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滇池文化   滇池与沿岸景观的变迁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dgj.km.gov.cn/dcwh/667097.shtml 在 2016-11-18 01:40:26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滇池文化-滇池与沿岸景观的变迁
当前位置:首页 > 滇池文化 > 正文
滇池文化-滇池与沿岸景观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22日    作者:市滇管局管理员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这是名闻全国的《大观楼长联》,它是清代名士孙髯翁写下的赞美滇池的杰作。“五百里滇池”是诗人的夸张吗?不是。
古滇池岂止五百里,它一望无垠,曾经有1000平方公里之大,至孙髯翁写长联时的滇池虽然已大为缩小,但仍比现在大。滇池为什么越来越小了?
 
滇池的得名与形成
 
滇池古称滇南泽,又名昆明湖。关于滇池名称的由来有三种说法。据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说:滇池因“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这是从地理形态上讲。另一种说法是寻音考义,认为“滇者,颠也。”也有的认为是彝语的“甸”,即大坝子之意。第三种说法,是从民族称谓来考证,《史记·西南夷列传》载:“滇”,在古代是这一地区最大的部落名称,楚将庄蹻入滇后,变服随俗称滇王,故先有滇池部落,才有滇池名——可能这一说法更加可信。
滇池位于昆明坝子中央,东起呈贡县旁,西至西山之麓,北临大观公园,南入晋宁县内,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平均宽约7公里,面积约为30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1886米,蓄水量12.9亿立方米,平均水深4.4米,最大水深(“海眼”)10.3米。湖岸线长约150公里。滇池是云贵高原淡水湖泊中的头号大湖,在全国淡水湖中居第六位。滇池是国家重点保护水域之一,属长江水系内陆高原湖泊。
滇池流域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地处长江、珠江和红河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流域面积为2920平方公里,注入滇池的大小河流共有20余条,其中以盘龙江最大,此外是柴河、金汁河、马料河、昆阳河、海源河、宝象河、东大河、梁王河、呈贡大河、西白沙河等。海口河是滇池唯一的出湖河流,因河道中有形若螳螂的沙滩分布而名螳螂川。螳螂川从富民注入普渡河,汇入金沙江。
滇池属地震断层陷落型湖泊,大约中生代末与新生代初(距今约7000万年),古盘龙江已发育,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使昆明附近成为宽浅的谷地。到新生代中新世晚期(约在1200万年前),云南大地发生多次间歇性的不等量上升,后又出现南北向的大断裂。断层线以西,地壳受到抬升,形成山体陡峻的西山,似从湖畔拔地而起;断层线以东相对下沉,加之晋宁县西南部与玉溪市交界的刺桐关山地的抬升,导致古盘龙江南流通路被阻,积水而成为古滇池。
还有一种说法与此说吻合,认为古滇池属红河水系,从刺桐关流入红河,后来当滇池水域降在1940米以下后,经过漫长岁月,刺桐关抬升海口河下沉,滇池出流受阻才改道由海口河向西转北流入金沙江水系。
古滇池几乎淹没了整个昆明坝子,面积约为1000平方公里,据推测,当时湖岸线约比现水面高出10米。今天的昆明市区都在昔日的古滇池之底。今天昆明市地下发现的草煤,就是由古滇池内的水草演变而成的。
