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   次获 同一  捐献造血干细胞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s://weibo.com/2514256341/J7DgLAnwE?mod=weibotime 在 2023-06-30 23:52:14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鹤壁#俩鹤壁汉子同一天捐献造血干细胞... 来自鹤壁融媒 - 微博
#鹤壁#【俩鹤壁汉子同一捐献造血干细胞】“感谢你们的无私大爱,你们捐献造血干细胞,为血液病患者送去了重生的希望。”6月18日,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红十字会工作员为我市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点赞。

浚县善堂镇中心卫生院医务工作者孙新华,鹤壁天海环球电器有限公司职工、斑马救援队队员王超,同一天为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种子”。孙新华、王超分别成为我市第18位、19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河南省第872位、873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同一天开启“生命接力”

当天8时左右,河南省肿瘤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相比往日“热闹”了许多。“今天有两位志愿者一起捐献造血干细胞。”工作人员一边介绍一边忙碌着。

孙新华和王超分别躺在两张造血干细胞提取病床上,当护士把针头扎进他们的手臂,病床旁的血细胞分离机开始运行起来。原本盘绕在机器上的透明胶管渐渐被鲜红的血液填满,静脉里的血液通过机器抽出并提取出造血干细胞。

浚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于红湖激动地说:“这几天我一直陪着他们,看着他们打动员剂,也见证了他们的义无反顾。”

原来,所有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在捐献前几天都会打动员剂,这是为了促进造血干细胞通过动员剂释放到外周血中。

谈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孙新华与王超纷纷表示,从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到接到配型成功的消息,再到完成捐献,他们从来没有犹豫过。“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做这件事情。既然可以尽一份力挽救别人的生命,我们一定会义不容辞!”孙新华言语坚定,王超也形容这是一场“生命接力”。

孙新华:以最好的状态捐献“生命种子”

33岁的孙新华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他爱岗敬业,疫情防控期间也冲在一线。“疫情防控刚开始的时候,他在高速路口值班,经常从下午5点忙到第二天凌晨5点。当时天气很冷,每天他都被冻得手脚冰凉,我很心疼他。”孙新华的妻子张静说,丈夫外表文静,像柔弱书生,但丈夫内心很强大,只要认定的事情就会拼尽全力。

张静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2012年,孙新华在一次无偿献血中,听工作人员讲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在简单了解情况后,孙新华当即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当时我们还在谈恋爱,一晃8年过去了,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双儿女。”张静说,他们平时工作很忙,但一家人有很多甜蜜的记忆。

“我是3月份接到通知的,等了8年配型成功了,我终于可以圆梦了。”孙新华说,接到通知后,他开始锻炼身体,以最好的状态捐献“生命种子”,为患者带去重生的希望。

当天完成捐献后,孙新华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挽救生命是我们的职责。这次用这样的方式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我感觉很有意义。”

据了解,采集结束后,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会被送往受捐者所住的医院,进而移植入受捐者体内,“生命种子”将发挥作用。

王超: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34岁的王超是一家公司的职员,也是鹤壁斑马救援队的队员。工作之余,他经常义务参加车辆道路救援、寻找走失老人和儿童等志愿服务工作。“我们做志愿者就是为了帮助别人。今天完成捐献,可以帮助到别人,我很开心!”王超说。

2010年6月,王超在一次献血时,了解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并当即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我们都是普通职工,这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孩子眼中的爸爸成了英雄。”王超的妻子郑红丽说,她陪伴丈夫到郑州捐献造血干细胞,9岁的孩子时刻关注着爸爸的情况。

“爸爸吃饭了吗?爸爸睡觉了吗?孩子每天都会打好几通电话问爸爸的情况。孩子还让爸爸养好身体,说这样才能帮到患病的人。”谈到孩子,郑红丽笑着说。

郑红丽说,她以前也有过担心,还在网络上查阅了很多相关知识。“他是我们家的顶梁柱,他的健康是我最关注的。当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没有危害时,我们的信念更加坚定了。”(晨报记者 刘倩倩)
欢迎新用户
o p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