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概况 荣县概况

返回完整页面
荣县古代沿革
来源:荣县类别:荣县概况发布时间:2017-07-18阅读:
荣县古代沿革(考证篇)
一、先秦时期
今荣县地域在上古时代属青阳封国之域。据《史记·黄帝本纪》载:黄帝娶西陵之女嫘祖生二子,其一玄嚣是为青阳,降居江水。《大戴礼·帝系》:青阳降居泜水。查江水就是现在的岷江嘉定水,泜水就是现在的沱江资中水。古时用山川来表示方位,史称江水,其地实际是括有江水之东,与泜水相合;礼称泜水,其地实际是括有泜水之西,与江水相合;而荣县境地又恰在江水、泜水东西之中。《蜀典》引荣县青阳门记:荣门有青阳洞以少昊国在其北。据《国语》韦昭的注解少昊即青阳。明朝荣梨山碑载:荣梨山古为玄嚣岩。玄嚣就是青阳。《蜀中名胜记》载:“荣州有青阳洞”,在今县城金碧崖。唐朝司马贞注《史记》,也说青阳的封国在蜀。古时蜀郡和犍为郡境内,凡是江水及泜水经过的地方,除荣县外,没有取过青阳名称的,经考证,荣县境地属古时青阳封国①。
夏禹时期,荣地属九州岛岛中的梁州之域。西周时期,荣地为荣公封国。因荣公佐武王有天下,名列十臣,有盛德留周,赐土于此。厉王时,荣公后裔夷公,列为卿士②。城南十里有夷公墓。 
战国时期,周慎靓王五年(前316),秦惠文王使司马错灭蜀后,改蜀国为蜀郡(前285),荣地属秦蜀郡南安县(治所在今乐山市)③。
注:①出自民国《荣县志》沿革
②明代《蜀中广记》云:“荣县,周十乱荣公之采地,其后夷公之墓在焉”,清乾隆《荣县志》云:“荣地…后周佐武王有天下,名在十臣列…公名不载经传,相传公盛德留周,此其封国。厉王时其裔荣夷公,入为卿士”。嘉庆《荣县志》:“荣夷公墓,县南十里”。
③出自民国《荣县志》沿革
二、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秦代以来,荣地属秦蜀郡南安县,县境为南安腹地。
西汉建元六年(前135),汉武帝开西南夷,分巴、蜀二郡置犍为郡(郡治设今宜宾市)。南安县属犍为郡。
蜀汉元年(221),分犍为郡立江阳郡,公井(今贡井)属江阳郡①。
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分南安县东部置冶官县,县境属冶官县。齐东昏候永元二年(500)冶官县废。
齐永元三年(501),侨置南安郡于今来牟镇②,隋初废南安郡。
冶官县(414-500)
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因荣地铁山产铁,分南安县东部置冶官县③。荣地属犍为郡冶官县。治所在今县西南方向犍为县金石井镇④。齐东昏候永元二年(500)冶官县废⑤。
南安郡(501-581)
齐永元三年(501),侨置南安郡⑥于今来牟镇,隋初废南安郡⑦。
注:①《晋书》地理志:“益州,蜀章武元年,分犍为立江阳郡”。《元和郡县志》:“荣州,公井县,本汉江阳县地,属犍为郡。”
②《通典》州郡六:“荣州,今理旭川县。汉属犍为郡,后汉、晋、宋皆因之。齐置南安郡。”《文献通考》亦引用之。《四川通志》卷二十七-古迹:“今有赖牟镇,旧传即古南安县址也”。《大清一统志》:“南安废郡在荣县西”。
③《宋书》:“ 犍为,领县五。 冶官令,晋安帝义熙十年立。”
④《元和郡县志》:“咨官县, 白崖山,在县西北十里。” 《元丰九域志》:“资官,州西南七十五里,有白崖山、涌斯水。”  今金石井镇西北十里有白岩山 (岩与崖音近,误传)、东二十余里有涌斯茫水(即今越溪河),与之一一吻合。《乐山古代史话》:“1958年,金井出土石碑刻有‘诸葛武侯岩前取铁’碑文”,说明在三国时期金石井的冶铁已成规模。故冶官县治定为犍为县金石井镇。民国《荣县志》:“资官县治,今来牟铺”,有误。
