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建置历史沿革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dali.gov.cn/dlzwz/5118905030266585088/20120327/260898.html 在 2019-04-30 14:42:46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文化大理
 
 
文化大理
畅游大理
视频大理
 
打 印    
 
建置历史沿革

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西汉王朝发巴蜀兵数万人击劳浸、靡莫,“以兵临滇”,“滇王”降汉,西汉王朝在“滇王”统治区设置了益州郡。同年,汉王朝派郭昌、卫广往击大理地区阻挡汉使的“昆明”部落。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和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郭昌又两次率兵往击“昆明”部落,“后数年,复并昆明地”,在大理地区设置了叶榆、云南、邪龙、比苏4县,属益州郡管辖,从此大理地区正式纳入汉王朝的疆域。

叶榆县:《汉书地理志》载:“叶榆,叶榆泽在东,贪水首受青蛉,南至邪龙入仆,行五百里。”据《新纂云南通志·地理考十二》载,叶榆县地在今大理市、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一带。

云南县:《新纂云南通志·地理考十二》载:“县名云南自汉相沿以迄于清,今为祥云县,即汉云南县故地……。云南之名初仅一县,后为一郡,又后称一省也。”云南县地在今祥云县、弥渡县一带。

邪龙县:《汉书·地理志》载:“贪水南至邪龙入仆”,古之仆水即今礼社江,贪水即今白崖江,白崖江西南向流至南涧县境入礼社江,今巍山县、南涧县、漾濞县即邪龙县故地。

比苏县:据《新纂云南通志·地理考十二》考证,比苏在永昌东境,今云龙县即比苏县故地。

永平十年(67年),东汉王朝把益州郡西部的叶榆、云南、邪龙、比苏、不韦、巂唐6县分出,置益州西部都尉,治所设在巂唐县(今云龙县南、保山市北)。

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王柳貌派遣其子向汉王朝表示“内属”,汉明帝在哀牢地区新设了哀牢县和博南县(今永平县),并把原益州西部都尉所辖6县与这两个新设置的县合并,正式设立了永昌郡,治所在不韦县。《后汉书·郡国五》载:“永昌郡,明帝永平十二年分益州置。洛阳西七千二百六十里。八城,户二十三万一千八百九十七,口八十九万七千三百四十四……巂唐、比苏、叶榆、邪龙、云南、哀牢(永平中置,故哀牢王国)。博南(永平中置)。”

东汉时期,大理地区隶属于永昌郡,原西汉时设置的叶榆、邪龙、云南、比苏四县不变,并新设置了博南县(今永平县)。

公元220~280年,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被称为南中,为蜀国的一部分。

南中自古称为“夷越之地”,刘备建立蜀国后,派邓方为广来降都督。邓方死,李恢继任。蜀章武元年(221年),孙权通过交趾太守士燮,遥署雍凯为永昌郡守。雍凯“恩信著于南土”,在他的煽动下,“南中诸郡,并皆叛乱”。建兴三年(225年)春,诸葛亮率众南征,秋平四郡。诸葛亮安定南中后,有鉴于大姓势力过大难制,把大郡划为小郡,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永昌郡置云南郡。此时,东汉永昌郡辖区内的大理地区5县分隶于永昌、云南二郡。比苏县(云龙)、博南县(永平)属永昌郡;云南县(祥云、弥渡)、邪龙县(巍山、南涧、漾濞)、叶榆县(大理、洱源、剑川、鹤庆)属云南郡。

公元265年西晋王朝建立,为了加强对云南的统治,泰始七年(271年)晋王朝把蜀汉设立的南中四郡分化出来,设立宁州。《晋书·地理志》载:“宁州,于汉魏为益州之域。泰始七年,武帝以益州地广,分建宁、兴古、云南、交州之永昌,合四郡为宁州。统县四十五,户八万三千。”西晋增加了“州”这一级高于郡之上的行政建置,大理地区分属宁州的云南、永昌二郡。据《晋书·地理志》载:云南郡“统县九,户九千二百。云平、云南、弄栋、青蛉、姑复、邪龙、叶榆、遂久、永宁”。其中云平县为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年)立,今地为宾川县域。

