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厚积而薄发的谭家明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cntv.cn/program/sjdyzl_new/20070917/107016.shtml 在 2018-03-26 13:35:41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CCTV.com-厚积而薄发的谭家明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厚积而薄发的谭家明

CCTV.com  2007年09月17日 16:25  来源:  
     
    [内容速览]十七年前他是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人物,十七年后他又以一部朴实无华的《父子》震撼复出。当年他为什么在风头最劲的时刻退居幕后?如今又是什么让他重出江湖?欢迎您收看《世界电影之旅》---《厚积而薄发的谭家明

观众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您收看这一期的《世界电影之旅》,我是居文沛。沉寂十七年之久的,香港著名导演谭家明的复出,引起了电影圈的广泛关注,人们在被《父子》这部朴实无华的影片感动的同时,对导演谭家明平添了许多猜测。这十七年,他去了哪里,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一部佳作要让观众等待那么多年?在意大利乌迪内国际电影节上,我们《世界电影之旅》摄制组和谭家明导演不期而遇,面对镜头,这位香港殿堂级的电影大师,向我们敞开了心扉。

在遥远的意大利,一个阳光明媚的季节里,第九届远东国际电影节在艺术气息浓郁的小城乌迪内为谭家明导演举办了个人作品回顾展。或许是因为在今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上《父子》的大获全胜,整个回顾展期间,谭家明导演一直是各国媒体追踪的对象,从而也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位杰出的电影人。

乌迪内电影节每年都会有一个回顾单元,可能是某个著名演员亦或是某位著名导演,当然今年的主角就是谭家明。在电影节的各项活动中,无论是面对媒体还是面对观众,谭家明始终是那么谦和淡定,我们的话题就从那个璀璨的香港金像奖之夜开始了。

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对于电影《父子》的主创人员来说,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影片一举囊括了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男配角等五项大奖,成为当晚最大的赢家。

这个完美的夜晚是属于谭家明的。《父子》是他在电影圈沉寂了17年之后,重出江湖的第一部作品,并且依然是在香港,他事业起步的老地方,收获了荣誉和观众的认可。没有盈眶的热泪,没有激动地拥抱,也没有煽情的告白,手捧金像的谭家明淡定自若,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份尚且能令自己满意的答卷。

我不觉得这是很大的成就,我很开心的一个地方,就是我可以比较完整的在作品里面去跟观众沟通。我觉得这个是很不错的地方。

谭家明出生在香港,他曾是与徐克、许鞍华、严浩等人齐名的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当昔日的伙伴纷纷成为香港电影的中流砥柱时,谭家明却在十七年的光阴中渐渐被人们淡忘。直到他携《父子》卷土重来,人们才措手不及地用新的眼光从头打量这位电影老将;饶有兴致地回味那段以他为标志的短暂而激情的年代。

投身电影之前,谭家明曾在无线电视台拍了十年电视电影。70年代末,他才正式加入电影圈,与他同属一个时代的徐克、严浩、许鞍华等人也都纷纷脱离电视圈,进军电影界,他们为低迷的香港电影带来了一股新鲜的气息。因为这群年轻人艺术主张相似,成长背景相同,而且都以拍摄风格新颖、关怀本土的电影见长,他们被冠以‘香港电影新浪潮派’的雅号。

那个时候气氛真的很好。80年代突然有一批从电视台出来的年轻导演,跟当时主流的电影制作的模式,跟他们的内容都很不一样。所以在当时的电影圈,提供了很大的动力在那里。

作为新浪潮派的重要旗手,谭家明一度沉浸在挑战传统,标新立异的快感中。这个偏好从他拍摄第一部电影《名剑》时就显露无疑。《名剑》里有一段非常出彩的用快速蒙太奇方式处理的决斗场面,至今看来仍十分震撼!