⑤“齐东昏候永元二年(500)冶官县废”引自2004年版《犍为县志》政区·金石井镇。
⑥《南齐书》州郡志:秦州南安郡辖3县,益州南安郡辖5县。查1982年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集》,两者实为一地,位于今四川剑阁,由于当时战乱,先后属秦州、益州。荣地为侨置南安郡,以安抚南安郡流民。
⑦隋初,全国取消郡,南安郡废。
三、隋代
隋代以来,先后设立大牢县和咨官县。
1、大牢县(593-617)
隋文帝开皇十年(590),设大牢镇。开皇十三年(593),升大牢镇为大牢县(因县界有大牢溪而名)。时县境大部属大牢,隶属资州(后名资阳郡)。大牢县治地今旭阳镇①。
2、咨官县(615-617)
隋大业十一年(615)置咨官县(原冶官县,冶误为咨)②,属犍为郡。时县境西南属咨官县,治所仍在金石井。
注:①《通典》"旭川,汉南安县地。隋置大牢县,贞观初改之"。《太平寰宇记》:“旭川县:┄隋开皇十年于此置大牢镇,十三年改镇为县”。
②《元和郡县志》:“咨官县,中下。晋义熙十年置冶官县,属犍为郡。隋后误以‘冶’为 ‘咨’也。”
四、唐代
荣州( 618-742)—和义郡(742-758) —荣州(758-907) ①
武德元年(618)②,割资州大牢、威远二县置荣州,以荣德山为名,升公井镇为公井县,以为州治,荣州隶益州总管府。三年(620),隶泸州总管府。七年(624),隶泸州都督府。贞观元年(627),析大牢县置旭川县,旭川县治今旭阳镇,大牢县治五通桥金山寺。析威远县置婆日、至如二县。二年(628),割泸州隆越县来属。六年(632),移州治于大牢县,割嘉州咨官县来属。八年,割泸州和义县来属,省婆日、至如、隆越三县入威远县。永徽二年(651),移州治于旭川县。今县城始为州县共署地。
唐神龙中(705-707),置罗水县,割隶云州。景龙二年(708),云州废,罗水、云川、胡连三县省入大牢县。
天宝元年(742),改荣州为和义郡,以和义县为名,改大牢县为应灵县。十三年,和义郡领旭川、应灵、资官、威远、和义、公井六县,治旭川县。至德元年(756),隶剑南道节度使。二年,隶东川节度使。
乾元元年(758),复为荣州。广德二年(764),隶东西川节度使。大历元年(766),隶西川节度使。元和元年(806),复割隶东川节度使。天佑三年(906),割隶山南西道利阆节度使。
1、大牢县(618-627)—旭川县(627-907)
贞观元年(627),析大牢县置旭川县,以旭川为名,治旭川(今旭阳镇)③,大牢县迁治太平镇(今五通桥金山寺),隶荣州。永徽二年(651),自大牢县移州治于此。天宝元年,隶和义郡,为郡治。乾元元年(758),复隶荣州,为州治④。
2、大牢县( 627-742)—应灵县(742-907)
隋置太平镇,寻改为县。贞观元年(627),析大牢县置旭川县,旭川县治旭川(今旭阳镇),大牢县迁治太平镇(今五通桥金山寺),隶荣州⑤。贞观六年,自公井县移州治于此。永徽二年(651),又移州治于旭川县。景龙二年(708),以废云州罗水、云川、胡连三县省入大牢县⑥。天宝元年,以县名不吉,改为应灵县,因应灵水为名⑦。
附旧州:云州(神龙中-708)⑧。神龙中,割荣州罗水、戎州云川、胡连县置云州,取云川县首字为名,治罗水县,隶泸州都督府。景龙二年(708),州废,罗水、云川、胡连三县省入荣州大牢县。
附旧县1:罗水县(神龙中-708)。神龙中,析荣州置罗水县,以罗水为名,治罗水(今河口镇)⑨,隶云州,为州治。景龙二年(708),州废,省入荣州大牢县。