增置云平县后,云南郡在西晋时领有9县,其中云南(祥云、弥渡)、云平(宾川)、邪龙(巍山、南涧、漾濞)、叶榆(大理、洱源、剑川、鹤庆)4县均在今大理州地域;永昌郡领有8县,其中比苏(云龙)、博南(永平)2县在今大理州地域。

南朝时期,中原正处于封建割据的局面,云南相继为宋、南齐、梁、北魏、西魏、北周统治。从当时云南的行政建置看,虽然朝廷更迭频繁,但基本上沿袭了西晋时期的建置体制,即州、郡、县三级制,州为宁州,郡、县的设置变化较大。《宋书·州郡志》说:“地理参差,其详难举,实由名号骤易,境土屡分,或一郡一县,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离和。”今据《宋书·州郡志》和《南齐书·州郡志》分述于后。

刘宋王朝时,宁州领郡十五,领县八十一,今大理州地域分属于云南郡、东河阳郡、西河阳郡。

云南郡:《宋书·州郡志》载:“云南太守,晋太康地志云,故属永昌。何志刘氏分建宁、永昌立。领县五。”其中云南(祥云、弥渡)、云平(宾川)、邪龙(巍山、南涧、漾濞)3县在今大理州地域。

东河阳郡:据《宋书·州郡志》载:“晋怀帝永嘉五年,宁州刺史王逊分永昌、云南立。”所领东河阳(今大理市洱海以东之地及宾川县一带)、叶榆(今大理市洱海以西之地及洱源县一带)2县均在今大理州地域内。

西河阳郡:据《宋书·州郡志》载:“晋成帝分河阳立,领县三。”其中比苏县(云龙)在今大理州地域内。

公元479年,肖齐王朝继刘宋王朝统治宁州,在肖齐王朝统治的23年内,先后派了四个宁州刺史和最后一个益、宁二州刺史。据《南齐书·州郡志》载,今大理州地分隶于宁州之云南郡、东河阳郡、西河阳郡、永昌郡。云平(宾川)、邪龙(巍山、南涧、漾濞)2县属云南郡;东河阳(大理市凤仪)、叶榆(大理市喜洲)2县属东河阳郡;比苏县(云龙)属西河阳郡;博南县(永平)属永昌郡。

隋文帝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杨坚派遣韦冲为南宁州总管,在云南设置了恭州、协州和昆州。

《隋书·史万岁传》载:开皇十七年(597年)“先是南宁州刺史爨元来降,拜昆州刺史。既而复叛。遂以万岁为行军总管,率众击之。入自蜻蛉川,经弄栋、次大勃弄、小勃弄、至于南中。贼前后屯居要害,万岁皆击破之,行数百里,见诸葛亮纪功碑铭其背曰:‘万岁之后,胜我者过此。’万岁令左右倒其碑而进,度西二河,入渠滥川,行千余里,破其三十余部,虏获男女二万余口。诸夷大惧,遣使来降,献明珠径寸。”史万岁平昆州叛乱,其行军路线取道今楚雄大姚县至大理州一线,“蜻蛉川”、“弄栋”今地为楚雄州大姚、姚安,大勃弄、小勃弄今地为大理州祥云、弥渡,西二河即今西洱河,渠滥川今地为大理市凤仪。据此,隋代今大理州地域当属昆州。

唐朝对大理地区的经营始于武德四年(621年),唐遣使到洱海地区招抚“昆明”蛮诸部。武德七年(624年),州都督府长史韦仁寿将兵五百人,到西洱河,“承制置八州十七县,授其豪帅为牧宰”。

据《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所载,唐初,今大理州地域分别隶属于剑南道的戎州都督府和姚州都督府。

《旧唐书·地理志》载:“戎州中都督府,隋为犍为郡。武德元年,改为戎州,……贞观四年(630年),以开边属南通州,于州置都督府,督戎、郎、昆、曲、协、黎、盘、曾、钩、髦矛、尹、匡、裒、宗、靡、姚、微十七州。”戎都督府领17个羁縻州,今大理州的祥云、弥渡、大理、永平等县分别隶属于戎州都督府之宗州、匡州、曾州、髦州。