以后昆明坝子发生新构造上升运动,加剧了海口河的侵蚀,海口河被切深,同时再加上入湖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湖内沉积使湖底增高,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古滇池的流出量加大,滇池的水位开始下降,其水面呈变小的趋势,逐渐形成又浅又小的今日滇池。
近年在湖底最深处发现两个“海眼”,其中一个南北长320米,东西宽约150米,是供水的泉源还是出水的“漏斗”,还有待研究。
 
滇池的变迁
 
《昆明水利志》中所绘的“滇池变迁图”,让我们形象地看清了滇池在不同历史时期步步缩小的过程。古代的滇池北起松花坝,南至晋宁宝峰,东到呈贡王家营,西到今马街山脚。在战国至西汉的古滇国时期,滇池东北岸的水位已下落至1915米左右,今落索坡、龙头街和黄土坡附近的大片丘陵和平地已露出水面。至唐宋时期滇池水位降到了1890米,滇池水面有510平方公里;元朝水面缩小到410平方公里,明朝为350平方公里,清朝为320平方公里,今天已不到300平方公里。滇池的库容也与面积同步不断减少,唐宋时18.5亿立方米,到清代为16亿立方米,1947年估算约15.7亿立方米,今天仅13亿立方米左右。
在庄蹻入滇前,滇池周边已经有彝族和哈尼族的先民“叟”部落在这里生活了,楚将庄蹻从夜郎(今贵州)进入古云南,攻占了滇池地区后,看到这里有大片肥沃的土地,且生产有了一定发展。后因秦朝夺取了黔中,断了楚兵归路,庄蹻无奈之下便“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史记·西南夷列传》),也就是当了滇人之王,号称庄王。晋城一带是古滇国和之后的汉益州郡的中心。庄蹻建立古滇国这段历史,是滇池周边最早出现的政权,从此,滇池与周边居住者的关系日益密切,滇池也被较多地载入了史册。
西汉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张骞出使大夏(今阿富汗),归来时对汉武帝说,见到蜀布、邛竹杖,系从身毒(今印度)贩运到大夏。中国至大夏,受匈奴阻隔,汉武帝便派人到云南寻找出使身毒的路,被滇王所阻,因当时滇国周围三面是水,汉武帝欲征服滇国,便在长安凿“昆明池”演习舟船。孙髯翁《大观楼长联》中写的:“汉习楼船”,指的就是这段历史。
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王朝兵临滇池,滇王常羌举国投降,归顺汉朝,武帝赐“滇王之印”,命令他继续统治滇国。为加强中央对“西南夷”的控制,设置了以滇池地区为中心的益州郡,下设郡县,其中有以滇池命名的滇池县,县址在今晋宁、呈贡一带。
云南部分地区被纳入汉王朝版图之后,中原对云南更加关注,历史文献开始对滇池及周边有了较多记载,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云:“滇池县郡治,故滇国也。有泽水,周回二百余里所以深广。”
魏晋南北朝期间,滇池水位继续下落,至唐宋时期滇池水位降到了1890米,滇池水面有510平方公里,滇池水退至今弥勒寺、螺丝湾一带,滇池东岸和北岸大片土地露出水面。
南诏建成拓东城(昆明前身)后,在西山高峣和今官渡各修建了一个水路码头,前者称西渡口,后者名东渡口,之后官绅、商贾、渔民、工匠在两渡口之间往来频繁,今官渡一带逐渐形成繁荣的集市,“官渡”之名,也因过往官员常从这里下船登舟而得。大理国时的鄯阐演习(昆明城防主将)高生世喜欢乘舟游“烟水杳霭”的滇池,游得高兴就停舟官渡,饮酒赋诗,被称为“停舟烟会”(见《创建官渡妙湛寺碑记》),文人雅士们也争相仿效,“朝泛昆池艇,夜归官渡村”,相沿成习。
南诏时的滇池北岸靠近今东寺街北段,当时所建的东西寺塔都在滇池之滨,双塔倒影十分迷人。位于今书林街与东寺街北端的鱼课司街靠近滇池边,是一个熙熙攘攘的鱼市场,因此官府在此地设立了征收鱼税银子的衙门“鱼课司”,从此这里一直叫“鱼课司街”。在南诏时期,此街还建过昆明最早的文庙(见明天启《滇志》)。