附旧县2:云川县(神龙中-708)。神龙中,析戎州置云川县,以云川为名,治云川(今宜宾合什镇)⑩,隶云州。景龙二年,州废,省入荣州大牢县。
附旧县3:胡连县(神龙中-708)。神龙中,析戎州置胡连县,以蛮獠部落为名,治胡连城(今荣县金花乡)⑪,隶云州。景龙二年,州废,省入荣州大牢县。
3、咨官县(618-632)—资官县(632-907)
武德元年(618),咨官县属嘉州⑫,治所仍在今犍为金石井。贞观六年(632)改属荣州,名称更为资官县⑬。永徽二年(651),荣州治所由大牢迁旭川,资官县治地移今双古镇⑭。
4、威远县(618-907)
本隋资阳郡旧县,唐武德元年,隶荣州⑮。贞观元年,析置婆日、至如二县。八年,省婆日、至如、隆越三县来属⑯。
附旧县1:婆日县(627-634)。贞观元年,析威远县置婆日县,治婆日市(今威远县新场镇)⑰,隶荣州。八年,省入威远县。
附旧县2:至如县(627-634)。贞观元年,析威远县置至如县,治至如城(今界牌镇)⑱,隶荣州。八年,省入威远县。
附旧县3:隆越县(628-634)。贞观二年,析泸州和义县置隆越县,治隆越城(今自流井) ⑲,割隶荣州。八年,省入威远县。元和十三年,复割其地还属和义县。
5、和义县(618-907)
本隋泸川郡旧县⑳,武德元年,治和义城(今富顺县牛佛镇)21,隶泸州。贞观二年,析置隆越县。八年,和义县割隶荣州。天宝元年,隶和义郡。元和十三年,从东川节度使李逢吉之请,移治隆越城22。
6、公井县(618-907)。
武德元年,析威远县置公井县23,治公井镇(今自贡市贡井区),故以为名,隶荣州,为州治。贞观六年,移州治于大牢县。
注:①“荣州”之内容及备注,参考《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剑南道泸川郡都督府。
②《旧唐志》成都府序作“二年”,今依《旧唐志》荣州、《新唐志》荣州。
③《太平寰宇记》荣州旭川县:隋开皇十年于此置大牢镇,十三年改镇为县,唐贞观初于此立旭川县。《通典》荣州:旭川,隋置大牢县,贞观初改之。
④《太平寰宇记》荣州:今理旭川县,永徽二年移州治于旭川,天宝元年改为和义郡,乾元元年复为荣州。
⑤《太平寰宇记》荣州:唐武德元年置荣州,六年自公井移州治大牢,永徽二年移州治于旭川。应灵县,隋置太平镇,寻改为县,天宝元年改为应灵县。
⑥《新唐书》荣州:应灵,景龙二年省云州及罗水、云川、胡连三县入焉。
⑦《舆地广记》荣州应宁[灵]县:天宝元年更名,有应灵山、应灵水。 
⑧史志不载此云州始置年代,可知其存在时间甚短。河东道有云州,永淳元年始废,则此云州之置,不早于永淳元年。今姑推定此云州始置于神龙年间。民国本《荣县志》沿革:“云州及罗水、云川、胡连三县盖唐初暂设之羁縻州也,地当今宜宾北境及野客山一带”
⑨《纪要》嘉定州荣县:“罗水废县,在县南。”按地理位置,今姑推定为河口镇。
⑩合什镇有越溪河,今姑以名推定为宜宾合什镇。
⑪勾延庆《锦里耆旧传》卷二:“(前蜀)天汉元年,戎州界獠胡连等反。”胡连,当是獠人部落名,与唐之胡连县有关,唐时居戎州与荣州交界处。依地理形势,今姑推定胡连县于今荣县金花乡。
⑫以《元和志》与《通典》仍书“咨官”,故推定唐初时应为“咨官”。
⑬《旧唐书》《新唐书》已称“资官”,推定为其由属嘉州改属荣州之时。
⑭《新唐书》:“应灵,中下,本大牢,景龙二年省云州及罗水、云川、胡连三县入焉。”景龙二年(708),大牢县治地在今五通桥金山镇,大牢县境在荣州西南。云州及罗水、云川、胡连三县位于今荣县南部野客山系。为此三县才能并入大牢,故景龙二年时资官县必然已经迁走。迁移时间在632-708年之间,由于651年荣州治所由大牢迁旭川,为强化对铁山地区的管理,故推定为651年资官治地迁移今双古镇。《太平寰宇记》:“荣州┈资官县,西北九十里,拥思水在县西二十里”与双古镇合。