宗州:原名西宗州,武德七年(624年)置,贞观十一年(637年)改名宗州,领县三:宗居、石塔、河西。宗居县在今祥云县云南驿一带,为州治;河西县在今祥云县普淜一带。

匡州:原名云南州,武德七年(624年)开置,贞观三年(629年)改为匡州,领县二:勃弄、匡川。勃弄县在今弥渡县红崖一带;匡川在今祥云县一带。

曾州:武德四年(621年)置,西接匡州,领县五:曾、三部、神泉、龙亭、长和。曾县为州治,在今凤仪;神泉县,在今大理市喜洲一带;龙亭县,在今大理市上关一带;长和县,在今大理市太和村一带。

髦州:原名西濮州,武德四年(621年)置,贞观十一年(637年)改名髦州,领县四:濮水、青蛉、歧星、铜山,南接姚州。据《新纂云南通志·地理考十二》载,濮水县在今宾川县南境;青蛉县在今宾川县北境平川一带;歧星、铜山二县也在今宾川县境内。为了抵御吐蕃势力南下,唐朝锐意经营洱海地区,麟德元年(664年)五月,于弄栋川置姚州都督府,每年差兵募五百人镇守。《新唐书·地理志》载,姚州都督府隶十三羁縻州:于州、异州、五陵州、袖州、和往州、舍利州、范邓州、野共州、洪郎州、日南州、眉邓州、登备州、洛诺州。据《云南各族古代史略·云南历代建置表》载,和往州在鹤庆县境内;舍利州在洱源县江尾一带;野共州在今鹤庆县;眉邓州在今剑川县马登一带;登备州在今洱源县邓川一带;洛诺州在今洱源县坦坦厂一带。

唐初,今大理州地域内散见于史籍的州名有波州、蒙舍州、阳瓜州、沙壶州、河东州、越析州、浪穹州、邓赕州等。波州在今祥云县城一带;蒙舍州、阳瓜州、沙壶州在今巍山、南涧一带;河东州在今大理凤仪;越析州在今宾川县境;浪穹州、邓赕州在今洱源县境。当时,洱海及其周围地区羁縻州林立,究其原因:其一,是当时洱海地区处于“有杨、赵、李、董等数十姓,各据一州,大者六百,小者二、三百户。无大君长,不相统一”的政治状态;其二,是唐蕃在洱海地区争夺日趋激烈,唐朝为抵御吐蕃势力南下计,对洱海地区势力较大的部落首领都授予职衔,即“授其豪帅为牧宰”,用以巩固唐朝的统治。

公元7世纪中叶,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较大的民族部落,史称“六诏”。六诏是:蒙舍诏、蒙巂诏、施浪诏、浪穹诏、登赕诏、越析诏。

蒙舍诏:在今巍山县南部。《蛮书》卷三载:“蒙舍,一诏也,居蒙舍川,在诸部之南,故称南诏也。”

蒙巂诏:在今巍山县北部及漾濞县一带。

施浪诏:在今洱源县邓川城南青索一带。

浪穹诏:在今洱源县北部。

邆赕诏:在今洱源县邓川一带。

越析诏:在今宾川县境内。

公元8世纪30年代,南诏在唐朝的支持下,合六诏为一,统一了洱海地区,其地域据《新唐书·南诏传》所载:“居永昌、姚州之间,铁桥之南。”在此期间,南诏曾先后接受了唐朝委任的“刺史”、“台登郡王”、“云南王”、“南诏王”、“滇王”等封号。

天宝八年(749年)至天宝十三年(754年),唐南诏间爆发了“天宝战争”,在其后40年的时间内,南诏不断向外发展,拓宽了版图,建立了东接贵州西部和越南北部,南括西双版纳,西抵缅甸北部,西北与吐蕃的神川(今丽江)为邻,东北达戌州(今四川)宜宾的多民族集合体国家。今大理州地域是南诏的中心统治区。南诏的地方行政建置分为十睑区、六节度区和二都督区,其中,十睑区均在今大理州地域。十睑:苴咩睑(阳睑)、云南睑、白崖睑(勃弄睑)、品澹睑、登川睑、蒙舍睑、大厘睑(史睑)、蒙秦睑、矣和睑、赵川睑。《蛮书》载,“睑者,州之名号”。