谭家明将个人风格发挥到极致的作品则是他在1982年拍摄的《烈火青春》,这部影片被公认为是香港青春片发展的至高点,新浪潮的代表作。也是谭家明本人最喜欢的一部作品。

《烈火青春》我是比较喜欢的。虽然现在没有出来一个完整的版本。不过从回顾的角度去看,那对我是比较亲切的。

《烈火青春》描绘了四个年轻人幻灭、虚无的生活。影射了80年代初的香港所遭遇的日本强势文化的大规模侵略。年青人身不由己,生活中渗透着日本歌舞伎、日本服装、日本剑道和日本歌曲。那时的香港犹如一叶孤帆飘荡在茫茫大海上,从个人到家国,身世漂泊,前途未定,谁也不知道哪里才是真正的家园。

谭家明以独到的才华赋予平淡的情节以饱满的精神张力。音乐与美术的和谐运用,富有冲击力的影像风格,以及他的大多数电影作品中都频繁出现的蓝天、大海、小岛等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都跃然银幕之上,令人耳目一新。《烈火青春》上映时,香港影坛正值青春片当道,描写问题青年的电影层出不穷,但是唯有谭家明的作品最惹争议,影片中主人公不计后果的追求、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在观众中激起了一片哗然,更有人尖锐地指责《烈火青春》对青少年产生不良诱导。然而,就是这部当年险些遭禁的电影,却最终入围香港20世纪100部最佳影片,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部作品。

《烈火青春》还被看作是张国荣银幕青春的开始。他对无根少年Louis的演绎含蓄、内敛而充满张力,张国荣因此获得了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这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入围影帝大奖。

对,他演的很好。我觉得张国荣,其他人叶童所有演员都配合的很好。

有人说谭家明是一位善于发掘明星气质的导演,因为凡是与他合作过的演员几乎个个成名。而在他这些早期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熟悉的明星,比如说《杀手蝴蝶梦》中幽怨冷艳的王祖贤,痴情敏感的梁朝伟,《雪儿》中美艳动人的钟楚红,影片记录下了他们青涩的时光。

梁朝伟那个时候我觉得很好。他演《杀手蝴蝶梦》的时候,他是拿了一个最佳男配角。在香港金像奖,他是第一次拿奖。我觉得他那个时候是很新鲜,也很敏感。

《雪儿》里面这个女性是很有主见,她不会被男生去左右。所以她有一定的力量在那里,所以钟楚红是有这种活力、有这种能干的地方。雪儿的名字也是钟楚红自己的英文名字。

而影片《最后的胜利》则是难得的由大导演徐克主演的影片。

《最后的胜利》拍摄过程里面,我觉得需要一个人,他是一个老大,是这样。徐克作为电影导演第一位,他是有江湖地位的。他也是算是一种有重量的、有分量的人物。所以我们找他演那个大哥是满适合的。

谭家明是新浪潮中的实力派人物,他行事低调,不爱张扬,在初出茅庐的新人眼中,俨然是一位谦逊、博学的老大哥。摄影师出身的他在编剧、导演、剪辑、美术和音乐方面颇有造诣,当今纵横香港影坛的奇才中有不少人在当年都得到过他的提携和指点,王家卫便是其中之一。

王家卫最初是以编剧的身份踏入电影圈的。谭家明带他结识了张叔平、杜可风、刘镇伟这三位日后在其电影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好友。王家卫曾经写了一个江湖英雄片的剧本给谭家明,谭家明抽取了其中的一半拍成了电影《最后的胜利》,剩下的一半被王家卫拍成了《旺角的卡门》。第一次当导演,王家卫就借鉴了谭家明的拍摄技巧。后来,他拍摄了《阿飞正传》和《东邪西毒》,也专门请谭家明操刀剪辑。

谭导演他是很资深,也非常有名气,王家卫也认他做师傅。我们是后辈,我们当然是受他们的影响很大。我们看他们的戏长大,觉得他们当时他们创造出来的东西是特别不一样的。

谭家明善于在表现形式上雕琢打磨,曾被人称为“形式主义”导演,而王家卫又是以个人风格浓烈著称,因为形式上的先锋和前卫,二人的作品都曾被影迷指为“叫人看不懂的电影”;二人在对人物亲情,爱情关系的处理上也有不谋而合之处,但对于民间流传已久的二人是师徒关系的说法,谭家明向来是不愿意迎合。