唐代南诏所建拓东城原城址在盘龙江东岸与金汁河之间,宋代的大理国沿袭拓东城旧址建鄯阐城,后来为何要放弃原址,又跨过盘龙江来到西岸在偏北方向重建新城?原来史学家大多认为,宋宣和元年(1119年)因战乱,拓东城几乎被夷为平地,才把新城改建在西北边。据近年在东西寺塔附近考古发现,旧城被毁固然是迁城原因之一,变迁的主要原因,其实是水患。因“城际滇池,三面皆水”,洪水一次次淹没了城市和乡村,逼迫拓东城向五华山、圆通山一带的高地靠拢。(见吴长坤、卢彬主编《盘龙江文化大观》)
元初赛典赤来云南时,滇池一方面湖面缩小,水位下降至1892米左右;另一方面又常常泛滥成灾。赛典赤考察昆明山川地貌和历次洪灾后得知:水患的主要原因是流入滇池的河道及出水口——海口与流出河道淤塞,导致水流不畅,江水及滇池水位升高造成的。为彻底解决灾患,赛典赤对流入滇池的盘龙江等六条河流作了疏浚,对滇池的出水口——海口与螳螂川河道进行疏通拓宽,以泄滇池之水,使出入水量保持相对平衡。又在昆明北部建松花坝水库以拦洪蓄水。还把盘龙江水分流入金汁河,既增强了泄洪作用也扩大了灌溉面积。
治理滇池工程浩大,耗时3年,到至元十五年(1278年)始告结束。工程完工后一年,为昆明人造福的赛典赤因积劳成疾而病逝。赛典赤对滇池的治理,顺应了滇池流域的水循环要求,改善了农田水利条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保护了中庆城,为昆明城随后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世界上的很多事有得便有失,这一工程解除了昆明城市的水患,还“得壤万余顷,皆为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而副作用也明显,滇池水位降低了2米,湖面缩小为410平方公里,湖水退至今得胜桥、巡津街一带。元代后期的官渡已远离滇池边,再也不是“停舟烟会”、渔灯点点的水陆码头了,原来是湖湾的地方此时新建了佛寺(另有说法是明代滇池水面缩小,海岸才远离了官渡)。10年前笔者在官渡还见到一些房屋的土筑墙上嵌满了螺丝壳,这些都是滇池在这里留下的湖的痕迹。官渡码头虽然风光不再,云津码头(在今得胜桥)却人气很旺,元人王升的《滇池赋》可以为证,诗云:“千艘蚁聚于云津(今),万舶蜂屯于城垠。”
元代大德年间来昆明为官的李京,在《初到滇池》一诗中有“天际孤城烟外暗,云间双塔日边明”之句,也许是南诏时建于湖畔的塔,此时虽然与滇池拉开了距离,但是古代没有高大建筑遮挡,还是被畅游滇池的宣慰使李京看到了。
自元代的1278年疏挖海口河到明朝初期的100多年时间,昆明又因滇池排水不畅而多次成灾,据《明史》载: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弘治五年(1492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多次“昆明滇池水溢,民为患。”弘治十四年,官府无法再与滇池敷衍,只得组织“军民卒数万人挖滇池,遇石则焚而凿之,于是水落数丈,得池畔腴田数千顷,夷汉利之。”(《滇史·云南志》)这次疏浚河道,增加了千顷田地,又付出了缩小同等滇池水域的代价,这一时期的滇池面积已缩小为350平方公里。
滇池,似乎不满于人们的侵略,湖面被一次次缩小,所以一有机会就重新扩张,一次次朝周边溢出。从1501年,到明末的百余年内又因“滇池水溢”,昆明遭了十余次大洪灾,昆明城中一片汪洋“撑船入市”,出现“斗米三钱(银)”的米价暴涨现象。
明代以后滇池面积继续缩小,徐霞客游滇池时,“出省城,西南二里下舟……是为草海”,即从西坝坐船,从昆明去晋宁州则是由“南坝下船”。从中可见,明末时滇池虽已缩小,不过仍比今天大得多,今西坝、南坝都在湖边。