苴咩睑:《蛮书》载:“太和、苴咩谓之阳睑。”据考,苴咩睑今地为大理。苴咩睑有太和城、羊苴咩城。皮罗阁时,南诏的都城由蒙舍诏迁至太和(今大理市太和村),异牟寻时又迁到羊苴咩城(今大理城西)。

云南睑:在今祥云县云南驿一带。

白崖睑:《蛮书》卷五载,“白崖城在勃弄川,依山为城。”今弥渡县红崖即白崖城故地。

品澹睑:《蛮书》卷六载:“云南城西隔山有品澹,亦名清字川,尝为波州。”在今云南驿(云南城)西,隔山为祥云县城,据此,今祥云县城一带当为品澹睑。

登川睑:《蛮书》卷五:“过登川城,旧登川也。南去龙口十五里。”今上关为龙口城旧地,登川睑当在今洱源县邓川一带。

蒙舍睑:蒙舍睑在蒙舍诏故地,南诏迁都后,即以其故地为睑,在今巍山南部一带。

大厘睑:亦称史睑、史城。《蛮书》卷五载:“大厘城南去阳苴咩城(大理城西)四十里,

北去龙口城(大理市上关)二十五里。邑居人户尤众。”今大理市喜洲当是大厘睑故地。

蒙秦睑:蒙秦睑即蒙,秦与嶲字音相近。在今巍山北部及漾濞一带。

矣和睑:矣和睑即矣苴和城,为施浪诏故地,在今洱源县邓川城北的青索一带。

赵川睑:《景泰云南通志》载:“赵州即赵川睑也,与白崖(弥渡县红崖)、云南(祥云县云南驿)二睑接壤”,据此,赵川睑当在今大理市凤仪一带。

六节度:弄栋、永昌、银生、剑川、拓东、丽水,其中今大理州北部剑川、鹤庆一带为剑川节度辖区。

剑川节度:剑川纳入南诏统治范围始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南诏德化碑》载:“阁罗凤与中使王承训同破剑川。”天宝战争后,由于南诏“北臣吐蕃”,剑川又成为吐蕃势力范围。贞观十年(794年)异牟寻归唐,南诏军队攻破吐蕃铁桥城。据《新唐书·南诏传》载,“异牟寻收铁桥已来城堡一十六,擒其王五人,降其众十余万”,重新设置了剑川节度。剑川节度辖区在今洱源县以北,金沙江以南地区,即今剑川、鹤庆、丽江一带。

云南节度:驻云南城。天宝战争中,姚州残破,南诏乃于云南睑置节度以管辖云南之地。咸通五年(864年),迁云南节度驻弄栋城,称弄栋节度。

查史籍记载和考古资料,南诏统治期间,在今云南各地修筑了不少城市,以今大理州地域内修筑的城市为多。

南诏时期大理州地域内的城市有:太和城、石桥城、石和城、羊苴咩城、龙口城、龙尾城、登川城、大厘城、白崖城、云南城、龙于图山城等。

太和城:原为“河蛮”所居之地,开元二十五年(737),皮阁“逐河蛮”,夺据太和城,南诏都城由蒙舍迁至太和。据《读史方舆纪要》卷117载;“其城周十余里”。《蛮书》卷五载:“太和城,北去阳苴咩城一十五里,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太和城遗址至今犹有保存,在今大理市太和村西,俗称“草帽街”之处。

石桥城:据《南诏德化碑》载,南诏皮阁兵出蒙舍,首攻石桥城。石桥城遗址在今下关天生桥附近。

石和城:在今大理市凤仪飞来寺附近。

羊苴咩城:《新唐书·南诏传》载:大历十四年(779年)十月,异牟寻与吐蕃合兵入寇,大败而还,“异牟寻惧,更徙苴咩城,筑袤十五里”。《蛮书》卷五载:“阳苴咩城,南诏大衙门。上重楼,……楼前方二三里,南北城门相对,太和往来通衢也。”羊苴咩城作为南诏的都城,城市及王宫建筑规模宏大,据古籍记载和今尚存大理城西的古城墙分析,羊苴咩故城当在今大理城西。