⑮《元和郡县志》荣州:威远县,本汉资中县地,隋开皇三年于此置威远戍以招抚生獠,十一年改戍为县,属资州。武德元年,改属荣州。
⑯《新唐书》荣州:威远,贞观元年析置婆日、至如二县。八年省婆日、至如、隆越入焉。
⑰《舆地纪胜》荣州:“婆日市:古城在(威远)县西北五十五里。”“婆日市故城:在县西北五十里。” 今依地理形势推定。
⑱《读史方舆纪要》嘉定州威远县:“至如废县,亦在县东南。”今依地理形势推定。
⑲《太平寰宇记》泸州:“贞观二年,置隆越县,入荣州。”然不载隆越县所从出,今据地理形势推定。见注22。
⑳《隋志》泸川郡不载和义县,按《元和志》和义县:“隋大业十二年分置和义县。”据补。
21《元和志》荣州和义县:“西南至州一百七十里。” 今依地理形势推定于富顺县牛佛镇。《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第229页定于今富顺县仙市镇,《历史地名》第1574页以为在今威远县东北,皆距荣州太近,不取。
22《唐会要》卷71:“荣州和义县,元和十三年五月,东川节度使李逢吉请移于旧县界址,以便水陆贸迁。从之。”《舆地纪胜》荣州引《图经》:“在州东一百里。”按此前和义县未曾移治,所谓“旧县”盖指旧隆越县,今定于自贡市自流井区。《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第230页定于今内江市沱江乡,《历史地名》第1574页拟于今自贡市东河家场(今何家镇),皆距荣州太远,不取。
23史志不载公井县所从出,今据地理形势补。
五、宋代
荣州(965-1233)—绍熙府(1233-1258)
五代、前后蜀,州、县沿袭唐制①。宋太祖干德三年(965)蜀主孟昶降宋。五年(967),和义县并入威远县②。荣州辖旭川、公井、威远、资官、应灵5县。太宗端拱二年(989),荣州隶属东川路。英宗治平四年(1067),因旭字与神宗名同,避讳,以境内有荣德山,改旭川县为荣德县③。神宗熙宁四年(1071),公井县并入荣德县④。元丰三年(1080),荣州隶属剑南东川节度使。理宗绍定六年(1233),升荣州为绍熙府⑤,治所设荣德县,辖荣德、资官、应灵、威远4县。端平三年(1236年),绍熙府由荣德县侨治鸿鹤镇⑥,据险以守,荣德县废⑦。宝佑六年(1258)后,废绍熙府⑧。
1、旭川县(965-1067)—荣德县(1067-1236)
2、威远县(965-1258后)
3、应灵县(965-1258后)
4、资官县(965-1258后)
废县1、公井县(965-1071)
废县2、和义县(965-967)
注:①《新五代史》职方考:前后蜀有荣州,荣仍唐制。
②《太平寰宇记》荣州-威远:“废和义县,皇朝干德五年,废入威远县”。
③《元丰九域志》荣州:“治平四年改旭川县为荣德”。《舆地纪胜》荣州-荣德县:“与神宗御名同,改旭川县曰荣德”。
④《元丰九域志》荣州:“熙宁四年,省公井县为镇入荣德” 。
⑤《宋史全文》理宗本纪:“绍定六年…二月丁亥…诏荣州升为绍熙府”。
⑥《方舆网刊》36期“中国历史上因帝王而升格的政区”载:“绍熙府,端平三年,徙治鸿鹤镇”。
⑦《宋史》荣州:“端平三年,荣德县废”。
⑧《宋史》荣州:“端平三年,择地侨治。宝佑后废”。
六、元代
绍熙军民宣抚司(1338-1340)
至元四年(1338),设绍熙军民宣抚司,治荣州。辖资、普、昌、隆4下州及盘石、内江、安岳、昌元、贵平5下县与巡检司13处。至元六年(1340),撤绍熙军民宣抚司①。
荣州(1333前-1341)—绍熙路(1341-1357)