王家卫是个很成功的导演,我不觉得我跟他是什么师徒的关系。他的电影我也不是完全有机会看过,所以我很难讲,他的风格,影像有一定相似的地方,因为像不像我觉得不重要。每个导演有他自己的风格。

1989年,谭家明拍完了《杀手蝴蝶梦》,就暂时停止了台前的工作。

我觉得在香港拍电影有一定的商业上的考虑。这个可能我要一些时间去调节、适应的。我觉得我的适应能力也不是太强。那我倒不如先不拍,停下来思考一下。

放下大导演的身价,谭家明退居幕后,心甘情愿地给晚辈后生们做剪辑。不论是剪王家卫的电影,还是剪不知名的广告片或者纪录片,谭家明尽情享受着没有票房压力的单纯的创作乐趣。

不光是剪我的电影。剪其他人的,随便给什么材料我,我也很开心的去剪。所以这个反映我不是导演,我也不担心票房的压力。所以我光是享受剪辑、创作的过程,对我满好的。

他做剪辑的时候工作很投入,我们当然不会打扰他。我们跟他的接触就是说,他剪完了以后我们看,大家有什么意见或者是什么想法再返过来给他。

1995年,谭家明受邀去马来西亚的大学任教,主讲编剧课程。一次,他从学生的剧本习作中发现了一个创作素材。

这个剧本原先的概念就是从在那边的新闻,就是爸爸叫小孩子跑到人家家里去偷东西,灵感是从这边来的。然后我就跟我的学生一块去发展这个故事,创作人物。

这个故事激起了谭家明已经冷却的导演冲动。经过反复的修改,剧本《父子》终于在2006年被搬上了银幕。故事发生在马来西亚。阿胜和阿莲是一对相爱却不懂得相处的夫妻。阿莲忍受不了阿胜的嗜赌和蛮横,离家出走,改嫁他人;被高利贷穷追猛打的阿胜只得带着儿子阿宝四处逃难,窘迫的生活引发了父亲一次又一次地怂恿、操控儿子去借钱、偷钱,最后导致了儿子被抓送入了看守所,阿胜在万般悔恨中走向清澈的湖潭……

谭家明没有启用炙手可热的人气明星来饰演《父子》中的角色。他看中了偶像歌手出身的郭富城。此前,谭家明只看过郭富城主演的《三岔口》,便一眼相中他就是扮演父亲阿胜的不二人选。而郭富城也凭借在《父子》中的出色表演,再次荣膺台湾金马奖影帝称号。

所以我觉得我们合作很好的,他绝对演的好。还有他跟那个小孩子的沟通是很自然的。我觉得这可以说对他个人来讲是一个突破的演出。

饰演阿宝的小演员吴景滔今年只有九岁,他凭借《父子》一片连夺金马奖最佳男配角、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新人三项大奖。巧合的是,他的母亲司马燕也曾是一位演员,并且还在谭家明的电影中扮演过角色。

这个是很偶然的巧合,因为他的妈妈(司马燕)从前在我的戏里面演出过。后来我老板提供给我,她说,(司马燕)你记得么,她有一个小孩子,很可爱,很好的,你要不要看一下,我一看那个照片,我就觉得,这个小孩子的气质很好,我就跟他碰面了。

吴景滔从来没有演过电影,并且他出身优越,根本不知道苦难是什么滋味,但是他把一个可怜小孩演得活灵活现,给谭家明的判断力打了满分。

他最可贵的地方是他很自然,他很纯真。他的领悟力是很强,因为这个角色是很重的,从头到尾,他比杨采妮的戏,其他女演员的戏还多。他很可以担的起这个角色,很了不起。

《父子》这部影片从头到尾都显得质朴无华,完全不见了当年新浪潮时代导演们对形式、自我的标榜追求。然而,就是这部不事雕琢,毫无噱头可言的电影,却在2007年度台湾金马奖和香港金像奖的角逐中大获全胜,网罗了八个极具分量的奖项;在视觉电影风行的当代,给观众送去了久违了的心灵震颤与感动。