昆明城中有不少带“湾”字的地名,有人说这些地名都是滇池在这里驻足留下的湖湾,当然此话有些绝对,不过除如安街三转湾外,可以说带“湾”者,不是滇池水曾经“湾”过那里,就是滇池之源的江河水“湾”过,它们都与水域脱不了关系,比如佴家湾、董家湾、韩家湾,滇池水是否曾经在那里“湾”过,因笔者孤陋寡闻,暂未找到证据(在上古时期它们都曾淹没在滇池中,也许之后的什么时期曾出现过湖湾),不过它们至今还与流入滇池的金汁河与西坝河有关。
今潘家湾,是元末滇池湖岸线西移出现的,因该地居民多姓潘,故称“潘家湾”。为防滇池水泛滥,在这里建了镇龙庵。之后随着滇池水位继续降低,湖湾消逝了。1959年又把流入滇池的鱼翅河覆盖为暗河,于是这里可能还有潘姓人家,却再也没有水的痕迹,再也没有“湾”了。
如今是热闹的小商品市场的螺蛳湾,《妙湛寺碑记》中曾说此地因地下有螺蛳堆积集层而称“蜗洞”,故名“螺蛳湾”。
盘龙江是注入滇池的主要江河,原来从松华坝至滇池入湖口,河的流程并不长,随着滇池的缩小,湖岸线日渐移向西南,盘龙江的河道也相随向西南延伸。先是从今得胜桥一带延伸至双龙桥附近入湖,之后又延伸至今南坝一带(明末),然后一直来到今海埂村才进入滇池。盘龙江的得名,一因流程长,蜿蜒曲折似长龙,二因雨季水势汹涌,壮若游龙。
明代之前滇南来的马帮,从不直达昆明,到了昆阳滇池边就转头,货物搬上昆阳船,横穿滇池直驶云津码头。到明代,滇池水域缩小后,昆阳货船沿盘龙江来到德胜桥,入夜还有船只进入,因而码头灯火不灭,也许这就是“云津夜市”的前身。
迤西马帮则到西山高峣转头。这些昆阳大船不仅带来滇池周围的粮食、木石建材、水果蔬菜,还带来远自开远、蒙自、文山的种种特产。
清朝初年,统治云南的吴三桂心思不在百姓身上,贪图享受,密谋反叛,无视水灾隐患,仅康熙年间昆明即遭水灾10多次。为了治涝,先后疏挖海口河、盘龙江等河道10多次,其中以雍正九年即1731年工程最大,除加高了盘龙江等部分河堤外,还把梗塞在海口河中的牛舌滩、牛舌洲和老埂挖掉,使湖水得以直泄,滇池水位下降后又造田1万3千多公顷。
乾隆在位的几十年间昆明又遭水灾20多次,御史钱南园的老家也几次被淹,据《续修昆明县志》载:“清·乾隆四十二年(1775年)六月中,昆明大水,毁民居无算,庐舍荡无遗。”此时有黄士杰写下了《昆明海口图说》、《云南省城六河图说》,徐蹈写了《晋宁水利论》等专著,提出新的治理滇池的理论和方案。
钱南园在回乡办理母亲丧事的守制期间专门作了考察,写了《六河说》的建议和著名的《六河歌》,并捐资治水。孙髯翁曾写下了《盘龙江水利图说》的治水建议,在附文中记录了洪水为患的惨状:“民间房屋片瓦无存。东西南三城竟成汪洋,二十四铺皆为大海,三市街撑船往来。”
一再泛滥的滇池,在孙髯翁吟颂“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之际,已经比历代小之又小了,只剩320平方公里了,假如髯翁能在元代之前看到更加“空阔无边”的滇池,也许就会用更大的数字来形容滇池之大了。
元、明、清三代为根治昆明水患以增大滇池潮水的排泄,达到排涝造田目的,从1276年至1731年的500年间在自然因素与人为干预的共同作用下,滇池水位共下降了6.8米左右,面积缩小了190平方公里。至光绪十四年(1888年),昆明终于成了云南最大的坝子,良田沃土,一马平川。
民国政府虽然只存在了几十年,昆明的水灾却发生了20多次,几乎平均每隔一年就有一次。为缓解水患,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昆明水利局曾组织修挖昆明河道27处,1940年又挖掘盘龙江淤泥,培土护岸。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2月在松花闸上游约7千米处建混凝土重力坝,名谷昌坝,对昆明地区防洪抗旱起了较大的作用,“免除干旱涝者二万二、三千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昆明的水患仍然未消除。1950年至1953年,政府先后动员市民义务劳动,疏浚盘龙江,筑成部分石堤。1957年9月两次暴雨,盘龙江超过历史最高水位,淹田地万余亩(《昆明市志长编》)。经政府组织了10万军民堵塞决口,加固河堤,奋战3天,才排除险情。1958年至1959年又改建盘龙江上桥梁的桥孔,疏浚盘龙江河道。1959年又在松花闸原址加高了拦河坝,增大了水库面积,谷昌坝被淹没在松花坝水库里。
