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幼就非常喜欢听、看潮剧,至现在听、看潮剧还是我茶余饭后的一大嗜好。由于爱屋及乌,每遇到有关潮剧的资料书籍我都喜欢收集起来看,时长日久,我对潮剧有了一定的了解。
潮剧,素有“南国鲜花”之美称,是源远流长的潮汕历史文化中的一颗璀璨耀眼明珠。由宋元南戏演化而来,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是全国有名的十大地方古老戏曲剧种之一。现在无论在世界哪一个角落。凡有潮籍华人的地方就有潮剧这一乡音乡曲存在,是潮汕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
潮剧,她以古朴文雅之姿,结合优美动听的潮州音乐,给人留下了无穷的韵味。她还以潮味十足的艺术魅力,对那些身居海外,情系桑梓的潮籍侨胞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成为连结乡情友谊的桥梁和纽带。更难能可贵的是,其所表演的思想内容大多是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唱尽社会下层人的一腔悲愤,吐出天下正直人胸中之怨气,给人一种正义终要战胜邪恶的社会思想教育。这也是我对潮剧情有独钟的原因所在。
友人知我有收集潮剧书籍的爱好,近期赠送我一本刚由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原揭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陈诗侯先生著的揭阳潮剧史料书《亦伯轩杂谭》。该书由潮汕知名学者孙淑彦先生题签书名,原揭阳市文化局局长陈作宏先生作序。
揭阳潮剧历史底蕴深厚,素有“小戏之乡”和“戏县”的雅称。陈诗侯先生长期在揭阳文化部门从事潮剧研究及群众文化工作,对揭阳潮剧发展史比较熟悉,且有深入了解。其所著《亦伯轩杂谭》一书主要收录了他在揭阳从事潮剧文化研究工作期间历年所撰写并发表于报刊的有关揭阳潮剧史料文章。该书《戏海钩沉》部分记录了原揭阳县潮剧史料,内容涵盖戏史,如《揭阳潮剧史略》、《漫话揭阳纸影戏》等;戏事,如《吴克玉办戏其事》、《揭阳旧戏班艺人生活》等;戏班,如《清末至民国年间揭阳县戏班述略》、《古沟老怡梨春戏班》等;戏人,如《从揭汕电船里唱出来的名艺人》、《潮剧名旦吴松声》、《陈舟:揭阳著名潮剧导演、作曲》等;戏俗和涉戏文物,如《揭阳演戏习俗和演出设施》等。《梨园小议》部分主要收集了作者撰写有关潮剧评论的文章,如《揭阳“小戏之乡”述评》、《谫论振兴潮剧》等。这些潮剧史料文章都十分弥足珍贵,是陈诗侯先生几十年来从事潮剧文化研究工作的心血结晶。
《亦伯轩杂谭》一书的出版为揭阳潮剧发展史保存记录了一份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具有相当的认识价值、资料价值和参考价值,是一本难得的揭阳潮剧史料书。
(编辑:蔡晓惠)
|