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历史上的董仲舒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dezhou.dzwww.com/dzzt/dzwjj/sy/201409/t20140917_11034559.htm 在 2021-03-27 08:10:55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历史上的董仲舒_拾遗_德州大众网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拾遗

历史上的董仲舒

2014-09-17 09:43:00 作者:王晓松 来源:
位于德州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地带的董子文化街既是一条老街,也是一条新街。说它是一条老街,是因为它的精神领袖董仲舒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并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思想和文化长达两千年;说它是一条新街,不仅仅是因为它于新世纪的2007年才开始重建,还因为它体现着董子故里文化事业发展的新的生命力。

    董仲舒(前179~前104),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汉代广川郡人。

    据说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经常是夜以继日。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但他却多年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有瞧过。《汉书·董仲舒传》中将这个传说记录下来,中国语言的海洋里就多了这样一个成语:目不窥园。

    西汉初年,社会经济凋敝,所以黄老之学盛行;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即位时期,社会状况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此时的黄老之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儒学的兴盛呼之欲出。代表黄老之学势力的窦太皇太后驾崩后,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天人三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的主张,受到了武帝的赏识。

    董仲舒虽然是儒学大师,但他的儒学思想是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已经不再完全是孔子的儒学了,所以被称为“新儒学”。由于董仲舒的“新儒学”创造性地融入了许多有利于当时封建大一统王朝形成和发展的成分,所以不但在当时备受重视,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当然,现在看来,他的思想是为那时的统治者服务的,所以不可避免的要有很多糟粕,比如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阳尊阴卑等等,但在那个时代来说,“新儒学”是进步的,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因此也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且董仲舒的思想之中有很多东西到现在也不过时,比如他强调仁义礼智信等等。

    董仲舒是不幸的:由于历史的原因,董仲舒终生未能受到重用。作为当时的大儒,他早年适逢朝廷大讲道家思想,所以只好闭门读书;被汉武帝赏识之后,却仍因为种种原因,得不到重用;后来给诸侯王当国相的日子,他更是不好过,因为作为中央派给诸侯王的代表,他既要维护中央的权威,又不能得罪诸侯王;由于种种原因,董仲舒甚至一度下狱,被判为死刑。

    董仲舒又是幸运的:汉武帝不但亲自赦免了他的死罪,而且几乎采纳了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的所有建议,使他的思想成为了汉代最为正统的官方思想系统。

    汉武帝对他本人也始终保持着尊重的态度。董仲舒辞官回乡后,朝廷每有大议,仍“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董仲舒病逝后,汉武帝每次经过他的墓地都要下马,以示尊敬,以至于长安郊外的董仲舒墓渐渐被老百姓称为“下马陵”,后来以讹传讹变成了“蛤蟆陵”--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著名的长诗《琵琶行》中还提到过这个地名:“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据说这个地名直到现在还仍然存在。

    董仲舒晚年,把他最主要的思想全部汇入一部名为《春秋繁露》的书中,流传千古。

    董仲舒死后并没有埋在他的家乡,但家乡的人民却没有忘记他--董子读书台和柳湖书院的兴盛,就是很好的例证。

     

    董子读书台的遗址坐落在旧时的德州小西门(即广川门)外,回龙坝附近(今迎宾路小学附近)的运河东岸,据说曾是董仲舒读书的地方,所以又被称为董子台。又因为董子曾著有《春秋繁露》一书,所以人们也称之为繁露台。

    这座古建筑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悠久到已经说不清是始建于何时的了。据说早在隋代,董子读书台就已经屹立在运河沿岸;又有人说元代诗人曾经歌咏此台;根据真正有据可查的史料记载,这座古建筑至少在明代就有过重修的历史。

    《德县志》上说,明正统六年(1441年),德州知州韦景元修建学宫(即孔庙,在旧城北门里),掘地得石一方,上刻“董子读书台”5字,于是询其故址,复建此台。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为了纪念董仲舒,人们又在文庙东侧兴修了董子祠,每年都要象“祭孔”一样,按时祭祀董子。明神宗万历年间,董子祠因年久失修,已经变得破旧不堪,于是,德州知州马明瑞,在董子台附近又重修董子祠,同时,还在附近兴建了一座“醇儒书院”。书院中除珍藏了诸子百家的经书之外,还重点保存了董子的《春秋繁露》及其他一些著述。清康熙年间,山东督粮道朱廷祯于书院筑亭、种柳,书院遂改名为柳湖书院。清代德州诗人田香城(田雯之弟)也曾在柳湖岸边兴建了“数帆亭”。

     