1966年至1967年又将盘龙江部分河道改直,加砌河堤和石护坡。在江上建机械闸门、排涝泵站。又在玉带河头设启闭闸,分流盘龙江洪水。经不断治理,到1988年之后盘龙江的水患终于得到彻底治理,盘龙江是流入滇池的主要江河,这使滇池的压力也大大获得缓解。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国内一些省掀起了围湖造田的热潮。中国是个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国家,各地想增加几万亩良田,其主观愿望也无可指责,然而当时大部分人缺乏生态环保意识,昆明也步其后尘,跟着做了蠢事,发起了“以粮为纲”,向滇池要粮的“围海造田”运动,广泛发动群众日夜奋战,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填去了草海约20平方公里水域。从此滇池调节昆明气侯的功能被打了折扣,后来发现这些新造的田并不适宜栽种,在这里办的农场连年亏损,1980年后这片新大陆部分退田还湖,其余另作他用。
 
沿岸景观的变迁
 
滇池及其沿岸自古就是游览胜地。近年在滇池东岸石寨山发掘出的铜鼓上即可看到滇池荡舟的游乐图:有人立于船头吹芦笙,有人翩翩起舞,有人且饮且歌。这是两千年前滇王时代的情景。
滇池周围有大小数十个山峰,山环水抱,天光云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天然画卷。环游滇池,既可追寻古滇王墓的踪迹,探索古滇文化的源头,又可游览有渔村风帆点缀的观音山,还可走进云南民族村去观赏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登上巍峨的西山之巅,眺望滇池,更让人心旷神怡,不由得要吟诵孙髯翁“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喜茫茫空阔无边”的名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滇池,在不同的时辰、不同的气侯、不同的角度给人以大不相同的风姿与感受。在风和日丽的朝阳下步入大观楼,呈现在眼前的是像少女般温柔的、似湖泊般秀丽的滇池;当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时置身白鱼口翠谷或海口花猫嘴,映入眼帘的则是充满阳刚之气的具有大海气魄的另一个滇池。
翠湖怎么成了滇池沿岸的景观呢?这并非笔误,穿过时间隧道,回到唐宋时期,看到的就只有一个大滇池,没有什么翠湖,当时这里的滇池是个美丽的湖湾,它的东北面有圆通山和五华山等山峰环抱。翠湖此时还是滇池的一部份,有诗为证:“昆明滇池三百里,菜海与之为一体”,翠湖旧名“菜海子”。它是元代疏浚海口之后,滇池水位大为降低,才逐渐与滇池分离开的,但还“藕断丝连”,仍有河道经洪化桥一线与滇池草海相通。明初向西拓城翠湖才被围入城中。镇守云南的沐英曾在这里屯军,上千匹军马常在湖旁的河中洗浴,所以此河得名“洗马河”。因湖中有地下水源源不断涌出,又称“九龙池”。明代中叶有人在湖中种荷,荷花盛开时,这里成了游览地。清康熙年间,总督范承勋与巡抚王继文在翠湖建来爽亭,又在岛上建“碧漪亭”(即今湖心亭),自此翠湖成为昆明一景。清道光年间和民国初年分别在湖中筑了两条贯穿东西南北,成“十”字交叉的堤,之后翠湖逐渐成了著名游览区。民国初期翠湖被辟为公园,后来一度被占为军营、机关。20世纪50年代之后,经政府多次整修,翠湖已成为城内的主要公园之一。
滇池旁的西山(由太平山、罗汉山等组成)早在唐代的《蛮书》中就出现了,书中说“在昆池西岸,与拓东城隔水相对”,“山势特秀,池水清澹”。西山的部分山峰唐代叫碧鸡山,元明以来称太华山,因这些山在城西,昆明人习惯统称为西山。西山与古滇池是古代地质运动所生的一对“双胞胎”,地壳变化出现断层,断层线以西受到抬升,以东相对下沉形成了东边是湖,西边是山的美景,西山龙门就建在断层崖上。
