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涛
辜鸿铭有“晚清第一怪杰”之称,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由此可见他的名气之大。
1893年,辜鸿铭在协助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备铸币厂时,有一天,铸币厂的外国专家联合请他吃饭,大家对辜很尊重,推他坐首席。宴会上,一个外国人问辜鸿铭:“你能否给我们讲讲贵国孔子之道有何好处?”辜鸿铭立即说:“刚才大家推我坐首席,这就是行孔子之道。如果今天大家都像你们西方所提倡的竞争,大家抢坐首席,优胜劣败,我看这顿饭大家都吃不成了,这就是孔学的好处!”
20世纪初,辜鸿铭先生代表北洋政府出席华府会议。某次酒会上,一位浅薄的美国女士坐在辜鸿铭旁边。望着这个形容古怪的中国老头,她一时找不到话题。在上汤时,终于忍不住,学着唐人街腔的破碎英语,一字一字地问道:“like soup?”(喜欢这汤吗?)辜鸿铭礼貌地点头微笑。女士认为这个中国人连最浅的英语都听不懂,便不再答理他了。酒过三巡,辜鸿铭起立致词,操一口流利典雅的英语,全座为之赞叹不已。辜鸿铭坐下来,也学那女士的腔调,低声问那已经羞得满脸通红的女士道:“like speech?”(喜欢我的演讲吗?)
在北大授课时,辜鸿铭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能被他看得上的人寥寥无几,但他对蔡元培颇为敬重。他曾在课堂上对学生讲:“中国只有两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先生,一个是我。因为蔡先生点了翰林之后不肯做官就去革命,到现在还是革命。我呢,自从做了前清的官员以后,到现在还是保皇。”五四运动后,由于政治原因,蔡元培被迫辞去北大职务,北大教授们在红楼开会,主题是挽留蔡元培校长。辜鸿铭也登上讲台,赞成挽留蔡校长。他的理由很特别--“校长是我们学校的皇帝,所以非得挽留不可!”弄得大家一怔,然后哄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