    据史料记载,董子读书台坐北朝南,全院占地面积约0.2公顷。院南半部有东西厢房各3间,院内植有古柏、古槐;北半部为台基,高3米许,正方形,有台阶12级,台周围砌有青砖半截花墙。台上有正殿3间,砖木结构,灰瓦盖顶;前抱厦系圆棚式,檐柱4根,前后统一安置棂门;门窗均为木质花棂,图案雕工精细,古朴典雅。殿内正面有木质神龛,龛内供木牌位“董子读书台”5字。正殿两侧各有小楼1座,系当年钟、鼓2楼。醇儒书院筑有讲堂、膳室各4楹;斋室、茶寮各1座,房舍60余间,因为前面不远即为董子祠,有坊题“天人大儒”,所以醇儒书院又称董子书院。

    明清时期,董子台附近既有祠堂,又有书院,一片楼台殿阁,富丽堂皇。读书台的全部建置,宛如大明湖里的北极庙,雕梁画栋,非常美观。台的不远处又有运河环绕,蜿蜒流过。柳湖之中,流水涟漪,荷花映天;柳湖岸上,更有奇花异草点缀其间,是个天然的风景区,也是个攻读经书的好地方。据说,每到柳湖的荷花开得繁盛的年份,德州就有人入朝做官,所以这里自古就有“荷花开柳湖,邑人登庙廓”之说。历代的钦官巡按,文人墨客,或是进京赶考的举子,从德州经过时,无不到此一游。

    明世宗嘉靖年间,宰相严嵩出京沿运河南下,途经德州时,曾在董子读书台留下了“董生读书处,寂寂临高台。独有贤良策,人称王佑才”的诗句。明代人陈凤梧在这里吟咏七律《董子书院》赞颂董仲舒说:“古碑长表读书台,祠下秋风占绿苔。道谊两言传世教,天人三策致君才……”到了清乾隆年间,德州才子卢雅雨(卢见曾)曾在这里写下《柳湖》诗,曰:“环水亭台有画图,下帷争效汉名儒。河干断碣分明在,不见城西旧柳湖。”清道光年间的拔贡马洪庆也写有《董子台即事一绝》,诗曰:“旧河曲绕董生台,台畔黄花寂寞开。文苑消沉诗社冷,村童侵晓抱书来。”……就连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在南巡路过德州的时候,都忘不了到董子读书台来看看,然后写上几句评论董仲舒诗:“天人三策对贤良,已见春秋大义彰。那更高台演繁露,转思董子失之详”“故里千秋疑信猜,城楼耸处久称台。都传繁露春秋演,谁识竹林与玉杯”。可见董子读书台和柳湖书院的影响。

    如今,董仲舒老先生的身影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民国以后,董子读书台和柳湖书院也变成了一片废墟--建国后,由于市政建设的需要,连废墟也已经踪迹难觅。但是,董仲舒没有被人们忘记,它所代表的儒家文化也不会随时间而消逝。

    1960年,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来德州视察时,曾关注地询问董子读书台的情况;德州的人民和政府也仍然将曾经的董子和董子读书台引为家乡的骄傲。2007年,德州经济开发区重建董子读书台,并以此为中心,规划建设董子园风景区。

    现在的董子文化街南北贯通于三八路和东方红路之间,西邻跃华学校,与皇明体育馆遥遥相望,向东紧靠开发区人民医院。这条街与董子文化园融为一体,并借助沙王河水系,结合水岸两侧自然地形地貌,规划设计了富有江南秦淮特色的仿古文化商业区,着力展现中国古文化和德州特色地域文化,文化街以徽式建筑为主体,以灰、白为主色调,黛瓦白墙,明间大窗,凸显了传统商业业态和现代商业业态共存,古建筑风格与当今设计理念有机融合的杰出设计思想。整条商业区南北方向长约1000米,2-3层的建筑用三条街道分为面向东西的五个营业街面,其中西街拔地而起,在一层之上形成了宽约15米、长约200多米的“天街”,这种街区模式在德州及周边堪称首创。

    新的董子文化街一带河湖相连,花木扶疏,读书台气势恢宏,尽显大汉雄风;当代著名雕塑大师钱绍武先生创作的董仲舒铜像巍然屹立,凝气传神;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题名的“柳湖书院”,“三策固本”牌坊庄重典雅。亭舫廊榭掩映于绿柳碧水之间,书家墨迹点缀于楼台桥阁之上。音乐喷泉,水幕电影,异彩纷呈。文化街商铺茶楼,黛瓦白墙,集休闲娱乐和古玩商贸、文化交流为一体。

    董子文化街已经成功地营造起一种积极进取却又中和稳重的文化氛围,吸引了大量与文化相关的商业和事业等单位入驻,各种与文化相关的大型活动也常常在这里举办,很多名人到德州来,也都选择住在这里……文化街不但在建筑风格上成功地沟通了古今中外,它日渐活跃的文化活动也变成推动鲁西北大地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

    (注:董仲舒是汉广川人,这个“广川”的概念,至今尚有争议。河北省南部枣强等地和位于山东省北部的德州都说董仲舒是自己土地上的名人。这里暂且搁置董仲舒故里到底在哪里的问题,至少说在冀南鲁北一带是不错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建董子文化街说成董仲舒家乡人民没有忘记他,应该是可以说得过去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黄新)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