龙口城:《蛮书》卷五载:“蒙归义……取大厘城,仍筑龙口城为保障。”龙口城是南诏的军事要塞,今地为大理市与洱源县交界处的上关。

龙尾城:是南诏都城的南部屏障,扼交通要道,凭险筑就。《蛮书》卷五载:“龙尾城,阁罗凤所筑。萦抱点苍南麓数里,城门临洱水下。河上桥长百余步。过桥分三路:直南蒙舍路,向西永昌路,向东白崖城路。”龙尾城在今下关西洱河北岸,南城墙西起天生桥,东至大关邑。今下关老城,系明代所修筑。

登川城:又名德源城,遗址在今邓川城东约一公里处。

大厘城:又名史城,是南诏国的重要商业城镇。《蛮书》卷五载:“大厘城南去阳苴咩城四十里,北去龙口城二十五里。”大厘城遗址在今大理喜洲,据调查,今喜洲周围村寨犹保存“城东村”、“城西村”、“城南村”名称。

白崖城:白崖城在勃弄川,即今弥渡红崖。今红崖镇西1公里处有一古城,是白崖城旧址。

云南城:南诏阁罗凤时兴建而成,在今祥云县云南驿。

龙于图山城:龙于图山系南诏发祥地,1959年云南省博物馆作过发掘,证明这里系一处南诏古城遗址。

南诏后期,权臣擅政,宫廷内部展开了激烈的权利争夺。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南诏权臣郑买嗣杀死南诏王隆舜。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又杀死隆舜的儿子舜化贞及其幼子,并将南诏王室八百人杀死在五华楼下,夺取了南诏政权,号称大长和国。

后梁乾化四年(914年),大长和国出师四川,大败而还。后唐天成二年(927年),权臣剑川节度杨干贞灭大长和国,扶持清平官赵善政为王,号称大天兴国。10个月后,杨干贞又废掉赵善政,自立为王,号称大义宁国。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通海节度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推翻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

大理国的版图,据《元史·地理志》载:“东至普安路之横山,西至缅甸之江头城,凡三千九百里而远;南至临安路之鹿沧江,北至罗罗斯之大渡河,凡四千里而近。”羊苴咩城继南诏之后,仍为大理国的都城,称之为紫城、皇城,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宋朝曾先后封赠大理国王为“云南八国都王”、“云南大理国主”、“云南节度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上柱国”、“大理国王”等封号。

大理国的建置,前期沿袭南诏制度,仍设赕、节度、都督,后期废节度、都督,而以府郡代之。前期置有十赕:

  赕:在今大理市喜洲。

  赕:在今洱源县邓川一带。

宁北赕:在今洱源县城。

蒙舍赕:在今巍山县。

  赕:在今大理市凤仪。

白崖赕:在今弥渡县红岩一带。

云南赕:在今祥云县云南驿一带。

  赕:在今祥云县城。

云龙赕:在今云龙县旧州一带。

河东赕:在今宾川县境。

鹤庆、剑川两县仍属剑川节度辖区。

大理国后期,行政建置的名目有府、郡、镇、部(赕、甸),部(赕、甸)隶属于府、郡。今大理州地域内的建置如次:

凤羽郡:在今洱海北部地区,领赕()四:邓赕(洱源县邓川)、宁北赕(洱源县城)、云龙甸(云龙)、喜赕(大理市喜洲)。

天水郡:在今洱海南部地区,领赕()七:赵赕(大理市凤仪)、白崖赕(弥渡县红岩)、河东赕(宾川县)、云南赕(祥云县云南驿)、品赕(祥云县城)、蒙舍镇(巍山县)、开南县(巍山县境内)。

谋统府:府治在今鹤庆县,领赕二,其中义督赕在今剑川县。

永昌府之胜乡郡在今永平县。

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元兵,从宁夏入甘肃,经六盘山,结集于临洮(甘肃南部),然后进入四川西北部,在松潘地区分三路以进。忽必烈亲率中道兵,过大渡河“经行山谷二千余里”,由今盐源、永胜,直抵金沙江,“乘革囊及伐以渡”,到达今丽江境。忽必烈率军攻取了剑川、鹤庆,由上关进逼大理城。城破,大理相高祥被杀,大理王段兴智逃到滇池地区。1254年春,忽必烈班师北还,兀良合台留镇云南。