元初,州县俱废。元元统元年(1333)前,设荣州,辖营(荣)怀、威远、资官、应灵四县②。至正初(1341),改荣州为绍熙路,置绍熙路总管府,辖营(荣)怀、威远、资官、应灵四县③。至正间,改营(荣)怀县为荣德县④。至正十七年(1357),明玉珍攻重庆破成都,占据全蜀,荣城陷。
至正二十二年(1362),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国号夏,改元天统,仍置荣州⑤。夏开熙五年(1371),明朝派兵攻大夏国,明升投降,夏亡。废荣州和资官、应灵2县。
1、营(荣)怀县(1333前-至正间)—荣德县(至正间-1357)
2、威远县(1333前-1357)
3、资官县(1333前-1357)
4、应灵县(1333前-1357)
注:①《元史》百官志:“ 绍熙军民宣抚司。至元四年…奏准置绍熙等处军民宣抚司…所隶资、普、昌、隆下州四处,盘石、内江、安岳、昌元、贵平下县五处,巡检司一十三处,各设官如制。又置都总使司,命御史大夫脱脱兼都总使,治书侍御史吉当普为副都总使。至元六年…遂罢绍熙军民宣抚司。” 
②《纲鉴易知录》:“元元统元年,冬十月,封撒敦荣王”。既封有荣王,则有荣州。《元史》记绍熙军民宣抚司下无荣州及下县,为宣抚司治荣州,故不载。今据《纲鉴易知录》补。
③《新元史》记:“绍熙路。宋绍熙府,元初废。至正初,置绍熙路总管府。领县四:营怀、威远、资官、应灵”。
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荣怀县,路(州)治,惠宗至正时改荣德县置”。
⑤民国本《荣县志》沿革:“明玉珍时仍荣州”。
七、明代
荣州(1373-1376)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元代嘉定路改为嘉定府,威远县并入荣德县,隶属嘉定府。六年(1373),复置荣州、威远县。荣州辖荣德、威远二县①。洪武九年(1376),降嘉定府为嘉定州、降荣州为荣县,荣县隶属嘉定州。次年五月,威远并入荣县。洪武十三年(1380),复置威远县,隶属嘉定州②。
1、荣德县(1371-1376)—荣县(1376-1644)
2、威远县(1373-1377、1380-1644)
注:①见注2,史不载明代荣州辖县,《明史》载威远县属嘉定府。既升荣州,当有辖县,今据地理位置推定威远县隶属荣州。
②《四川通志》嘉定州:“威远县,明,洪武四年省入荣县,九年复置属嘉定州”。《明史》地理志:“嘉定州。荣,州东。本荣州,洪武六年十二月置,九年四月降为县。威远,州东。洪武六年十二月置,属嘉定府。十年五月省入荣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此二书关于荣县和威远县的记载有不同之处,今据二书嘉定州条目推定明代关于荣州之沿革。
八、清代
清初如明制。清康熙六年(1667),废威远并入荣县。康熙十三年(1674),复设威远,不久被吴三桂占领。康熙十八年(1679),恢复威远。康熙二十年(1681),威远并入荣县。雍正六年(1728),复设威远。雍正十二年(1734),嘉定州升为府①。 
宣统三年(1911),四川保路运动兴起,荣县于9月25日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成为全国第一个摆脱清王朝统治的县。
注: ①出自光绪本、民国本《荣县志》。               
                              --阁泉--2017.0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