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地理气候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zunyi.gov.cn/zmzy/ljzy/dlqh/201508/t20150814_353996.html 在 2017-10-17 00:24:21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地理气候--遵义市人民政府

地理气候

2017年01月20日

来源:遵义年鉴

作者:谢尊修


位置面积  遵义市(地级市)位于国西南,贵州北部,云贵高原东北部。贵州省第二大城市、新兴工业城市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黔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西电东送能源基地之一。地理位置在北纬27°8´~29°12´东经105°36´~108°13´之间。市域东西绵延254千米,南北相距230.5千米。北面与重庆直辖市接壤南面与省会贵阳市接壤,东面与本省铜仁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相邻,东南面与本省的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相邻,西南面和本省的毕节相邻,西面与四川省交界。中心城区南到省会贵阳市140千米、北达重庆市239千米。全市国土面积30762平方千米,为贵州省总面积的17.5%。遵义为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定为中国革命老区。先后被授予的称号还有: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酒文化名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中国特色休闲城市等。

地形地貌   遵义市处于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在云贵高原的东北部,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1600米,在全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全市山间平坝面积占7.4%,丘陵占30.7%,山地占61.9%。大娄山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横其间,成为天然屏障,是市内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在地貌上把遵义市划分为两大片,南片占全市总面积的37.6%,北片占62.4%。山南是贵州高原的主体之一,以低中山丘陵和宽谷盆地为主,一般耕地比较集中连片,土地利用率较高,是粮食、油料作物的主要产地。从乌江谷缘到大娄山脉,明显可见三级台地:最低一级海拔高度1000~1200米,中间一级1300~1350米,最高一级1500~1600米。山北以中山峡谷为主,山高谷深,山地垂直差异明显,耕地比较分散。全市海拔最低处在赤水市白云乡泥滩坝,海拔215米;最高处是大娄山山脉在境内的最高峰--桐梓县北面狮溪镇漩凼,海拔2222米。根据成因,全市地貌类型可分成三大类:溶蚀地貌区、溶蚀构造地貌区和侵蚀地貌区。其中以溶蚀和溶蚀构造地貌(岩溶地貌)分布最广,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75%。

山脉 大娄山山脉构成市内地形的主要骨架。此山脉西起毕节地区,东北延伸至四川省境,既是乌江水系与赤水河的分水岭,又是贵州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界山。其本市中部的一段,呈现向南东突出的弧状,海拔在1500~2000米之间,相对高差多在500米以上。山势北陡南缓。最高峰金佛山,海拔2251米,位于重庆市南川区。遵义境内著名山峰有汇川区境内的金鼎山,海拔1608米;绥阳县宽阔水太阳山,海拔1755米。著名的娄山关,处于大娄山主脉的脊梁上,东西两侧为小尖山锁峙,气势磅礴,十分险要,古人称此关为“万峰插天,中通一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为川黔交通锁钥。隘口海拔1226米,南北高差为400米的峡谷,川黔国道蜿蜒穿过关口,川黔铁路和崇遵(兰海)高速公路则从娄山腹内穿隧道而过。

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岩体崩塌、地面塌陷和地震等类型。遵义最早的地震记载,是明代弘治八年(1495年),至今500多年间,全市范围内共发生地震37次,烈度和震度最高的一次是清光绪二年(1876年)仁怀河西里的地震,烈度5度,震级为4.5级。其余各次地震,没有破坏性的记载。气象灾害:主要有春旱、夏旱、秋风、倒春寒、霜冻、雨淞(凌冻)、绵雨、暴雨、冰雹、大风等。

土地 土壤  根据土地评级,全市属于1~4级适于农林牧发展的“多宜性”地约占土壤面积的39%,属于5~7级适宜林牧发展的“双宜性”地约占58%,属于8级的农林牧均“不宜性”地约占3%。全市土壤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6%(包括自然土和水田、旱地)。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68.9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3.38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2.8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31千公顷;烤烟种植面积68.0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56千公顷。另有蔬菜种植面积272万亩,优质辣椒种植面积176.1万亩,高粱种植面积67.1万亩;茶园面积150万亩。全市土壤类型:低山丘陵盆地区,主要分布着黄壤、石灰土、水稻土、潮土,土地利用率较高;低中山地区,主要分布着石灰土、紫色土、粗骨土,水土流失严重;海拔1400米以上的山区,主要分布着黄棕壤,多为林牧用地。

【生态环境与环境质量】  全市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已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5个,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和单位113个。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9.46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9.57%。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即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务川管理站。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市级2个,县级8个。2013年,市中心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345天,优良率94.5%。酸雨频率3.3%。12县(市)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9条河流18个地表水监测结果显示,丰水期达到或优于水环境功能区划规定类别的有17个,水质达标率88.9%,比上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平水期达到或优于水环境功能区划规定类别的有16个,水质达标率88.9%;枯水期达到或优于水环境功能区划规定类别的有15个,水质达标率83.3%。中心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海龙、北郊、南郊水库月度监测结果显示,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其余12个县(市)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亦为100%,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中心城区除1、4类功能区夜间噪声等效声级年均值分别超标1.33和4.87分贝外,其余功能区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年均值均达标。全年能源消费总量175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0%。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3%。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