公元1254年,兀良合台继续进军,先后平定了大理国的五城、八府、四郡及乌、白蛮三十七部,在昆泽(今宜良)俘获大理王段兴智,大理国亡。

兀良合台平定云南后,“遣使献捷于朝,且请依汉故事,以西南夷悉为郡县”。在取得元朝中央的同意后,兀良合台在云南设置了十九个万户府,万户下设千户、百户。元宪宗六年(1256年),元朝设立了大理上下二万户府。

大理上万户府领有:太和三千户所、德源千户所、浪穹千户所、谋统二千户所、义督千户所、蒙舍千户所、永平千户所。

太和三千户所:元宪宗七年(1257年),立上中下三千户,在今大理市境内。

德源千户所:元宪宗七年(1257年)立,在今洱源县邓川。

浪穹千户所:元宪宗七年(1257),立浪穹千户,在今洱源县北部。

谋统二千户所:元宪宗三年(1253年)为鹤州,元宪宗七年(1257年),立二千户,在今鹤庆县。

义督千户所:元宪宗七年(1257),立义督千户,在今剑川县。

蒙舍千户所:元宪宗七年(1257),以蒙舍立千户,在今巍山县。

永平千户所:元宪宗七年(1257),分永昌之永平立千户,在今永平县。

大理下万户所领有:赵睑千户所、品甸千户所。

赵睑千户所:元宪宗七年(1257),立赵睑千户,在今大理市凤仪及弥渡县红岩一带。

品甸千户所:元宪宗七年(1257),立千户,在今祥云县。

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朝委任赛典赤为云南平章政事,来云南建立行省。赛典赤撤销了原来的万户、千户、百户军事性的建置,改设路、府、州、县,建立了云南诸路行中书省,置路三十七、府二、属州五十四、属县四十七,尚设立了甸、寨、军民府等。元代在云南建立行省,标志着中央王朝对云南统治迈进了一大步,形成了“行省有令则布天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的政令统一局面。

元代云南行省时期,今大理州地域分属于大理路、鹤庆路、威楚路和云龙甸军民府。

大理路:至元七年(1270年),元朝并大理上下二万户府为大理路,治所在今大理城,领有县一、府二、州五。府领一县、州领二县。

太和县: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立太和上中下三千户、中千户立录事司,上下二千户立县。在今大理市境内。

永昌府:至元十一年(1274年)立永昌州,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府,领永平县。

邓川州:至元十一年(1274年),改德源城为州,领浪穹县,在今洱源县邓川一带。

浪穹县:至元十一年(1274年)降为县。在今洱源县北部

蒙化州:至元十一年(1274年)立蒙化府,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路,至元二十年(1283年)降为州。今地为巍山县及漾濞县的一部分。

  州:至元十一年(1274年),赵睑千户改为州,于白崖(今弥渡县红岩)立建宁县,隶属赵州,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并入州。为今大理市凤仪及弥渡县的一部分。

云南州:至元十一年(1274年)立云南州。为今祥云及弥渡县的一部分。

鹤庆路军民府:至元十一年(1274年),罢谋统二千户,立鹤州。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升为府,府治在今鹤庆县,领剑川县。

剑川县:至元十一年(1274)罢剑川千户,立剑川县。

威楚路之镇南州所领定边县,在今南涧县。至元二十二年(1285),立镇南州,领定边、石鼓二县,至元二十四年(1287),革二县为乡,仍隶属镇南州。

此外尚有云龙甸军民府,在今云龙县。

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朝改行省为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诸府州县司;置诸指挥使司,领诸卫所;置提刑按察司,分巡安普、临元、金沧、洱海四道,并察诸府州县司卫所,称为“三司”。明代今大理州地域分隶于大理府、鹤庆府、蒙化府、永昌府和楚雄府。

