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sc.chinanews.com/whty/2017-05-04/68748.html 在 2017-05-04 10:28:04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古蜀文明最典型代表金沙和三星堆联合申遗-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
古蜀文明最典型代表金沙和三星堆联合申遗
2017年05月04日 10:01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曹惠君 字体:
分享到:

发展天府文化

建世界文化名城

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

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关键词

多了解一点

记者获悉,目前四川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6处,九寨沟、黄龙风景区、大熊猫栖息地都属于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区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如若金沙遗址和三星堆联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这也将是四川考古遗产类世界文化遗产的第一份。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市政府第152次常务会议上了解到,市文广新局报请审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送审稿)》透露,金沙遗址和三星堆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市文广新局介绍,从去年起,该局开始了《实施意见》的起草工作,今年1月中旬,还邀请省、市文物保护领域的知名专家,召开专家论证会。针对文物的“保护管理”,《实施意见》要求建立文物保护传承工程体系,加快大遗址保护示范工程建设,推动蜀道申遗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开展金沙遗址和三星堆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为何联合申请

古蜀文明最典型代表

联手才能体现完整性

金沙遗址和三星堆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古蜀文明遗址是古蜀国历史变迁、文明发展历程中的珍贵实物见证,在通过考古发掘已发现的数十处相关遗址中,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此次申遗,可谓意义重大。两处遗址,对于探索青铜时期中国文化多样性以及人类早期政治组织及社会形态演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有专家认为,以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遗址从考古学上揭示了古蜀国的存在及其发展历史,展示了这段已消失文明独特的城市规划理念、建造技艺、精神信仰、社会生活和手工艺技术等,其所代表的古蜀文明填补了中华文明演进序列的缺环,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中国文明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曾参与金沙遗址发掘工作的张擎主持过申报的部分工作,他说,金沙遗址和三星堆遗址之所以要联合申遗,是因为申报的要点之一是完整性。而这两个遗址恰好能作为古蜀文明最典型的代表。同时,古蜀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代表了周边文明不断融入到以华夏文明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圈的过程,并且,今天这条道路还在不断拓展和衍生,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金沙遗址

周边建筑高度要控制

为了申报,金沙遗址博物馆做了大量工作,首先是申报文本的准备工作,讲清楚金沙遗址的真实性、完整性、价值;再讲清楚对金沙遗址采取的一系列保护行动。另外,成都市规划局严格控制了金沙遗址周边新建筑的高度、色泽等,还针对周边的民宅、道路、绿化实施了全面整治,使之与金沙遗址的厚重文化底蕴相匹配。张擎特别提到,金沙方面还起草了金沙遗址的保护条例,加强对金沙遗址现场和文物的保护工作。

“通过申报工作,能增强金沙遗址和三星堆文化的传播力度,同时,它会更多地增加一些互动体验活动,成都市民能通过讲座、报告,真正地领略古蜀文明的灿烂与魅力。”张擎说。

三星堆遗址

一直在为申遗而努力

“对于申遗工作,目前三星堆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当中,已经进入国家文物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录中。”三星堆管委会主任、三星堆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朱家可说,“申遗”工作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我们时刻准备着,一直在为申遗而努力。”朱家可介绍,金沙和三星堆本来就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申遗成功将得到业界的认可和尊重,也可以更好地对中华文明尤其是古蜀文明进行传承和保护。

成都商报记者 辜波 谢礼恒 王明平 实习生 刘雨欣

相/关/链/接

大力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

据悉,上述《实施意见》还要求加强可移动文物保护。成都博物馆新馆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同时明确提出大力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对低票价或自行免费开放且社会效益好的非国有博物馆适当给予经费支持或按规定给予税收优惠,努力将成都建设成为非国有博物馆示范区。

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切实加强文物市场和社会文物鉴定的规划管理,积极促进文物拍卖市场健康发展。针对文物资源密集、安全形势严峻的地方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门的警务室。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