他的影片中的情感很真实 、很强烈

尤其是《父子》这部影片

这部影片带领观众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让人们能够去揣摩人物心中的情感

影片中,因父母分手给孩子造成的身心伤害,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家庭解体了,成年人可以选择逃离来获得解脱,而孩子却如同一叶纸鸢,孤独的旋转,彷徨地生活。电影看似在警示人们---父子之间应该如何相处、怎样沟通。可事实上,它揭露了一个难堪的、却永久存在的真相----在自私的欲望和真爱面前,人,永远都不知道该怎样选择。谭家明以悲悯的情怀描述底层人的生活状态,他选择了一个凌厉的角度把世俗的父子恩怨上升到了诗意的空间。点中了我们内心最敏感的穴位,拨动了每个人最脆弱的心弦。

在艺术上面,欣赏程度,谭家明的《父子》是比较高。如果拿《父子》做一个教材去学电影的话,我觉得是满配的。

它应该是在特定的年代和特定的环境之下发生的故事

但是影片之中贯穿的父子情深是任何国家的人都可以理解并为之感动的

《父子》带着酸楚、清粼的泪光扑面而来,它无言地宣告了谭家明从形式的先锋走向心灵的探索。他关注的不再是出奇制胜的形式,而是沉浸于不可捉摸,找不到出路的普通人的精神世界里。

我从前的作品我不太满意的地方是,我在内容和剧本上面不够扎实。所以很多时候就变成在形式上面比较明显。这个电影我觉得内容和形式配合的很好。

他一直本着创新的感觉,那个时候他开创新浪潮,现在他做这个电影,你会看出来,跟其他的电影有一点不一样,我觉得这个精神还是我们要学习的。

完成了《父子》的创作,谭家明不断接到全球各大影展的邀请,东京国际电影节评价《父子》为“21世纪香港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经典”;罗马影展和釜山影展,为了争夺《父子》在全球的首映权,更展开了一场白热化的拉锯战。而以东方电影为特色的意大利乌迪内电影节为了举办谭家明个人作品回顾展,足足准备了两年之久。

有关他的个人回顾单元我们已经筹划了两年了

因为谭家明的电影非常的具有代表性

他表现出来的电影语言非常的独到

他早期的影片推动影响了香港七十和八十年代整个新浪潮电影的发展

回顾展网罗了谭家明在新浪潮时期的重要作品,甚至还包括他在香港无线电视台时拍摄的多部电视电影。出乎谭家明的意料,他的个人作品回顾展吸引了大批欧洲观众,从清晨到午夜,展映场场爆满。

谭家明的《名剑》

这种片子在意大利很难得一见

这是我看过的全世界最棒的电影

谭家明是一位伟大的导演

我看得他的第一个片子是电影《爱杀》

昨晚看完它后我的感触颇深

相比王家卫等人而言

谭家明的确是香港影坛70年代新浪潮的领军人物

我非常喜欢他的影片《烈火青春》

这影片有香港非常优秀的演员出演并且展现了他们的优秀演技

也反映出了那个年代年轻人对生活的大胆追求

当然很开心,我觉得很荣幸,他们那么喜欢我的电影,我觉得他们是真的看得懂这个电影。最重要拍一个电影出来,要讲一个故事,你最好的愿望就是可以感动人。

在乌迪内,谭家明成了自己的观众,他和热情的影迷一起投入地看完了所有的影片。在欧洲观众的眼里,他是一位值得去结交的新朋友,而从谭家明的立场来看:只有站在自己的对面,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有人说,谭家明十七年后复出拍摄《父子》标志着一种回归,他从反传统最终又回到了现实主义的路线上来;还有人说,谭家明的复出只是他闲居幕后、不甘寂寞的一次玩票,因为他现在的主业仍旧是大学教授,他并没有宣告:就此重返台前、大干一场;而谭家明始终都将自己置身于各种争论之外,从不做解答。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是,无论落脚在哪里,电影都是他生命中永恒不变的坐标。

责编:赵蕾

1/1

更多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