最早在碧鸡山上建盖别墅的是大理国鄯阐侯高智升,他极具旅游开发的眼力,别墅建成后,高智升常“驾舫涉海……登高望远,携朋载酒,陟华亭峰顶,玩赏龙泉,临波放歌”。侯爷开了先河,步其后尘的登临者源源不断。之后有高氏子孙高贤、高政来到别墅,将此山命名为“华亭山”。
元至治三年(1323年)玄峰禅师得高氏之助,在华亭山建成圆觉寺,后来香火渐旺。明朝初年,朝廷派人整修扩建殿堂,明天顺六年(1462年),英宗御赐该寺新名为“华亭寺”(《敕赐华亭寺碑记》)。明末至清代华亭寺两毁两建,清代又改名为“大圆觉寺”。民国初年虚云法师得云南督军唐继尧之助,扩建此寺,奠定了今之华亭寺格局,并改寺名为“靖国栖云寺禅”。寺名几经更改,民间则始终称之为华亭寺。明代谪滇的状元杨升庵曾久居太华山麓之碧峣精舍,并为寺中写下“一水抱城西……”的楹联,至今仍悬挂于寺内。明末徐霞客在游记中写了《太华山记》,清代御史著名书画家钱南园也留下了对子。
西山还有始建于元代的太华寺和雕凿于清乾隆年间的龙门。明清之后畅游滇池登临西山,已不仅是官员和墨客的风雅,逐渐成了寻常百姓的时尚。今天观山望海有了更佳选择,可从龙门上小石林乘缆车直下海埂,从缆车上俯视滇池,千重波涛,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海埂是海中升起的一道天然长堤,东起盘龙江入湖口,西与西山相对,长约3.5公里,横亘于滇池。它是由盘龙江、东白沙河等河流携带来的大量泥沙与西南风形成的湖流共同作用堆积而形成的:河流与湖流仿佛作对抗“游戏”,一个带着泥沙往西南跑,一个由风推着往东北行,从而堆成这道堤。沉积而形成,至清朝中叶,因水位继续降低,“海埂”,才逐渐露出水面。堤中有一条缺口成为航道。海埂成了划分深海区与浅海区的天然界线,埂以北,称为“草海”,水面不足全湖面积的3%,最大水深约5米;以南为滇池主体,称为“外海”。西端渡口原建有一庙,称新庙。民国期间,公生大药房曾泽生曾在海埂建中西合璧海滨别墅。之后海埂渐成风景区。1970年“围海造田”后,海埂的东北面已成大片田地,海埂已名存实亡,不再是海中之“埂”。1980年后部分田地退田还湖,另一部分地被建为云南民族村和大型高原体育训练基地。
大观楼的出现,也是滇池缩小的产物,宋元时今大观楼周边还是波涛滚滚的滇池,至明代陆地渐自显露出水面,成为多个小岛,周围仍是一片水乡泽国,明初沐英常在滇池训练水师,曾把这里辟作花园,因此地与太华山隔水相对,故取名“近华浦”。稍后有僧人乾印到此讲经,兴建观音寺。清康熙年间,巡抚王继文,在水中小岛上建起了一座三层楼,须摆渡方能登楼,周边配以亭子水榭。登临四顾,碧波万顷,可谓洋洋大观,乃取名“大观楼”。楼成后远近高人韵士纷纷选胜登临,饮酒赋诗,十分热闹。乾隆年间昆明名士孙髯翁到此,触景生情,“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畅饮之后,写下了被誉为“海内第一联”的《大观楼长联》,此联让大观楼更加增色,之后咸丰皇帝又赐“拔浪千层”扁额,大观楼锦上添花,成为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齐名的中国四大名楼之一。之后大观楼毁于战火,同治年间修复。民国初年,唐继尧拨款修茸后辟为公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观楼并入了几个私家花园,大兴土木后,更是洋洋大观。
在滇池西岸中部,有一座孤峰伸入湖中,形似巨龟,龟口大张,似欲尽吞滇池之水,此山名观音山。此地“风波汹涌,行舟困难”,常有船只出事。明成化十年(1474年)黔国公命建观音殿以镇海,故得名。滇池是一个造福于云南人,特别是昆明人的湖泊,可是在这里有些撒野,人们无奈其何,只得借助神灵的力量加以镇摄。聪明的古人还想到也许海的问题与“龟头”(山)有关,于是又在寺前“龟头”上建了一座镇山之塔,既镇海又镇山。从此每年农历六月十九观音成道之日,朝圣香客络绎不绝,以求菩萨显灵庇护众生,至今数百年经久不衰(除“文革”时期外)。明嘉靖年间,悟真、明全二僧又募建后殿。之后曾作多次修葺扩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又重修。
