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二氯甲烷的 物化性质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hgspace.com/dic/e/1tegsex7.html 在 2018-12-11 10:11:26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二氯甲烷MSDS,物理性质,化学性质,CAS号,分子式,分子结构图,分子量-化工词典
   
 

您的位置:化工词典 > 二氯甲烷

  英文化工词典
1、物质的理化常数
中文名称
二氯甲烷
英文名称
Dichloromethane
中文别名
甲叉二氯; 甲撑氯; 氯化次甲基; 亚甲基二氯; 亚甲基氯; 二氯亚甲基; 氯化亚甲基
英文别名
Methylene chloride; Methane dichloride; Methylene dichloride; narkotil; Plastisolve; R 30; Refrigerant 30; solaesthin; solmethine
CAS号
75-09-2
EINECS号
200-838-9
分子式
CH2Cl2;H2CCl2
分子量
84.93
InChI
InChI=1/CH2Cl2/c2-1-3/h1H2
分子结构
二氯甲烷的分子结构图
熔点
-97℃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33;
沸点
39-40℃
闪点
水融性
20 g/L (20℃)
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
熔点(℃): -96.7
沸点(℃): 39.8
相对密度(水=1): 1.3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93
饱和蒸气压(kPa): 30.55(10℃)
燃烧热(kJ/mol): 604.9
临界温度(℃): 237
临界压力(MPa): 6.08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25
引燃温度(℃): 615
爆炸上限%(V/V): 19
爆炸下限%(V/V): 12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用途
用作树脂及塑料工业的溶剂。广泛用于医药、塑料及胶片等工业。
安全术语
S23:;
S24/25:;
S36/37:;
风险术语
R40:;
危险品标志
 Xn:Harmful;
上游
甲烷甲醇氯气
下游
2-氯-5-羟甲基吡啶三唑磷氯嘧磺隆阿莫西林头孢拉定尼美舒利丝裂霉素阿霉素
产品用途
1.具有良好的溶解力,是常用工业溶剂中毒性小、不燃性的低沸点溶剂,对很多树脂、石蜡和脂肪都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主要用作脱漆剂、石油脱蜡溶剂、热不稳定物质的萃取剂、羊毛中提取羊毛脂和从椰子中提取食用油的萃取剂、三乙酸纤维酯电影胶片的溶剂。还广泛用于醋酸纤维、氯乙烯纤维的制造、加工以及灭火剂、冷冻剂、乌洛托品等制造;
2.除用于有机合成外,还广泛用作醋酸纤维素成膜,三醋酸纤维素抽丝,石油脱蜡,气溶胶和抗生素、维生素、甾族化合物生产中的溶剂,以及金属表面漆层清洗脱脂及脱膜剂;
3.用作溶剂、萃取剂、诱变剂。用于植物遗传研究;
4.用于谷物熏蒸和低压冷冻机及空调装置的制冷。在聚醚型尿烷泡沫塑料生产中用作辅助发泡剂,以及用作挤压聚砜型泡沫塑料的发泡剂;
5.由于沸点极低,是难燃性的溶剂而被广泛地使用。除了作航空发动机、精密机械等的洗涤溶剂外,还可作涂料的剥离剂,也还可和其他溶剂适当混合,用于各种工业洗涤;
6.是层析分离的常用的洗脱剂和萃取分离的常用溶剂;
7.用于电子工业。常用作清洗去油剂。
生产方法
1.甲醇氨化法甲醇在气化器中气化后,同后续反应分离出的氯化氢混合,经催化剂氧化铝或以活性炭或浮石为载体的氯化亚酮或氯化锌,也可用载于活性炭上的磷酸为催化剂,在加氢氯化器中于350℃进行反应,生成氯甲烷。气态反应产物在水洗塔或碱洗塔中分别用冷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未反应的甲醇和氯化氢后,送入脱氢塔,用硫酸再次洗涤除去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甲醚和水,得到氯甲烷。氯甲烷与氯气在410~420℃反应,生成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同时还生成少量四氯化碳。经骤冷,分成含二氯乙烷的液相和含未冷凝的氯化氢,未反应的氯甲烷,氯气的气相。气相分离出氯化氢、氯甲烷和氯气分别循环使用。液相先送入吸收塔用稀碱和水洗涤,除去四氯化碳,再送入精馏塔通过共沸蒸馏和精馏,分别获得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
2.甲烷氯化法将甲烷、氯气与循环气混合后,送入反应器,于380~400℃进行热氯化反应。气体反应产物经冷却器冷却至70~80℃后,送入氯化氢吸收塔,用水吸收除去气体产物中的氯化氢,再送入碱洗塔,用碱液中和除去残留的盐酸和游离氯。经过净化后的气体产物经压缩、冷却、冷凝为粗氯化物。粗氯化物送入蒸馏工序,经各个蒸馏塔分别蒸出氯甲烷,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不凝气除一部分放空外,其余与新料混合循环使用。控制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400~420℃,配料比CH4∶Cl2=4∶1,可得以二氯甲烷为主的产品;
3.以工业品二氯甲烷为原料,用原料体积的1/8~1/10的浓硫酸洗涤数次至酸层无色,再用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次,用量为原料体积的1/5,用水洗涤二次。然后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吸出清液后蒸馏,收集中间馏分,即得二氯甲烷纯品;