大理府:洪武十五年(1382年)立为府,领州四、县三、长官司一。

太和县:北有龙首关,亦曰上关;南有龙尾关,亦曰下关。在今大理市地域内。

  州:在今大理市凤仪及弥渡县一带。洪武十五年(1382年)三月立州,南有迷度市二巡检司,定西岭上设有巡检司。领云南县。

云南县:在今祥云县云南驿。元设云南州,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县,隶属大理府;洪武十七年(1384年)又改属赵州。西有品甸,洪武十九年(1386年)四月洱海卫设置于品甸。

邓川州:州治在今洱源县邓川,弥苴去江由州境南入洱海。隆庆三年(1569年)设流官知州。领浪穹县。

浪穹县:在今洱源县北部。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县境西南置有凤羽县,属邓川州,后并入浪穹县。洪武十六年(1383年)置有五盐井提举司,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撤销。境内设有凤羽、普陀崆、上江嘴、下江嘴巡检司。

宾川州:为今宾川县。弘治六年(1493年)分赵州及太和、云南二县地置。在州境东部置有大罗卫。

云龙州:为今云龙县。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为州,明英宗正统年间隶属蒙化府,后又隶属大理府。

十二关长官司:元为十二关防送千户所,洪武中改置为十二关长官司,在今祥云县东北十二关。

鹤庆军民府:洪武十五年(1382年)立为府,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升为军民府,府治在今鹤庆县,领州二:剑川州、顺州,其中剑川州在今剑川县。

剑川州:元为剑川县,洪武十五年(1382年)仍立为县,洪武十七年(1384年)升为州。

蒙化府:元为蒙化州,洪武十五年(1382年)仍立为州,正统十三年(1448年)六月升为府,在今巍山县。

永平县:在永昌军民府东北,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隶属金齿军民司,嘉靖元年(1522年)改属永昌军民府。境东北有上甸定夷关巡检司,东有打牛坪土巡检司。

定边县:在楚雄府西,元至元年间设县,属镇南州,明洪武中改属楚雄府。在今南涧县。

清朝时期,今大理州地域分别隶属于大理府、丽江府、永昌府和蒙化府直隶厅。鄂尔泰任云贵总督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大理地区被划为云南的内地。《蛮司志》卷八载:“版籍其地,加以经化,创置云南、楚雄、临安、大理诸府为内地;更以元江、永昌之外麓川、车里诸地为西南夷,一如旧时成都之视滇池。”

大理府为迤西道治所,大理提督驻地,领州四、县三、长官司一。领州:赵州、邓川州、宾川州、云龙州;领县:太和县、云南县、浪穹县;长官司:十二长官司。

太和县:大理府治所,在今大理市境。

  州:在今大理市凤仪及弥渡县红岩一带。

云南县:明属赵州,清顺治初改隶大理府,在今祥云县。

邓川州:在大理府北,即今洱源县邓川,雍正四年(1726年)废土知州,设流官。

浪穹县:明属邓川州,清顺治初改隶大理府,在今洱源县邓川以北地区。

宾川州:在大理府东,今宾川县域。

云龙州:在大理府西,今云龙县域。

十二长官司,在今祥云县东北十二关地。

丽江府:顺治十六年(1659年)改为土府,雍正元年(1723年)“改土归流”,设流官。领厅二、州二、县一,其中鹤庆州、剑川州为今大理州地域内的鹤庆县和剑川县。

鹤庆州:明为鹤庆军民府,领剑川州、顺州。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降为州,归丽江府。

剑川州:明属鹤庆军民府,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鹤庆降为州后,改隶丽江府。

蒙化直隶厅:明为蒙化府,康熙四年(1665年),置流官,设掌印同知。雍正七年(1729年)楚雄府之定边县(南涧)划归蒙化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为直隶厅。在今巍山县。

永平县:隶永昌军民府,即今永平县。

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云南也于同年农历九月初九日(10月27日)爆发“重九”起义,成立云南省军政府。迄民国元年(1912年),析蒙化、永平、云龙、洱源4县各一部分地置漾濞县;同年,宾川州、剑川州、鹤庆州、云龙州改为县;析云南、赵州、蒙化3县各一部分地,置弥渡县。改蒙化直隶厅为蒙化府,辖漾濞、弥渡2县。民国2(1913)云南省军政府改清朝的迤西道为滇西道,大理地区隶属滇西道。民国3年(1914年),滇西道改称腾越道,大理地区隶属腾越道。同年,太和县更名大理县,赵州更名凤仪县,浪穹县更名洱源县,邓川州更名邓川县,南涧巡检司改为南涧县佐。民国7年(1918),云南县更名祥云县。民国18年(1929年),民国中央政府通令,实行省县两级制,废除道制,大理地区各县直隶省辖。

