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讲述人:邱达民,文博专家、市博物馆原馆长
海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他在世时经历了两个“16年”。第一个“16年”是出仕当官的“16年”,第二个“16年”是罢官闲居的“16年”。300多年后,这位在琼山滨涯村(现海口市龙华区滨涯村)入土为安的清官又经历了一个“16年”。这第三个“16年”是海瑞墓从被毁到修复的“16年”。因为多年从事文博工作的关系,我对这一段历史有真切的感受。
“文革”十年动乱开始的1966年,一大帮造反派到海瑞墓园破“四旧”,扒土掘坟。墓里只有几绺头发、几颗牙齿、几根残骨和几枚铜钱。那几枚铜钱一碰就碎作了粉状。那些头发、牙齿、残骨被放到一个盒子里游街示众,最后被焚烧扬灰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了应有的尊重。海瑞墓园被毁16年后的1982年,市政府拨款100余万元重修海瑞墓,修复了主墓、牌坊及墓园外的石望柱(华表),新建了海瑞陈列室,特邀廖沫沙题写匾额上“海瑞陈列室”5个字。陵墓坐东向西,直径3.3米,高3.5米。墓前高4米、刻着“明皇敕葬资善大夫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赠太子少保谥忠介海公之墓”的石碑,是明代原物。陵园大门的青灰色石牌坊上刻写着“粤东正气”4个红色大字。百米长的花岗岩条石铺成的甬道直通主墓,墓前有一石龟占据道中,甬道两旁排列着石羊、石马、石狮及石翁仲。陵墓格局与杭州的岳坟相似。
1996年至1997年间,市政府再拨款500万元,扩建海瑞墓。新建了海瑞石雕像、碑廊、扬廉轩、不染池、清风阁、八方亭,种养松、柏、竹、椰等植物,墓园面积由5000平方米扩大到10000平方米。全长141米的碑廊,存放着当代34位书法名家赞誉海瑞的真迹碑刻。扬廉轩门柱上刻写的楹联是海瑞的诗句:“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墓园的布局、建筑的设计都有寓意,让人们在参观浏览中体会海瑞的精神、品格和思想境界,获得历史感悟、艺术享受和思想启迪。每一处建筑都有名称,其中“不染池”得自宋人周敦颐《爱莲说》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内涵丰富,受到各地游客的好评。1996年11月,国务院批准海瑞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复后的海瑞墓里虽然没有尸骨、衣冠,但它并不是一座空坟,因为它保存着海瑞的精神、人民的怀念、历史的评价。每年阴历二月二十日是海瑞祭日,当地百姓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墓前祭祀。而多年来,前往海瑞墓凭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专家学者、海外侨胞、国内外游客也是络绎不绝。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纪委原书记吴官正来海南考察,他到海瑞墓园参观时说:海瑞的精神今天仍然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来海南一定要到海瑞墓看看。
目前,海瑞墓正在申报全国廉政教育基地,这是一件大事,堪以告慰先贤、警策世人、启迪后昆。 (记者曾纪祯整理)
保护文化遗产留住椰城记忆
岁月如水,历史如鉴,海瑞墓毁修的历史留下了教训和启示。经历浩劫的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凝结着祖先智慧与汗水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见证,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民族文化的“DNA”,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尊重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留住城市记忆。
历史是根,文化为魂,传统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血脉和延续基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植根于当代伟大的实践,又渊源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吸取传统“和”文化的有效资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必须保持这样的清醒:如果离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及其文化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赓续绵延的记忆载体,保护文化遗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海口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留存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众多的人文景观,如骑楼街区、传统民居、五公祠、天后庙、古城墙、秀英炮台、丘浚故居、冼夫人纪念馆、耆年硕德坊、玉龙泉龙婆庙等物质文化遗产及海南八音、公仔戏、琼剧、新坡军坡节、龙塘民间雕刻、海南椰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椰城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保存它们就是留住了可以触摸到的历史,留住了城市的记忆、城市的灵魂。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如果被损毁而消亡了,那么它们负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也必然会被冲淡或消亡。我们对此须臾不可忘记,务必从文化遗产传承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及价值观念,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高度,深刻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切实搞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保护文化遗产,需要政府部门作主导、领导干部当表率,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辞反复强调,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市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城市的灵魂,是我们城市最大的、不可忽视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城市以文化论输赢,就是凭借这种资源。
我市建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和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着手制定颁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并委托有关机构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我市近年来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修缮的投入是历史上最多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加大了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全社会的文化自觉,形成人人关心、参与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面对不断加快的现代化进程,海口人要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清醒的文化自觉,肩负起保护文化遗产的重大责任,使我们的城市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相互促进。(真言)
![]() |
更换频道
更换频道
新闻排行
国内
国际
社会
网评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