喷射两三分钟的石头花钵相比,“烧起很不过瘾!”最后,不少人还是搬出了石头花钵。干部告诉狂欢的人们,不要用手直接去抱花钵,最好把花钵架在板凳上,“提着板凳用花钵去烧龙效果一样,还安全些。”

民俗文化的保护样板

石桥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艺甚多。除了火龙,“烟火架”也堪称一绝。然而,从1972年之后,石桥就再也没有燃放过烟火架。如今,曾经参与过烟火架制作的人已相继辞世,只有两位80多岁的老人还依稀记得当年制作烟火架的零星细节。

如今,我们只能从上了些年纪的长者那里听闻一些关于烟火架的细节。烟火架有三层楼高,每层都按照“五龙捧圣”、“双凤朝阳”、“八仙过海”、“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等故事扎有精致鲜活的小纸人。点燃烟火架,小纸人就会栩栩如生地动起来,犹如演戏一般。

如何抢救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民俗瑰宝,让它们重焕熠熠光辉?老镇长何成才和镇上的文化专干赵家胜找到了那两位老人,请他们回忆关于烟火架的一切细节。“今年我们打算重新试制烟火架。”

石桥镇党委政府的打算要更宏大一些,除了支持何成才和赵家胜所做的事情,引导民间对火龙的热情外,他们还打算办一个“火龙节”,让火龙成为石桥旅游的亮点。

 

 
相关链接  >>
 
 
Copyright 2011 www.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主编信箱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技术支持:四川电信 网站维护:四川省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联系电话: (028)86190174 蜀 ICP 备05030899号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先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然后同时按下"CTRL"与"ENTER"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
谢谢您对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