白鱼口在观音山东南4公里的滇池边,为一山谷,因每逢汛期小白鱼群集,到此产卵而得名。徐霞客在游记中提及,此地有温泉,乘舟人过往都要登岸沐浴。谷中有石砌楼房“磊园”,似欧洲古堡,为民国初年昆明市长庾恩锡所建的中西合壁别墅。1953年白鱼口辟为云南省工人疗养院。
滇池沿岸还有昆阳郑和故里、晋宁盘龙古寺、官渡金刚宝塔等与滇池不无关系的名胜古迹,限于篇幅只能割爱了。可以说郑和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闻名的航海家,与滇池的哺育密不可分。
 
让高原明珠重放光彩
 
现在的滇池日渐缩小,面积大约只有30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1886米。
近60年它缩小的速度更快了,1982年有关专家分析滇池航拍片和历史资料,推断1938~1957年滇池缩小了15.5平方公里,1978年又比1957年减少23.3平方公里。从1938~1978年的湖水面积共减少38.8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减少近1平方公里。古代也曾多次多次疏浚滇池排水河道,使滇池面积缩小,为什么副作用不明显,而现代的“围海造田”却给滇池带来很大伤害?古代滇池水域面积比现在大得多,且原来周边人口少,整个生态环境好,所以,减少了一小点影响不大。现在滇池已经越来越小,且周围生态环境恶化,再去切割就似雪上加霜。
滇池有“高原明珠”之誉,它是昆明人的母亲湖。从某种意义上讲,滇池的存在是昆明市存在的前提,可以说没有滇池就没有昆明市。滇池是昆明市区域生态系统的核心,昆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依托。
滇池对灌溉农田、吞洪吐涝、方便航运、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此外它还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水产资源,滇池水域缩小之后这些作用也随之削弱,资源也随之减少。所以,它的变化,与昆明的城市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滇池容量变小的趋势虽然由来已久,古已有之,但是近、现代有更严重的倾向,除“围海造田”直接切割了滇池外,还有间接的“填海”,当然这也是自然界古已有之的行为,海埂就是江河泥沙造成的。然而,江河携带泥沙的多少,人是有责任的。据有关研究资料指出,近些年平均每年入湖泥沙量约有40万吨,滇池内总淤积量约为5610万立方米,使滇池湖盆变浅,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些惊人数字是如何产生的?原因就是前些年过度的毁林开荒,乱砍乱伐,致使昆明地区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50%下降到15%。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每逢雨季,大量泥沙被入湖江河源源不断地携入滇池。
近年来滇池的污染十分严重,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治理的“三湖三河”之一。滇池污染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下面是20世纪不同时期对滇池水质的几项测试数据,看了令人触目惊心!