4.氯甲烷氯化分光氯化和热氯化两种工艺。
(1)光氯化是将氯甲烷与氯气在4000kW光照下进行反应,反应产物经碱洗、压缩、冷凝、干燥、精馏而得成品;
(2)热氯化是将氯甲烷与氯气按(2~2.5)∶1(质量)配料,于反应温度为400℃,反应压力为0.2MPa下进行反应。
反应产物经水洗、碱洗、压缩、冷凝、干燥、精馏而得成品。
储运方法
1.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2.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3.包装注意事项: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593/1912
2. 对环境的影响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对水生生物应给特别注意。还应注意对大气的污染。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人类接触的主要途径是吸入。已经测得,在室内的生产环境中,当使用二氯甲烷作除漆剂时,有高浓度的二氯甲烷存在。一般人群通过周围空气、饮用水和食品的接触,剂量要低得多。据估计,在二氯甲烷的世界产量中,大约80%被释放到大气中去,但是由于该化合物光解的速率很快,使之不可能在大气中蓄积。其初始降解产物为光气和一氧化碳,进而再转变成二氧化碳和盐酸。当二氯甲烷存在于地表水中时,其大部分将蒸发。有氧存在时,则易于生物降解,因而生物蓄积似乎不大可能。但对其在土壤中的行为尚须测定。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经口属中等毒性。
  急性毒性:LD501600~2000mg/kg(大鼠经口);LC5056.2g/m3,8小时(小鼠吸入);小鼠吸入67.4g/m3×67分钟,致死;人经口20~50ml,轻度中毒;人经口100~150ml,致死;人吸入2.9~4.0g/m3,20分钟后眩晕。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4.69g/m3,8小时/天,75天,无病理改变。暴露时间增加,有轻度肝萎缩、脂肪变性和细胞浸润。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5700ppm。DNA 抑制:人成纤维细胞5000ppm/小时(连续)。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250ppm(7小时,孕6~15天),引起肌肉骨骼发育异常,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异常。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阳性,人类不明确。关于病人是否应把二氯甲烷视为动物和人的致癌物,动物实验数据和人类流行病学数据尚不充分。然而,鉴于最近在对大鼠和小鼠的吸入研究中的发现,且这些数据在任务组会议之后已可加以应用,故应将二氯甲烷视为一种对人类潜在的致癌物。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能发出剧毒的光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水质检测管法;气体检测管法
气体速测管(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 来源 类别
气相色谱法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空气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水质
气相色谱法 《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固体废弃物
气相色谱法 《城市和工业废水中有机化合物分析》王克欧等译 废水
色谱/质谱法 美国EPA524.2方法 水质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0mg/m3
中国(待颁布) 饮用水源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2mg/L
中国(GHZB1-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III类水域) 0.005mg/L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7.5mg/L
日本(1993) 环境标准(mg/L)  地面水:0.002
废水:0.02
土壤浸出液:0.002
嗅觉阈浓度 150ppm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度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勘察不烯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控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废料同其他燃料混合后焚烧,燃烧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气。焚烧炉排气中的氮氧化物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柚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沐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泡沫、二氧化碳。


hgspac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05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