民国21年(1932年),全省各地设立12个政务视察区,大理地区分属第四区(蒙化、弥渡、祥云)、第八区(凤仪、大理、宾川、邓川、洱源、漾濞、永平、云龙)、第九区(鹤庆、剑川)。民国23(1934),撤销南涧县佐。同年(1934年),全省划分为16个政务视察区。剑川、鹤庆改属政务视察区第十区,永平、漾濞、云龙改属第十一区,大理、凤仪、弥渡、邓川、洱源、蒙化、宾川、祥云改属第十二区。

民国24年(1935年),全省划分为6个政务视察区,大理、凤仪、弥渡、漾濞、祥云、宾川、鹤庆、洱源、邓川、剑川改属政务视察区第四区,永平、云龙改属第五区。民国27年(1938年),全省政务视察区划分为15区,凤仪、大理、宾川、漾濞、祥云、弥渡改属第十一区,永平、蒙化、云龙改属第十二区,邓川、洱源、鹤庆、剑川改属第十四区。

民国27年(1938年)后,政务视察区演变为行政督察区,各区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云南省政府派出机构,代表省政府督察所属各县。地方行政机构由省、县两级,演变为省、区、县三级。民国38(1949),弥渡、祥云属行政督察区第八区,鹤庆、剑川、洱源、邓川、宾川属第十区,大理、凤仪、蒙化、永平、云龙,漾濞属第十一区。

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第七支队、第八支队解放了大理地区的剑川、鹤庆、洱源、云龙、邓川、宾川、祥云、弥渡、蒙化、凤仪等地。同年12月9日,云南省主席卢汉宣布起义。12月下旬,七支队进驻大理,接管政权。1950年2月1日,大理专员公署正式成立,专署驻大理县,辖下关、大理、邓川、宾川、祥云、凤仪、弥渡、蒙化、云县、缅宁、顺宁、永平、漾濞、云龙、洱源15县(区)。1951年下关区改为下关市。1952年缅宁县由大理专区析出,划入缅宁专区。1953年,大理专署移驻下关市。1954年蒙化县更名巍山县,顺宁县更名凤庆县。

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大理专区,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同年11月22日,大理白族自治州正式成立。云县、凤庆2县划入临沧专区;鹤庆、剑川2县由丽江专区改隶大理州;撤销巍山县,分设巍山彝族自治县、永建回族自治县。大理州下辖1市、12县、2自治县,即:下关市及大理、凤仪、漾濞、祥云、宾川、弥渡、永平、云龙、邓川、洱源、剑川、鹤庆12县,巍山彝族自治县、永建回族自治县。

1958年,州内县级行政区划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全州辖1市、4县、1自治县。撤销云龙县,并入永平县;撤销下关市及大理、凤仪、漾濞3县,合并设立大理市;撤销宾川、弥渡2县,并入祥云县;撤销邓川、洱源2县,并入剑川县;撤销巍山彝族自治县、永建回族自治县,合并成立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1961年,撤销大理市,恢复下关市及大理(含凤仪)、漾濞、洱源(含邓川)、云龙、弥渡、宾川6县建置,全州辖有1市、10县、1自治县。

196110月,开始筹建南涧彝族自治县。1963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南涧彝族自治县。1965年,析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部3个区,正式成立南涧彝族自治县。全州辖1市、10县、2自治县。

1983年,撤销下关市、大理县,合并设立大理市。1985年,漾濞县改为漾濞彝族自治县。至1988年,全州辖1市、8县、3自治县。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首府驻大理市。

 

(大理州地方志办公室根据《大理州志》整理)



主办: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2-2316789
承办:大理白族自治州电子政务管理中心   
滇ICP备0500154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29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