60年代滇池无论草海还是外海水质均为2类,70年代为3类,80年代草海和外海的水质分别为5类和4类,90年代水质进一步恶化。分别为超5类和5类。30年来,水质下降了3个等级。
水体的透明度50年代时草海可达2米,外海为1米左右,有的地方甚至清澈见底。80年代草海只有0.40~0.60米,外海为0.65~0.75米。90年代最差,草海的透明度只有0.25米,外海的透明度只有0.41米。
50年代,滇池的水生高等植物十分丰富,植被占湖面的90%以上。到70年代末期,植被面积不到20%。海菜花群落为滇池的主要特征之一,60年代前,草海曾因海菜花繁茂而被称为“花湖”。70年代海菜花已寥寥无几。今天,海菜花已被水葫芦取代,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
过去滇池水产资源丰富,有多种鱼类,其中以鲤鱼产量最高,金线鱼最名贵。但是由于近年水质的污染,生物群种结构已产生不良演变。50年代中期滇池尚有水生植物44种,而80年代中期减少到29种;滇池原有鱼类23种,其中土著鱼15种,现在土著鱼只剩下4种了。
有民谣说滇池: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还在受害。这是滇池污染渐变过程的真实写照。1970年前的海埂是滇池最负盛名的海滩。每当夏日来临,十里海岸,人山人海,游泳的、划船的、垂钓的、嬉戏的……热闹非凡。随着滇池污染的加剧这样的场面已经多年不见了。
造成滇池水污染的有三大原因。首先是,滇池地处昆明城市下游,是昆明盆地最低凹地带,所以客观上成了昆明的“排污桶”。这个“桶”必须不停地接纳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含有农药化肥的农业污水,加之滇池流域城镇化迅速发展又增加了污水数量。据统计,每年排入滇池的污水约2亿立方米,即2亿吨左右。其次是,滇池属于半封闭性湖泊,缺乏充足的洁净水对湖泊水体进行置换。另外是,在自然演化过程中,滇池湖面缩小,湖盆变浅,内源污染物堆积,进入老龄化阶段,还有人为加大湖水排泄量和降低周边森林复盖率,更加速了老龄化进程。
滇池水质变坏,危及昆明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也影响到滇池周围景观的价值,使高原明珠大为失色。
为了净化滇池的浑浊波涛,1988年之后,昆明相继成立了滇池综合治理办公室和滇池管理局、滇池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等机构;相继出台了《滇池保护条例》、《滇池污染综合治理方案》、《滇池综合整治大纲》等文件,提出“分流截污、防洪调蓄、优水优用、疏浚清淤、减污增容;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引水济昆、新辟水源”的整治方针。投入污染治理的经费突破了40亿元。整治的总目标是:用十五年或更多的时间,完成滇池流域根本治理,基本恢复滇池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采取了打涝进入滇池河流上的漂浮物,部分土地退耕还湖、退坝还湖,新建一些人工湿地,封闭滇池周边采石场等多种措施。最近几年这些措施有效地缓解了滇池生态环境的恶化,却未完全根治滇池污染。
最近已封闭了滇池周边采石场,还准备从外流域引水置换滇池水,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滇池会重现“高原明珠”的光辉。
 
    参考文献:
1.《昆明市志》民国十三年编。
2.《云南风物志》余嘉华主编 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第2版。
3.《新编昆明风物志》主编 卓维华 执行主编 朱净宇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4.《地理教学》1997年第2期。
5.《盘龙江文化大观》吴长昆 卢彬主编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